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粽香在舌尖舞蹈
6593900000061

第61章 拜谒陈政墓

有些寻访是不期而遇的。攀援平和县灵通山的狮子峰,就是想对陈政来一次顶礼膜拜,尽管陈政已经在唐朝就成为故事,成为历史。

陈政这个唐朝时代的光州固始人,如果不是因为闽南啸乱。也许他就在家乡光宗耀祖了。陈政的父亲陈克耕唐初就跟随唐太宗打天下,曾攻克临汾等郡。陈政以将门之子随军征战,屡建战功,官拜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那时的他意气风发,颇有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意蕴。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泉潮之间土著造反,地方请求政府派兵平叛。唐高宗认定了陈政,认为他行事“刚果敢为”,而又“谋猷克慎”,就将他晋升为朝议大夫,统领岭南行军总管事,率领偏裨将许天正等123员,府兵3600人,进福建闽南平定啸乱,陈政,就如此转身而去,一路旌旗猎猎,从河南来到闽南。

醉卧沙场君莫笑,自古征战几人回。陈政在在闽南征战8年,戎马生涯的最终结局也是马革裹尸。屯驻梁山云霄镇的陈政因积劳成疾,于仪凤二年(677年),不幸病逝。年方21岁的鹰扬将军陈元光继承父职,当时戎马倥偬,战事尚未全部平息,陈元光根本无暇替父亲选择一块风水宝地安葬,只将灵柩就近屯所,埋葬于将军山麓。

尽管是在异乡他地,但“日久他乡为故乡”,也许陈政就如此入土为安了。谁知道在陈政死后十几年,一个善于阿谀奉承的风水先生,为了讨好陈元光,登门说:“恭喜将军慧眼善择宝地,归德将军的坟山有王者之气,后代子孙必有九五之尊,帝王之基业。”陈将军听了这大逆不道的反话,忙喝止道:“休要造谣、放肆!给我滚出去!”风水先生想不到好心奉承反遭训斥,或者说没有得到自己期望的待遇。小人翻脸绝对是无情无义,风水先生到处散布“归德将军坟山出王气!”陈元光唯恐流言传到朝廷被诬谋反,不但有口难辩,还会招来灭门之祸。他左思右想,苦无良策,最后只有上书朝廷,准予迁墓,改葬于新安里(平和)大峰山的狮子峰上。将军山上的旧坟仪制尽行毁坏,以表明心志,避开嫌疑,杜绝流言。

在伴君如伴虎的年代,陈元光的举动可以说是唯一的明智选择。为了一句流言,陈政就如此在死后十几年,不得安宁,迁葬于灵通山的狮子峰。狮子峰却就如此阴差阳错地和陈政紧密相连。狮子峰只是灵通山数十个山峰的一个,却同样有诸多传说,姑且不说那些担心陈政迁葬影响自己聚集的蛔蜞精(即蚂蟥,水蛭),它们作怪把建墓材料推到山下,最终被陈元光用烟丝熏杀。单说陈政迁葬这天,灵通周围十分热闹,仪仗队庄严肃穆,哀乐齐奏,金鼓雷鸣,礼炮排轰,鞭炮繁响,沉睡千年的狮子被惊醒来,看到前所未见的热闹场景,兴奋地昂首天外,张口吼啸起来,原来只有几百米高的狮子峰,就因为一昂首就升高到1300米高了,此后,海外航船回唐山,在海平线上,最先望见的就是这座狮子峰了,此峰成为平安和近乡的标志。狮子峰还是只有灵性的母狮子,下了5个可爱的小狮子,3只依偎身旁,2只淘气跑开,刚好到狮子峰凭吊扫墓的陈元光忙从母狮身上拔下一束金丝草,哄2只小狮子回来。1只跑到安厚的狮子恋恋不舍回望,1只乖乖呆在壶嗣地界。美妙的传说让狮子峰的风光有了合理的想象和解释,多了诸多文化的元素和迷人的色彩。

历尽艰辛,在想象当年葬礼的过程中爬到狮子峰顶,还留有许多海水痕迹的风化岩石旁边,有古坟一冢。在荒草中,可以看到半边的墓圈,都是就地取材,用碎石垒就,大致圈定了一个范围。坟墓没有明显的模样,只是掩映隐身于荒草之中。没有什么石马石像,也没有辉煌大气。如果不是那块墓碑,坟墓要辨认都很艰难,也许一不小心,就被当成无人认领的孤坟了。也许当年不至于如此的草率,尽管当年的陈元光为了避嫌,不再大兴土木。据说陈政墓在“文革”中遭到破坏,墓碑被挖掉,遗骨收在金斗中,置之狮口里。这应该是比较符合事实的说法。但无论如何,这就是陈政的归宿之地,当年叱咤风云的归德将军,如今就在狮子峰上看云卷云舒,任雾绕草长。墓碑是10多年前补立的,“唐归德将军陈政之墓”,很简单的石碑就如某个门牌一般,只是标志而已。可是在当年,却有北雁年年衔土培墓之说。传说,每年的冬至日,就有阵阵大雁,排着“一”字形,或“人”字形,从河南颖川飞来,口衔家乡的泥土,千里迢迢地来给归德将军培墓。它们盘旋在狮峰之上,引吭长吟良久,才栖息在山下池沼之中。直至第二年清明节,雁儿们又衔水草、鱼鲜来祭奠,然后排成雁阵,飞回北方去了。如今的灵通山下有十几个村社,尽是陈氏子孙,每年到此季节仍望山拜祭。

青山处处埋忠骨。唐朝的风已经不再飘荡,陈政也在狮子峰上随遇而安。所有的风光或者辉煌只是在历史的字里行间闪现,陈政却和灵通山融为一体,成为狮子峰上的灵气,青山因为陈政更加妩媚。千年之后的我看着陈政的坟墓无言,千年之前的风光和葬礼留存今天的只是黄土一抔,千年之后,这一抔黄土是否还在无人知晓。只有历史的记忆还在,不朽的只有记忆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