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前世今生2:总有奇迹降临
6551900000008

第8章 你永远不曾孤单(4)

雷蒙德这个故事非常有趣,表明了他对加拿大精神病学医生的同情,反过来也提升了他的直觉能力。在他人进行回溯体验期间,通过微合双眼,他突然看到了奇怪的湿婆教标志。当天吃晚饭时,那位精神病学医生证实了雷蒙德看到的景象。五年之后,在西雅图的一间老书店中,雷蒙德再次印证了自己看到的东西。

阅读这段描述之后,我记得从得克萨斯讲座回家之后,我也记录了自己在这一周的经历。我很快找到了尼基尔[1]和精神病学医生的笔记:出现在尼基尔脑海中的第一个世代的画面发生在2500年前的古印度。那时,六岁的尼基尔被一群孩子包围着,其中一个是他最要好的朋友。他还见到自己家乡的一位古鲁[2]。这位古鲁没有穿衬衣,只是戴着一串檀香念珠,尼基尔能闻到念珠的香味。这位古鲁给男孩们上了课,随后尼基尔收集了木柴,并做了一些其他杂务。这期间,尼基尔的感觉能力得到提升,当男孩们手拉手围坐在篝火旁时,他向大家完整地重复了古鲁的授课内容,包括谦逊、俭朴、付出、同情和仁慈等等。

尼基尔还有在印度第二个世代的记忆,当时他是一个小王国的王子。在那段生命中的一场战斗中,他最好的朋友为了保护他失去了生命。而在当前这个世代,他的这位朋友成了他的姐夫。这段记忆能够很好地解释他们之间的亲密友谊。

雷蒙德用了五年时间才验证了湿婆教标志。相反,尼基尔的转变过程则是瞬间完成的。特别是在他回想并接纳了2500年前的智慧后,这种效果尤为明显。这些都是非常古老的教导,但是用在今天依旧合适不过。这些是大师们通过凯瑟琳与我们分享的经验,更是所有伟大的灵性传统带给我们的启示。我们应该保持谦逊、善良、仁爱和同情的优良品质。因为我们都是有灵魂的生命,这都是我们应有的感觉和表现方式。这些古老的教导都是永恒的智慧——也是我们拯救世界的方式。

雷蒙德能够看到尼基尔前世的生活,并能想象他加冕礼旗帜上的标志。而在一次讲座过程中,艾琳观看了一位女学员的回溯体验之后,接着讲述了自己的感受:那位学员的回溯体验开启了她的直觉视力,她看到一位古代的和尚正注视着她。前世回溯的确具有很强的转变能力,艾琳以自发的方式实现了这种转变。在我的书《生命轮回》(Through Time into Healing)中,我描述了一种叫作“面孔”的训练方式,你通过它也能获得这种体验。

在一位朋友不远处的对面坐下,确保光照幽暗,并播放舒缓柔和的背景音乐。注视朋友的面孔,注意观察它,并描述你看到的变化。通常,面孔特征看上去会发生变化,眼睛、鼻子、发型会逐渐模糊,变换出新的形状。有时,甚至可能出现帽子等物品。

你也可以单独实施这项训练。比如拿一面镜子,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

面孔训练的唯一秘诀是,确保训练地点在一个光照幽暗的房间。这种环境利于解放左侧大脑,有利于直觉印象的顺利传输。

面孔能为众多前世生命提供线索。与其他方式一样,沉思、想象与观察到的变化进行自由联系,都能填补记忆空缺。在这个过程中不要试图控制你的思想,就让它自由发展。一张面孔可能演变为一群人的面孔,甚至能看到它们所处的环境。你还可能会听到一种声音或者一句重要的话语。希望你可以亲自尝试,感觉其效果。

一个和尚的智慧

2008年,我参加了纽约的一场讲座。我并不是前世回溯的练习者,那次是我一个人去参加讲座的。我从未有过任何前世的记忆,但那次,我的确进入了较为深度的冥想状态。有一天晚上我还与另外一名参与者进行了一次非常有趣的冥想训练。

