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高血压饮食参照书
6401600000022

第22章 高血压的日常保健(三)(2)

运动强度心跳维持在110次/分左右为宜,这样便于病人在运动时掌握适当的运动量;运动时间一般为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如有条件可检查血乳酸含量,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血中乳酸含量会迅速上升,并呈间歇曲线状,其曲线的第一尖峰即相当于最大氧摄取量的50%。此时的运动强度即为理想的运动强度。经临床观察表明,此种运动强度连续运动10周,收缩压、舒张压均可有所下降。如这种运动疗法持续20周,则可使肥胖型轻症高血压患者体重持续下降,中性脂肪减少,从而使血压稳定性地降低。而且,运动疗法对缺血性心脏病(如脑血栓形成)效果特别明显。

总之,放松、按摩、运动这三种疗法对提高高血压病人的生活质量,增进其健康水平及生活乐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降血压防中风要则

(1)解除精神紧张。

(2)避免情绪波动。

(3)防止排便困难。

(4)不可剧烈运动。

(5)莫要饮食过饱。

(6)饮酒切勿过度。

(7)食盐应当限量。

(8)注重蛋白质食物。

(9)当心久看电视。

(10)性生活要适度。

高血压患者谨防大便时中风

高血压患者为什么在厕所大便时易发生中风呢?据调查,患者大多是在蹲式大便时发生中风的。当蹲着大便时,下肢血管受到严重的屈曲,如腹股沟与腘窝处的弯曲角小于40度,这一点对于高血压患者极为不利,再加上屏气排便,腹内压力增加,此时血压可以升高30毫米汞柱左右,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如果患者突然出现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或短暂的说话不流利,一定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坐着大便股动脉虽然也会受到点弯曲,然而其弯曲角则在90度左右,且全身的重量都在臀部,下肢用不着持久用力,血液流动就跟平常一样了,因此也就不易发生中风。

所以,老年人应尽量不采用蹲着的姿势大便。农村里如果安装坐便器不方便的话,可以给老年人准备一个中间挖孔方凳放在厕所里备用,以免除老年人蹲便之苦。

老年人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危象是高血压病程中骤然发生的一种危及生命的现象,一般是在高血压基础上,又突然因情绪激动、使劲用力、疲劳失眠、酗酒等因素激发下产生。老年人发生高血压危象的主要症状:剧烈头痛、呕吐、肢体麻木、抽搐(甚至惊厥与昏迷)、心跳加快、气急、心前区疼痛、浮肿、少尿或无尿、视力模糊或突然失明、面色潮红或苍白等。当然,此时血压也会猛然升高。产生这些症状都是相应脏器里的小动脉血管一时性强烈收缩的缘故。

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有:

(1)收缩期血压升高明显。

(2)急进型高血压非常少见,但并发中风及急性心肌梗死的频率高。

(3)每日之中及不同季节之中,血压升高的幅度变动较大。

(4)治疗反应具体病人的差别大。

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应以缓和降压药为主,以免引起副作用,且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调节药物用量。

老年高血压的生活保健要诀

对于患了高血压病的中老年朋友,奉送下列措施:清淡饮食,多钙少盐。大便通畅,充足睡眠,避免激动,保持愉悦,消除肥胖,坚持锻炼。勤测血压,药物细选,小量开始,细酌增减。坚持治疗,益寿天年。高血压治疗中忌使血压大起大落,以免发生意外。

高血压的五种保健疗法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的长期疾病,用药物治疗虽有一时降低血压之效,但单靠药物是收不到最佳疗效的,必须采取综合治疗方法。

精神疗法

高血压病人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感情,不论喜怒哀乐,都要适可而止,对待疾病,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意志,以乐观的精神、积极的态度战胜疾病。还要积极参加一些体育锻炼,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饮食疗法

饮食应有节,防止肥胖。饮食原则是宜淡不易咸,少吃动物脂肪,多吃豆制品,平时不要吃得过饱。要戒除烟酒嗜好,尼古丁能刺激心脏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因此必须戒烟。长期过量嗜酒也是高血压的病因之一,故平时不宜多饮。

