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医生参照书
6401500000047

第47章 急救护理(九)(2)

正常饮食

饮食护理有基本饮食、特别饮食、试验饮食之分,基本饮食又有正常饭菜、软饭菜、半流质和流质之分。

正常饭菜适于病后恢复期病人、没有消化道病症的病人、没有咀嚼不便的病人和没有发热的病人、一般妇产科病人。

正常饭菜必须是富有各种营养的平衡饮食,按国内一般人民的需要而论,每天供给的总热量约2200~2600千卡左右;蛋白质以每天每千克体重1~1.5克计算,每天约需60~80克左右,其他各种无机盐和维生素等,按具体情况适当摄入。少采用油炸油煎等不易消化的食物和刺激性食品。一般和健康人日常饮食相仿。

软饭菜

软饭菜适于恢复期病人、消化能力较差的病人、儿童、老年人、牙齿咀嚼不便的病人、有低热或发热刚退的病人。

软饭菜介于正常饭菜与半流质之间,所供给的食物必须少含渣滓,便于咀嚼,并易于消化;与正常饭菜的区别在于菜的做法上不同,如必须切碎煮软,不能用油炸油煎等;在营养上的要求基本上与正常饭菜相同。

半流质饮食

半流质饮食适于消化道有疾病的病人、口腔有病或咀嚼不便的病人、发热病人和施行手术以后的病人、某些慢性病体质较差和胃纳不佳的病人。

半流质饮食必须是易于消化、渣滓含量极少的液体或半液体食物,如稀饭、面条、肉糜、肉鱼松、乳类等便于咀嚼,易于吞咽,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时吃1次,一般每天吃6次。

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适于消化道炎症的病人、口腔有病或咀嚼不便者、急性感染(如感冒、肺炎等)病人、高热病人、施行手术以后的病人以及各种重危病人。

流质饮食所采用食物多半是液体状态而易于消化,或者在口内可融化成液体的食物如米、面、汤糊、乳类、果汁、菜汁等。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时1次,一般每天进餐6~7次。要注意的是,流质饮食所供给热量和各种营养素都不足,只宜短期采用。

管喂饮食

管喂饮食适于各种神志不清或半昏迷病人、严重烫伤和脑外伤病人、某些口腔手术和食道手术后的病人、某些神经科疾病吞咽困难病人,各种胃肠道造瘘病人。

管喂饮食一般采用混合奶,可选用牛奶、鸡蛋、奶粉、豆浆、豆粉、浓缩鱼蛋白(鱼粉)、糖、米、汤、炒米粉、果汁、菜汤、植物油、盐和高蛋白营养冲剂等。按病情需要,当地供应情况,选择上述几种食品混合配制而成。除胃肠道造瘘病人外,一般管喂病人均采用鼻饲流质。鼻饲流质可按病情需要而确定总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营养标准,因此即使长期昏迷病人亦能维持一定的营养水平。混合奶是高渗液体,配制后采用少吃多餐方式,每隔2~3小时喂食一次,每次150~300毫升,每天喂6~7次;有的病人对乳类不能适应,容易发生腹泻,如以浓缩鱼蛋白与牛奶或奶粉同时配制,不但可以防止腹泻,且可提高蛋白质含量。

四、几种常见病的家庭护理

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护理

(1)休息是恢复心脏功能的重要条件,包括精神及身体两方面的休息。休息可减少组织对氧的需要,减轻心脏负担,从而减轻症状。休息时间长短和方式,要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凡心功能基础正常的病人,活动后无心力衰竭现象,无须完全卧床休息,适当减轻活动量,有足够睡眠,避免重体力劳动即可;当出现心力衰竭症状,或有较重的心绞痛及心肌梗塞、心律紊乱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长期卧床休息者应注意肢体的活动,适当变换体位,做深呼吸,以避免发生静脉栓塞、坠积性肺炎等合并症。病床最好能安置靠背架。衣服、被褥宜轻软暖和,并保持清洁舒适。

(2)对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病人,应限制热量和食胆固醇过高的食物,以便减轻体重,减轻心脏负担;心肌梗塞病人应给易消化饮食,每日3~5次,应由家属亲自喂食。

(3)对症护理。呼吸困难,轻症时常在劳动后出现,经休息既有好转;重症者即使卧床也有呼吸困难;严重者往往不能平卧,必须坐起来,叫做“端坐呼吸”;有的于夜间睡眠中,突然胸闷、气短而憋醒,并有哮喘,必须坐起来才觉舒服,这叫“心性哮喘”。以上症状多见于左心衰竭,此时应给病人舒适的半坐位或坐位,两大腿下安放软垫,病人面前最好放一床桌,高低适宜,以便病人舒适的伏在床桌上。当有急性肺水肿喘息吐粉红色泡沫痰时,最好坐在舒适的靠背椅上,两腿下垂,以减轻右心负担。吸入氧气,减轻缺氧现象。给镇静药。急送医院抢救。