那名参加讲座的女学员名叫艾琳,她一直被前世记忆所困扰,但是我并不知情。我只知道她情绪低落。第二天,布莱恩引导艾琳进行了前世回溯,那是一个充满犯罪和暴力的世代,她感到了死亡与腐朽,甚至感觉到武器的存在。那里绝对不是一个好玩的地方。而在另外一段记忆中,她是东南亚的一个男人,在陆地和水面上工作,感觉十分孤独。这段记忆充满了哀伤与黑暗,孤苦氛围十分浓厚。

艾琳的第二次回溯体验的场景有助于解释她前面两段记忆为何如此哀怨。这次艾琳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学术气氛极其浓厚的环境。那是一座古老的图书馆,人们围坐在一张巨大的桌子旁边,正用各种语言在写着什么。图书馆里收藏了各种各样的图书,为了避免战争的侵袭,他们必须将这些图书藏起来。她说,这个地方保存着世界的真相。

艾琳在讲台上进行回溯体验时,我一直注视着她。不久,她的面孔和身体消失了,变成了一个和尚的模样。这个和尚的头非常大,眉毛很黑,又细又长,非常清晰。他的皮肤光滑洁净,面容看上去充满智慧。我不断地眨着眼睛,避免由于角度和光照产生幻觉,但是他一直坐在那里。他身材魁梧,身穿褐色法衣,胸前是一个大大的V字领,从一个肩膀一直延伸到另外一个肩膀。

作为艾琳的化身,这个和尚讲了一段充满哲理的内容:“所有宗教都有自己的界线,都会导致分化,但这并不是目的。我们必须超越狭隘的思想,看到界线以外的事情;必须知道生命是永恒的,我们都是一体的。我们必须理解这些知识,努力团结,阻止分裂。因为这些知识几乎比智慧还要深刻,它意味着内在认识的一种变化。”

我知道这些话的含义:知识是深层灵魂与上帝的结合。房间内极其安静,大家的认识得到了极大提升,对我尤其如此。我知道,艾琳所在的地方有着高高的围墙,必须借助梯子才能拿到那些书;我还知道,这是古代的一个地方,就在地球的某一处。我不知道她是否说了这些,但是我脑海中出现了这种影像。当布莱恩帮助她重新回到现实之后,和尚消失了,艾琳再次出现在讲台上。

布莱恩告诉艾琳,她之所以经历那些哀伤的生活,是因为她需要在自己的人生历程中了解这些事情,而这些都是她在人世间的经验教训。她对人生的认识得到了很大提升,了解这一点对她来说很重要。

我在笔记本上用一些简单的线条描绘出那位和尚的头像,我觉得有必要和她谈一谈。但是,我们马上又进入了群体穿越,前往未来200年到2000年的世代,我再次淹没在时光变换之中。

我必须向艾琳询问她看到的那个地方,她是否曾与和尚有过接触。有一个人本来已经和她讲过话,但是似乎还想再说点儿什么。我用力挤到了她前面,虽然有点儿粗鲁,但是我必须要走了,不得不抓紧时间向她询问。

艾琳告诉我,她看到的那个地方位于英格兰和苏格兰之间。我怀疑可能是林迪斯法恩,这个地方靠近英格兰和苏格兰边界。于是,我请她在我的笔记本上将那个地方画下来。她画出了大不列颠群岛和欧洲大陆的轮廓,并标注了不列颠群岛最西南部的一个岛屿,接着又画出了北美大陆。不列颠群岛西南部的这个岛屿是康沃尔,靠近锡利群岛。她又画了一些粗实线,然后在北美洲东侧画了一些小岛屿。她说,自己看到的景象就发生在这个小岛上,即靠近锡利群岛的那个小岛。

我非常惊讶,这是靠近锡利群岛的阿瓦隆,是亚瑟王的安息之所。我意识到,艾琳提到苏格兰和英格兰,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知道不列颠群岛,这也就是我会首先想到林迪斯法恩的原因。事实上,她指的是英国西南部锡利群岛以西的那些狭长而又不易为人们察觉的岛屿。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

