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原子能的开发利用
6661200000002

第2章 不同金属的原子排列方式

关于德谟克利特的学识,后人有许多传说。据记载,德谟克利特诞生时,他的家庭正在款待国王。国王为了报答他家的盛情,就把身边几个学问渊博的人,留在了他家,以便教育和培养德谟克利特。这个故事未必属实,但德谟克利特的丰富的学识和深刻的思想确实是超人的。

德谟克利特的性格与众不同,他对财产一点儿也不重视。德谟克利特的父亲死后,兄弟们分配土地遗产,他什么也不要,只要一些现金以便作为周游世界、探求知识的路费。他到各地听了许多著名学者的讲学,一心思考着学术问题。回到家乡后,他笑话别人碌碌无为;别人却说他不务正业,整天想入非非,是个“疯子”,并请了当时的知名医生给他看病。这位医生与德谟克利特很谈得来,他的“诊断”结果说,德谟克利特井没有病,说德谟克利特有病的人才是有“病”的。从此,这位知名医生与德谟克利特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德谟克利特对那些自以为了不起的人,不以为然。他认为,看重自己无可非议,但觉得自己“了不起”,就是荒谬的。一个人对于自己的狭小的生活圈子来说,也许觉得很重要;但对于整个宇宙来说,只不过是阳光下的一粒尘埃。可见德谟克利特的眼光是何等远大。

古代对物质结构奥秘的探索,只能靠想象,靠思考。那时自然科学还没有从哲学中分离出来,原子只是哲学上的猜想,没有条件靠精密的实验加以证实。尽管原子说是一种很深刻的见解,但终究还是没有科学进行论证的一种猜测。至于一种物质能否转变为另一种物质,在那时候,科学技术水平还没有达到相应的高度,物质的内幕在理论上也没有揭开,所以只不过是想象而已。

原子是不是真的存在呢?在整个封建时代,没有人去证实它。当时,化学为了适应封建主的特殊要求,走进了炼金术和炼丹术的泥坑,致力于寻求点石成金和长生不老的秘方。不仅如此,它还受到了封建的神学思想的束缚。当时,科学由古代社会的图书馆和科学院搬进了中世纪的教堂。于是,对“圣典”条文的研究代替了对自然的研究。从物质结构的争论,转移到另一种争论,去争论什么一个针尖里能住得下几个天使,以及天使吃些什么东西等等。就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原子学说在长达二十个世纪的时期里竟为人们所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