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旋砚:北师大二附中文科实验班作文精选
6564200000001

第1章 序一

这是一本别开生面的文集,编者和作者都是北京师范大学二附中文科实验班的学生,他们的年龄大约在16-17岁,将要面临人生的又一个重要的结点;他们也是我们十分期盼的各种事业的后继者。

我想,他们是想用这个文集来向社会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效,来和同龄人交流,更重要的是想清理自己的所思所想,准备向前跨出新的一步。

这本文集里收入的应当是年轻的作者们的作文,也许在作文里会有一些虚应故事的话,但每篇文章里都含有他们的真诚,看得出,他们是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在这份“答卷”里。这里有他们对人生的理解,对悲喜的宣泄,对来路的回眸和对前路的展望。值得我们这些被称作“家长”的成年人去读、去想、去回应。

这一代人是有理解力的一代。他们凭借老师的讲解和寻找到的参考书,回应了语文课上的课文,理解了中外古今作家作品的思想内涵,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感受且相当的准确。他们对高考试卷的阅读题目做出自己的评论,明确表示不以为然,能够一针见血。

他们以自己的历史知识衡量古代和近代社会,尽管看法并不一致,而从不同的角度来评说,都有一定的道理。尽管由于阅历不足,那些理解还嫌稚嫩,但已够让我们惊喜。

这一代人是善于思考的一代。他们生活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只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学校里天天见到的是老师、同学;每天还能见到的是上学、放学时一起赶路的路人;课外活动和假日的旅游被高考的复习挤占,是那样稀少——他们生活环境的单调令我们惭愧。但是,他们头脑中并不缺乏各种信息——书本、网络、影视充实了他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去思索。在文章里,可以看到他们对精神苍白、物欲横流的不满,对冷漠虚伪、堕落腐化的痛恨。对很多社会上流行的说法,他们提出了质疑和分析,没有盲从。社会矛盾的外化和尖锐化需要分辨力,他们正在培养这种认识世界的能力。

这一代人是情感丰富的一代。他们讲求人文关怀,称之为“人性”;他们知恩图报,虽然时常叛逆地和父母顶撞,抵制约束,无视慈爱,甚至一意孤行,但事后反思起来,却总有真诚而热忱的自我批评。

孩子们有时口拙,不愿当面表达爱意和歉意,但写出来是极为动人的。

在文章里,他们抒发了对亲情、友情的渴望,在一件件小事的叙述上散发着温柔。

是的,他们还在成长的“初级阶段”,文章也有很多不足:有些文风还嫌晦涩,有些认识还有偏激,夹带着英文的行文也欠着规范,字里行间还可以觑到一点小小的狂妄,但我相信他们都会自己发觉和改进。作为他们的长辈,我万分喜爱和珍惜他们的理解力、善于思考和渴望人情的品德。要感谢二附中的老师,孩子们的成就中凝聚着老师们的辛苦和才能。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也感到一种歉疚一一我们给孩子们创造的自由和快乐、丰富和美好的环境实在太少了!

已经是家长和将要做家长的人们,读一读他们的文集,也许我们的抱怨会少一些,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的细心会增加一些,为孩子们创建更优越的教育环境的责任心会更强一些!

王宁

(中国语言学会副会长##著名学者)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