生活疗法

生活一定要有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作息。不要久坐、久立、久卧,以免伤身;大小便时最好使用坐式便池,切忌蹲着解大便,蹲式便池容易使老年高血压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夏天电扇不要对着身体直吹,转速不要太快,扇风时间不能过久,睡觉时应避免使用电扇;收看电视时间不宜过长,以免视力疲劳;有心脏病者,不宜看情节惊险、竞争激烈的节目,以免血压波动;家务劳动不宜过劳。冷暖交替季节,应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减衣服;一切行动都要缓慢,上下电梯都应注意安全,以免蹬空、绊倒和摔伤;扭头、弯腰、起床、起立,动作要慢,不可突然;定期洗澡洗头,每晚洗脚,早晚刷牙,饭后漱口,要养成习惯;外出时,体弱腿脚不灵便者应当用拐杖或有家人陪同。外出旅游前,应当检查一下身体和疾病,看是否适宜旅游。行程不能过长,最好分段进行,以防劳累。旅游时间最好选择春秋两季,不冷不热,寒冬与热天均不宜外出。

滋补疗法

中医认为,老年的高血压多为肾虚,时间久了,变成肝肾阴虚。为使高血压保持稳定,减少复发,必须补阴。补阴之品可选用何首乌、沙参、玉竹、百合;食补方面可选食银耳、燕窝、桑植、甲鱼、海参、鸭肉、芝麻、莲藕、鸭梨等。

在高血压病治疗期间,也可配合滋补。属肝肾虚者,可用滋阴剂:海参冰糖羹(海参30克、冰糖适量,海参加水煮烂,入冰糖再煮成羹。每日1次);也可用黄精首乌杞子酒(黄精50克、何首乌30克、枸杞子30克、优质米酒500毫升。将药入米酒中,密闭7日,每日摇晃一次,每日早晚各服15毫升);如头晕、失眠,可用首乌山楂汤(首乌30克、山楂15克,共煎汤,待温,加蜂蜜适量,每日1剂)。

运动疗法

适量运动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称为动补。运动对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能产生良好的作用,能加强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有利于维持血压的稳定。经过长期的观察,慢步走、太极拳、按摩这三种运动比较适合高血压患者。

三、高血压生活宜忌

高血压患者宜经常散步

散步是一项简单而有效的锻炼方式,也是一种不受环境、条件限制,人人可行的保健运动,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散步也是防治高血压病的有效方法。通过散步,可促进四肢及脏器的血液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促进新陈代谢,调节人之情志,解除神经、精神疲劳,使人气血流畅,脏腑功能协调,降低血压,减轻或消除头晕头痛、心烦急躁、失眠等症状。

散步时要保持身体自然正直,抬头挺胸,两眼平视,呼吸自如,随着步子的节奏,两臂自然而有规律地摆动。要全身放松,缓步而行,宜以个人体力确定速度快慢和时间的长短,顺其自然,不宜强求,以身体发热、微出汗为宜,一般速度为每分钟60~90步,每次散步20~40分钟,每日散步1~2次。

散步何时何地均可进行,但饭后散步最好在进餐30分钟以后;散步时衣服要宽松舒适,鞋要轻便,以软底鞋为好,不宜穿高跟鞋、皮鞋。散步的场地以空气清新的平地为宜,可选择公园之中、林荫道上或乡间小路,也可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山地等。

高血压患者宜多爬楼梯

平时很少登楼的人,偶尔登楼,到三四层就常感到胸闷心悸、气喘吁吁;而经常爬楼梯的人,上楼时步履轻健,一般不会出现气喘胸闷,这是因为经常爬楼梯可使心肺功能得到增强的缘故。爬楼梯也是锻炼身体、防治高血压的好办法。

