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澳大利亚移民手记
6634200000010

第10章 别太指望在国外学好外语

没有在国外生活过的中国人普遍认为,只要去英语国家住上几个月,英语水平一定会突飞猛进。假如能在当地生活几年,那么即使做不到把英语说得象母语一样流利标准,至少也应该达到一般人说普通话的程度。

但是,直到走出国门,人们才发现原来现实和想象的差距相当大。莫说在国外短期逗留的过客,就是读了几年书后获得学位的留学生,以及在澳洲住了十几二十年的同胞们,语言无法过关的大有人在。

有人看似已经做到了所谓的“英语流利,交流没有障碍”,甚至在说中文时还会有意无意地不时夹杂几个英语单词,理由是“忘了中文该怎么表达这个词”,其实际水平也不过是表面流利地谈论自己所熟悉的话题,应付日常生活工作而已,根本无法做到与当地人进行平等的细节探讨和心灵交流。

其中的根本问题并不是国内想象中的所谓发音不准、语感不足、语法错误、用词不当、表达单调等毛病,而是他们的听说仍有一定的障碍。其实,成年后赴澳的中国人说英语没必要过多关注发音语法等细节,只要能让对方听懂不致造成误解就行。若在无法做到听说自如的前提下时刻注意发音语法之类,只能作茧自缚,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假如因此造成羞于开口的胆怯,那就更糟了。等达到听说自如的水平后再关注这些细节,追求完美也不迟。

然而,没有任何障碍、象汉语普通话般听说自如的英语能力却是绝大多数在澳中国移民一辈子难圆的梦。具体地说,一个在澳洲“英语过关”的中国人和澳洲人就一些生活工作的日常事一对一交谈也许没问题,但是如果处于一群澳洲人中,就往往无法理解澳洲人相互间谈话内容的细节;看英语影视节目,则只能连蒙带猜,永远无法做到象欣赏普通话节目那样欣赏英语影视剧。

顺便说一下,笔者在澳洲多年,还真没见过能逐字逐句无障碍欣赏英语影视的中国移民。曾经遇到一位毕业于外国语大学,在澳多年从事翻译工作,平时说英语看似字正腔圆,好生了得。他自称看英语电影“基本没问题了”。有一次,我逮到一个机会,请他和我一起观看英语电影DVD。电影里的演员每说一句话,我就摁下暂停键,让他把演员的台词复述出来,还允许他听不懂或者有遗忘(毕竟是英语,虽然听清但马上遗忘原话也情有可原)就倒回去重播。结果对照字幕,发现他能完整、正确、逐字逐句复述出来的英语台词只有一半稍多,大约60%左右。这就是中国英语高手的影视欣赏能力呵!?

可以这么说,除了在当地长大的第二代移民,中国长大的第一代移民很少能在澳洲真正做到英语精通(达到相当于中国普通话的水平)。

问其缘由,中英文差距巨大当然是个因素,但更重要的还是海外中国人缺乏足够的实践。

国内同胞也许会感到不可思议:作为一个生活在澳洲的华人,英语想必是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怎么可能缺乏实践!莫非他们都有先天性语言障碍?要不然,就算弱智,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浸泡几年,英语也应当顺利过关啊。君不见,那些学中文的老外在中国住了几年后,说起中国话来一溜一溜的吗?

理论上,这种说法并没错。假如真能完全融入当地人的生活,每天百分之百讲八小时英语(当然,必须是真正意义上的用英语交流,而不是象当接待员、银行柜员那样每天只说那几个重复的话题、几句重复的话),几年下来,想要英语不流利也难。然而,这种理想化的语言环境与海外华侨的实际生活状况相去甚远,更不能想当然地用外国人学中文的例子进行类推。因为中国向来有“崇洋媚外”情结,许多老外在中国享受的是超国民待遇。如果他们想学中文,立马会让一些国人受宠若惊,恨不得将自己知道的都教给对方(这还不算主动投怀送抱的本地女孩),因此,老外在中国想找学中文的操练对象往往易如反掌。但中国人来到国外后就别想指望得到这种优待了。正常情况下,要在异国他乡找到对自己学外语大有帮助的当地人可不容易。且不说文化与想法上的差异与融合问题,单是语言本身,你至少得达到当地人八成的熟练程度,才可能让他们真正愿意与你深交细谈。

