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汉月天骄:不败战神霍去病
6546700000002

第2章 楔子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将军赵破奴,故九原人。尝亡入匈奴,已而归汉,为骠骑将军司马……后六岁,为浚稽将军,将二万骑击匈奴左贤王,左贤王与战,兵八万骑围破奴,破奴生为虏所得,遂没其军。居匈奴中,十岁,复与其太子安国亡入汉。”

汉,天汉元年[注1]。

浅夏六月,祁连山顶依旧白雪皑皑。苍茫云海间,峰峦如涛,千里绵亘不绝。

一道尘烟自山脚漫起,蹄声渐闻渐近,数骑如飞疾驰至山腰,勒马驻足。为首的长者两鬓斑白、风霜满面,却是昔年的匈河将军——浞野侯赵破奴。他们于太初二年亡入匈奴,时过四载,趁着浑邪王姊之子缑王等人谋叛匈奴之际,赵破奴得以寻机偕长子安国、缑王之弟出逃归汉。

“父亲当年被俘留在匈奴,如今回到汉地,不知今上降罪否?”说话的是赵破奴长子赵安国。

“汉地是故乡啊……即便今上降罪,我也要归汉。”赵破奴清癯的面庞露出难得的严肃,“堂堂汉子民怎能屈身匈奴地?将军若泉下有知,亦不会原谅我。”

赵安国明白,父亲口中的将军,便是那位六击匈奴无不胜的冠军侯。

抬眼望处,是高耸入云的天祁连,这段山脉曾留有父亲太多思忆,那些年轻的张扬、豪壮的胆气,光是想起便足以让人热血沸腾!

赵安国叹息:“可惜当年孩儿年幼,未能一睹骠骑将军的风采。但此前长安街巷间传颂,父亲也曾率轻骑七百千里奔袭,虏楼兰王、破姑师,颇有昔日骠骑风范。”

赵破奴笑着摇头:“我差得太远。”回身指向辽远无际的草原,“当年将军领着我们回旋穿插,六日内连扫匈奴五王国,过焉支山千余里,于皋兰下诛匈奴全甲……”

他望着眼前巍峨高耸的祁连山,思绪早飞回到二十年前的春夏。

苍茫祁连,征蹄滚滚,汉家儿郎万骑狂啸,一举扫平河西。那位年轻的将军纵马跃驰,身后的帔衣与旌旗飘拂于骄阳下,火一般艳红……

一行人中的缑王之弟亦喃喃自语,仿佛附和赵破奴之言:“那人定是天神赐下的骄子!”自己毕生都不会忘记,在当年场面混乱、局势迷离的时刻,那个令匈奴人闻风丧胆的汉将军仿佛天神降临般,从容不迫现身于数万慌乱的匈奴人面前。彼时,自己站在他马前仰头傻问:“你是何人?”

“汉骠骑将军!” 那人居高临下地回答,自信的嘴角微微上扬,双眸熠熠生辉,“浑邪王何在?”那一刻,火红的帔衣炫目耀眼,玄黑铁甲在夕阳里镀上金色光华。

正当众人沉浸在思绪中,忽闻几声咆哮,山崖间窜出一只大猫,雪白皮毛间点点黑斑,长尾有如绳索般粗壮。

竟是祁连雪山之神——雪豹!

赵安国护住父亲,缓缓拔出腰刀。而雪豹亮出锋利獠牙,低吼着一步步朝众人逼近,蓄势待发。

哧哧几声,雪豹猛然止步,在它足前寸余之地,赫然插着三支羽箭。

就在山崖高处,一人持弓而立,素袍胜雪,背脊挺得有如剑一般笔直。

赵破奴一声惊呼卡在喉里,那——不正是骠骑将军?!

他猛揉双目,眼前之人只是个十七八岁的少年,但那坚毅的眼神、鹰隼般的眉峰,还有那副睥睨天下的狂傲,活脱脱便是将军的模样!

但将军不是早已长眠于茂陵了么?当年,万千兵士身服玄甲,排起延绵军阵。自长安至茂陵二十余里,一路上旌旗蔽日。文臣武将俱着丧服,恭身送葬。将军的墓冢被建成巍峨的祁连山型,彰功祁连,高山不朽!

莫非是将军的英灵不散,在这祁连山巅盘桓不去?

赵破奴正沉思间,被袭的雪豹却不甘,狂吼一声追上前去。

此时山崖高处空空如也,少年的身影已然不见。唯有祁连山间的缥缈云雾散了又聚,聚了又散,仿佛方才什么也没发生过……

[注1]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