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内圣外王王阳明:心外无物,知行合一
6728000000004

第4章 圣人者,生知安行

人的才有高低之分,但人的心没有轻重之别。

王阳明说:“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故曰‘人皆可以为尧舜’。”

一、阳明降世

余姚,古为越州,明属浙江承宣布政使司绍兴府,今属宁波市,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21°09′、北纬30°30′,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南有四明山、天台山,西南有会稽山、姚江贯穿而过,故而阳明学派,又称姚江学派。此地历史悠久,名人辈出,严子陵、虞世南、谢迁、朱舜水、钱德洪、黄宗羲、叶宪祖等,当然,最负盛名的是王阳明。

王阳明,名守仁,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尊称王阳明。

王阳明的出生伴随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母亲郑氏怀胎十四个月,不见临产迹象。

祖母岑氏万分焦急,一天夜里梦到众仙家鼓乐吹箫,一名绯衣神仙脚踏祥云而来,将怀中男婴送与岑氏。

岑氏说:“我已有子,儿媳终日孝敬公婆,请将此子送伊。”

神仙说:“可矣。”

话音方落,岑氏忽闻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之声,王阳明就这样神奇地诞生了。时间为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公历纪年1472年10月31日,属龙。

岑氏将这个浪漫的梦告知王阳明的祖父竹轩翁王伦,王伦觉得妙不可言,孩子既是从云中来,遂取名为王云。故事迅速传遍乡里,乡亲们尤感神奇。而王云出生的那座房子被称之为“瑞云楼”,成就了“瑞云送子”的美丽传说。瑞云楼今在余姚市,原址焚毁于清乾隆年间,现为宁波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十四年后,王阳明的重要弟子钱德洪亦出生于此。

不过,出生得神奇归神奇,但是,一直到五岁,王阳明还不会说话。

虽然民间有“贵人语迟”的说法,来自“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学而》)的延伸。但对于大人们来说,这终究是对孩子说话晚这一问题的蕴藉之说——五岁的王阳明尚不能开口说话,渐渐地成了一家人的心病。

竹轩翁整日坐愁城,愁眉不展。

某次,王云与一群小伙伴们嬉戏,有个和尚路过,后经过证实那是一名得道高僧,机锋不可触。

和尚仔细端详王云,叹息道:“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此话恰好被竹轩翁听见,不由得心中一惊,灵光一现:云者,说也!给孙子取的名字道破了天机,泄露了他的生辰秘密,他还如何说话?

于是,竹轩翁给王云改名为“守仁”。

“守仁”一名,语出《论语·卫灵公三十三》:“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大概意思是说,利用聪明才智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倘若不想方设法去维护巩固既得之物,即便得到,早晚也会失去,这与治理百姓的道理大致相同。

接下来的剧情想必大家都已经猜到了,王阳明神奇地说话了。

关于王阳明的“神奇出生”与“开口说话”,按照我国古代史官的记载习惯,很明显是“天生异象”。

在中国乃至整个人类文明史上,似乎但凡名人出生皆有各种神迹,无论是哪国,当然,中国尤甚。帝王将相等各种牛人的出生往往伴随着各种异象,以此说明此人与众不同,必能成盖世之功,必能留千古之名,好像出生不伴随异象都不好意思留名青史,王阳明也未能免俗。

当然,说“天生异象”是无知愚昧也不尽然,公认的东西不是迷信,而是民俗,民俗是文化。从这一层面可见,“天生异象”是传统民俗文化的产物,只不过问题在于,它一旦混杂在官方史料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

《尚书》《史记》等历史文献中均有此种记载,之后世代相袭,陈陈相因,逐渐形成了传统历史的记叙习惯,在当时的中国,几乎所有人对此都深信不疑。那些多多少少确实有些匪夷所思的经历的记载,难免让人认同“天生异象”的正确性。

当然,后世不少人认为这种历史记叙笔法是中国文化的糟粕所在,是历史记叙手法中的一大败笔,证明历史记叙并未做到客观翔实,是历史记叙不健全的体现。

而探究“天生异象”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哲学分离得不彻底。

商人尚鬼,周人尚文,龟甲卜筮,流传至今,说破了天,哲学是从信奉鬼神向唯物客观方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阶段必然会有这样的产物。自古哲学是从巫术中脱离出来的,经过几千年漫长的发展有了神学与哲学之分,今日唯物客观逐渐占据主流意识,但在民间分野中仍可见巫术与哲学并未完全分离,若不然为什么会有“南方善蛊术、北方跳大神”的说法?