之后,我又认真思考了这些情景,试图回忆起所有的细节。我知道,这些知识超出了尘世认识的范畴,和尚所说的充满哲理的话语便为悟道之言。我掌握的亚瑟王和圆桌骑士的知识告诉我,这是一个传说,源自五千年以前便在英格兰存在的德鲁伊教,亚瑟王家族属于异教徒(德鲁伊)和“老式”宗教教徒(梅林),亚瑟王则将新老宗教融合起来。当基督教传到不列颠群岛时,他对二者的团结融合起到了重要作用。我现在生活的布列塔尼也是一个德鲁伊教区,事实上,现在还有德鲁伊教教徒在这里生活。这里的大部分土地还未经工业开发,所以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古代处所,包括一片墓地和一些至少存在了三千年的石头。这里还有许多圣井,历史比基督教还要久远。基督教出现以后,这些井便被用作宗教目的,教堂也在附近建立起来。因此,将新与旧联系起来的是一股合力,而非分裂。事实上,我家附近有一座小教堂,过去是德鲁伊教的礼拜场所。罗马入侵后,这里变成了一座供奉维纳斯的教堂,后来又演变为基督教教堂。这激起了我非常浓厚的兴趣,它代表着古建筑与古老圣地在不同时代之间的完美衔接,其间没有发生冲突或分裂。当然,这也促使我进一步思考和尚讲述的那段饱含哲理的话语。

——爱琳·德·布鲁因

爱琳轻松地领悟了艾琳化身和尚后所说的话,同时也深刻理解了自然界中从大教堂、庙宇、小教堂到基督教堂的一系列变迁。我曾参观过一座在基督教教堂废墟上建立起来的清真寺,前者则是在一座罗马寺庙废墟上建造的,而这座罗马寺庙又是在一座更加古老的希腊寺庙基础上修建的。正如爱琳描述的那样,考古建筑的重生轮回与人类灵魂的投胎转世同样实现了无缝连接。

回溯体验时,和尚借艾琳之口道出宗教常常分裂,但是精神永远统一。无论是尼基尔回顾古代宗师的教诲,还是艾琳重温远古德鲁伊教的知识,他们传递的信息都是一致的。我们必须像一家人那样互爱互助,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相互联系的。

虽然我们已经登上了月球,分裂了原子,但是我们仍然以宗教的名义歧视他人或发动战争。我们似乎只看到了信仰的差别,却看不到共同的真理。我们只看到了树木,却错过了森林。

就像那则经典的寓言,我们只让盲人摸大象的一侧,便让他们描述大象的形状与特征。有些人摸到了象尾,就说它像一根绳子;有些人摸到了象牙和耳朵,便发表了不同的意见。事实上,他们说得都对,也都不对。他们在某些方面是对的,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却是错的。正如我们要探索宗教的精神核心,了解整体比认识局部更加重要,否则我们便会像那些摸象的盲人一样了。

艾琳准确地阐述了这个精神核心,她说:“我们必须了解觉悟的真谛,生命是永恒的,我们是统一的……我们应该团结,而不是分裂。”

回忆前世的生活和了解死后的神秘状态,都能够促成这种觉悟。与信仰、理性和逻辑相比,觉悟要深刻得多。觉悟是直接经验的果实,它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治疗病痛,能够解放身心。了解精神本质的真相能够抚慰心灵、带来和平,因为觉悟之人富有同情心,将会拒绝暴力。生命是永恒的,我们是一家人,所以仇恨或伤害他人就是仇恨和伤害自己。暴力不仅会马上对我们造成伤害,也会在今后再次伤害我们,因为它欠下的业债必须偿还,而这通常发生在某个来世。

如果我们允许宗教、民族或其他名义作为实施暴力的基础,结果会怎样?我们只需打开电视,看看新闻,便能找到答案。本章最后一则故事的主人公记住了某个前世大屠杀的情景,她的叙述完全可以作为一个事实佐证。然而更为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为我们提供了暴力的一个对立面:一个我们可以打破各种界限的世界;一个我们团结互助、互敬互爱的大家庭的世界;一个“每个人都重要,每个人都平等,没有什么可把我们分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