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感动学生的真情故事
6575700000080

第80章 爱的力量

那年国庆节的傍晚,我在那个繁华都市的破败弄堂里找到了母亲。母亲老了,原先满头的乌发已然斑白,脸上的皱纹加深了,手上的皮肤也粗糙了许多。唯一不变的是那对黑亮的眸子,见到我时依然闪烁着温馨、体贴和充满期待的目光。这目光伴随着我从儿时长大,我是再熟悉不过了。

母亲放下手中的活计,双手轻轻摩挲着我的脸庞,仔细端详着。然后呼着我的小名,一把把我揽在怀里,泪如泉涌……

在此之前,我与母亲3年没有见面了。每当逢年过节,人流量大,小吃生意比较好做,正是母亲期望的繁忙的时候。再说返家来回路费也不少,所以母亲便一直舍不得回家过年。

母亲用衣角擦了擦泪水,忧郁地对我说,现在的小吃生意也越来越不好做了。由于经济不景气,加上外地不少人也加入了这一行,光顾母亲小吃摊的人不像前两年那样多了。于是母亲只有延长出摊时间来增加销售机会,小车要从早上6点推到晚上10点。加上夜里还要准备好第二天的货,每天只能睡上四五个小时。

母亲拿起一个热气腾腾的茶叶蛋往我手里塞:“伢子,你是最喜欢吃这个的。这么老远来了,一定饿着,趁热吃了吧。”我在母亲面前毫无顾忌地大口嚼着鸡蛋,全无绅士风度。母亲看着我狼吞虎咽的模样,舒心地笑了。

母亲说,本打算趁今天节日能多卖点东西,可是到了下晚就封路了,只好提前回来。说完深深地叹了口气。

然而让母亲时刻提心吊胆的何止这个。母亲告诉我,她最怕遇见的是城管和警察。当地外来人员称之为“黄猫”和“黑猫”。曾经有个星期母亲就被“黄猫”砸了两辆小推车,把一锅茶叶蛋、茶杯摔得遍地都是。母亲无助地当街号啕大哭。要不是当地好心人看在母亲这么大年纪还为生计奔波的分上求情,母亲早让“黑猫”抓进了收容所。说到这里,母亲眼圈又红了。

母亲在家乡原是种田的能手,当年也曾是“铁姑娘队”里的好把式。近几年,粮食越来越贱,种子、化肥越来越贵,负担却一年比一年重。母亲含辛茹苦把我们兄妹四人拉扯成人后,体力日渐衰减,再也做不动也种不起那几亩薄田了。可是田种不下去了,负担不能减,而且要交上不菲的抛荒费。

母亲操劳了一辈子,是个闲不住的人,个性也很好强,不愿住在我这里过清闲日子。再者我小弟还没成家,在农村娶一房亲是要花一大笔钱的。于是,母亲和父亲一合计,便以老迈之躯踏上打工之路。父亲在这个城市收废品,母亲就推着小车沿街卖小吃。

我无法想象母亲3年来在这个城市里遭受了怎样的屈辱与磨难!我拉着母亲粗糙的手,哽咽着,一句宽心的话也说不出,陪着母亲默默地流泪……

夜深了,在父母亲栖身的只有5平方米大小低矮的阁楼里,就着昏暗的灯光,母亲还在对我絮絮地说着。就像当年我从学校放假回家那样,这一夜母亲总要把积压了好久的话全部掏出来。我静静地听着,不时插上几句调皮话,逗母亲开心。

母亲掰着手指算了算,说道,还要在这里坚持干上一两年,就能凑钱给老小盖屋娶媳妇了。这时脸上便漾起幸福的笑容,仿佛生活的艰辛和困苦都与她无关。母亲怕我牵挂过多,便安慰我说:“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我现在上街卖东西时间长了,和‘黄猫’、‘黑猫’们有些面熟,他们最多在风声紧时砸了东西,还不至于对我老太太动手嘛。前天我就看到一个卖哈密瓜的年轻妇女被抓上了警车,看来我还是沾了年纪大的光啊。”

我知道母亲的倔脾气,说什么也没用。母亲是看准一个目标就不会轻易放手的人,无论多大的困难,总是默默地承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