书城哲学和南怀瑾一起读《老子》
6387600000003

第3章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不盈不满,雅量容天下

《老子》中在提到“道”时说了一个道理,“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字面的意思便是,挫掉锋芒,消除纠纷,含敛光耀,混目尘世。

挫锐解纷,和光同尘,或许听来略显晦涩,其实是在告诉我们一个为人处世的方法。有一个人,可以让我们对这种生活态度有一个深刻的了解。

南宋僧人道济,也被称作济颠,以其佯狂应世,游戏风尘,为人排忧解难,看似疯疯癫癫,实则一切了然,表面嬉笑尘世,实际心怀慈悲。后人有诗赞曰:“非俗非僧,非凡非仙。打开荆棘林,透过金刚圈。眉毛厮结,鼻孔撩天。烧了护身符,落纸如云烟。有时结茅宴坐荒山巅,有时长安市上酒家眠。气吞九州,囊无一钱。时节到来,奄如蜕蝉。涌出舍利,八万四千。赞叹不尽,而说偈言。”

一个鞋儿破、帽儿破、身上袈裟破的行脚僧,一个人人都笑骂的癞头和尚,却是一个行走红尘惩恶扬善的活佛,他诠释了挫锐解纷,和光同尘。

冲虚自然,仿佛一泓活水,“永远不盈不满,来而不拒,去而不留,除故纳新”,流存无碍而长流不息。“凡是有太过尖锐,特别呆滞不化的心念,便须顿挫而使之平息”;“倘有纷纭扰乱、纠缠不清的思念,也必须要斩断”。

南怀瑾先生说,“修道的基本,首先要能冲虚谦下”。冲,冲和谦虚,虚而不满,源远流长,绵绵不绝。“能够做到冲虚而不盈不满,自然可以顿挫坚锐,化解纷扰。”

冲而不盈,“和合自然的光景,与世俗同流而不合污”,“周旋于尘境有无之间”,却不流俗,混迹尘境,但仍保持着自身的光华。南怀瑾先生认为将“挫其锐,解其纷”的战略运用得得心应手的代表人物之一就是中唐时期的郭子仪。

郭子仪被唐德宗称为尚父。尚父这个称谓,还有周武王称过姜太公。尚父在古代是一个十分尊崇的称呼。由唐玄宗开始,儿子唐肃宗,孙子唐代宗,乃至曾孙唐德宗,四朝都由郭子仪保驾。唐玄宗时,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提拔郭子仪为卫尉卿,兼灵武郡太守,充朔方节度使。唐玄宗命令他带领本军讨伐,唐朝的国运几乎系于郭子仪一人之身。

唐代宗时,天下大乱,一支吐蕃和回纥军队快要打到长安了,皇帝下诏请郭子仪出师。当时他一支部队都没有,跟在身边的只有老部下数十个骑士,一接到诏命,他只好临时凑合出发,勉勉强强把没有经过训练的后备兵,连退伍老弱都加以整编,也只凑了几千人,去抵抗敌人数十万雄兵。他到了前方跟随军的儿子讲:“这仗不能打,我一个人去敌营,或许还有点儿办法。”郭子仪出发之际,他的三儿子郭晞紧紧拽住父亲的马缰:“回纥人如狼似虎,父亲大人是堂堂元帅,怎么能自己送上门去当俘虏?”郭子仪告诉儿子:“现在敌强我弱,如果硬拼,我们父子都要战死,江山社稷就危险了。如果能与回纥谈判,说服他们倒戈,那就是黎民百姓的福气。扭转战局,在此一举。”他推开了儿子,向回纥军营策马而去。

药葛罗听说郭子仪来了,将信将疑,他生怕有诈,命人弯弓搭箭,严阵以待。郭子仪摘下头盔,脱掉铠甲,放下兵器,缓缓而行。当他来到药葛罗面前时,回纥酋长们一起拜倒,表达了诚心诚意的欢迎。郭子仪凭借一己之力说服回纥首领,单骑退兵,从此名震千古,传为佳话。

