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司马
6645100000019

第19章 自信是最强悍的资本

曹操从汉中败退后,先是回到长安小驻,随后又回到洛阳。不久,他得知了刘备自称汉中王的消息,不由暴跳如雷,当即要尽起倾国之兵,杀往两川,歼灭刘备。

曹军刚刚从汉中败归,三军疲累,士气不振,显然不是出兵的好时机。但曹操盛怒之下,竟然没有人敢于劝谏。

就在此时,司马懿心念电转,抓住了这个人人畏缩不前的好机会。

司马懿说:“大王不必动怒,我有一计,无须使刀弄枪,就能让刘备在蜀中自取其祸!等到他兵力疲惫,大王再派一员大将,率几万兵马,就能一举将其歼灭。”

司马懿在和曹操有过几次思维交互后,说服的技巧有了很大的提升。他一上来不是先说明本意,而是先调曹操的胃口。谁不愿意采用这样一本万利,甚至是无本万利的好计策呢?

曹操果然转怒为喜,语气欢悦地说道:“仲达,你有何高见?”

司马懿这才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孙刘联盟日久生变,其实已经同床异梦。这从孙权将嫁给刘备的妹妹又迎回江东即可推知。刘备强占荆州,偷取益州,孙权必然心生不满。如果大王派一名能言善辩之士,出使江东,陈说刘备种种恶行,鼓动孙权与刘备决裂开战。大王就可以趁机而夺回汉中了。”

司马懿的这个计策其实就是离间之计,通过拆散孙刘联盟来坐收渔翁之利。司马懿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个妙计,并不是灵机一动的所得,而是对天下大势的长期观察思考之结晶。司马懿的格局、境界、眼光在长达十年的潜心修炼后,已经日臻美善。他从孙权将妹妹取回江东这一细枝末节中,从系统的层次,大胆推断出孙刘裂痕已深的结论,从而极具自信地提出了摧毁孙刘联盟的策略。

曹操也是个谋略深远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非常识货。司马懿的计策立即得到了他的高度认可。曹操大喜,马上决定派满宠出使东吴。

孙权对刘备的不满情绪果然被激发放大,他连夜召集谋士商量。

孙刘联盟作为东吴的固有思维范式,为时日久,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果,要在一夜之间推翻,换成孙曹联盟的新思维方式,确实是很有难度的。所以,东吴商议的结果是,一方面稳住曹操,另一方面则再给刘备一个机会。

这个机会实际上是给镇守荆州的关羽的。东吴重臣诸葛瑾提出,为孙权的长子孙登向关羽提亲,如果关羽愿意与孙权结为儿女亲家,那么就继续维护孙刘联盟,共同对付曹操。

不料,关羽此时已经骄纵成狂,根本看不起江东鼠辈,将前来提亲的诸葛瑾狠狠凌辱了一番逐出。

孙权大怒,就此决定与刘备决裂。但就在孙曹联盟尚未有实际进展之际,荣登汉中王宝座的刘备,信心大涨,命令关羽大举北上,攻打曹操占据的襄阳、樊城。

关羽奋威出征,三军用命,一举攻克襄阳。荆州刺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望风而降。曹军大将曹仁退守樊城,飞报曹操求援。曹操急派亲信大将于禁,以猛将庞德为先锋,率刚刚操练完毕的精锐七军,赶往樊城助战。

关羽巧施妙计,水淹七军,斩庞德、擒于禁,一时间,锋芒毕露,威震华夏,无人能敌。战报急送到曹操面前,立时打开了曹操的恐怖记忆!

关羽也许是曹操这一生中情感纠葛最深的男人。

早在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之时,关羽温酒斩华雄,就让曹操仰慕不已,倾心结纳。后来,曹操与刘备反目成仇,关羽被围。曹操不惜接受关羽“降汉不降曹”的苛刻条件,也要将关羽收归帐下。关羽斩颜良,诛文丑,报了曹操不杀之恩后,又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回到刘备阵营。赤壁之战后,曹操狼狈逃窜,在华容道上被关羽拦截。关羽念及旧情,不惜违背军令状,放了曹操一条生路。

所以,只要一想起关羽,曹操不免爱恨交加,心情复杂。而关羽一系列神勇无敌的英雄壮举,在关羽成为势同水火的死敌后,无不化作极端恐怖的象征!

这一次关羽以雷霆之势,击溃曹军,攻取襄阳,围攻樊城,再一次叠加强化了关羽的恐怖形象。曹操竟然真的被吓到了!

