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不带相机去旅行
6542500000007

第7章 英伦笔记(6)

二楼是一个书房,不到20平方米,摆满了古典风格的家具,拥挤却不杂乱。墙上贴着暗红色的墙纸,深栗色的壁炉里燃着熊熊的炉火。进门右手就是一张长沙发,沙发上挂着五只烟斗。左手边是一张书桌,上面摆着许多书和工具箱,里面装着卷尺、指南针、警笛、迷你照明灯,等等。壁炉前有两把扶手椅,茶几上摆着主人的帽子、放大镜。迎面的墙上有两扇华生所描述的“面向贝克街的大窗户”,窗下是一张小餐桌,摆着两套盘子、餐巾和全套银餐具,燃着两支蜡烛,仿佛大侦探和助手马上就要回来用餐。另一个墙角也有一个小书桌,桌上放了一堆试管烧瓶之类的东西,椅子上还有一把小提琴。想起来了,福尔摩斯从少年时就拉小提琴,思考、推理间隙也会用音乐来消除疲劳。

对面的房间更小,摆了一张单人床,墙上挂着一件黑色风衣。“这是福尔摩斯先生的卧室。”一位身着深色长裙、套着白围裙的“女仆”笑着告诉我。

谜底揭开了:贝克街221B的真实“身份”是福尔摩斯博物馆。据介绍,伦敦确实有贝克街,但是历史上并没有221号B。由于太多的福尔摩斯迷按图索骥,来此寻找偶像的踪迹,所以,这幢原来为客栈的小房子后来被改建为博物馆。为一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建博物馆,这是很少见的。小小的房子足以折射出大侦探的魅力。

沿着楼梯上三楼,墙上整齐地排列着的一排小画,为小楼增添了浓浓的艺术气息。仍然是一大一小两个房间的格局。大房间里,放着一尊福尔摩斯的胸像,玻璃柜里还有一封福尔摩斯写给华生的信,发黄的信纸上的时间是1888年10月8日。小房间的桌子上摆着怀表、书、手枪,以及一台极像“三五牌”台钟的座钟。正当我们沉浸在当年故事的追索之中时,窗前的游客留言本又把我们拉回现实。“女仆”又指指楼上介绍说,四楼的大房间是房东太太的住处,对面的小间则是华生住的。

走上四楼,如果没有思想准备会吓一跳。房间的各个角落是一组组逼真的蜡像,展示了小说故事中的一个个经典场景。这边,一个穿着华丽服饰的贵族女人左手撩开面纱,右手持枪,向一个男人开枪射击。这一幕是来自《米尔沃顿》,这个男人是她的丈夫。那边,一个盛装的白衣女郎手拿一张照片,面对着一个衣着华贵,带着假面眼罩的男人,原来这一幕来自《波西米亚丑闻》。门口,一个男人正在书桌前奋笔疾书,旁边的说明是《红发会》,在这个故事中福尔摩斯揭穿了一伙罪犯企图挖地洞盗银行的阴谋,并最终将他们逮捕归案。墙角里,两个男人正打开一个竖起来的棺材,棺材里有一个包着白布的女人,女人的眼睛是睁着的!这个场景来自《弗朗西斯·卡法克斯女士的失踪》。靠窗还有一张桌子,上面摆着世界各国的读者给福尔摩斯的来信,最近的竟是2012年的。桌子下有一个玻璃罩着的箱子,里面是一个《巴斯克维尔猎犬》的微缩场景。

正当我们看得入神时,窗下沙发上坐着的一尊“蜡像”突然动了一下。是个真人!这是一位有七八十岁的老人,身着浅色西装,一直坐在那里,脸上也没什么表情。他摇动了一下微缩场景的把手,里面的人和猎犬突然活动了,还伴随着可怕的咆哮声。

这一下,可真把我们吓着了!

走出房间,有人悄悄回头看,只见“蜡像”慢慢站了起来,收拾起了桌上的展品。原来是位工作人员啊!假作真时真亦假。我们再一次为英国人的创意和幽默而鼓掌。

走下老房子的木扶梯。楼梯角上,一丛红、白两色的玫瑰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鲜活。再望一眼福尔摩斯的书房,仿佛可以感受到大侦探的气息。来到阳光下,门口是等候进入的长队。一时间,让人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福尔摩斯,到底有没有真正存在过?