不止一次,许多危机,都被郭子仪化解了,当天下无事了,皇帝又担心功高震主,命其归野。朝中的文臣武将,都是郭子仪的部下,可是一旦皇帝心存疑虑,要罢免他时,他就马上移交清楚,坦然离去。等国家有难,一接到命令,他又不顾一切,马上行动,所以屡黜屡起,四代君主都离不开他。

郭子仪将冲虚之道运用得潇洒自如,以雅量容天下。皇帝面前一个颇有权位的宦官鱼朝恩,用各种花样专门来整他,他都没有记恨,一一包容。最后鱼朝恩居然派人暗地挖了郭父的坟墓,郭子仪不动声色,在皇帝吊唁慰问时哭着说:“臣带兵数十年,士兵在外破坏别人家坟墓的事,我都顾及不到,现在家父的坟墓被人挖了,乃因果报应,与他人无关。”

郭子仪洞悉世情,汾阳郡王府从来都是大门洞开,贩夫走卒之辈都能进进出出。郭子仪的儿子多次劝告父亲,后来,郭子仪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家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五百匹,我们家的奴仆吃官粮的有一千多人,如果我筑起高墙,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人与郭家有仇,忌妒郭家的人煽风点火,郭氏一族很可能招来灭族之祸。现在我打开府门,任人进出,即使有人想诬陷我,也找不到借口啊!”儿子们恍然大悟,都十分佩服父亲的高瞻远瞩。

郭子仪晚年在家养老时,王侯将相前来拜访,郭子仪的姬妾从来不用回避。唐德宗的宠臣卢杞前来拜访时,郭子仪赶紧让众姬妾退下,自己正襟危坐,接待这位“鬼貌蓝色”的当朝重臣。卢杞走后,家人询问原因,郭子仪说道:“卢杞此人,相貌丑陋,心地险恶,如果姬妾见到他,肯定会笑出声来,卢杞必然怀恨在心。将来他大权在握,追忆前嫌,我郭家就要大祸临头了。”果然,后来卢杞当上宰相,“小忤己,不致死地不止”,但对郭家人一直十分礼遇,完全应验了郭子仪的说法,一场大祸无意间消于无形。

郭子仪一生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福寿双全,名满天下。年84岁而终,子孙满堂,所提拔的部下幕府中60多人,后来皆为将相。郭子仪生前享有令名,死后成为历史上“富”“贵”“寿”“考”四字俱全的极少数名臣之一。司马光对郭子仪的评议:“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极欲而人不非之。”郭子仪私人生活十分奢侈,但上至政府,下至民间,没有一个人批评他不对,关于此,郭子仪乃古往今来第一人。

郭子仪的一生便是对“挫锐解纷,和光同尘”的最好解读,做人如此,做官如斯,已是人中之极了。

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老子云:“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之间,不正像一个冶炼的风箱吗?虚静而不穷尽,越动风越多,话多有失,词不达意,还是适可而止为妙。

有人认为老子所说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只是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教条,因为为人处世终究是“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这样理解有些浅显,只是抓住了这句话的一层含义而已。

南怀瑾先生进一步挖掘这句话的深意,他指出人世间的是非纷争,并无一个绝对的标准,“才有是非,纷然失心”。只有心中虚灵常住,不落在有无、虚实的任何一面,才能不致屈曲一边,洞然烛照。

“风箱,在当用的时候,便鼓动成风,助人成事”;在不需要的时候,“便悠然止息,缄默无事”。因此,“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并非让人完全不开口说话,只是说所当说的,既不可多说,也不可不说。所谓“言满天下无口过”,才是守中的道理,才与后文老子所说“善言,无瑕谪”的意旨相符。

言满天下无口过,是一门语言的艺术,更是一门做人的艺术。将自己所固守的准则表达出来,却又不能过于直白,以免他人积怨。

宋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记录了一则关于苏轼的乡谈趣闻。苏轼在翰林院供职时,他的弟弟苏辙任职于处理政务的机构。有个早年与苏轼兄弟有所往来的旧交,写信求苏辙替他安排一份差事,但久久没有回音。

