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粽香在舌尖舞蹈
6593900000098

第98章 曼妙的西溪航道

西溪航道一直存活在林语堂的记忆之中。这条从平和坂仔到厦门的航道可以说是林语堂走向世界的通道。当年他从这条航道走出平和,走向厦门,走向世界。在林语堂的记忆之中,当年这条航道并非有什么庄重或者慷慨激昂的激情,而是曼妙,是给了他快乐和充满诗情画意的航行。

当年偏远的小山村——平和坂仔,联系外界的是依靠水路。这条水路从坂仔到厦门,顺水两天两夜,逆水回家就要三天三夜了。这样的航行应该给许多人是寂寞无聊的感觉,但林语堂却觉得“沿途风景如画,满具诗意”,从中解读出许多的欢乐。

乌篷船在航道里航行,“两岸看不绝山景、禾田,与乎村落农家”,那是流动的山水画,让幼年的林语堂丝毫不疲倦地欣赏。即使船停泊了,也是停泊在岸边竹林之下,那时候,船和竹林很靠近,竹叶飘飘打在船篷上。也许不经意之间,这是被忽略的细节,但躺在船上,盖着一条毯子的林语堂,却感受到竹叶摇曳的婀娜多姿,感受到那美的韵律。这时候,在他遐想之时,劳累了一天的船家,在那凉夜之中坐在船尾放心休息,口衔烟管,吞吐自如。

这样的环境适合让思绪飞扬,幼年的林语堂感受到“其时沉沉夜色,远景晦冥,隐若可辨,宛如一幅绝美绝妙的图画。对岸船上高悬纸灯,水上灯光,掩映可见,而喧闹人声亦一一可闻。时则有人吹起箫来,箫声随着水上的微波乘风送至,如怨如诉,悲凉欲绝,但奇怪得很,却令人神宁意恬”。而船家,不再自己枯坐船尾,正在津津有味地讲慈禧太后幼年的故事。

无论是竹叶,或者船家的故事,对岸船上的灯光等等,都给林语堂以曼妙的感觉,所有旅途的寂寞远去了,以至于他对自己说:“我在这一幅天然图画之中,年方十二三岁,对着如此美景,如此良夜;将来在年长之时回忆此时,岂不充满美感么?”这样的预言最后成真了,林语堂在离开平和坂仔多年以后,回忆起这样的航程依然声情并茂,充满无限快乐。

不仅仅这些,西溪航道还给林语堂诸多记忆。从坂仔到小溪,只能行走小船,尤其在离开坂仔五六英里的地方,河道特别浅,被称之为“濑”的地方,应该就是今天的五村河段了。船夫和他的女儿跳到水中,把船扛过去或者“肩扶逆水而上”,然后继续前行。这样的航行经历让林语堂记住了船夫和他女儿卷起裤腿,跳进仅及膝盖的河水中推船的情形。乘坐这样的小船到小溪,才换大船直抵厦门,而从厦门回来的时候,到小溪就必须换小船了。

林语堂记住自己往返厦门坂仔时欣赏沿途山景和月色的时候,还记住自己的快乐。当船回到坂仔还没靠岸的时候,他的心已经激动不已。不等船停稳,他就跳下船,一路飞奔,边跑边高声呼叫“阿母,阿母,我回来了,我回来了。”从10岁开始,林语堂就到100多里外的厦门就读,一年或者半年才能回家一次,漂泊的孩子怎能不激动万分地投进母亲的怀抱,感受那一份温情呢?

在这条河道上,林语堂还送别了和自己特别投缘的二姐,那时候她出嫁。一年后回家,还特意到姐姐家看她,但因为行程匆忙,只能匆匆话别,而告别之后不久,二姐就因患鼠疫去世了。这条河道,“在给林语堂欢乐和诗意之时”,无可避免地夹杂上酸涩和愁苦。

但尽管有这样的酸涩和愁苦,林语堂还是无法忘怀西溪航道,以至他多次在文章中写到这条航道,写到那份曼妙的感觉,至于在他头脑之中多少次浮现西溪航道的情形,根本无人知晓了。我们只是感觉,能让大师不时诉诸笔端的记忆,注定是他生命中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