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娘子逃婚上了瘾
676700000427

第427章 圣宠,空前绝后(1)

杨彦随即夸张地感叹道:“李尚书为国尽忠的心情真是让本王感动。本来儿臣也想劝父皇好生修养的,可没奈何这大隋是我杨家的江山,父皇既然为万民之主,却是不好言苦的。但李尚书就不同了,咱们杨家的江山,岂能让李尚书如此劳累?这也太不应该了。要是传出去,只怕朝中大臣会说父皇不体恤老臣的。”

李正谦一怔,被杨彦的话硬生生套住了。人家杨氏的江山,怎么样辛苦都是应该的,他要是非赶上去鞠躬尽瘁,平王还不得说他有不臣之心?

李正谦一时间想不到好说辞,辩驳不得。但被皇帝父子俩联手逼迫至此,他又很不甘心,当即转移了话题道:“臣有罪!臣一时不察,被考功清吏司的官员蒙蔽,险些造成大错,还请皇上降罪!”就是临死,他还想拉个垫背的。

皇帝趁热打铁道:“吏部出了这样的事情,是要好好查一查了!这样吧,平王你也懒了这么久了,就去吏部替朕好好清理一下吧!”

就这么将吏部送给了平王?难道皇上真的已经打定主意要传位给平王?

李正谦大惊,忙道:“皇上,吏部之前一直是安王殿下分管着,安王殿下对吏部的情况也熟悉,如今事情紧急,不如还让安王殿下为您分忧?平王殿下分管工部,事务繁杂,如今又新婚燕尔,皇上应该体恤,让他多陪陪王妃才是。平王殿下尚无子嗣,皇后娘娘和太后娘娘也一直为此忧虑。”

什么不提,偏偏提平王无子,皇帝恼恨,连带着杨彦也吃了老子一记眼刀。

“吏部之前是安王分管着,也没见他做出个什么事情来,反而连个赈灾考绩都出错,让朕如何放心将关系天下官员考核任免的吏部交给他?”

皇帝心情不好,说话也就不客气,说了安王一顿尚不解气,连带着也暗指李正谦这个吏部尚书不称职。

李正谦不禁冷汗淋漓。要是在朝堂上,他党羽众多,一人一句为他辩驳开脱,很快就能把责任推给下属,皇上就算想要惩罚他,去了他的职,也要考虑其他大臣的想法。

而如今在勤政殿,除了皇上就一个平王和平王妃在,连个能为他说话的人都没有。要是今天这事就这么定下来,皇上等会儿就颁下圣旨,就是明日早朝有人提起,他人不在,自然什么话都随皇上说。皇上要说是他自己请辞荣养的,谁敢当面质疑?

“皇上,臣以为,安王管着吏部一直以来都没出过差错。这次也是因为安王殿下离开吏部了,下面那些人做事才敢如此敷衍。若是安王殿下再次回到吏部,必然能督促吏部认真为皇上办差的……”

还不死心?皇帝在心里冷笑了一下,目光锐利地看着李正谦,声音越来越冷道:“爱卿的意思是说有安王在吏部,下面那些人才老实?朕倒是想问问,这吏部究竟是安王的吏部,还是朕的吏部?吏部的人都是安王的人,不肯为朕好好办事是不是?感情朕离了他,这吏部还掌控不了了?”

“不是的,皇上息怒,是微臣说错了话,吏部当然是皇上的吏部,是臣失言……”李正谦这一次是真的被吓得不轻,一时间激动得都不知道如何解释才好。

“哼!”皇帝哼了一声,淡然道,“不是最好!既然是朕的吏部,朕让平王去管想来无需经过李尚书的同意吧?”

“微臣惶恐,都是微臣失言,请皇上恕罪……”李正谦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不起,只觉得浑身直冒寒气。皇上这话是暗指他有不臣之心啊!这样大的罪名李家如何担当得起?

皇帝看着跪在御案前面,头还叩在地上,臀部高高翘起的李正谦,想着这些年被世家牵制的日子,仿佛一下子吐出了一直郁结在胸口的恶气,霎那间真是觉得舒坦得很。一个一个来,总要将世家在朝中的势力慢慢拔去。

“这些年辛苦李尚书了,回府好好修养吧!”皇帝冷声道。明明是一句赞许抚慰的话,但用这样的强调,在这样的情况下说出来,完全变了味道。

“微臣领旨,微臣谢皇上!”李正谦用衣袖擦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再也不敢多言,赶紧谢恩,告退出宫时脚步都有些不稳。

“华恩,李尚书身体不适,派人送他回去。”

皇帝给华恩使了个眼色,华恩立即派人护送李正谦回尚书府,还好心的备了软轿给他,但一路上谁也别想接近他,更遑论与他说话。

随后皇帝就写下圣旨,使得李正谦前脚到家,还没跟家里人说清楚究竟怎么回事,后脚圣旨就送到尚书府,以体恤他年迈身体不适的名义允其荣养。

于此同时,皇帝已经令中书省正式下旨,传令各部,吏部尚书李正谦身体不是精力不济荣养卸职,吏部尚书一职由平王暂代。

将这些事情都处理得差不多了,皇帝和平王这才想起安然还在殿上。耽搁了这么久,那丫头一定无聊了吧?李正谦的丑态被她看了去,只怕回家更要恼恨了。

皇帝在华恩总管的提醒下侧头一看,愣了。只见安然靠在身后的多宝格上,正在打瞌睡。

杨昊有些哭笑不得,竟敢在皇帝处理朝政的勤政殿上打瞌睡,估计古往今来应该还没有人这样大胆的。

杨彦刚才忙着与父皇一起挤兑李正谦,倒是没怎么注意安然。她又站在大殿里多宝格旁边,身前是一个大花盆,里面种着一棵比她还高的罗汉松,将她的身形挡了个七七八八。他隐隐约约一直见她安安静静的在那儿站着,哪里能想到她会在勤政殿打瞌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