于是,这个人去见苏轼,对他说:“我希望学士能跟令弟打个招呼,为我谋求一份差事。”苏轼思考了一会儿,向他讲述了一个故事:“以前,有个人非常贫穷,难以维持生计,只好去盗墓。当他挖开一座古墓,看见棺材中坐着一个全身赤裸的人,这个人对他说,‘我是汉代的杨王孙,提倡裸葬,所以没有财物接济你。’盗墓人无奈,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挖开了另一座古墓,这次棺材内躺的是一位皇帝,这位皇帝说,‘我是汉文帝,没有金银玉器陪葬,只有不值钱的陶瓦器皿,所以无法接济你。’盗墓人觉得很沮丧,转眼看见两座古墓并排在一起,于是动手去挖左边的墓,直到累得筋疲力尽才挖开。只见棺材里躺着一个面黄肌瘦的人,此人不慌不忙地说,‘我是伯夷,饿死在首阳山上,无法帮助你。’紧接着,伯夷又说,‘你还是别费力气挖右边的墓了,去其他地方看看吧,我弟弟叔齐的情况和我一样,也帮不了你。’”

这个人听完苏轼讲的故事,有所顿悟,大笑离去。

苏轼用三个典故暗示自己兄弟俩严于律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质,语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不仅婉拒了故人的请求,还表明了自己的原则,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读史可以明白许多为人处世之道,老子的许多思想在古人的身上也多有体现。

徐文远是名门之后,他勤奋好学,通读经书,后来官居国子博士,越王杨侗还请他担任祭酒一职。

隋朝末年,洛阳一带发生了饥荒,徐文远只好外出打柴维持生计,凑巧碰上李密,于是被李密请进了自己的军队。李密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请徐文远坐在朝南的上座,自己则率领手下兵士向他参拜行礼,请求他为自己效力。

徐文远对李密说:“如果将军你决心效仿伊尹、霍光,在危险之际辅佐皇室,那我虽然年迈,仍然希望能为你尽心尽力。但如果你要学王莽、董卓,在皇室遭遇危难的时刻,趁机篡位夺权,那我这个年迈体衰之人就不能帮你什么了。”李密答谢说:“我敬听您的教诲。”

后来李密战败,徐文远归属了王世充。王世充也曾是徐文远的学生,他见到徐文远十分高兴,赐给他锦衣玉食。徐文远每次见到王世充,总要十分谦恭地对他行礼。有人问他:“听说您对李密十分倨傲,对王世充却恭敬万分,这是为什么呢?”徐文远回答说:“李密是个谦谦君子,所以即使我像郦食其对待刘邦那样用狂傲的方式对待他,他也能够接受;王世充却是个阴险小人,即使是老友故交也可能会被他杀死,所以我必须小心谨慎地与他相处,察看时机而采取相应的对策,难道不应该如此吗?”等到王世充也归顺唐朝后,徐文远又被任命为国子博士,深受唐太宗李世民的重用。

徐文远之所以能在隋唐之际的乱世保全自己,屡被重用,就是因为他针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之法,懂得灵活处世,懂得言满天下无口过,既不以言失人,也不以人失言。

孔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老子的“多言数穷,不如守中”与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句话便点明了言谈与做人的理想契合点。

观水学做人

“一个人如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便要做到如水一样”,保持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气度。

“到江送客掉,出岳润民田”,南怀瑾先生十分推崇水的厚德载物。水,具有滋养万物生命的德行,使万物得其润泽,而不与万物争利。永远不居高位,不把持要津,在这个永远不平的物质世界中,“宁愿自居下流,藏垢纳污而包容一切”。所以老子形容它,“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正所谓“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几于道”的“几”字,值得推敲,并非说若水的德行,便合于道了。老子“只是拿水与物不争的善性一面,来说明它几乎近于道的修为而已”。一个人的行为如果能做到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所谓“居善地”;心境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所谓“心善渊”;行为举止同水一般助长万物生灵,所谓“与善仁”;言语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所谓“言善信”;立身处世像水一样持平正衡,所谓“政善治”;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所谓“事善能”;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所谓“动善时”。遵循水的基本原则,与物无争,与世无争,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便是掌握了天地之道的妙用了。