“福尔摩斯这个人啊,从来没存在过,可也从来没有真正消失过!”英国人自豪地说。

是啊,这个世界如此神秘莫测,谁知道呢?大半个世纪以来,《福尔摩斯》无数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那个鹰钩鼻子、烟斗不离手的经典形象深入人心。我忽然想起,福尔摩斯在今天的屏幕上也有最新造型。2010年,英国BBC又拍摄了以福尔摩斯故事为蓝本的系列剧《神探夏洛克》。扮演夏洛克的卷发演员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年轻帅气、自命不凡,被粉丝们亲昵地称为“卷福”。紧张刺激的案子、匪夷所思的罪犯、抽丝剥茧的推理、意想不到的结局……“卷福”让19世纪的福尔摩斯在21世纪复活了。这不,追剧的人们疯狂地捧着平板电脑,等着第三季的“卷福”闪亮登场。

嗬,永远的福尔摩斯!

一头鲸的体重等于多少个你?

伦敦地铁南肯星顿站附近集中了三座著名的博物馆——维多利亚和艾尔伯特博物馆、自然史博物馆和科学博物馆。地铁出口很多,要去这几家博物馆该走哪个出口?没关系,一点都不用迟疑,只要跟着一群群身着校服、唧唧喳喳的孩子们走就行了。

作为课堂,英国的博物馆、美术馆的优越性确实无可匹敌。大名鼎鼎的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自不必说,而知名度没有那么高的自然史博物馆同样值得一看。维多利亚风格的建筑,本身就像一件艺术品,而里面成千上万件展品,更是具有难以估量的科学价值。

走进自然史博物馆的大门,是一个开阔的大厅,穹顶左右各有一排透明的玻璃,让阳光洒落。迎面就是一座巨大的恐龙化石骨架,四条腿支撑着拱起的身躯,细长的头颈几乎占了四分之一的身体,顶着小得不成比例的脑袋,纤细的尾巴向上弯曲……这头恐龙足有26米长,普通照相机难以拍下它的全貌。旁边的说明告诉我们它的学名:梁龙,曾经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之一。

博物馆分为蓝、绿、红、橙四个区。蓝色区有各种陆地和海洋生物的化石、标本,其中恐龙更有一个专门的两层展馆,什么三角龙、翼龙、蛇颈龙,应有尽有,让人仿佛走进了“侏罗纪公园”,角落里还有一头张牙舞爪的机器霸王龙,不时发出可怕的吼声。绿色区有数不清的鸟类标本、矿物宝石以及人类的进化史,其中有著名的渡渡鸟的标本。红色区域有三层,通过自动扶梯,进入“地球的内部”,可探寻地球的奥秘。橙色区域是一个巨大的“茧”,高七层,展示各类昆虫,也是科学家的研究场所,被馆方用透明的玻璃隔开,游客可以近距离观看科学家的工作。

大厅两头分别有台阶通向二楼,一头放着达尔文的雕像,另一头是一个直径达六七米的“圆盘”。仔细看,才知是一棵巨树的剖面化石,旁边的说明写道:这是一棵红杉,生于557年、死于1892年,树龄达1300多年,它活着的时候高达80米,胸径达27米。望着这“巨无霸”红杉一圈一圈细细的年轮,感觉非常震撼!

在博物馆内,一群身穿绿色校服的十一二岁的学生,正三三两两席地而坐,对着墙上展出海洋生物化石在白纸上描画着。看到我们走过,有几个胆大的男生咕哝了一句“你好”!“你们会中文?”我们惊喜地问道。孩子们说,他们这学期开始学中文,只会说很简单的几句,他们还拿出自己的画给我们看。随后,我和学生们及他们的老师交谈了起来。

这些孩子来自伦敦南部的一所公立初中,年龄是11~14岁。这几天正值学校的“创新周”,学校制定了多条参观访问项目,每个项目都是2~3天,有博物馆,也有户外场馆,学生们可以任选一至两个项目。就拿参观自然史博物馆的孩子们来说,他们要挑选自己感兴趣的化石,先画下来,在下一周做出雕塑模型,然后学校会举办一个小型展览会,让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交流分享。

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位名叫艾瑞斯的老师说,孩子们这个年龄阶段最重要的是建立感知世界的能力。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只有具备了感知世界的能力,才能更好地成长。艾瑞斯并不认同过早的填鸭式的教育,他说,与其在课堂里死读书,不如带他们出来开阔眼界。所以,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几次外出参观。

博物馆的核心功能是教育。这是英国博物馆界多年来的普遍共识。而孩子们来博物馆,并不是逛一圈就完事了,要在博物馆里认真上好一课,并不简单,对老师也有很高的要求。我还经常在博物馆里看到高年级的学生拿着纸笔在展品前做记录,相互热烈地讨论着,回去后,他们要针对有关专题写研究报告。

