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是生存的开始。如果一个人总是依靠别人的搀扶才能够行走,总是要靠别人的指点才能够行动,那么这个人一旦失去了别人的帮助,就没有独立生存下去的能力。
一群小狐狸稍稍长大后,狐狸妈妈便“逼”它们离开家。曾经很护崽的狐狸妈妈忽然像发了疯似的,就是不让小狐狸们进家,又咬又赶,非要把它们都从家里撵走。最后小狐狸们只好依依不舍地去开始自己的独立生活。多么冷酷的心理断奶!但这又是多么理智的生存教育啊!
比尔·克林顿7岁的时候,家里在温泉城外买了一个小农场,并且还雇用了一名女佣。比尔的家庭并不富裕,但是雇女佣是霍普人的传统。每当克林顿的母亲到医院去上班,女佣便负责照料克林顿和弟弟罗杰的起居和生活。但克林顿却几乎不用女佣照料,一切都试着自己去做。不仅如此,他还常常主动去照顾弟弟罗杰,陪他玩耍,哄他入睡。母亲回忆说,不是谁要克林顿那样去做,而是克林顿常常抢着去做女佣该做的事情,“完全负起了责任”。有时令女佣感到非常为难。
女佣玛丽是一名笃信宗教的白人妇女,她对克林顿的优良品行和高度责任心十分赞叹,断定克林顿将来必成大器。她说自己很早就发现克林顿跟别的孩子不同。他对人友善、礼貌,而且有很强的责任心和领导力。学校中的一些小伙伴常常围着他转,他俨然是他们当中的“头”。回到家里,他不用别人督促,便会井井有条地把该干的事情干好。
克林顿之所以能够成为美国总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得益于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树立了独立自主的精神,凡事都试着自己去做。在西方世界中,青年人较强的自立意识十分值得我们学习。尊重个人价值、个人尊严是自立、自强观念的核心。美国人的自立意识是生活方式中的最根本观念,是信奉个人主义的结果。其含义是相信每个人都具有价值,都应按其本人的意愿和表现来对待和衡量。
这种个人主义同自私自利不同,它表现在社会实践中,对个人独立性、创造性、负责精神和个人尊严的尊重。在家庭中,孩子应受到作为个人所应受到的尊重。成年后,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和前途有选择的权利和自由,从而对自己的遭遇,不论好坏都由自己负责。父母只能起“咨询作用”,不能为儿女代为安排个人的事宜。成年儿女一般都自立门户,独立生活。
美国的一些大学生,尽管父母有钱,也不愿仰仗父母。他们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用不上专业特长,宁可降格以求,大材小用,目的是要有工作,自己挣钱独立生活。
这些大学生中,自力更生、勤工俭学的占较大比例,“花花公子”式的是少数。学生在学校里打工,维护环境卫生等,收取一定报酬。他们并不以干各种杂工为耻,都能尽职做好。因而美国的大学生当临时工的不少,他们养成了劳动习惯,增长了社会知识,还学会了某些技能,解决了部分学习费用。
曾经有一本名为《20岁的年轻人必须尝试的50件事》的畅销书,书中阐述的一个观点是要求青年“在生活目标上做一个‘不孝者’——你的一生不属于你的父母”,鼓吹的就是这种自立于世的意识。
独立自主已经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青少年教育的传统,在这种传统的教育下,青年们都有较强的自立意识。美国有一位有名的富豪,为自己大学毕业的孩子举办了毕业酒会。他举着一杯100美金的酒,对众人说:“我今天真高兴,因为从现在起,他应该落到地面,自己走路了。”
这位富豪之子,只身到了纽约,租了一间小公寓,自己闯荡江湖。23岁的他,再不要父母的呵护,不要父母的供应,而义无反顾地走自己的路,向着成功的阶梯攀登。
自立是青少年准备面向未来的重要素质,也是他们迈向成熟的第一步。在生存的道路上,自立是最基础的准备工作。
李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男孩,13岁那年去日本留学,深深地体验了什么才是自立生存。
一年多来,他一边打工一边读书早已成为习惯。学费和生活费都是靠他自己打工赚的。每天上完学校6小时的课后,他就用接下来的8个小时去打工,洗盘子、工厂做工、发传单、送外卖、超市收银……
他一天工作8小时,一个星期工作6天。晚上赶完夜工,再去上学,上完学再去超市。学校的出勤率必须保持在90%以上,工作也很辛苦,他一天只能睡7个小时,夜工的时候就只能睡2小时。
“在日本我一天工作12个小时,到家倒在床上就睡着了,”李刚说,“在日本边打工边读书的这一年多,我才知道‘累’字是怎么写的。”
在这段时期,李刚变了很多,最大的变化就是他已经养成了自立生活的习惯,也懂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了。他以前上学的时候,昏天黑地地玩,根本就是在混日子,但现在他对生活、对工作、对学习都认真多了。问他去日本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他说:“对自己现在和未来的生活负责任。”