浮肿,主要由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而使水和钠潴留于人体所致。对浮肿病人应给予低盐饮食;限制水量,每天在1500毫升以内。卧床病人,注意皮肤护理,避免擦伤或褥疮的发生。

心前区疼痛,这是冠心病的重要症状之一。此时应让病人绝对静卧,严禁下床,要亲切地安慰病人,消除恐惧心理,以免诱发心绞痛的发作。饮食应少量多餐,避免过饱。大小便时,切勿用力;便秘可给予灌肠,或用开塞露通便。有些心脏病人因过度劳累,或兴奋而引起突然发病晕倒,这时宜让病人平卧,解松领部钮扣,切勿随便搬运。送医院时搬动病人要轻,并随时注意脉搏血压的变化。

呼吸系统疾病的护理

(1)保持住室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温一般就保持在18~20℃为宜,当温度急剧变化时,随时给病人增减衣服。为使室内保持恒定的湿度,天热时常洒水,冬季火炉上放置热水盆,散发蒸气。扫地前先洒水,避免灰尘飞扬,刺激呼吸道黏膜,加剧咳嗽。

(2)病人应注意休息,休息能保护大脑皮层,并减少肺脏的呼吸次数与病人能量的消耗,对发热病人,尤为重要。

(3)口腔清洁对患有呼吸器官病的患者颇为重要,既能祛除口臭,又能防止黏膜糜烂,并能预防霉菌感染等合并症。如在溃疡或口唇泡疹处,可用1%龙胆紫涂布;涂布后一小时,不宜进食或喝水。口唇干燥可涂液体石蜡油。

(4)高热病人应多饮水,能使口腔清洁,又能补充体内消耗,还能稀释毒素,有助排泄。

(5)对症护理。咳嗽,是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它能帮助呼吸道分泌物排出体外。咳嗽剧烈时应取半卧位,注意观察其性质和音色,有助于疾病的诊断。

咳痰,应给病人准备好痰具和废纸,放于病人易取之处。注意痰的性质、颜色和痰量。咳痰多的人应取侧半卧位或经常交换体位,使痰易于咳出。大口咳痰或咳嗽无力,应注意防止呼吸道堵塞而突然窒息。

咳血,是呼吸道疾病常见的重要症状之一。发现出血时,应与口腔、鼻腔、咽喉等出血相区别,更要与呕血相区别。咳血颜色鲜红,带有泡沫,不混有食物,常伴有咳嗽。咳血病人应卧床休息,可给病人小量镇静剂,要安慰病人不要恐惧。大量咳血则应绝对卧床,头侧向一边,给镇静剂(禁用吗啡)和止血剂,如止血敏、云南白药等。胸部放置冰袋,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情况,需专人守候床旁,防止呼吸道窒息,并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在送往医院的路途中,尽量减少颠簸,并注意保温。

呼吸困难,患者应取半卧位或坐位,家里准备氧气袋,如发现呼吸困难、缺氧、发绀,随时给予吸氧。

泌尿系统疾病的护理

前列腺肥大,又称前列腺增生症,是一种病程较长的慢性泌尿系统梗阻疾患。在排尿困难时,首先应使病人情绪稳定,用手掌轻轻按摩下腹部;如梗阻较重,不能自行排尿,则需去医院给予导尿。此症常因饮酒、受凉、劳累等原因而使前列腺突然充血水肿,发生尿潴留。故老年人应随气候变化而增减衣服,避免感冒,适当休息,戒烟和禁止过度饮酒。

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

(1)饮食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和防止并发症,有特别重要意义,故应重视。患者应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则。以易消化无刺激的流质、半流质为宜,避免食用酸、辣、冷、硬及油煎类食物。

(2)一般症状护理。呕吐时协助病人坐起;卧床不起的取侧卧位,头侧向一边,以免呕吐物呛入呼吸道而窒息,或引起吸入性肺炎。呕吐后用清水漱口,并将被呕吐物污染之衣物、被单等换掉。注意呕吐物的量、颜色、气味、性质及呕吐次数。

腹痛、腹胀时,要先了解腹痛的部位、性质,腹痛间隔时间,是否伴有呕吐,腹泻,腹部是否起包块,有否发热。随时注意体温,脉搏、呼吸的变化。急性腹痛未明确诊断前应禁食,禁用麻醉性止痛药,应立即送往医院。腹胀可在腹部做热敷,或松节油外敷。