在博物馆里,不仅有成群结队的中小学生,还有许多坐在手推车里的娃娃,甚至有的连话都不会说、路都不会走,就被爸爸妈妈推着来参观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恐龙化石、鸟儿标本、海洋生物模型,让许多蹒跚学步的孩子都兴致盎然。

很多博物馆还针对学生设计了许多互动项目,并不追求高成本、高投入,但都趣味盎然。博物馆哺乳动物区,空中吊着一头庞大无比的“蓝鲸”,它并非标本,只是一个木制的模型,但完全按照真实蓝鲸的模样仿造,有近30米长,头部、身躯、尾巴,甚至大嘴和牙齿,都做得极其逼真。边上还有一个互动项目:展板上是一排动物图案,分别是北极熊、骆驼、非洲象、蓝鲸等动物,地下是一个秤,人可以站上去,只要按亮那个动物的按钮,就会显示出这个动物的体重是你的多少倍。我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站上去,先按了北极熊的按钮,显示出北极熊的体重是她的15倍,然后她又按了蓝鲸,显示出蓝鲸体重是她的3750倍!

真是太有意思了!中国的孩子,也知道蓝鲸是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但无法想象出它到底有多大。在这里,孩子们不仅看到了蓝鲸,还直观地通过和自己的体重比较,知道它有多重!

眼前的这一切,让人不由得感慨,与英国在博物馆里参观、上课的孩子相比,我们的孩子的学习过程太不快乐了,书本和题海几乎就是等同于学习。其实,上海也有高质量的博物馆。我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带领下去参观过自然博物馆,当时,那座马门溪龙的完整骨架刚刚运抵上海,占据了整个大厅,在我幼年的心中引起极大的震撼。

我非常想奉劝中国的家长:双休日和寒暑假,让孩子多去博物馆走走看看,收获一定超过补习班。

当西方遇见东方

英国大学的博物馆是英国高等学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自权威组织的报告指出,英国最知名的四所大学博物馆在其所属领域都“扮演着重要文化贡献者的角色”。这四所大学博物馆分别是:牛津大学阿什莫伦博物馆、曼彻斯特大学博物馆、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以及格拉斯哥大学的亨特里安博物馆。

这次在英国培训期间,我造访了其中的两座——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和牛津大学阿什莫伦博物馆。作为英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之间的关系很有意思,一直互不服气,甚至有着“牛剑之争”。从建校时间上看,牛津大学比剑桥大学更早一些。牛津大学成立于1168年。1209年,一批从牛津分离出来的教师和学生创立了剑桥大学。

由于在牛津的时间总共只有大半天,我放弃了午餐,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参观了阿什莫伦博物馆。这座博物馆全称为“阿什莫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建于1683年。可别小看这座大学里的博物馆,它是英国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公共博物馆,建馆时间远远早于大英博物馆。

阿什莫伦博物馆共五层,馆藏丰富,古代部分涵盖了自旧石器时代前期到维多利亚时代的整个人类史,建馆最初期的收藏品至今保存完好;Cast画廊的收藏是全英国最多和最好的,还有大量古代希腊罗马雕塑品的碎片;西方艺术部分则汇集了中世纪至今的欧洲(包括俄罗斯)油画、素描、印刷品、雕刻、实用艺术品、乐器。

在博物馆里,一个特别的主题展厅引起了我的兴趣,上面书写几个大字:“穿越文化,穿越时空——当西方遇见东方。”

再细看陈列品和说明,就更有意思了:“自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后,商人的商船从东亚运来了瓷器、漆器和印度的棉纺织品。它们的流行改变了欧洲人的口味。”展厅中,放着多组瓷器,有三件粗看都是东方的,其实却只有一件是17世纪日本的,还有两件是18世纪法国尚蒂伊瓷器厂仿制的,从造型到颜色、花纹几乎一模一样。欧洲的陶瓷艺术中有一类是瓷偶,非常精致、漂亮。这里也展出了几组东西方瓷偶,从造型、釉色都可以看出欧洲瓷偶对中国陶瓷人像的模仿。

17.18世纪,当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漆器传到欧洲的时候,欧洲也掀起了一股“东方热”,以用中国物品为时尚。在俄罗斯彼得大帝极尽奢华的冬宫中,就专门有一间“中国厅”。当时由于中国货非常稀罕、昂贵,买不起的人也会用一些仿制品,这就催生了一些工厂仿制东方瓷器、漆器。这种风潮,就如同今天的不少中国人崇尚西方文化,追赶欧美的流行,甚至不惜仿造类似风格的产品、起一些外国名字来吸引人。

我忽有所悟,东方文化从来都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也不缺少自信。请不要忘记:东方人“曾经改变欧洲人的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