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文献(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文献)
6430300000002

第2章 编辑说明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于1923年6月12—23日在莫斯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26个国家的75名代表(其中有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21名)。主要议题有:国际政治形势;反***主义的斗争;共产国际中集中制的界限;一些支部的问题等。全会在法国帝国主义占领鲁尔、国际局势紧张、***主义和战争的威胁在增长的情况下举行。全会非常重视发展工人阶级统一战线,反对***主义威胁的问题。蔡特金作了关于反***主义的斗争的报告。全会另一个重要议题是关于“工农政府”口号的问题。认为工人阶级和农民的相互关系问题是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最根本的问题之一,全会通过关于工农政府口号的专门决议。在讨论一些支部的问题时着重批评挪威党反对共产国际干涉该党事务过多、要求有处理本国问题的权利等问题。布哈林为此专门作了关于共产国际民主集中制问题的报告。全会还批评瑞典党关于宗教问题是个人私事的论点,并通过了关于共产党人对待宗教的态度的决议。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会议文献,根据苏联国家政治教育总委员会“红色处女地”出版社1923年出版的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第三次扩大全会会议速记记录译出编辑(Расширенный Пленум Исполнительного Комитета 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ого Интернационала 12-23 Июня 1923 года.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Красная новь Главполитпросвет, Москва, 1923.)。本卷附录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速记记录,该会议于1920年9月1—8日在俄国巴库举行,由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发起。参加大会的有来自37个民族的1891名代表(包括7名中国代表),其中共产党员1273名。季诺维也夫当选大会主席,列宁和托洛茨基为名誉主席。主要目的是向东方各民族宣传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制定的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运动的策略。主要议程是: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的目的和任务;国际形势和东方劳动群众的任务;民族和殖民地问题;东方的苏维埃政权问题;土地问题等。通过《关于东方苏维埃政权的提纲》、《关于土地问题的提纲》等决议。决定在共产国际执委会领导下成立东方各民族宣传和行动委员会,作为东方各民族联合的常设机构,该委员会由19个民族的35名代表组成,并出版《东方民族》杂志。通过《对东方各族人民的宣言》和《告欧洲、美国和日本工人书》,提出“全世界无产者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的口号。东方各民族代表大会会议文献,根据纽帕克出版公司1977年英文译本译出编辑(Congress of the Peoples of the East. Baku, September 1920. Stenographic Report, New Park Publication Ltd 1977.)。书中标题大部分系编者所加。书中除译者加的译者注外,未注明的脚注为原书或者原作者加的注释,本卷主编加的注释标明为编者注。

本卷主编依据中央编译局编译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标准对人名、地名、组织结构名、报刊名等专用名进行了统一,并对书中个别译文进行了重新校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