古代,一位官员被革职遣返,他心中苦闷无处排解,便来到一位禅师的法堂。禅师静静听完了此人的倾诉,将他带入自己的禅房之中,桌上放着一瓶水。禅师微笑着说:“你看这瓶水,它已经放置在这里许久了,几乎每天都有尘埃灰烬落在里面,但它依然澄清透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此人思索良久,仿佛要将水瓶看穿,忽然他似有所悟:“我懂了,所有的灰尘都沉淀到瓶底了。”

禅师点点头:“世间烦恼之事数之不尽,有些事越想忘掉越挥之不去,那就索性记住它好了。就像瓶中水,如果你厌恶地振荡自己,会使一瓶水都不得安宁,混浊一片;如果你愿意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去容纳它们,这样,心灵并未因此受到污染,反而更加纯净了。”官员恍然大悟。

佛说“大海不容死尸”,说明水性至洁,表面藏污纳垢,实质却水净沙明,晶莹剔透,至净至刚,不为外物所染。儒家观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因其常流不息,能普及一切生物,好像有德;流必向下,不逆成形,或方或长,必循理,好像有义;浩大无尽,好像有道;流几百丈山间而不惧,好像有勇;安放没有高低不平,好像守法;量见多少,不用削刮,好像正直;无孔不入,好像明察;发源必自西,好像立志;取出取入,万物就此洗涤洁净,好像善于变化。

南怀瑾先生逐一解读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的赞语,读出了不同的深意:儒家精进利生,佛家圣净无生,道家谦下养生。一水犹如三面古镜,观照人生的不同趋向,何时何地应当何去何从,某时某刻应当如何运用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观水学做人。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和其光,同其尘,愈深邃愈安静;至柔而有骨,执着能穿石,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齐心协力,激浊扬清,义无反顾;灵活处世,不拘泥于形式,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因机而动,生机无限;清澈透明,洁身自好,纤尘不染;一视同仁,不平则鸣;润泽万物,有容乃大,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

人生在世,若能将水的特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可谓完人,正是“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矢上无须再加尖

一个人如果已经握有一把锋锐的利器,却仍然不满于现状,反而要在锋刃上再加一重锐利,俗谚所谓“矢上加尖”,那么连原有的锋刃恐怕都不能保全了。这就告诫我们,对于聪明才智、财富权势等,“都要知时知量,自保自持”。“如果已有聪慧而不知谦虚涵容,已有权势而不知隐遁退让,已有财富而不知适可而止”,最后将自取灭亡。

古语道:“创业难,守业更难。”千万不要犯“矢上加尖,锋刃不保”的错误。财富到了金玉满堂的程度,要透彻了解陶朱公三聚三散的哲学艺术。

陶朱公即范蠡,春秋时越国被吴国灭掉时,他提出了降吴复国的计策,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当勾践复国之后,范蠡深知勾践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于是急流勇退。隐姓归野后的十九年间三次赚了千金之多,三聚三散,先后置千金之产五次。

财富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个人一生中所耗费的钱财是有限的,因此当财富累积到一定程度,陶朱公便散尽家财,正所谓“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才是真正的“保锋”的智慧。

“一家富贵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一个人在既有的富贵之中,如果不懂得自保自持,持富而骄,便会自招恶果,后患无穷。想要长保“金玉满堂”的富贵光景,必须深知“揣而锐之”的不得当以及“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自取速亡的可畏。

