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不带相机,可能吗?
从傻瓜相机到数码相机,再到智能手机、谷歌眼镜,拍照早已不再是摄影师的专利。现在人人都是摄影记者。走遍世界,轻轻一按,异域风光尽收掌底。再轻轻一按,亲朋好友即时分享。一切,都只在瞬间。
但是,我依然相信,文字有着照片无法代替的意义。一个理由是:对大多数不以旅行为职业的人来说,在并不充裕的时间里,不停地举起相机和手机,其实是失去了细细体会当地风土人情的机会。而旅行,除了用眼睛看,还要用耳聆听,用手触摸,用口品尝,用脑联想,甚至寻找、发现、求证……事实上,人们所拍摄的大部分照片,明信片和风光图册上都已经有了,网上更是有海量图片可以检索。但每个人的旅行感受,却是独一无二的。
另一个理由便是文字的非即时性(新闻报道除外)。旅行笔记,必须在一个闲暇的时刻,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提笔书写。这时,经过沉淀之后的印象、体验,才会慢慢浮上心头。
出版物没有图片,可能吗?
时下,人类社会早已进入了读图时代。无论是报纸、杂志、图书,还是网络、博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铺天盖地的都是图片。没有图片,就无法吸引眼球,甚至有“无图无真相”一说。因为,已有很多人不再阅读没有图片的纯文字了。
但是,我还是坚持写作,写作让我内心丰富而充实。从19岁那年走出国门,到苏联公派留学开始,我就用笔记录留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这个国家惊天动地的巨变,记录这个民族广博深厚的文化艺术。2000年后,我又几次到访俄罗斯,出版了《重返俄罗斯》。过了多年,我的记录有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即不必再为回忆当年的事而绞尽脑汁。毕业近20年,不少同去留学的同学开始回忆往事,然而一些细节早已模糊,于是争相索要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我的第一本书《莫斯科日记》。
这本书中收录的文章,大多是我近年来去了一些国家之后写的。特别是2012年秋天,有机会赴英学习一个半月,给了我深入了解这个国家的机会。而之前的1998年9月,我也曾访问过英国。当年写的不少文章,也收录在第一部分《英伦笔记》中。比起自然风光,我更喜欢看人文景观,包括城市、街道、建筑、园林、博物馆、美术馆、名人故居、戏剧演出等,因为它体现了人的力量和智慧,闪耀着精神世界的灿烂光华。与当地人士的交流,更是不可少。除了去日本需要翻译外,到欧美国家我基本都没有语言障碍。从小学的英语在很多国家可以通用,俄语尽管在国内用处不大,但在东欧也都畅通无阻。跨文化的碰撞也给了我另一个视角审视本国文化,引发了更深的思考。当然,作为一个媒体人,当地一些新鲜的旅游项目、特色美食,也是我乐意介绍给读者的。
去一个国家之前,我会做一些准备,但不是网上的攻略之类的,而是阅读与这个国家有关的文学作品,看一些电影电视作品。比如,第一次去日本之前,我重温了很多川端康成的作品;去夏威夷之前,尽管时间很紧,我还是在网上找来电影《珍珠港》看了一遍。
不带相机去旅行,也很有意思的,试试吧。
2014年7月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