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华将帅故事
6526800000020

第20章 卫青 霍去病——大漠狂飙,舅甥英雄(1)

汉武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二十二岁亲政后,倚仗祖辈父辈积累的雄厚国力,摈弃“黄老之学”与“和亲”政策,坚持对北方匈奴用兵,维护国家尊严和边境安宁。期间,涌现出卫青、霍去病两位杰出的将帅,驰骋大漠,北击匈奴,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建立了不朽的功勋。

卫青(公元前?~前106年)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生母卫媪是汉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家的女仆,原先生有一男三女。其中,第三个女儿叫卫子夫。后来,卫媪与平阳公主家的男佣私通,生了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卫青。卫子夫雪肤花颜,能歌善舞,被平阳公主养为歌伎。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汉武帝赴平阳公主府饮宴,发现了美貌的卫子夫,大加宠幸,带进宫中。卫青继被平阳公主养为骑奴。卫青志向远大,一边放牧牛马,一边阅读兵书,渴望日后能够从军,建功立业。

卫子夫入宫,受到皇后陈阿娇的强烈妒忌。陈阿娇想方设法谋害卫子夫,激起汉武帝的反感。汉武帝干脆封卫子夫为夫人,并提拔卫青为建章监。陈阿娇非常气愤,伙同其母刘嫖,派人绑架卫青,用以敲山震虎。卫青得到好友公孙敖等人的解救,安全无恙。汉武帝鄙视刘嫖、陈阿娇的无耻行径,针锋相对,又提拔卫青为侍中、太中大夫。陈阿娇出于仇恨,私搞“巫蛊”,诅咒汉武帝和卫子夫。事情败露,汉武帝大怒,立即废黜陈阿娇,把她打入长门宫。陈阿娇且羞且愤,不久忧郁而死。

卫青出身贫苦,勇壮多力,特别在军事方面表现出了独到的才干,很受汉武帝的赏识。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汉武帝破格提拔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公孙贺、公孙敖、李广三员大将,兵分四路,征伐匈奴。公孙贺、公孙敖、李广三路损兵折将,唯有卫青一路不负所望,深入大漠,进军至匈奴腹心龙城(今蒙古鄂尔浑河西和硕柴达木湖附近),斩杀匈奴军七百多人。这个战果不算辉煌,然而却是西汉对匈奴作战以来取得的首次胜利。卫青因此被封为关内侯。

战争使卫青崭露头角。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卫子夫生子刘据,被立为皇后。卫青更加受到重用。秋天,汉武帝实施“河南(河套地区)战役”,命卫青为将军,统领三万精锐骑兵,从雁门出塞,攻击匈奴楼烦王和白羊王。这一仗取得了巨大的胜利,不仅收复了河南地区,而且消灭敌军数千人,俘获牲畜一百多万头。汉武帝异常兴奋,诏令嘉奖卫青及其副将,改封卫青为长平侯,增加封邑三千八百户。然后,汉朝在河南地区设置朔方郡(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南)和五原郡(今内蒙古包头西北),徙民定居屯垦,使之成为捍卫长安的北部屏障和进击匈奴的战略基地。

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汉武帝把“防胡”的战略部署改为“灭胡”,又派三路大军攻击匈奴。卫青统领三万骑兵出高阙(今内蒙古乌拉特中后旗西南),日夜兼行,直捣匈奴右贤王的营帐驻地。匈奴右贤王万没料到汉军如此神速,吓得三魂丢了两魂,只带着一名爱妾、数百名骑兵,连夜逃跑。卫青指挥士兵奋力冲杀,共俘虏匈奴副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牛羊百万余头。捷报传至长安,汉武帝马上派出使节,持大将军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又增加其封邑八千七百户。卫青凯旋,汉武帝为之举行了盛大隆重的仪式,并宣布封卫青的儿子卫伉为宜春侯,卫不疑为阴安侯,卫登为发干侯。朝臣三呼万岁。卫青反而不自在起来,说:“臣赖陛下圣明,出师大捷,这是众将士的功劳。陛下重封于臣,臣感激不尽,只是臣的儿子尚在襁褓中,没有丝毫功劳,受封列侯,恐怕怠慢了众将士。”汉武帝说:“朕并没有忘记他们。”于是诏令,把所有从征的将领皆封为侯,对士兵则一律给予重赏。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卫青再次率兵征伐匈奴,其外甥霍去病出尽了风头。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年),其父霍仲孺私通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所生。霍去病因是卫子夫、卫青的外甥,任职侍中,十八岁时作为剽姚校尉,跟随卫青出征。“剽姚”意为勇猛迅疾。霍去病在战斗中,确实表现出了剽姚的特点,率领八百名骑兵,脱离大部队,追逐匈奴兵数百里,杀死和俘获敌军二千余人,其中包括匈奴单于的两个长辈。由于他骁勇异常,功勋卓著,汉武帝破例封他为冠军侯,食邑二千五百户。