对待财富如此,对待功名亦如此。

汉刘邦时,吕后采用萧何之计,诛杀了韩信。人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正带兵征剿叛军,闻讯后派使者还朝,封他为萧相国,加赐五千户,再令五百士卒、一名都卫做护卫。百官都向萧何祝贺,唯召平表示担心,他对萧何说:“大祸由现在开始了。皇上在外作战,您掌管国政。您没有冒着箭雨滚石的危险,皇上却增加您的薪俸和护卫,这并非表示宠信。如今淮阴侯韩信谋反被诛,皇上心有余悸,他也有怀疑您的心理。我劝您辞封赏,拿所有家产去辅助作战,这才能打消皇上的疑虑。”萧何依计而行,变卖家产犒军。刘邦果然喜悦,疑虑顿减。

后来,英布谋反,刘邦御驾亲征,其间派遣使者数次问萧何在做什么。回报说:“因为皇上在军中,相国正鼓励百姓拿出家财辅助军队征战,正如上次所做。”这时,有个门客对萧何说:“您不久就会被灭族了,您身居高位,功劳第一,便不可再得到皇上的恩宠。可是自您进入关中,一直得到百姓拥护,如今已有十余年;皇上数次派人问及您的原因,是害怕您受到关中百姓的拥戴。现在您为何不多买田地,少抚恤百姓,来自损名声呢?皇上必定会因此解除疑心的。”萧何认为有理,又依此计行事。刘邦得胜回朝,有百姓拦路控诉相国。刘邦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十分高兴,也没对萧何进行任何处分。

萧何两次不同的做法实则异曲同工,都是为了避免“矢上加尖”,惹来杀身之祸。此外,深谙此道的还有南宋名将韩世忠。

南宋初年,韩世忠与岳飞、张俊并称三大将,都是宋高宗赵构手下著名的抗金将领。精忠报国的岳飞被赵构、秦桧陷害入狱,韩世忠知道岳飞的赤胆忠心和无辜,就从前线赶回来,想为囚禁在狱的岳飞鸣冤叫屈,便质问秦桧:“岳飞所犯何罪?”秦桧竟然以“莫须有”三字相对,韩世忠惊惧不已,知道昏君、奸相当道,忠良必遭陷害,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于是,他就准备给自己寻找后路。

当时,抗金名将均将自己统领的军队冠以岳家军、张家军,宋帝疑忌,韩世忠就严禁部将打出韩氏旗号,并到处宣扬自己想买新淦县的官田作为子孙的产业。宋朝是一个相当重视封建道德的朝代,将领在前方打仗总是将自家私事挂在嘴上,实在是非公非忠,但宋高宗听后,却非常高兴,亲自下诏,将新淦县官田赏赐给他,并说:“爱卿遇敌必克,每有威名。现在听说爱卿想为子孙买些田产,朕就将它赏赐给你,以表彰你的忠心。就将这块田庄定名为‘旌忠’吧!”韩世忠以自污其身,避免功高震主,最终得以善终。

矢上加尖,犹如高处不胜寒,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老子传给后人的“三件宝”

老子传了三件法宝:“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慈,指内心深处纯良与中正的外在表现;俭,指适中适可的行事方式;不敢为天下先,即具体应该如何去做。凡事从“我”着手,恰好解决问题即可,无须过多的形式与修饰,否则,便是冗余。

不敢为天下先,即不违背“道”,做事符合“道”的准则,无论是事物内在的道还是外在的道。背“道”而驰,就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循“道”而行,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即“不敢”的时候,不具备某种能力的时候,没有认清某种“势”的时候,就不要“螳臂当车”,为天下之先。

南怀瑾先生极为推崇深谙“黄老之道”的汉文帝,汉文帝是将老子的传世三件宝真正身体力行的一位君主,慈、俭、不敢为天下先,都逐一做到。

汉文帝继位不久,就下了一道诏书说:“一个人犯了法,定了罪也就是了,为什么要把他的父母妻儿也一起逮捕治罪呢?我不相信这种法令有什么好处,请你们商议一下改变的办法。”大臣们一商量,按照汉文帝的意见,废除了一人犯法、全家连坐的法令。

