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接连推出我的两部有关社会热点的书,在朋友圈和网上都有人问及并参与讨论。有人说这两部书直指百姓最关注的社会热点很接地气;也有人说虽在大学学过社会学但并没搞懂,读了这两部书后却豁然开朗;还有人说,你是象牙塔中学者,社会学学理尚不清晰,应当全力深入研究之。我听后颇感茫然,当时竟无言应对。事后想想,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还真有“纯粹学问”与“现实学问”之分,如果说文史哲做纯粹的“文本”研究被当作学问还被认可,那社会学及社会科学做所谓的脱离现实的学问不仅使学理成无源之水,而且学科也会不伦不类(既不是形而上学也不是形而下学),岂不成为空洞的学问。
当初入社会学之门时,就知道社会学是一门“草根”学问,是一门置于社会土壤中的实用学问。无论你今天是做社会学理论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还是学科史研究的以及分支学科研究的,都无法脱离社会现实。费孝通当年在北京大学建立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时候,就是立志要将这门学科建成为民、为社会、为国家服务的有用的学问,他的一生都在践行这样的承诺。我很荣幸当时能到费孝通先生的研究团队(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成为研究所的一员,也有幸能亲自聆听他老人家的课程与教诲,当初做学问就是得益于他老人家的言传身教。费先生常说,作为社会学人要做好学问、真学问、大学问,就要将自己根植于社会现实之中。学问从社会现实中来,还要回到社会现实中去。费先生最反感将学问做成圈子,使它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和文化消遣,费先生主张将学问做成海洋,海纳百川,做成大地,生根发芽,学问能为公众读懂。他老人家对待学问的态度和精神都已经体现在他的文章和著作之中,他的书大家都读得懂。能让人读得懂的书不是浅薄、简单和毫无学术而言,而是他能将深奥的道理用大众能接受的语言讲得清楚、理得明白,给人启发、教人思考。用现行的学术语言说,这样的社会科学“科普”读物应是学问的最高境界,客观地说,社会学领域中在此境界者,除费孝通之外尚无几人。
学术研究如何能够关怀社会现实,在社会学中有一条规则是“社会调查”,用学术语言说是“田野工作”。这个“田野”已经从过去的“草根”、“原生态”、“文化族群”扩展到公共生活中的“媒体”世界、网络世界。因为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之中,社会问题随时会由媒体曝光出来,并在网络上引起热议。作为社会学者,我们不是看客,而是应对这些社会问题随时作出反应,提供解决之道。因此,对社会学者来说,关注媒体、关注新闻、深入网络生活之中应是一种习惯和责任。
今年出版社《社会热点面对面(三)》就是对最近以来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关涉民生的社会问题、大家热议的现象作出反应,发挥社会学想象力来提供解释和解决之道。本书所选择的社会热点都是网民点击率最高的,充分反映了民众关注点的问题。随着网络社会的发展,民众的社会参与意识越来越强,这也要求社会更加开明和开放。我们寄希望于政府不要用过去的思维和模式来思考和解决现在的社会问题。如果政府和社会不能准确判断、正确对待、理性思考和有效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或社会事件,就有可能使“乌坎事件”、“杀医事件”、“校车事故”等重演和升级,就有可能使一些社会问题反复爆发,如“食品安全”、“道德滑坡”等,就有可能使社会政策和制度失效,如“房价调控”、“网络管理”、“国企改革”和“社会管理”等。
我们除了常年坚持关注媒体、关注新闻、关注热点之外,还坚持社会学的传统,让学生走出象牙塔去体验外面的世界,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社会学不仅要通过各种媒介看社会,还要通过现实个案看社会。这种传统已经鲜活地体现在我们的写作之中,社会学的活力就是源自这种亲身参与生活和现实中的个案考察。我们真诚地希望阅读本书的读者与我们共享这种体验,这样的体验既是一种共同的生活经历,又是一种学术历程。因为,学问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又无处不学问。
作者
2013年1月10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