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光荣与梦想
6543100000005

第5章 工人出身的一线“指挥员”

——记上海市劳动模范 吴永伟

吴永伟

男,汉族,1957年出生,中共党员,高级技师,1976年参加工作。

职业梦想:真诚待人,铸造和谐梦想。

崇尚的劳动观:以人为本,用劳动创造财富。

采访吴永伟时他正从热火朝天的不锈钢检修施工现场走来,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炉火映红了他的脸庞,原本挺直的腰板已略显得弯曲,三十多年的检修岁月在他额头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三十多年来,他心系宝钢不锈钢这片热土,从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指挥千人“联合作战”的一线“指挥员”,用自己的执着与热情谱写出一曲检修人勇于进取、不断创新的华美乐章,他就是上海市劳动模范吴永伟同志。

勤学苦练 初露锋芒

回到20世纪80年代初,24岁的吴永伟作为知识青年从农场回沪,进入原上钢一厂机电公司成为一名钳工。吴永伟怀揣着成为一名优秀检修人的梦想,抱着一切从头开始的良好心态,白天一边在现场虚心向老师傅请教钳工要领,一边利用休息时间苦练基本功;夜晚则进入夜校不断学习,充实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吴永伟的钳工技能脱颖而出,成为同龄者中的佼佼者。

真正让吴永伟崭露头角的是在钢板分厂的一次大定修中,他所在班组负责安装钢板大电机,这台电机是钢板分厂的核心设备,其安装进度控制着整个定修的节点。但在安装的关键时刻,出现了点小问题,电机轴瓦的刮削成了阻碍施工进度的“拦路虎”。大型电机轴承选用的大多是剖分式向心滑动轴承,在装配时,一般都采用刮削的方法来达到其精度要求,保证其使用性能。因此,刮削的质量对电机的运转至关重要,并直接影响着电机的使用寿命。削刮质量不好,电机在试车时就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造成轴瓦由局部粘损发展到大部分粘损,直至轴被粘着咬死,轴瓦损坏不能使用,所以在刮削轴瓦时都由技术经验丰富的钳工操作。现场的许多老师傅刮削数次都无法达到调试要求,定修交付日期在一点点逼近,整支检修队伍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一问题上。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时,班组长看到一旁专心观察问题且眉头紧锁的吴永伟,说了声:“小吴,你来试试。”只见他拿起刮刀不紧不慢在原有的基础上轻轻地刮了几下,看似慢条斯理,但落刀的位置、轻重都恰到好处。正是这鬼斧神工的轻轻几刀,使电机与轴瓦配合得天衣无缝,现场的老师傅不禁为之折服。正是这次机会让他展示了真正的实力,年轻的吴永伟从此崭露头角,走上了管理的岗位。

抓住商机 负重前行

饱经历练的吴永伟一路走来,从检修班组长到机修中心主任,2005年,他担任中冶宝钢技术第一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全面负责公司的生产。面对全新的岗位,他表现出一如既往的工作热情。作为一线的检修“指挥员”,为了更快适应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检修生产的需要,白天他泡在不锈钢设备安装现场,虚心向现场安装的老师傅请教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夜晚查看图纸、翻阅资料,了解不锈钢新设备的检修工艺。经过不断的努力,他对不锈钢设备了如指掌,为不锈钢的工程建设、试生产、投产保修工作作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动下,公司内部学技术、学知识蔚然成风。

吴永伟不但是一个组织设备检修、抢修的优秀“当家人”,同时他在观念上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善于抓住市场的契机。他主动把公司拳头产品采用的英国WA公司的先进堆焊工艺技术推向市场,在他努力争取下,公司获得了为宝钢检修公司648根连铸辊二次堆焊加工的机会。为了能完成这批加工任务,他放弃休息时间与员工们同甘共苦,648根连铸辊在规定的时间内交付,且质量得到了宝检公司专家的一致认可。宝检公司对这单业务十分满意并表示要进一步合作,这是对他工作最有力的肯定。

在宝钢大院有了一定知名度后,这时的吴永伟一发而不可收。他要求经营人员主动出击市场,要能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抓住机会。在他的具体领导下,公司成功中标了上海矽钢公司2005、2006年的中、大修项目。这两次定修克服了时间紧、项目多、工艺复杂、环境条件差等诸多困难,不仅漂亮地完成各项检修任务,而且还比计划节点要求提前数天,得到了用户的热情赞扬。正是由于此次检修得到了高度认可,上海矽钢公司在搬迁时又再次主动把业务交付给了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由于他的主动出击,公司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获得了颇高的社会知名度。辛勤的耕耘换来丰厚的回报,2005年他荣获了宝钢集团银牛奖,这是宝钢集团对他工作的充分认可。

开拓进取 勇于挑战

近几年来,宝钢不锈钢有限公司为适应上海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关停了一些旧的生产线。作为主要服务不锈钢的中冶宝钢技术第一分公司,面临着边拆除、边搬迁、边建设、边生产的不利环境。正是在这种困境下,作为公司副总经理的吴永伟,仍然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这与他的一线指挥是分不开的。

横贯不锈钢分公司东西的不锈钢大道旁颇有气势的动力管网的管道支架、通廊,以及在烈焰中飞速吐出铁块的铸铁机,都是吴永伟带领他的团队在加工、制作场地比较困难的情况下,通过他的周密组织、有效协调下完成的。2006年吴永伟又大胆主持开发了用于不锈钢二次渣处理的圆筒筛等产品,为不锈钢的环保工作和资源循环利用献上一份厚礼。

