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往事
6500100000002

第2章 序一

一部生动活泼的简明宋史

一个多月以前,天津人民出版社的编辑范园女士送来一部书稿,对我说,如果读了觉得有意思,可以写一篇序。我说,那就先看看再说吧。这部书共二十二回,从体例上看,是传统的讲故事的方式,从内容上看,包含了两宋时期许多重要的事件、人物、制度、科技、思想文化、民族关系等,一开始读,并无太深刻的感觉,读了几回以后,渐渐读出味道了,我被刘明泉、刘越藩二位先生独特的讲史方式深深吸引了!

近年来,通俗讲史的书出了不少,我读了一些,总的看,精品不多,有的书名曰说史,实则仅依据有限的史料,信口开河,尽是些无厘头的事,搅得人心烦,无法卒读。有的书倒是以史为据,但东摘西捡,一看就知道是攒的,也没有价值。这部《大宋往事》写得好,最突出的就在于真实。书中所涉及的人物、制度、事件等皆为史书所载。“求真”是史学的生命所在,不容虚构,有实实在在的史料为依据,就如同演员站在结实、宽大的舞台之上,可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技能。

通读全书,可知刘明泉先生是一位颇有功力的宋史专家,他对宋朝的许多问题均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由于不是纯学术著作,不能深入展开论述,但他的分析和评论言简意赅,非常精辟。如作者在叙述杨家将、陈世美、岳飞、宋江、李清照、文天祥这些家喻户晓的故事时,也把自己的研究考证巧妙地融入其中,读来顺理成章,不觉枯燥。

本书的精彩之处是作者在讲故事时不时插入现代的解读,诙谐的调侃,甚至针砭时弊的妙语也似信手拈来,如书中讲述岳麓书院,作者写道:

笔者曾到岳麓书院的旧址参观学习过,以我的观察,它跟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好像沾不上边儿,所以有关方面没必要把它吹成世界第一所大学。有这功夫提升一下教学科研多好,也好让我们的孩子毕业找个好事由,对得起家长交的高额学费。办大学不比拍韩剧,不见得越是“大长今”(规模大、历史长、建筑现代化)越好,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古今比对,以史为鉴,历史就生动起来,这段鲜活、灵动的文字实在让人忍俊不禁。俗话说,文如其人。看这部书,可知作者是一位有一定生活阅历,又善于观察社会、体验生活的有心人。这部书的成功,体现了作者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对社会、对人生细致入微的体察。总之,凝聚了作者的心血!

我非常支持史学应以亲切的面孔走向社会,成为人民大众的精神食粮,这对于提升社会精神文明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听任那些过度娱乐化的宫斗剧、戏说剧四处发展,不仅糟蹋历史,还会造成历史观、价值观的扭曲,尤其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不良的影响。刘明泉、刘越藩二位有心人,不辞辛苦,写出了这部生动活泼、可读性极强的简明宋史,为历史知识的普及作出了贡献,可喜可贺!

是为序。

孙立群

2012年12月26日于南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