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心灵的印记
6571900000028

第28章 乡村趣事

捉鹌鹑

鹌鹑,一种飞不太远的笨鸟,通体黧黑色,看似麻雀,并非麻雀。鹌鹑比麻雀大,它的尾巴秃秃的,嘴角黄黄的,一对小眼睛如同两只小小的绿豆仁那样,贼溜溜地转。鹌鹑起飞时,完全依赖两只翅膀用力扇动,远远地就能听到“扑棱扑棱”的响声。

那种鸟,喜欢在花生地、黄豆地里筑巢。

夏末秋初,我们小孩子蹲在绿汪汪的花生地里薅草。薅着薅着,就听“腾”的一声响,抬头一望,眼前一只鹌鹑鸟,猛摇着翅膀,“扑棱棱”地飞向不远处的庄稼地里落下了。

那时间,田野里尽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庄稼,我们不好跟着它去猛追。但我们会跑到它刚才腾飞的地方,寻找它的巢穴。

鹌鹑的巢穴,极为简单,就地围个小草窝,便在里面下蛋、孵雏鸟了。幼小的鹌鹑鸟,出壳就会跑,可谓见风长。所以,我们在鹌鹑鸟的巢穴里,很难见到它的雏鸟。巢穴里,多数是几只带着斑点的,且圆溜溜、热乎乎的鸟蛋在等着我们。

见此情景,我们小孩子并不急着拿走它的鸟蛋,而是找来小树枝,把鸟巢围成一个小小的圆锥状,并在一旁留一个带拐弯的小门。然后,我们远远地躲开,过不了多久,刚才飞走的那只鸟妈妈就会飞回来。此时,巢穴虽然已经被我们给改头换面了。但是,那种笨鸟只想着孵它的雏鸟,顾不得危险所在。而我们小孩子恰恰选在它归巢的时候,悄悄地来堵它的巢穴。

此刻,即使那只鹌鹑鸟在巢穴里听到我们跑动的脚步声,它也不知道往哪里逃生。因为我们给它设置了一个带拐弯的小门,慌乱之中,它找不到出口,只好束手就擒。

更为有趣的是,到了后秋,田野里一片荒凉,我们再发现鹌鹑鸟时,看准它落在什么地方,然后三五个孩子围着它打转转,那笨鸟看我们围着它打转转,就不知道往哪里逃生了。我们打转转时,不断地缩小距离,直至转到那笨鸟跟前,它都不知道逃跑,而此时,我们脱下身上的小褂儿,往那鸟身上一捂,随即扑上去,就把它捉到手里了,怪有趣!

拉野兔

野兔,算得上是狡猾的小动物。它生性灵敏、乖巧,且善于奔跑。可枪打、可剪夹,如何用网拉得?奇吧!可我童年的时候,偏偏就做过那样的事。

后秋,或寒冷的冬季,四野一片空旷。唯有过冬的小麦,在田野里一垄一垄地绿着。狡猾的野兔,夜晚在麦地里偷吃了嫩嫩的麦苗,白天就地刨个小坑,趴在麦垄间藏起来。但它顾头不顾腚,自认为把头藏在土坑里,天上的老鹰就不会发现它。

事实也是如此,野兔们为逃避天空中的老鹰,只要趴在麦田里一动不动,空中盘旋的老鹰就很难察觉到它,因为它的颜色和麦田里冬土的颜色没有什么两样。但我们小孩子能找到它。野兔趴在麦垄间,与嫩绿的麦苗有明显的颜色反差;再者,当它趴在麦垄间的冬土里时,远远地就能看到那个地方鼓起一个随风微动的“包”。

我们小孩子根据野兔鼓起的“包”,首先要推断出它的头朝着什么方向,然后选出两个有拉兔经验的小伙伴,在野兔逃跑的正前方,张开双臂,扯上一道一米多高七八米长的线网,其他的小伙伴们在野兔的背后,突然间放声大喊,或扬起手中事先准备好的土坷垃,朝着野兔猛追猛打。

刹那间,尚在睡梦中的野兔,感到背后受敌,跳起来就跑,殊不知,它的正前方,有一道网子正张开等着它,一旦它撞到网子里,两个拉网的人,配合得极为默契,瞬间起身收网,并像小孩子甩大绳子一样,把网子合拢起来,在空中摇动,缠卷。

那野兔,惊慌失措中被裹在网子里,四爪乱蹬一气。随即被重重地摔在地上,当场一命呜呼!