“天生异象”沿袭了信史时代的神话信息,又处在巫术与哲学混为一体的时代中,这就造就了这种奇特的记载。

所以,“天生异象”的记载,不必深究,只是对圣人来到世间的一种尊敬。

二、生知安行

王阳明开口说话了,王家上下终于从心病中解脱出来,生活开始走向正轨。

有一天,百无聊赖的小小的王阳明口诵诗书。

对此,一家人大为惊诧。

竹轩翁问道,何以能诵?

王阳明答道,听祖父读书的时候已经默默记下啦。

这段记载是真实的。

王阳明的聪明才智已超过了同龄人,另一故事可兹证明。

王阳明母夫人郑氏卒,父亲宠爱的小夫人待他无礼。

此为前提。

一日,小夫人午休,铺床时忽然从被子中飞出几只猫头鹰,口作怪声,绕屋而飞。常言道“猫头鹰进宅无事不来”,吓得小夫人大惊失色,开窗逐之,良久方去。

王阳明听到呼声,连忙跑来问安。

小夫人惊魂未定。王阳明建议:“何不召巫者询之?”找个跳大神的给破破。

小夫人使人召巫妪。

巫妪入门便言:“家有怪气。”见到小夫人又说,“夫人气色不佳,这是要大难临头了。”

小夫人就说了方才猫头鹰进宅之事,求拯救。

巫妪说:“我请神仙问问是咋回事儿。”

走了一道程序,高潮来了。

巫妪灵魂附体说:“你待我儿无礼。我诉于天庭将取你命。刚才的怪鸟即我所化也。”

小夫人这才明白,原来是死去的郑氏前来索命。

小夫人跪拜无数,连忙说:“此后再不敢了。”

打这以后,小夫人待王阳明加意有礼。

大家肯定猜到了,猫头鹰是王阳明放在被子里的,巫妪的表演也是王阳明安排好的。

王阳明知道是假的,但小夫人却以为是真的。

当时王阳明只有十二岁,就已经懂得了利用巫术伎俩达到自己的目的。一来说明当时人对巫术深信不疑,二来说明王阳明缜密的心思。

以上两个例子就可以多少看出来,王阳明小小年纪已经是个“非一般人”。

孔子将人分为四等,无论古今中外皆逃不出四等人才分野,这是儒家思想的精髓部分。

第一等人才是“生而知之者”。不用学习就懂得道理,这类人具备圣人资质,是绝对的天才,他们的行为方式为“生知安行”,能够从容不迫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经过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其次是“学而知之者”。天才毕竟是万中无一的,多数人还是得通过后天的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最终悟出有利于自己的行为方式,也便是“学知利行”,从而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按照“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的中国人做人标准,可见“学而知之者”通常是贤士。

第三种人属于“困而学之者”。吃一堑长一智,在困难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这类人想要实现人生价值,需要不断砥砺自己,所以叫“困知勉行”。

最差的是“困而不学者”。原本资质就欠佳,又不愿意去学习,吃亏不改下次吃更大的亏,这种人只能沦为“民斯为下矣”。

后来王阳明的成就表明,他毫无疑问属于第一等人才。

竹轩翁见孙子如此聪慧,高兴极了,不让小孙子流于压力,而是让他率性而为。

从此,竹轩翁最大的爱好就是抱着孙子读书,有时候自娱自乐,有时候也给准备科考的王华(王阳明的父亲)等人传道解惑。

王阳明当真从小就聪明绝顶。

除了上述事例,再举一个例子。

就在别的小朋友淘气得不亦乐乎的时候,王阳明忽然迷上了象棋。起初,他是安安静静地看着别人对弈,学会之后便开始与别人对弈,有时候竟可达三天三夜不吃不喝的程度,如此执迷令人心惊胆战。父亲王华见王阳明玩象棋,极为震怒,把象棋扔进了池塘。