汉武帝敏锐地觉察到霍去病是个将帅之才,决定予以重用。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实施“河西(河西走廊地区)战役”,果断地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一万骑兵,孤军深入沙漠,攻击匈奴休屠王和昆邪王。霍去病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身当重任,无所畏惧,率领骑兵从陇西(今甘肃西部)出塞,经过金城(今甘肃兰州西北)和令居(今甘肃永登西),翻越乌鞘岭,渡过狐奴河,转战六天,沿途消灭五个匈奴部落。然后跨过焉支山(今甘肃山丹南),迅速向西挺进一千余里,深入河西地区,寻到匈奴休屠王和昆邪王的主力。休屠王和昆邪王根本没有想到河西腹地会出现汉军,仓促应战,战斗至为激烈。霍去病的骑兵犹如下山的猛虎,出海的蛟龙,直捣敌阵,左右攻杀。匈奴军阵脚大乱,一败涂地,死了八千多人。休屠王和昆邪王见势不妙,带领残部,狼狈逃往祁连山(今甘肃酒泉东南)方向。他们的部下折兰王、卢胡王,被当场击杀。昆邪王的儿子、相国、都尉等,则被生擒活捉。就连休屠王祭天所用的金人,也成了汉军的战利品。

捷报飞马送达长安,人人吃惊。谁也不敢相信,这一辉煌的战绩,竟出自二十岁的军事统帅霍去病之手。汉武帝为了奖励霍去病的赫赫战功,下令给他增加封邑二千户,全体将士赐予金帛,回师休整,驻军陇西待命。不久,霍去病再次出征。汉武帝任命公孙敖为将军,率领三千名骑兵,补充到霍去病骑兵的行列。同时任命李广、张骞为将军,率一万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攻击匈奴左贤王,牵制匈奴兵力,策应河西攻击战。霍去病善出奇兵,没有重复原先的进军路线,改从北地郡(今甘肃庆阳西南)出塞,实行深远的大迂回。公孙敖部因不熟悉地形,迷失了道路,不能如期和霍去病部会合,这使霍去病陷入孤军作战的境地。他面临着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一是引兵返回,空耗军资;二是继续前进,那要冒生死风险。此时此刻,霍去病想到的是扫除匈奴,保家卫国,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因此,他毅然选择了后一个方案,率领己部万名骑兵,实行大迂回,挺进祁连山。骑兵从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渡过黄河,长途跋涉,穿越浩瀚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插向西北,直抵居延海(今甘肃喀顺诺尔湖)畔。接着,从那里沿弱水(今甘肃弱水、黑河)逆流往南,转向西,再向东南,到达祁连山麓匈奴休屠王和昆邪王大本营的侧翼。霍去病的这次迂回,等于画了一个硕大的半圆,抄到了匈奴军的屁股后面。霍去病会集部将,进行战争动员,随后一声令下,骁勇的汉军犹如神兵天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入匈奴军营,大砍大杀。匈奴军惊慌失措,不明白汉军从何而来,有的逃跑,有的投降,许多人尚未反应过来,便成了刀下之鬼。这是一场短兵相接的战斗,残酷而惨烈。结果,汉军杀死匈奴军三万余人,俘虏七千余人,杀死匈奴遫濮王,俘虏匈奴单桓王、酋涂王、稽沮王、呼于耆王,以及单于阏氏、番王、王母、王子六十四人,相国、将军、当户、都尉六十三人。霍去病的骑兵,也有两千多人命丧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