踩蛤蛎

蛤蛎,学名河蚌。

入夏,河里的水暖了,村前屋后的水塘、河汊子里,便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堂。我们在水里游泳、扎猛子、打水仗,摸蟹、踩蛤蛎,小孩子们三五成群,戏闹一气儿,沿着沟塘河坡,手摸脚踩,感觉到异物,是蟹?是蛤蛎?心中有数,弯腰摸上来,便是一个惊喜!

踩到深水时,我们会自发地手牵着手,并成排,一起往前走。谁踩到硬物,谁先松开手,示意方位,并用脚丫子触着硬物,身边的小伙伴一个猛子扎下去,顺着对方的脚丫子往下摸,准能摸上一个东西,是蛤蛎,还是石块?两说。这期间,也有被蛤蛎夹住的,越想甩掉,夹得越紧,生疼!

蛤蛎,多为椭圆形,两扇壳扁扁的。成年的老蛤蛎,壳硬,颜色较深,乌黑;当年的新蛤蛎,壳薄,纹路清晰,呈浅绿色,迎着太阳一照,亮亮的,里面的五脏六腑都能看得到,蛮有意思的。

入冬以后,河面上结了冰,但冰下的水,被霜打过以后很清澈。浅水洼里,可以看到蛤蛎爬动的“V”形痕迹,找到那个“V”画线的终点,将冰面砸个小洞,用一个竹竿、铁丝、破渔网拧成的小网勺,慢慢伸到冰下,很轻巧地就能把一只肥大的蛤蛎兜上来。

蛤蛎的肉,煮熟后如同软玉一般细腻,嚼在口中,软中含硬,还筋筋道道的。汤汁呈乳白色,鲜奶一样,抿一小口尝尝,透鲜!

蛤蛎壳,当作废物,倒在房前屋后,堆成小山一样高。数年后,深居城里,方知那蛤蛎壳还是做纽扣的极好材料,早知道,将故乡的蛤蛎壳卖到城里来,多好!

捉螃蟹

狡兔三窟,螃蟹也是如此。

故乡的水塘边,常见异样的洞穴。是蛇洞?鼠洞?还是蟹洞?我们小孩子一看便知。鼠洞、蛇洞是圆的,不好玩,我们小孩子见到就躲开了;唯有蟹洞,扁扁的,且洞口一半在陆地,一半在水中。

捉蟹的方法较特别。看准了水塘边的蟹洞,用树枝轻轻一戳,这个过程,要把握好时机。期间,洞中的蟹子受到惊吓,要么从旁边的一个洞穴里惶惶而逃;要么,它在洞中,牢牢地夹住你伸进去的树枝。捉蟹时,都希望是后一种。

因为,只要是手中的树枝被蟹子夹住,它是不会轻易松开的,只管慢慢往外拽,拽出蟹子后,看它八脚齐动,很喜人!

另一种捉蟹的方法,是用钩子钩,找一根粗铁丝,自制一个弯钩,留一个长长的柄。钩蟹时将弯钩慢慢伸到蟹洞中,凭手感而判断,若是有明显阻碍,且听得洞中“吱吱”作响,可猛一用力。钩住蟹子后,别急着往外拽,洞中的蟹子被钩疼以后,它要挣扎一阵子。感觉里面不动了,再慢慢往外拽它,见到蟹子出洞后,要避开它两个铁钳一样的前螯,轻巧地按住蟹壳,用青草缠住它张牙舞爪的蟹腿,再去摆弄它,它就没能耐了。

我们小孩子捉蟹时,常有手指被螃蟹夹住的,那种疼痛,直钻心窝子,怪难受!想甩都甩不掉,而且是越甩动它夹得越紧,夹得小孩子杀猪一样嚎!脑瓜灵活点的,赶快掰下它的前螯,疼痛可暂时缓解,但我们小孩子嫩嫩的小手指头,肯定是被夹破了的,鲜血直流,挺吓人的!

打稻毛

打稻毛,挺苦的差使。

后秋,天凉了。家里为积攒柴火,大人们总是赶我们小孩子打稻毛去。

所谓稻毛,就是水稻被割去后,留在大田里的那一截水稻根。耕地、耙地以后,那短短的一截稻茬根儿就被翻上来了。我们小孩子挽着篮子,提个尺把长的木棍子,选择不干不湿的稻茬地,去把那一撮一撮的稻茬根儿敲打出来,放在篮子里,提回家,晒干了,当柴火,烧火煮饭。

现在的城里儿童,也包括当今的农村孩子,不会知道那土里刨“柴”的艰辛,不会理解那打稻毛的难处!地湿了,不能打,一打一个泥饼子,尤其是刚刚犁起的稻茬地,全是一块一块的大泥巴,我们小孩子手中的棍子打下去,只见一道凹槽,不见那泥饼子散裂!再者,地太干了,稻茬根儿凝结成一个硬硬的土坷垃,铁蛋一样,棍子敲下去,土坷垃没裂开,我们的小手臂却震麻了!