王阳明当即赋诗一首:

象棋终日乐悠悠,苦被严亲一旦丢。

兵卒坠河皆不救,将军溺水一齐休。

车行千里随波去,象入三川逐浪游。

炮响一声天地震,忽然惊起卧龙愁。

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华,令人惊叹之余,也不由让人联想到,王阳明的家庭环境本身,对天资本就高的他来说,是极有帮助的。

那么,王家,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三、琅琊王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的《乌衣巷》赞叹的便是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两大文化家族。

王阳明出生于文化世家,家族是有着“中华第一望族”之称的琅琊王氏,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姬晋。姬晋天性聪颖,直言不讳,因直谏被贬为庶人,三年后去世。姬晋之子宗敬后来官至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辞官致仕了,时人称呼他为王家,于是以王为姓,为琅琊王氏、太原王氏的祖先。九世孙王翦,以及子王贲、孙王离俱为秦国名将。尤其王翦,战国四大名家之一,为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立下了盖世功勋。到了秦末,王离长子王元为避战祸,迁徙到琅琊郡(今山东省胶南市境),是为琅琊王氏开基之祖。

魏晋南北朝时期,琅琊王氏达到了顶峰。曹魏时,王祥(官至太尉)、王览进入帝国政治中心,家族也兴盛起来。再经过东晋的实际建立者王导(王览之孙)等子孙的努力,王氏家族一跃成为东晋的主要政治力量,时有“王与(司)马共天下”之说。门阀士族,辉煌至极,文臣武将,名人辈出。如孝子王祥,《二十四孝图》第十八篇“卧冰求鲤”讲的就是他的故事,这个民间故事最早见于《搜神记》;名士王戎,竹林七贤之一,其故事载于《世说新语》;书圣王羲之(王览一脉)最能代表琅琊王氏的家族文化,族人其他书法家有王导、王献之、王珣、智永和尚(本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

家族,也就是宗族。

父之党为宗族,母之党为外戚。

所以,宗族是以父系亲属集团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按照长幼人伦秩序排列,主线与旁支相互维统,所构成的庞大的人类居住群落。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或多个家族构成一宗。一个宗族所包含的人口往往可达几千人,个别豪门大姓可达上万人。

北宋理学之中的关学创始人张载,在宋神宗熙宁变法时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方案:“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根究中国的社会组成进行改造,以家族为单位,让人归根结底回归到宗族人伦的范围内。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多次遭到异族入侵,却一直没有断绝香火,很大程度上在于宗族观念。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文化延续不可缺少的人文基础,往小了说叫家谱,往大了说叫民族。所以,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实际上是由若干血缘系统组成的大家谱。

王阳明是晋光禄大夫王览的后裔,王羲之族裔。正所谓盛极而衰,到王阳明出生的时候,王家当年“王与马共天下”的时代早已经结束了,家族的辉煌唯剩憧憬敬仰。在历史的长河中,琅琊王氏从帝国中心逐渐走向了平民阶层,从世家沦为百姓。不过,百姓有百姓的好,至少生活更加简单一些。

元末明初,刘伯温打破了王家平静的生活。

王阳明的六世祖王纲对易学研究甚深,名望甚隆。刘伯温造访王纲,见其生得风神俊美,谈吐儒雅不俗,当即与之结交,并提议天下大乱,男儿志在四方,吾辈当闯荡江湖,立不朽之宏业。

王纲答道:“真王佐才,然貌微不称其心,宜厚施而薄受之。老夫性在丘壑,异时得志,幸勿以后世见累,则善矣。”

