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秘方 秘方 秘方·绝招
6477000000013

第13章 玉龙的“九重天”

人说金龙和玉龙是“方家二龙”。人又说方家“文武双全”——金龙、玉龙恰好是一文一武。这话不假。文的是金龙。他从小寄养在舅舅家里。舅舅出身名门,把金龙教养得一步三个规矩,一言三次思谋,轻轻说话,慢慢走路,一年穿不脏三双鞋子。武的是玉龙。方家世代书香,方先生却并不推崇斯文。玉龙自小跟着祖父爬山采药,下河摇船,经得风,经得雨,整天哇啦哇啦地说话。

方先生常抚须感叹:“两个孙子一个太文些,一个太武些,可惜不能称量着调配一下。”老先生一肚子“汤头诀”、“加减方”就是没法子加减调配他的两个孙子。

这天傍晚,玉龙拉阿亮去捉刺猬。

玉龙为撺掇阿亮,就吹嘘刺猬的好处:“那刺猬肉比野鸡肉还香,鲜得人打战。啊呀,一想起就流口水。跟着我,保证一晚上能捉几个回来。”

阿亮没把握,说:“刺猬浑身长刺,怎么捉?老虎也奈何它不得。”

玉龙一挥手:“到时候,看我的就是了!”

阿亮说:“又怎么杀?”

玉龙说:“轻易得很。把它闷水里,它就伸出头来。拿把刀候着,咔嚓——”

方先生并不阻拦,因为刺猬的心和胆是他一个偏方里的药引。方先生只关照玉龙不要走得太远,尤其不要到杀牛滩去。听说那儿有猪獾,虽然不大,可弄毛了也凶狠得很,专往人裤裆撞,撞着了不得了。

玉龙拎一只口袋,阿亮带上他捉鳖的飞叉,就上了双环船。玉龙那个口袋里装着一些和“木鳖子”一起煮过的鱼肚肠。刺猬最喜欢吃鱼肚肠,吃下去,木鳖子的药性一发作,刺猬就会昏过去,吃哪儿倒哪儿,灵。

不用点灯笼。月亮好,梅子河没有硌船的暗石,没有搁船的暗埂,只管用力摇橹就是了。

双环船出了镇。玉龙说:“我们去杀牛滩。”

阿亮说:“你不听好公的?”

玉龙说:“猪獾怕什么?木鳖子也能迷倒它。那儿刺猬多,别的地方不保证有。你怕啦?”

阿亮挺挺胸脯:“以前捕蛇,越野越去。我怕你好公晓得了骂你。”

玉龙说:“你不说,他怎么知道?我不拉哥哥来,就为这个,他太仔细。别磨蹭了,走!那儿不近。”

两人一齐用劲摇橹,船像箭似的行得飞快。

梅子河越来越宽阔,到杀牛滩时,简直是一个小湖荡了。

杀牛滩是梅子河里半岛似的一片荒滩,背靠着一片杂树林子,前不望村,后不着店,是一个荒僻去处。

两人把船拴了,就上岸进了杂树林子。这会儿天还没有全黑,可林子里已是一片阴暗。这种时辰,一般的鸟不敢叫了,只有一只啄木鸟还在什么地方啌啌地啄木,听那声音忙得要命。人站在树林里,风像是从头顶上下来的,从领口直灌下去,水流般冲刷着汗涔涔的身体,蛮舒服。

阿亮说:“玉龙,你来过这儿?”

玉龙说:“我来过好几次了,不过你千万别告诉我好公和哥哥。等一会我领你去一个好地方。”

阿亮说:“你在这儿遇过蛇么?”

“这林子不大有蛇。我只见过一次刺猬斗蛇。”

阿亮跟着郭师傅捕过那么多蛇,就是没见过刺猬斗蛇,就逼玉龙详细说说。

玉龙卖关子,说这时得赶紧把饵料布置好,没工夫讲这个。玉龙有故事可讲时就神气、就卖关子。

树林里有一块五六丈方圆的空地,在树木的包围中像一个大天井。玉龙把饵料放在空地的中央,然后问阿亮:“什么风?”

阿亮第一次来这儿,知道风从哪儿来,可一时分不清东南西北。

玉龙看阿亮打转转,得意地笑起来:“别管它东西南北,我们只要跑到下风头去就是,刺猬的鼻子灵得很。我们上九重天!”

什么“九重天”?

玉龙扯阿亮到一棵很粗的皂荚树下,指树上说:“喏,九重天在上边。”

这皂荚树要三个人才能合抱,主干上有九层旁枝,所以玉龙叫它“九重天”。这就是他刚才说的“好地方”。

玉龙爬到“三重天”时就不再往上爬了。这里确是个好地方。枝叶密匝匝的,从树下往上看,很难看见树上的人,而从树上往下看倒是清清楚楚的。这儿的几个树枝生得讨巧,组成几个“躺椅”,人在这儿半坐半躺,一等的舒服。不过,你得当心一点——皂荚树是长刺的树。

两人坐在两只相对的“躺椅”里。阿亮催玉龙讲刺猬斗蛇的故事。玉龙说这会儿不能说话,蝙蝠出洞、刺猬也要出来了。

果然有蝙蝠扇着半透明的灰色的翼,无声地在树枝间掠过。

玉龙说:“别怕,不过是平常蝙蝠,专吃蚊子。有蚊子叮你不?”

