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羊脂球(经典译林)
6508600000001

第1章 译序

郑克鲁

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与契诃夫齐名。

一八五〇年八月五日,莫泊桑出生于迪埃普的米罗梅斯尼尔古堡。他的父亲刚获得贵族称号,母亲是卢昂一家纱厂主的女儿。他的父亲因生活浪荡而导致家道败落。一八五六年,父母分居,莫泊桑跟随母亲到乡下埃特尔塔的维尔吉别墅居住,过着“离群小马”的自由生活。一八六三年他进伊弗托的教会学校读书。一八六八年他进入卢昂中学,与诗人路易·布耶通信,布耶鼓励他写诗。一八七〇年普法战争爆发,他应征入伍,分配到卢昂第二师的后勤处,目睹了法军的崩溃。一八七二年他进入海军部舰队装备队,十月在巴黎法律系注册。一八七八年,他转至国民教育部工作。在这期间,他进行诗歌和戏剧的创作,一八七五年发表短篇《剥皮的手》,一八七九年上演了独幕喜剧《往日的故事》。

一八七一至一八八〇年是莫泊桑的创作准备阶段,对他来说,最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师从福楼拜。福楼拜是他舅舅和母亲的朋友。这位名作家将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深印在他的脑海里:必须仔细观察生活,从中找到别人没有发掘过的东西;反对在作品中现身说法,要保持客观;揭露和鞭挞资产阶级偏见。福楼拜还教导他,才能只不过是长期勤奋的工作而已。

一八八〇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聚集在左拉周围的几个自然主义作家,以普法战争为题,结集出版《梅塘之夜》,《羊脂球》是其中最优秀的一篇,福楼拜称之为杰作。长期的写作准备和生活积累,使莫泊桑就像闸门打开,水流汹涌而出一样,在十年左右写出了三百篇中短篇小说。成名以后,莫泊桑有机会涉足上流社会,扩大了他的视野。

从一八七六年起,莫泊桑就犯有心绞痛和强烈的偏头痛,随后出现神经痛、视力混浊和血液循环障碍。一八九二年初他神经失常,自杀未遂,此后一直未恢复清醒,十八个月后在布朗什大夫的疗养院中去世。他还发表过一部诗集、三部游记和四个剧本,在报纸专栏上撰写的文章有三大卷之多。

莫泊桑的思想渗透了浓厚的悲观主义。在哲学上,他深受叔本华的影响。他认为叔本华是“人间出现过的最伟大的梦想破坏者”。他接受叔本华关于事物永无休止地消逝,时间不断地在分崩离析的观点,认为人类永远无法达到目的。

莫泊桑的美学思想首先反映在他坚持现实主义的写真实论,但是他反对只有唯一的一种真实和反映所谓全部的真实。他认为现实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芜杂的事实,大部分是毫无趣味的。而“艺术是有选择的和有表现力的真实”,作家应该排除一切跟他的主题无关的东西,阐明本质的和有特点的东西:“现实主义者倘若是个艺术家的话,不是要力图给我们提供生活的平庸照片,而是要给我们提供比现实本身更全面、更鲜明、更令人信服的图景。”他认为自然主义者在作品中展示所有材料的写法是错误的,作家必须做长期的准备工作,去粗取精。其次,他认为作家必须保持无动于衷。作家要“不着痕迹,看上去十分简单,使人看不出也指不出作品的构思,发现不了他的意图”。

作为短篇小说大师,莫泊桑从内容到形式都有重大突破。他的短篇小说大致有如下几个题材:①普法战争。②小资产阶级和公务员。③农村生活。④怪诞故事。⑤关于爱情、婚姻和家庭生活。这些在本书收集的短篇小说中都有反映。

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取得很高的艺术成就,他把短篇小说的创作提高到梅里美还没有达到的高度。

首先,在谋篇布局上,莫泊桑不愧为大师。有的小说截取生活的一个横断面,有时写人物相当长的一段生活,有时在几小时内进行,有时从侧面去烘托,一般用白描手法,但经常进行心理探索和心灵的挖掘。既有平铺直叙,也有倒叙回忆。他的写法集十九世纪短篇小说的大成。一般而言,他喜欢这样的结构:先以简练的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勾画出背景,然后是人物出场,作家准确有力地勾勒出他们的外貌;接着正文开始,故事简单而平凡,意料不到的事态使情节急转直下,向悲剧发展,而叙述仍保持冷静、客观。《两个朋友》很能体现莫泊桑这种现实主义艺术的主要特点。开首只有三句话,没有罗列材料的描写,几句简洁的说明,便勾画出背景。随后人物出场,三言两语描画出他们的身影和爱好,让读者领会到在他们揶揄加亲密的语气中的激动和愤慨。不料他们在钓鱼时碰到了德国兵,被当做间谍枪毙了。他们钓到的鲈鱼成了德国人的盘中餐。作者无一字评点,可是通过对这两个普通法国人和平生活受到侵扰,而且惨遭杀害的经过,对侵略者的控诉力透纸背,而这种谴责是尽在不言中的。

表面看来,似乎莫泊桑是随手拈来,取材不费思索,其实他对题材的选择非常严格。例如,写普法战争的小说很多,《羊脂球》能鹤立鸡群就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别具只眼。莫泊桑选取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已是与众不同;他将这个妓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做对比,后者为了自身利益,不但连普通的爱国心都没有,甚至在人格和礼仪上也相形见绌,这样描写更是别出心裁。从这一精选的场景中,莫泊桑确实提供了比现实更全面、更鲜明、更使人信服的东西。其他写普法战争的短篇,有的颂扬人物的沉着英勇,有的写人物的机智果断,有的写敌人的残暴,有的写敌人的愚蠢,选取的角度颇多变化。

莫泊桑擅长描写小资产阶级和农民,他的人物画廊丰富多彩,有的个性突出,有的气质鲜明,这些人物展现了十九世纪末叶法国社会形形色色的众生相。莫泊桑创造的人物形象之多可以同莫里哀和巴尔扎克媲美。

莫泊桑大大发展了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他的短篇有一半是用第一人称来写的,细分起来,有如下五种:叙述者向听故事的人讲述他亲身经历或目睹的遭遇;叙述者遇到一个朋友或相识,将自己的往事讲给他听,这两类叙述的结尾,几乎总是回到开头的场面,做个交代;叙述者直接诉诸读者,讲述个人回忆;叙述者讲述他听到的一件事,故事正文则用第三人称;用书信的形式来写,口气是第一人称。莫泊桑认为,亲口叙述故事能得到直接感动人的效果。

莫泊桑是语言大师。他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能为所有人接受的文学语言征服读者。很少有作家能写出比他更明晰、更清澈如水、更难以捕捉到的语言了。也很少有读者读不懂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因为其中没有丝毫晦涩的东西;读者只觉得莫泊桑找到了最恰当的描述方式,而无法用另一种文字和方式来表达。福楼拜的语言略显枯涩,而莫泊桑的语言更具感染力。同时莫泊桑也使用方言土语,但总是以读者能了解为限度。由于语言的纯粹,莫泊桑的短篇已成为学习法语者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