据资料记载,爬楼梯时消耗的热量比静坐多10倍,比散步多3倍,比打乒乓球多1.3倍。沿着6层楼的楼梯爬2~3次,相当于平地跑500~1500米的运动量。经常爬楼梯,不仅能提高下肢关节功能、肌肉的收缩和放松能力,还可加速全身血液循环,改善心肺功能,促进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通过爬楼梯,还能降低血脂、减肥、调节大脑皮质功能,有助于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下降和头晕头痛、失眠等症状的改善。

在爬楼梯前要先活动一下踝、膝关节,避免扭伤,宜穿有防滑作用的软底鞋,不可穿皮鞋或高跟鞋;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选择爬楼梯的方法,要做到循序渐进,由慢到快,不可急于求成。爬楼梯时应以慢速为宜,一般以中等强度、不感到非常吃力和紧张为好;每爬1~2层楼梯可在转弯的平台上稍停片刻。坚持长期爬楼梯,有利于高血压的降低,并可以预防冠心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开始登楼锻炼时,应以慢速度为宜,每天1~2次,每次锻炼时间控制在15~20分钟内,以感觉周身发热、稍微出汗即可。运动锻炼的时间不应在饭后或临睡前进行,最佳时间应选择在每日早饭前、上午9~10时、下午4~5时。在爬楼梯时还要做到身心结合,脚到眼到,不可分心,以防发生意外事故。

高血压患者宜休闲垂钓

垂钓疗法,是指通过垂钓活动来达到养生治病目的的一种自然疗法。河湖垂钓,绿水清风,环境宁静,使人心旷神怡。鱼欲上钩之时,垂钓者全神贯注,心无杂念,意在鱼钩,与气功人静有异曲同工之妙。鱼上钩之后,垂钓者神情欢快,颇具忘忧解愁之功。垂钓能给人带来欣快之感,产生良好的心情,这对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等均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垂钓可以怡养性情,故过去许多文人名士把“烟波垂钓”视为文雅活动。

垂钓的地方多处于群山环抱,林木繁密的环境,“空气维生素”(负离子)比较多,所以“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明代医药学家李时珍也认为垂钓可治“心脾燥热”。垂钓可使大部分脑神经得到休息,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医疗手段,对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消化不良等都有较好的疗效。

高血压患者宜适度跳舞

跳舞是有节奏的全身运动,它具有舒筋活络、流通气血、滑利关节、改善机体功能等作用。由于跳舞多在音乐伴奏下进行,音乐与舞蹈的有机结合,其功效就不仅仅是两者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更广泛的整体效应。

有些舞蹈在大多数情况下是需要踮起脚尖走步的,如跳交谊舞时,脚尖着地的机会就较多,这种姿势不但使小腿肌肉和足踝关节得到了较好的锻炼,而且还通过反射作用于大脑以调节血压,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跳舞有素者常有这种体会,当紧张工作之余,走进舞厅时,便会有轻松愉快、心旷神怡之感,这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无疑是有益的。据上海市老体协1988年调查,上海市参加迪斯科健身舞者达10万人,占全市中老年人的6.1%,在抽样调查的80例中,有21位高血压病患者,经过半年的健身舞锻炼后,其平均血压由原来的21.23/13.55千帕(159.63/101.84毫米汞柱)降为18.6/11.65千帕(139/87.5毫米汞柱),实为难能可贵。另据报道,武汉市江汉区某公司总经理坚持跳交谊舞2年,使高血压病基本缓解,同时冠心病亦获得改善。

跳舞对高血压症虽有很好的疗效,但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把跳舞看成是一种健身治病的锻炼手段,而不应单纯把它看做是一种文化娱乐活动,并做到持之以恒。

(2)高血压重症,或心脑并发症及年迈体衰者,跳舞时间不要过长,更不可跳激烈的舞蹈动作。

(3)舞场音量要适中,以轻柔缓慢的舞曲为宜,切忌放迪斯科、摇滚或重度音乐等。

(4)跳舞应在饭后半小时进行,切忌饭后立即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