“没有。”

“等一等就会有。给,涂上一点,蚊子就不会叮你。”

阿亮接过玉龙递给他的小瓶子,倒出里头一点水,抹在手臂上,腿上。这药水有点香,香得有点怪——是药的那种香。

阿亮说:“这是啥药水?”

玉龙吹声口哨,说:“不能告诉你,是秘方。”

“骗人,不过是麝香罢了。”

玉龙冷笑一声:“麝香那么贵,值得用到这上头来?不过,这不是秘方,一到天热,我好公就到处介绍这防蚊药水的配方,让大家自己配用。”

阿亮说:“你家有秘方吗?”

玉龙自豪地说:“当然有的!你忘啦?你在蝙蝠洞不是遇上白兔了么?那白兔是我们放进去的,就是秘方中的一味药。我家的祖传秘方神得很,能治聋哑,称为‘天地神方’,是好公的命根子。我好公总说,秘方比身家性命还要紧。宁愿丢了性命,也不能丢了秘方。”

阿亮说:“以后,这秘方会传给你?”

玉龙说:“那当然会。传子孙不传婿。”

“什么叫传子孙不传婿?”

“只传亲生子孙,连女儿女婿也不传,更别说外人了。”

阿亮明白了郭师傅之所以密不通风地对自己保守秘方的原因。不过郭师傅连女人也没娶,他以后会把秘方传给谁呢?要是不传,那就太可惜了。好方子为什么都是秘方呢?唉,秘方!

绿膏药的事曾在阿亮心里激起过很大的波澜。阿亮曾在父母坟头磕过头,发誓走遍天涯寻到许多能治恶症的秘方,做一个济世良医。那时,郎中在他心中是多么了不起啊,简直是一座高高的山峰。后来,那冒牌的白蛇,那坑人的绿膏药使他大吃了一惊。他大失所望,那天在蝙蝠洞里,在隆隆的雷声里,那座高高的“山峰”一下子倒塌了。郎中原来并不那么了不起,也骗人,也坑人。就在这时,另一个郎中——方先生出现在他的生活里了。这位有真本事的、善良的老郎中一下子推翻了阿亮的偏见,那座高高的山峰又站起来了——对了,就是那高高的白鸽峰!不见高山,哪见平地?阿亮在比较了郭师傅和方先生以后又认准了一条道理——有秘方的郎中靠不住。药方不是治病救人的东西么?让大家都来用它,不是很好吗?就像这防蚊子药水。为啥要那么死活不撒手地藏着呢?还不是为了骗人,为了坑人?

可是,方先生竟也有秘方,而且是一张更宝贵的秘方!难道方先生也想用秘方来骗人,坑人?会这样么……

阿亮担心。他爬上“四重天”、又爬上“五重天”,一直爬到“九重天”。他不知怎的,想看一看白鸽峰。

白鸽峰淡得像一抹青烟,快要在夜色里融化了。月亮出来了,快圆了,却并不亮。梅子河上一忽一忽地亮。只能看见梅子河的一小段。河水神出鬼没地从夜色中流出来,又向夜色中流去,诡谲得像一张千古秘方。

啄木鸟的声音早没有了,只有另一种鸟在叫:“鸭——鸭——”好像老头子在打嗝。

阿亮正走神,忽听得“三重天”上的玉龙压低嗓子在喊他:“阿亮,来啦!”

是刺猬出现了。

放饵料的地方离皂荚树并不远,而且那里长的是趴伏在地的马鞭草,在月光下能清楚地看清那儿的情况。

来了一头蓬蓬松松的像猫那么大的动物。这就是刺猬。由于它浑身的尖刺,在月光里就成了蓬蓬松松的样子。

刺猬显然已经嗅到了猪肠的气味,可是它很鬼,并不马上接近它,只是围着食物转圈子,而且转的圈越来越大,跑得也越来越快。这家伙是在探索四周的情况。

刺猬转着转着,到了皂荚树下。没料到“嗖”的一声,从附近的灌木丛的黑阴中突然蹿出了一条黑影,迅若流星。刺猬眼看逃不及,头足一缩,尖刺抖擞,成了一个刺团子。

黑影围着刺团子兜圈子,敏捷得了不得。原来是一只黄鼠狼。这是一个有趣的局面。老虎吃刺猬尚且没处下口,看来黄鼠狼就更加无可奈何了。

“三重天”上的玉龙有点儿着急。眼看今天的好事要被黄鼠狼搅了。刺猬还没吃饵料呢。夏季的黄鼠狼毛稀肉臭,没有一点点价值。

“九重天”上的阿亮很想用他的飞叉,无奈有这么多树枝拦着,这绝招用不上。

黄鼠狼使出了它的绝招。只见它掉过头来,把屁股瞄准了刺猬的头部,噼噼啪啪地放起屁来。刺猬像小孩哭似地怪叫了一声,向前冲了一段路,就翻滚过来,肚子朝天,露出了它的头和足。臭屁已经把它熏晕过去。

玉龙发一声喊,随即哧溜一下下了树。

黄鼠狼倏地一闪就不见了。

玉龙翻过刺猬,顺着它的刺一撸就把刺猬逮在手里,忽然又把刺猬丢得远远地,懊恼地大叫:“臭死了!臭死了!”

黄鼠狼的臭屁把刺猬整个儿熏得臭不可闻!

两个孩子拼命笑起来,笑得小肚子发酸。

笑声惊起几只鸟来,扑愣愣地响。

一条蛇从梅子河那岸向这里泅渡,在河面上悄没声息地画出S形的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