吴永伟作为公司副总经理,主要协助总经理抓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安全工作。在他的具体领导和精心组织下,公司较好地完成了不锈钢分公司历年的联合检修和年修任务。对于2014年的热轧年修,第一分公司的员工至今还记忆犹新。那是公司整合后的第一次大规模年修,年修投入人员945人,共承担项目368项,其中高危项目多达17项。为了保证联合检修顺利完成,吴永伟亲自担任项目的现场总指挥,在十二个日日夜夜里是他第一个迎来检修现场的第一抹朝霞,又送走了最后一片晚霞。从项目的施工进度到现场的安全管控,从人员的配置到后勤的保障,他事无巨细一一关心到位。在他的带领下第一分公司员工发扬了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作风,展现出了敢于连续作战、善打硬仗的拼搏精神,提前24小时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年修任务,受到了甲方的高度好评。

在大型密集企业里工作过的人都知道安全与生产永远是两股道上跑的车,但吴永伟深知安全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在追求质量、速度的同时,他积极倡导安全工作无界面、全方位的管理模式。他坚持亲自带队深入车间、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落实情况,力求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每一次的安全检查,他总是叮嘱现场项目负责人,一定要注意现场的安全管控,要时刻把职工的生命放在第一位。正是由于他对现场安全管控的细致入微,宝钢发展公司2012年的码头卸船机项目、2013年的翻车机项目、2013年的不锈钢炼钢厂渣场行车改造项目,均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完成。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的不锈钢能环部转炉煤气管道托补项目,该项目历经七个月的“战斗”,是在全体参战员工未流一滴血、未破一块皮、无一起火灾事故的情况下完成的,不锈钢安保部的领导对此也不禁竖起大拇指。

迎接挑战 大胆探索

身在公司领导岗位的吴永伟,把如何加强公司管理又作为他的另外一个课题。在他原来担任机电公司机修中心主任期间,他就非常注重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生产组织模式,提升职工整体素质,使整个生产管理呈现出生产有序、过程受控、持续稳定的良好状态。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后,吴永伟又秉承了他的一贯作风,面对原一钢公司的巨大变化,面对现不锈钢分公司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的管理要求,他更是认真研究,不断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要求。

为了使公司能较好地适应不锈钢新产线运保工作的要求,他大部分时间是在不锈钢分公司的生产现场,了解新设备在运行中的特点和规律;在生产和运保部门了解工作中的具体情况和要求、存在的问题和困难。面对工作中的难点他总是在大量调研的基础上,迎难而上,以合理、规范、有序、受控为原则,以“严、细、实”的科学态度,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不断提升保修能力和水平。

炼钢新产线的25台离线烘烤器,是保障钢、铁物流顺畅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和现场环境因素,原不锈钢钢包6台烘烤器、AOD烘烤器熄火,点火故障频繁,天然气消耗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炼钢生产的畅流平衡。吴永伟知道后,经过多方调研,寻求症结,并适时组织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攻关组,大胆地让进厂不久的青年大学生领军挂帅,实施PDCA循环攻关,并出谋划策,大胆提出整改方案。通过实施,降低了故障率,天然气的消耗大幅下降,炼钢物流平衡得到了保证,青年大学生的聪明才智也得以充分展示。

温暖下属 硬汉情深

对待工作,吴永伟是个一丝不苟、铁面无私的工作狂,但正是这位工作上的硬汉对于职工的关心可谓体贴入微。每年的春节,吴永伟总是带着新年的祝福,带领办公室一班人早早地来到厂里,赶赴结晶器、扇形段等保修现场,仔细地询问、察看检修进度的同时,不忘与加班的职工嘘寒问暖。2005年的大年初一,在炼钢厂扇形段保修区域,细心的他发现有一位员工因家中有事未来上班,便主动与该职工联系,及时送去了组织对他的关怀。由于现场检修工作量大,吴永伟一直忙到了天黑,晚上八点多,当这位员工的家属看到一个风尘仆仆、满眼血丝的吴永伟出现在自己的家里时,久久未能说出话来。

对于职工的关心,他不是简单局限在对职工进行的一次家访、一次慰问,而是时刻想职工所想、急群众所急。2007年,员工周国权由于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不幸身亡,留下了一个刚刚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女儿和一个重病在床的妻子,上天给了这个饱经风霜的家庭又一次无情的打击。但苍天无情人有情,吴永伟了解了这个家庭的情况后,积极组织职工捐款献爱心,给这个困难的家庭雪中送炭。他深知组织的一次关心和一次慰问杯水车薪,于是他毅然决定长期无私地资助该家庭。难怪该职工的女儿说:“上天让我失去了一个父亲,又送给了我一个爸爸。”大学四年,小姑娘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吴爸爸给予她学业上的关心、生活上的帮助。她的同学也丝毫没有感到她是丧父的孩子,每隔一段时间就能看到一位和蔼可亲的爸爸来看她。如今,当年的小姑娘已经学业有成,将要坐上“红花轿”步入婚姻的殿堂,享受自己的美好生活。她还向往着挽着吴爸爸的手步入婚礼的现场,在她的心中已经永远无法忘记这位好爸爸。

很多人看过夕阳,那变化无穷、缤纷万状、色彩奇艳、婀娜多姿的霞光,弥漫了大半个天空。那是一天之中色彩最丰富的天空画面。晚霞染红的半边天,沉静中透着些许庄严和肃穆,晚霞之美,令人动情,让人心醉。吴永伟虽然已从公司的领导岗位上退居二线,但他依然脚踏实地坚守在不锈钢检修管理的前沿,以“在岗位必须尽责,干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公司的每一位员工。

(金良/文)

作者简介

金良,平淡繁琐的工作之余喜欢游弋在书的海洋里,品味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人生沉浮。近年有幸成为公司文化宣传队伍中的一员,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用自己的笔诉说着身边的故事,传递着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