腹泻时,应注意大便颜色、性质及次数,并留大便标本,送医院化验,以协助诊断。

呕血和便血,即上消化道出血,这是溃疡病或胃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呕血常为暗红色,混有食物,伴恶心、呕吐。黑便多系柏油样大便。是溃疡附近黏膜下血管破溃引起。轻度出血时要休息,并去医院检查病因;大量出血时,感头晕、心慌,大便或走路时常易晕倒,病人可有面色苍白、出冷汗、四肢发凉、口渴、脉快、体温、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这时应让病人绝对卧床休息,禁食,给病人以精神安慰,消除恐惧。同时注意(最好能做记录)呕血、便血的量、颜色、性质和出血时间,并保留标本,随病人一起送医院化验。

有休克症状时应迅速采取以下措施:抬高床脚,去掉枕头。采取头低卧位。密切观察病情,立即与医院取得联系。注意病人保温,同时上腹部放置冰袋,或饮冰水,有利于止血。

高血压病人的护理

(1)当有高血压早期表现时,例如血压测量超过正常值,就要积极治疗,万不可粗心大意。如果生活中注意并坚持在医生的指导下治疗,一定能使病情稳定,否则血压可逐步升高。无妥当治疗的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功能的障碍而有晚期的表现,不仅病情加重,并会发生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2)高血压患者为了解自己的病情,以及是否有心、脑、肾的功能障碍,应该去医院作全面检查,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与加强自我护理。

(3)饮食中要适当限制食盐摄入量,每日保持6~8克。勿使身体过胖,若有超重的趋势,应限制饮食,并增加体力锻炼,但要注意避免剧烈运动。

(4)戒除烟酒可以防止血压继续升高和影响心、脑、肾的功能。

(5)每天坚持锻炼(如打太极拳,或做保健操),经常保持情绪愉快,保证足够的睡眠和有规律的生活。

(6)若出现语言不利,手足麻木,甚至偏瘫等脑血管病变,或剧烈头痛、呕吐等高血压危象时,一定要先服降压药后再及时去医院诊治。

(7)要知道所服降压药的主要成分和用量,以利调整到适宜的血压水准。切忌服用不了解的药物。

(8)要定时服药,定期检查。

腹泻病人的护理

腹泻病发病广泛,儿童特别是婴幼儿更容易发生,危害相对也更重一些。由于患病人多、患病轻重不同,甚至有的腹泻有自限性,因此,患腹泻病后家庭护理尤其重要。

首先要注意多补充液体。人患腹泻病后,由于泻、吐而引起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病初就多补充液体,补充液体并不一定要输液,可以口服补液。

腹泻后要继续进食。腹泻病人应该给予稀软易消化的、有营养的、有热量的食物,如麦片、奶制品、蛋类、鲜果汁、香蕉等,根据不同的年龄情况而定。少量多次是最好的进食方法,还要特别注意病情的变化,尤其是小孩和老人病情变化快,如果发现在家休息治疗不见好转;不能正常进食饮水;发烧;腹泻次数多或增加;精神状态不好;非常口渴;眼窝凹陷等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患中毒性痢疾或腹泻严重时也是会发生危险的。感染性腹泻也是传染性的,因此患者要注意消毒隔离,特别是那些从事餐饮、托幼行业,患病期间一定要脱离工作岗位,腹泻病人所用的食具要专用,用后要煮沸消毒。家庭环境要保持清洁,如能用一些消毒液擦拭、喷洒,做经常性消毒则更好。此外,在家自行用药治疗的,请注意不要滥用抗菌素,用药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老年性痴呆的护理

要照顾好老年性痴呆的病人一定要做到:

(1)不能让病人单独外出,以免发生迷路、车祸等意外。

(2)加强卫生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做到勤洗澡、勤理发、勤剪甲、勤换衣裤。

(3)勿让病人接触危险物品,如电源插座、锐器、火炉等。

(4)少吃甜食和太咸、太凉的食物,切忌过饱。多吃海藻类食物。

(5)进行智能训练,让病人从事轻微的体力劳动。

尿失禁病人的护理

尿失禁是指尿道括约肌不能控制膀胱排尿,分为完全尿失禁、部分尿失禁和压力性尿失禁。

完全尿失禁:是指膀胱完全不能贮存尿液,几乎持续滴尿,使膀胱完全排空。

部分尿失禁:是指膀胱不能完全排空,当尿液不断积聚时,膀胱受到一定压力,即排出少量尿液;当膀胱压力减轻时,排尿即停止,而膀胱仍呈涨满状态,所以也叫相对性尿失禁。

压力尿失禁:是指当咳嗽、喷嚏、大笑时,腹肌收缩、腹压升高、出现不自觉地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