但,我们小孩子自有小孩子们的乐趣!打到稻毛之后,我们便会聚在一起玩一种“打手棍”的游戏。方法也简单,两三个孩子,同时把手中的棍子往一个方向扔去,谁扔得最远,谁先拿起自己的棍子,去打别人的棍子。打着了,就算赢了!打不着,别人反过来打你的棍子。谁是赢家,谁可以得到事先“赌”在一起的一小堆稻毛儿。

这样“赌”下来,往往是会打棍子的孩子,不用打稻毛,也能满载而归。反之,辛辛苦苦打来的稻毛,都要输给人家。个中的滋味,怪难受!

拾花生

拾花生,有别于刨花生。

“大集体”时,农村秋忙,大人们三下五去二,把大片大片的花生拔起来,连秧带果地运到场上,就忙着去刨地瓜、割稻子,紧接着还要种小麦,哪里还顾得上起花生时,遗留在地里的星星点点的花生果呢?

这一来,我们小孩子就被派上用场了,村小学放秋假,我们欢天喜地地来到刚刚被大人们“清”过场的花生地里,有组织地“一”字儿排开,用爪钩刨、铲子挖,仔仔细细地把大人们翻弄过的花生地再翻弄一遍。所拣到的花生,一律要交“公”,万万不能往自己的小嘴巴里放。因为收工时,地头有一桶清水,等着我们馋嘴的小孩子们去漱口,倘若当场漱出白白的花生渣来,就证明我们在拾花生时偷吃了花生。严重时,还要扣工分、罚粮食。制度够严的吧!

但是,我们小孩子苦等苦盼了整整一年了,眼看着篮子里乱滚乱动的花生果儿,怎么能不偷偷地吃几个解解馋呢?至于地头那桶漱口的清水,只能吓唬胆小的孩子。鬼精一点的,这边偷吃了花生,那边谎说去解手,跑到沟边漱漱口,让其查无对证。当然,也有在河沟边漱口时被当场捉到的。

那场景,今天想想怪有趣的。

可当时偷吃花生,就是大事了,那是集体的东西,不能随便吃的。直到后秋,花生地里种上麦子,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到麦子地里去拣花生吃了。问题是,到那时候,很难再找到几个“漏网”的花生了。

一年秋天,一块刚种上小麦的花生地,遇到一场秋雨,原本裹在泥坷垃里的花生,此时被雨水浸泡开,露出胖胖的花生果来,我们一大群小孩子,如同一群空中落雁,在麦田里四处奔跑着寻找花生吃。忽而队长喊爹骂娘地追过来,刹那间,我们才察觉到,被我们踩过的麦子地,已变成了一片乱泥滩!

巧捉海狗鱼

海狗鱼,属于两栖鱼类,依赖于潮汐万变的大海,善于在沿海的滩涂、湿地里打洞,上游河水涌来时,还能在淡水里生存。成年的海狗鱼也不过一拃长,可它的肉质极为鲜美、细腻,尤其是用来氽汤,七八条海狗鱼,随开水入锅以后,可煮出一锅白如乳汁的鲜汤。

海狗鱼头大、尾巴尖,其尾巴的功能非常特别,既能像澳洲的袋鼠一样用来在沙滩上弹跳,又可以像响尾蛇一样,摆动着尾巴在泥水里奔跑,其速度非常快!海边的孩子能追上它,但是捉不到它。不等你接近它,它就钻进洞里了。

不了解海狗鱼的人,想沿着海狗鱼的洞穴去挖掘它,那就钻进了它的圈套!常言道,狡兔三窟。那种鬼精的海狗鱼也是如此,当它察觉到有人在挖掘它的洞穴时,它就从旁边的洞口溜掉了。

好在海边的孩子有对付海狗鱼的技巧,那就是悄悄地蒙上它的眼睛,让它变成瞎子、呆子,然后弯腰可取之。其方法非常简单,在海滩上发现海狗鱼之后,先把它追赶到洞穴内,然后将事先准备好的一块小纸片堵在它的洞口处,悄悄躲在一旁,专等它乖乖地顶起“盖头”来。

那一刻,海狗鱼的眼睛,恰好会被洞口湿乎乎的纸片给盖上,尽管它不停地摇晃脑袋,想甩掉蒙住它双眼的小纸片,可它头上本身有黏液,正好粘牢了那块小纸片,任凭它怎样摆动脑袋,就是甩不掉。此刻的海狗鱼,乱蹦一气,可它已在劫难逃了!孩子们跑过去,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收入鱼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