王纲意思说刘伯温乃“王佐之才”,以后定能发达,但是我王某人志在山水之间也,名利于我如浮云,你发达时最好别来烦我。

王纲说得还真对,果不其然,多年后刘伯温发迹了,但到这个时候,就由不得王纲了。

刘伯温向明太祖朱元璋举荐了他。

其时,王纲已年逾古稀。

朱元璋见到王纲时大为惊诧,七十多岁的人,竟似驻颜有术,给人一种仙风道骨之感。遂让王纲担任兵部郎中,官阶正五品。

时逢广东民变,王纲负责平叛部队的后勤补给。

王纲与儿子王彦达同上前线,在运粮的路上王纲被海盗杀害了。海盗还威胁王彦达,要求他入伙。

王彦达正气凛然,请求速死。

海盗头目说:“忠子孝,杀之不祥。”便将王彦达放了。

十六岁的王彦达用羊皮裹着父亲尸体回到老家安葬。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御史郭纯向朝廷汇报此事,朝廷决定起复王彦达。哀莫大于心死,王彦达委婉地拒绝了,耕田养母,终身不仕。

王彦达默然一生,死前对儿子王与准说:“但毋废先业而已,不以仕途进望尔也。”意思说只要你不废了家里的传统,至于考不考功名无所谓。

这一时期,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践祚登基,一手炮制方孝孺案,天下读书人的种子绝矣。之后为了补充国家行政力量,朝廷在全国范围内搜索饱学之士。

王与准天性聪敏,治业有术,名震绍兴府,正是朝廷网罗的对象。原本很好的一件事,但因王与准与知县有过节,知县从中作梗,府署直接抓人。王与准逃亡过程中,腿部受伤,被有司使者逮个正着。最后,有司使者弄清楚了事实真相,乃是知县使坏,这反倒符合了王与准的心思。

有司使者对他说:“足下不仕,终恐及罪,宁能以子代后乎?”

王与准只好让儿子王杰补了生员。

王杰为人洒脱不羁,一年科举考试,他见考生形容枯槁,累得不成人形,不由得感叹道:“吾宁曳履衡门矣。”

王杰宁愿终生在家趿拉鞋,也不再参加科举考试。结果是可想而知的,生活穷困潦倒。

母亲临终前说,“我死,尔必仕”。

这时,恰好地方举荐王杰去南京国子监,可惜未到任上他就去世了。

王杰之子王伦,字天叙,号竹轩翁,也就是王阳明的祖父。

王伦是饱学鸿儒,是绍兴府有名的教育家。经过他调教的学子,不少金蟾折桂,荣登甲科,而成化十七年(1481年)的辛丑科状元,便是他的儿子王华。

或许,王氏家族的荣耀,即将要在王华、王阳明父子这里绽放光彩。

王阳明的父亲王华,字德辉,好实庵,晚年号海日翁,曾于龙泉山读书,后世尊称为龙山先生。

王华六岁的时候,与小伙伴们在池塘嬉戏,一醉汉在河边洗脚,而后扬长而去。王华发现醉汉落了钱袋,里面有许多金银,机智的他将钱袋扔到了水里。

小伙伴们问:“汝投水是何物?”

王华答,石块耳。

玩毕,一并回家,王华诈称肚子疼,在河边坐等失主。

不久,醉汉回来找钱,号啕大哭,后悔不迭。

王华问他:“你是在找钱袋吗?”

醉汉说:“是,你曾见之否?”

“我恐为他人所取,为你藏在了水里,你可自取。”

醉汉果然找到了钱袋,为感谢王华,拿出一锭金子以示酬谢。

王华正色说:“不取你数十金,乃取你一金乎?”意思说我若是要金子,还会还给你吗?

醉汉惭愧难当,向王华家里表示感谢。

从此,王华名声大噪。而此时,王家的经济情况逐渐好转,不再像王世杰时穷困潦倒。

此前,王家由于长期穷困潦倒,孩子的取名便能从中窥探一二,王华还有个堂哥,名曰王荣,这一代人是以“荣华富贵”序齿的,可见王家的妇女对荣华富贵一直充满着渴望。

天顺六年(1462年),余姚县学选拔举子参加浙江省乡试。王华一蹴而就,知县以为王华是宿构了,定是押题了。于是知县重新出题,结果三次出题,王华全部对答如流。

知县感叹道:“此子他日必大魁天下。”

之后,松江提学张时敏测试余姚举子,王华和谢迁共登榜首。

张时敏赞道:“二子皆当状元及第。”

果不其然,谢迁为成化十一年(1475年)乙未科状元,而王华经过数次落第,最终不负众望,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辛丑科殿试,举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