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广播电视基础知识(2016-2017)
6505700000002

第2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方针原则

● 理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形成与发展。

● 了解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含义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新闻现象和新闻传播活动的总的看法。它涉及诸如新闻本源、新闻本质及新闻传播规律等许多根本性问题,其核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新闻事业的工作性质、工作原则和工作规律的一系列基本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反映和体现。它告诉人们怎样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去看待新闻现象,去回答新闻传播活动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

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必须重点把握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要坚持新闻宣传工作的党性原则,这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根本原则。要坚持把正确舆论导向放在首位,这是新闻宣传最重要的责任。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的方针,这是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基本方针。要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这是新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新闻工作中的具体体现。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台,这是实现党对新闻工作领导的重要保证。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充实、完善和创新、发展的过程。马克思、恩格斯的新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要基础,是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思想宝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是一个开放性、动态性、发展的思想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实践的深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也在不断地丰富、更新和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作为创立者和奠基者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一系列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100多年来,其间经历了以列宁为代表的俄国布尔什维克党人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长期过程,逐步形成了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代表,以党性原则为核心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其根本点是必须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内涵博大精深,十分丰富。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要求

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

“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的开展,是中央为了加强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采取的重要举措。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联合发出《关于在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学习教育活动的通知》。

开展学习活动以来,新闻战线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紧密结合新闻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把“三项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引向深入,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9年4月9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再次联合发出通知,决定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闻战线要加大力度,持之以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长期开展下去,在解决突出问题、树立良好形象、切实改进工作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新闻战线“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是践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重大战略举措。2011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等五部门召开视频会议,对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行部署,广大新闻工作者广泛响应、积极参与。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中央领导同志亲自指导,全国新闻战线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社会各界广泛赞誉。

2013年,新闻战线深入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201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扎实推进、不断创新,开创出工作的新局面。

2016年2月,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再次对全国新闻工作者提出殷切期望:要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引导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观是新闻舆论工作的灵魂,只有在正确的新闻观指导下,新闻舆论工作才会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新闻工作有了“灵魂”,新闻工作者才会心中有定力、行动有准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