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墨尔本回忆录
66252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

潘明月

提起澳大利亚,你第一个念头会是什么?

——悉尼歌剧院?袋鼠?牧场?

确实,对于从未去过澳大利亚的人来讲,对它的了解可能也就止步于历史书上一本正经、抽象乏味的有限介绍,对它也印象也不外乎如今的风光旖旎、繁华安宁:环绕澳洲大陆的广袤无边的海洋、扬帆起航象征这个国家的悉尼歌剧院、鳞次栉比繁华熙攘的大都市、吸引了全世界各地游客的惬意的阳光海滩、随和包容的澳大利亚人民、各色各样岛国独有的珍禽异兽、绵延到视野尽头的青青草原,以及正在演绎着的现实版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里无疑是一片人间乐土。

然而,纵观历史,我们多少也了解到,这片如今的乐土,在很多年前却并非这般模样。澳大利亚光辉绚烂的发展史,也是一段历尽艰辛、令人唏嘘的殖民史。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一个移民国家,除了少部分原有土著居民外,大部分人口由英国和其他欧洲移民组成。1788年至1900年,澳大利亚曾是英国的殖民地。起初,这里只是作为英国流放囚犯的地方,再到后来,随着一批批自由民的到来,大量的新思想、勇敢无畏、开拓进取的精神在这片热土生根发芽、蔓延生长、结出如今丰硕的果实。当然,同时存在的还有新旧文化的激烈对抗、本土居民和外来人口的尖锐冲突、不可避免的兵刃相见惨烈收场……

每一座城市今日的繁华背后,总隐藏着某些坎坷心酸的故事。墨尔本,便是这样一座城。而《墨尔本回忆录》一文,便能帮助您从它起初的样子,一点点更好地认识这座城。比起晦涩抽象的史料,作为这段历史见证人和参与者的笔者,罗夫·博尔德伍德对于这段历史有更多的发言权。他生于英国伦敦,后全家移居澳大利亚,并在墨尔本定居。他曾当过牧羊场主,后任采金场的监察官,期间一直坚持从事写作。与其说他见证了墨尔本的发展改变,不如说墨尔本寄托了他的年少轻狂的青春岁月,也因此他凭借自己的人生经历生动详尽地讲述了那个时期墨尔本的故事:殖民开拓期的艰难险阻、与各方斗争时的果敢甚至残忍、原始土著势力的衰退和消亡、先民们的智慧勇敢淳朴可爱、澳洲牛羊的发展始末、牲畜养殖的技巧与细节……还有这片土地上一点点发生的变化。这一时期墨尔本的点点滴滴在书中一一呈现。

博尔德伍德以简洁流畅的笔触书写了一个缤彩纷呈的世界。只是读罢原文,一提笔便觉着堵得慌,一时间,各种“大家”的翻译理论涌上心头:“信达雅”、“忠实通顺”、“传神”、“功能对等”……撇开这些不想,心中仍是忐忑,一方面怕一味追求忠实,译得拘束难受,得来的文字佶屈聱牙、晦涩难懂、难看死了;一方面又担心自己造了个“不忠的美人”,让读者压根儿看不到原本的面貌,再顶着原著的名,愧对泉下的原作者。于是,正式下笔前,我给自己罗列了几条翻译准则。若将译者比做戴着镣铐跳舞的舞者,我不过是想自己把那副镣铐琢磨得舒服些。如下:

1.尊重原文风格习惯

2.注意人名、地名的标准和统一

3.用最简单的话表达最准确的意思

4.选字用词合乎场景和人物身分

5.吃透原文、不留哽!

尽管如此,翻译的过程仍是纠结、艰辛的。

因为有限(时间有限、知识有限、精力有限)之故,这本书是由多人合译(另两位译者为胡小洁、张园园)而成,每人主要负责自己相应部分,再互相审定,其间,译言小编王瑜玲同志不辞辛劳给我们的译稿提出了许多宝贵中肯的修改意见,让译文更斟流畅完善。合译有利有弊,弊者是翻译过程中重点克服的,利者在于取长补短、相互监督进步,至少让翻译这种孤独的事不那么孤独。《墨尔本回忆录》不止记录了墨尔本的过去,也将承载着几位小小译者的美好回忆。

当然,能力有限,译文远不及原文那样生动优美,或许还存在些微谬误不当之处,希望有心的读者们能不吝批评指正。傅雷先生说:“译事虽近舌人,要以艺术修养为根本。无敏感之心灵,无热烈之同情,无适当鉴赏能力,无相当之社会经验,无充分之常识(即所谓杂学),势难彻底理解原作,即或理解,亦未必能深切领悟。”所以,虽然尽力了,我却知道还远远不够。要做到“赋到沧桑句便工”,前路崎岖、迢迢,赤足前行哪里走得下去,还是要适时坐下来把鞋子缝补结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