俗话说,“总在窝里的鹰永远也不会飞”。要做到自立自强,有时候就要对自己有一股“狠”劲儿,要逼着自己经历风吹雨打,哪怕被冻得牙关紧咬;要扛起最重的担子,哪怕被压得气喘吁吁。
王明是一位博士,他对“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有着深刻的体会。王明幼时的家境不太好,因此,从很小的时候,父母就教他洗衣、做饭,当时他很不开心。上初中时,母亲生病住院,父亲忙得不可开交,他就自己照顾自己,有时还能给父母做饭。从那以后,他知道了生活自理对一个青少年的重要。直到事业有成,他一直坚持自己的事自己做。
自立是生存的开始。如果我们要在生活中自立,就要养成好习惯,自己能做好的事一定要靠自己的力量做好,因为我们迟早要独自面对这个社会。如果说长辈的呵护是一篓鲜嫩的鱼,那么自理就是一根鱼竿。鱼总有吃完的时候,你只有得到钓鱼的鱼竿,才能保证你未来的生活衣食无忧。
然而,在现在的青少年朋友中,具有自理能力的实在太少了。
北京某大学的一个新生,从小就被父母娇生惯养,考取大学后,因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而被迫离开梦寐以求的学府。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状况调查”显示,204%的青少年明确表示“缺少生活自理能力”;183%的青少年“做事依赖别人”;28%的青少年“很少帮助家长干活”。
国内有一位著名的青少年教育专家曾忧心忡忡地说,青少年在父母如此“周到”的服务、如此“严密”的保护中,自理行为大大减少,对成年人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很多青少年都将父母的呵护当做“拐杖”,可是却没有想过,一旦离开了“拐杖”,自己就寸步难行。
青少年朋友将来面对的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是综合能力的较量。没有自理能力,你在起跑线上就满盘皆输。因此,从小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是每个杰出青少年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青少年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
首先,要养成自主生活的意识。
我们缺乏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娇惯自己,不愿意让自己“受苦”,怕自己不小心磕着或碰着。另一方面是父母怕麻烦,有些父母说:有教孩子做事情的那些时间,自己也就替他做好了。力所能及的小事都不用做,从而剥夺了他们生活自理的机会。当今独生子女缺乏自理能力普遍是由于上述原因。
事实上,这种完全忽略自理能力培养的心态,既害了孩子,也害了父母。因此,强化培养自理能力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
其次,要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
在训练自理能力的时候,除了训练自己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外,还要特别强调训练自己学做家务。如做早点、洗袜子、取牛奶、买东西等。同时,可以要求父母对你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并做出具体的技术性指导,即使是洗手帕、洗碗碟或收拾房屋也要注意这一点。
最后,要正确地对待自己的错误。
有时候,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不高,考虑问题不周全,力气小,在做事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失误。不要指责自己,更不能惩罚自己。对于失误的地方,要分析原因,找到问题所在,以提高操作的技能和水平。这样,既能保护自己自主生活的自觉性、积极性,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又能逐步走向成熟,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自主生活能力。
如果你总是做得不好,也切不可性急,更不能灰心沮丧、自我否定。要以激励为主,肯定自己做得好的方面,在此基础上找出不足之处,从而为下一次避免失误找到方法。这样做,不仅可以锻炼自理能力,而且极大地增强了自信心,将对促进你的身心发展产生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