这个纵横天下数十年的枭雄,无数次亲冒矢石,却毫发无损,又何尝惧怕过谁?这个搅动天下风云数十年的奸雄,无数次逃脱暗杀,谈笑自若,又何尝惧怕过谁?

但是,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再威猛无敌的英雄,也有迟暮的时刻。曹操这一年已经六十五了,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的头风病一再发作,日渐消磨了他的不屈斗志。

于是,在关羽的神威逼迫下,曹操担心关羽继续挥师北上,竟然提出了迁都以避关羽锋芒的动议。

群臣骇然,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出自曹操之口的窝囊软话!

就在众人相顾茫然的时刻,只听一个人厉声喝道:“大王不可!”

说话的正是司马懿,但是其语气的雄壮自信,简直和往日那个恭敬顺从的司马懿判若两人!凭借这股摄人心魄的气势,司马懿一下子镇住了全场。

司马懿从来没有用这样强势的语气对曹操说过话。司马懿也从来没有用这样强悍的态度在曹操面前冒险进谏。这简直比孔融还孔融,比崔琰还崔琰,比杨修还杨修!

司马懿这到底是怎么了?

司马懿这是拿自己的觉察力与判断力做孤注一掷式的赌博!

在得知关羽拒绝东吴提亲的消息后,司马懿对自己关于孙刘联盟名存实亡的判断更加坚信,从而也更加坚决地希望曹操继续贯彻实施自己的分化瓦解孙刘联盟的策略。这是其一。

战争之胜负,往往决定于气势。其时关羽威震华夏,士气正旺,如果这个时候曹操迁都以避,等于是火上浇油,会进一步助长关羽的气势。一旦刘备诸葛亮抓住时机,从另一路夹攻,很可能一举收复中原,而让曹操死无葬身之地。这是其二。

不久前,正是司马懿向曹操提出了笼络东吴,共同对付刘备的策略。曹操已经付诸实施。而曹操在节节败退后,很容易将关羽的凶猛攻击与司马懿的策略刺激联系起来,从而将司马懿当作替罪羊杀了,以泄一时之愤。这是其三。

在这三个因素的极力推动下,司马懿不得不放下一切心理防御,冒险采用强悍的表达方式,以图说服曹操放弃迁都,勇敢迎击关羽。

所谓“强悍的表达方式”,是指在说服时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姿态,营造出一种压迫感极强的情境,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

在意乱心迷的混沌状态下,强悍的表达方式往往能收致奇效。一反常态的司马懿果然镇住了曹操,在他说出自己的理由之前,曹操已经被他的自信态势感染了。

曹操急忙询问究竟。

司马懿说:“于禁虽然被水所淹,但对国家大计并无损伤。现在刘备孙权心生嫌隙,关羽得志,孙权必然不高兴。大王赶快再派一个使者去江东,说服孙权暗中起兵,抄关羽的后路。大王再答应将整个江南之地割让给孙权,则樊城之围立解,哪里用得着迁都呢?”

司马懿的办法其实还是上次所说的老办法,并无多少新意。如果他不是以不容置疑的姿态先声夺人,恐怕曹操并不会继续采纳。这个时候,在关羽兵锋所向时望风而降的胡修、傅方二人可就帮了司马懿大忙了。

司马懿早就建议曹操不要任用这两人担任边将重任,曹操不听,结果这两人的投降为战局的恶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而曹操听从了司马懿的“且耕且守”之策,却是获利匪浅。这正是“不听司马言,吃亏在眼前;听了司马言,获益在眼前。”

曹操尚未最终决定时,丞相府主簿蒋济站出来帮腔司马懿了。关键时刻,朋友的帮忙是必不可少的。蒋济正是司马懿在屈沉下僚,苦熬岁月时,利用职务之便结交的朋友。

蒋济坚定地说:“大王,仲达之言,正是金石之论。大王只要派一名使者前往东吴,就可以解决问题了,何必要兴师动众迁都呢?”

在蒋济的助力下,司马懿的意见更显正确。其他诸臣也觉得他们二人说得有理,没有任何人提出反对。于是,曹操决定不再迁都。

成功往往不是靠解决问题,而是靠把握机会。司马懿有没有可能靠着这一次的精彩演出,而打开他通往后半生辉煌之路的大门呢?

这还要看接下来的事态到底会不会按照他的预测发展……

……

心理感悟:决绝的信心其实是人生中最大的赌注,但绝大多数人往往缺乏运用这个赌注的勇气。

强悍的表达方式在说服时以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姿态,营造出一种压迫感极强的情境,迫使他人接受自己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