临菑太仓长淳于意因无心官场,辞官归故里成为一名郎中。一次,当地一位豪商的妻子生病了,请淳于意医治,不料病人不治身亡,大商人仗势向官府告了淳于意一状,当地官吏判处其“肉刑”,将其押赴长安。淳于意的女儿淳于缇萦陪父亲前往长安,并托人写了一封奏章传入宫门,乞求皇帝废除惨无人道的肉刑,自己甘愿成为官奴替父赎罪。汉文帝看了信,召集群臣,说:“犯罪受罚,理当如此。但肉刑过于残酷,不利于人改过自新,将之取缔吧!”汉文帝废除肉刑,更是汉文帝仁慈治天下的表现。

吕祖谦曾说过:“凡四百年之汉,用之不穷者,皆文帝之所留也。”综观西汉文帝在位的言行政措,有一点特别突出,即“躬自俭约”,汉文帝敦朴节俭是臣民的表率。《史记·孝文本纪》中记载:汉文帝在位从政23年间,生活俭朴,身着粗袍;修建陵墓全用泥瓦,甚至连墓室装饰也明令不准使用金、银、铜、锡等贵重金属;所宠爱的慎夫人,也随汉文帝过着俭朴的生活,平时不着一般贵妇穿的拖地长裙,而是像劳动妇女那样“衣不得曳地”,所居住的室内帷帐全无雕龙绣凤的纹饰。一次,汉文帝想在宫内修一座露台,就向工匠打听所需花费,当工匠告诉他修成需要百金时,汉文帝马上感叹:“这花费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财产啊!”于是放弃了原先的打算。

此外,汉文帝还经常揽过失于自身,他说:“我听说天之道是祸自怨恨而起,福由行德而生,百官的不对,应该由我亲身负责……我不英明,不能施德及远,致使边疆的人们不得宁息。”汉文帝下罪己诏非常频繁,无论天象异常或外患日亟,他都要罪己反省。后世许多人认为时为代王的刘恒在继承帝位之前的谦虚不过是一场“不敢为天下先”的表演,即便如此,也是汉文帝将黄老之术运用娴熟的一种表现吧!

汉文帝学习老子可谓抓住了其精髓所在,故能成为一代名主,不过后世中有些假冒为善、画虎类狗的帝王,却错学了汉文帝。南怀瑾先生给我们生动讲述了另一位皇帝的故事。

晋武帝司马炎谋权篡位当上了晋朝的开国皇帝,这位以欺诈起家、取天下于孤儿寡妇之手的君主在他在位的第四年发生了一件事,竟然波及后世中国科技的发展,可谓影响深远。

太医司马程阿谀谄媚,为讨好皇帝,利用精工绝巧的手工艺,精心设计制作了一件“雉头裘”,奉献上去。司马炎为标榜恭俭,将这件精巧的裘服在殿前烧毁,并下了诏书,认为“奇技、异服,典礼所禁”。机巧技艺、奇装异服是传统文化精神中所反对的,特敕令内外臣民,敢有再犯此禁令的,便是犯法。

南怀瑾先生总结说,“读中国的历史,姑且不论司马氏的天下是好是坏,以及对司马炎的个人道德和政治行为又做什么评价;但历来对奇技淫巧、精密工业以及科技发展的严禁,大体上,都是效法司马炎这一道命令的精神。因此,便使中国的学术思想,在工商科技发展上驻足不前,永远停留在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的形态上”。

电视剧《宰相刘罗锅》中曾有几个场景将乾隆皇帝效法司马炎的虚伪之举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奖赏一位身着补丁官服的虚伪官吏,标榜俭朴;他对西洋供奉的舰船模型不屑一顾……电视剧是在杜撰历史,也是在重现历史,许多封建帝王都是在老子传世“三件宝”中学到了些皮毛,便自欺欺人。帝王治世之道,便是现代的领导艺术;古代的处世之道,如今依然有着不变的价值。

老子的“三件宝”经过了历代的演绎,后人恐怕已找不出其原本的含义了,只有抓住关键,才能真正在老子的告诫中从容处世,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