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世界简史
6583900000065

第65章 俄国十月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没有结束的时候,一度称霸于东罗马的俄国已经在1917年开始慢慢走向衰弱了。

其实,早在战争还没开始的多年之前,俄国便已经因为政治制度的问题而存在崩溃可能,原因就是统治这个国家的沙皇拉斯普京,他就是人们眼中的宗教骗子,他让当时国内军事、民情都无法高效运转。战争开始时,俄国人民对国家的拥护很热心,很多没有军事装备,也得不到有力物资供应的青年,都纷纷加入到队伍中去。这样一支队伍,在没有组织、没有保障的情形下,被快速送到了与奥地利接壤的边境。

这个做法,恰到好处地将德国部队的主力从对巴黎的进攻中引了过来。正是成千上万俄国人的牺牲,法国才保住了自己的国家。不过,他们的做法,也让西欧所有国家在道义上表示深深赞同,并为之产生感激。可是,对于俄国来说,这场大战太过于庞大了,他们完全无力支撑。普通的俄国士兵在弹药不足,甚至没有炮火掩护的情况下不断进攻,他们因为爱国热情以及被将领蒙骗,将年轻的生命白白葬送。那段时间里,这些士兵犹如坚忍的动物抵抗着恶劣环境和战争的摧残。然而,忍耐是有一定限度的。很快,有关沙皇的绝情与出卖,让队伍开始有了不满的声音。1915年,俄国国内动荡,这让它的同盟者感到不安。而进入1916年,俄国再无力气进攻,只剩下防守,于是有人传言,说俄国与德国要联合了。

至1916年的12月底,参加宴会的沙皇拉斯普京被人谋杀了。人们为此专门进行了一次沙皇政治制度的调整,但明显已经无力回天。至第二年的春天,因为粮食不足,致使国内爆发抗议革命。革命者要求杜马国家机构下台,并对自由党人进行压制,重新成立新的临时政府,以沃夫亲王为首领,沙皇因此被迫退位。

在这段时间里,俄国的百姓都对这场革命心存希望,他们希望可以建立新的统治,选举新的沙皇。可是,很快俄国百姓便对这种新的调整不再寄予希望,旧有欧洲秩序、沙皇以及欧洲引起的战争让他们恨之入骨,他们想要与这一切快速断离关系。而那些与俄国合作的欧洲国家,并不了解这一现实,外交官所面对的人群,也只局限于俄国当时的上层社会。因此,误将上层社会的情况当成俄国普遍想法的行为,让它们产生了严重的判断错误。其实,各国外交官对共和政治并不喜欢,他们为此不断阻挠新政府的行动。而新政府的领袖克伦斯基是个能力非常强的人,他看到了国内社会革命力量对自己的支持,同时也感受到了外国同盟者对自己的排斥。同盟国不肯让他给农民更多的耕地,更不让他给农民更多的和平与幸福。法国、英国甚至为此,运用新闻来对他进行施压。而且,当德军对俄国里加开始强烈的攻击时,英国海军却迟迟不肯出兵支援。

俄国新政府面对无援的情况,只好独自展开还击。当然,英国的海军首领约翰·弗舍尔以及其他联盟国都抗议过联盟军的畏缩不前。不过,有一点值得人们深思,那就是当时的现实情况是:虽然以英国为首的同盟国海上实力不凡,但制海权一直都掌握在德国人手中。

这时的俄国人民开始想尽办法阻止战争,他们不想继续战争。他们在彼得格勒组织工人、普通士兵成立苏维埃政权,要求全世界的社会主义者召开一场国际大会。也就是这个时候,德国出现食物短缺,士兵们的厌战情绪越来越高。因为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德国才在1917年发生了一场以民主、和平为口号的革命。

当时,俄国新领袖克伦斯基请求欧洲各国允许这次国际大会顺利进行,但欧洲各国害怕世界因此引起共和主义以及社会主义的起义,所以拒绝了克伦斯基的请求。在得不到各国支持的情况下,在缺少物资以及道义支持的情况下,克伦斯基依旧保持着与德国战斗的决心,并在当年7月进行了一场主动攻击。不过,最后的结局失败了,俄国百姓也因此受到残酷杀害。

这让俄国人的忍耐再也不能持续,他们以北方战场为主要地点,发动了兵变。1917年11月,克伦斯基的新政府被苏维埃政权推翻,并取而代之。社会主义政体由布尔什维克统治,列宁成为领袖。这一政体将欧洲各国的干涉完全不放在眼中,下定决心要让人民过上和平的日子。因此,1918年3月,俄、德签下了有关和平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

事实证明,布尔什维克的统治与过去俄国统治者完全不同。他们不善辞令,但坚信共产主义,坚信自己为社会主义而战的革命只是全世界人民为社会主义而战的开始。在这种强大信念的支撑下,他们开始了并没有经验可供参考的经济、社会的新整顿。此时,美国与西欧列国因为各种困难,已经没有精力来关注俄国这一新政体了,不过,他们各国的新闻对俄国的行为进行了各种诋毁。在新闻中,他们将布尔什维克人写成生活奢靡、杀人成性、侵略上瘾的暴徒,而之前的旧沙皇拉斯普京却在他们的笔下变得美好起来。在当时,冒险是所有国家都常见的行为,反对苏维埃政权的人,不惜各种手段对其进行打压。1919年,苏维埃政权的领导者,在面对紧张战争的情况下,不断与日本、英国、法国、希腊等国进行陆路、海上对战,所有人都处于极度疲惫当中。

1919年7月,爱沙尼亚的军队差点儿将俄国圣彼得堡攻占。1920年,法国又煽动波兰对俄国发起战争,而俄国反叛者弗兰格尔也在此时带着人马对自己的国家进行了攻打。1921年3月,克朗斯塔特号召海军爆发运动。但以列宁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们,顶住了来自各方的压力,这也足以说明,苏维埃政权具有不屈的生命力。俄国的人民,面对极度艰辛的生活状态,对这个新政府给予了坚定的支持。至同年年底,苏维埃政权终于得到英国、意大利的认可。

不过,虽然苏维埃在应对国内、国外的战争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他们想带领人们奔向共产主义的想法,却并没有那么快得以实现。对于俄国农民来说,他们只有微薄的小块儿土地,这让他们从思想到生产方式上完成共产主义的变化,几乎比登天还难。虽然此时他们手中已经分到了被占于旧政府大地主手中的土地,但他们唯一的想法还是将收获的粮食换成钱。不过,现实是革命的频繁已经让货币出现了大幅贬值。其实,战争不但对农业影响严重,对城市也一样。农民收获的粮食只够自己使用,城市就要面临无粮可食,这就让共产主义的发展无法实现。处于1920年的俄国,现代文明完全被荒废,建起来的铁路逐渐锈蚀,而城镇慢慢衰退,人口死亡率逐年增高,可他们还要面对长年不断的战争。至1921年,国内东南地区又发生严重干旱,造成大量难民无衣无食,致使大量百姓在饥饿中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