中国和西方在语言文化上的距离本来就大,以很多中国人结结巴巴、似懂非懂的英语听说能力,不仅表达复杂意思有困难,有时就连理解别人的话都成问题,需要对方反复解释,如此水平,澳洲人怎么会有兴趣与其长谈呢?何况,中国人在澳洲基本上还是相对弱势的一族,其受歧视和被边缘化的地位一时难以彻底改变。

因此,中国人到澳洲后,一般依然浸淫在中文华人圈的居多,与当地人的来往通常只是泛泛之交,说些日常会话而已,很少能在深层次融入其中。就算有老外愿意与英语口语差的中国人交谈,也经常是居高临下的“讲课”,作为“学生”的一方则无论懂与不懂,连连点头称是。给人的感觉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其效果可想而知。若想找到真正的英语对话手,恐怕除了与澳洲人同居的中国女同胞,就得指望遇见当地的“活雷锋”了。

至于那些供职于当地企业的中国人,虽然他们在工作中用的是英语,但其日常生活的社交圈却仍然以中国人为主,说的仍是中文。这样的语言环境其实和中国国内公司的外事科或外企相差不了多少,在某些情况下甚至还及不上,因为后者只要英语相对较好,就常常有机会与各种老外客户打交道,交谈的涉猎面也较广。在澳洲企业工作的中国员工,则往往被刻意安排些不必过多使用英语或只需日常会话就能胜任的工作岗位,毕竟,企业不是语言培训班,扬长避短、人尽其用是人力资源部门的用人准则。

正是基于大多数中国留学生和移民在澳洲的生活和工作状态,决定了他们不可能有那种每天8小时浸泡在英语环境中、理想的语言实践机会。除了那些与老外同居或结婚的,其他人每天真正说英语的时间加在一起,平均总计能有半小时就不错了。象这样点到为止的英语实践,即使在澳洲待10年20年,又有什么用呢?如果他们一直在澳洲生活下去,最后真的只能期待下一代了。

可是,很多想出国的中国人却并不了解海外的实际情况,对出国后的英语环境期望甚高。一些留学生还下定决心:要融进外国人圈子、尽量避免与中国人接触。等到踏上澳洲国土,他们终于明白这些想法的天真和不现实,失望也就在所难免。

曾经有人这样描述海外生活: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也很无奈。时至今日,由于中国的发展,所谓的外面的精彩褪色不少,但众多海外游子的无奈却是涛声依旧。澳洲中国人学英语的尴尬境遇,正是这种无奈的一个写照。

有鉴于此,学好英语再出国就显得格外重要。其实只要自己有心,现在国内学英语的途径和手段相当多。各种英语电视节目、网络培训、原版影视剧、手机APP学习软件等应有尽有。

就说本人学英语的经验,一是观看大量有英语字幕的影视作品,而且每一部影视剧都要对着英语字幕反复看几遍,直到关闭字幕显示,也能八九不离十,把该剧的台词逐字逐句听懂为止,光看一遍走过场是没什么效用的。还有就是经常出去实践,和澳洲当地人聊天。只要有了看影视剧积累的功底,自然会有和老外聊天的底气和资本。即便刚开始,口语表面上看似改善不多,但是只要有此观看影视剧积淀的基础,就能让最初和当地人的有限交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后的进步非常快,而进步的神速又能反过来得到大量范围广、层次深的英语交流机会。这决不是光依赖语言环境能比的。

由于本人学英语的目的只是为了满足移民在澳洲生活学习、“体面”就业、娱乐交友的需要,投入的时间精力有限,没有高标准、严要求,孜孜以求达到母语水准,故而也未能达到汉语普通话般听说自如的境界,但是仍然能感受到上述学习方法的巨大功效,取得了英语水平好过大部分成年中国移民和留学生的收获。因此,本人建议凡是打算赴海外学习、生活、工作的国内同胞,最好还是充分利用手头的有利条件,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唯独这样,才有可能在出国后获得较多与老外交流的机会,让当地的语言环境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最终做到精通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