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娘子逃婚上了瘾
676700000637

第637章 来者为何(2)

厨子自然不可能就做这么一点,船上这么多人,安然她们吃不完,侍女护卫也可以吃嘛!很快,剑兰就用托盘准备好了两碟子糕点,交给凌云。

凌云对着孙飞羽道:“我家厨子刚刚做的小点心,请三公子尝尝。”

孙飞羽抬起头来,面上很是喜悦道:“如此就多谢了。”他正要叫人把船靠过去好将糕点接过来,就看到凌云轻轻一纵就落到了自己船上,放下糕点对着自己点点头,再轻轻一跳,又回去了。

孙飞羽怔了一下才赞道:“这位公子好功夫!”

凌云略淡然地点了点头道:“一点粗末功夫,让三公子见笑了。”

杨彦也与孙飞羽点点头,而后便招呼道:“锦文,凌云,来,你们也尝尝。”说着,杨彦忽然又满脸正色地起身向安然走去,急道:“对了,这糕点含糖,又有太多油,你们两个可不许吃多了,最多两块。”

安然回头白了他一眼道:“知道了!我们就吃了一块!”说着,安然又对芸娘笑道,“知道的还好,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就小气到这个地步,摆着糕点都不让客人吃,尤其我们还是孕妇呢!”

芸娘以前不太明白,但之前知道太子妃的嫂子因为孕期吃得太多,孩子长得太大难产了,她便体会到太子的良苦用心,自然是不会见怪的。

而不远处的孙飞羽听到这边船上的声音,也抬头看了过来,只是那目光有些奇怪。

凌云一直在注意着孙飞羽,见他的目光似乎是投向太子妃那边的,不由双眼微微眯了一下,暗忖:这位三公子真的是因为太子殿下的琴音而来?还是他真的认出了太子?

临风阁是位于西湖岸边的一座庭院式酒楼,临湖的房间便是其价格最贵的天字号包房。推开包房的几排大窗户,就能看到西湖上那一片碧绿的莲叶、零星绽放的白莲以及无数大大小小的花骨朵。

凌云原本也是在临风阁订的位置,对临风阁也极为了解,等船靠岸以后,杨彦便带着大家跟着孙飞羽走了进去。不过,最后他们还是没有劳烦孙飞羽去订位置,而是邀请他去他们订好的包房里。

因为临风阁生意太好,没有提前订座,好的包房已经都被预订光了。因此,孙飞羽虽然脸色不大好看,但想要与杨彦他们进一步接触,还是无奈地接受了邀请,作为客人随他们去了预定的包房。

凌云订下的是临风阁天字号观景最佳的包房“聆风”。因为临时添了客人,凌云吩咐店家,在包房里多准备了一张桌子,中间用一道四折的屏风隔开来。

杨彦带着众人进去,分男女坐下。

等待上菜的时间,孙飞羽将自己刚刚默记下来的曲谱送给了杨彦。杨彦细细看过,点了点头道:“三公子在音律上的造诣果然不凡!不过在下有一个建议。”

孙飞羽听得杨彦的夸奖,本打算谦虚两句的,后来听到杨彦说有一个建议,他立即正色起来,目光中不但没有不悦之色,反而很有些期待地望着杨彦道:“安公子请说!”

杨彦见了孙飞羽的神情,暗自点头。看样子是个能虚心接受建议的人,出身这样的世家,还能有这个优点,才学又不错,将来倒是个可造之材。

想到这里,杨彦对孙飞羽又多了几分好感,当下笑道:“三公子别紧张,在下只是针对三公子的记谱工具,有一个小建议而已。我觉得,对于记谱,或许用鹅毛笔更合适。”

“鹅毛笔?”孙飞羽眨了眨眼睛,疑惑道,“鹅毛可以做笔吗?”

杨彦一声吩咐,立即有亲随送上他随身携带的鹅毛笔。杨彦让人在临窗的书案上铺上白纸,亲自用鹅毛笔写了几个字,画了几条五线谱,并写下了一小段旋律。

孙飞羽大为惊奇,立即要过去亲自动手试了试,虽然一时间还有些不习惯,但也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笔似乎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及其适合写蝇头小楷。若用来谱曲,不管是画线还是记音符,都比毛笔要好用得多。

孙飞羽双眼发亮,惊喜道:“这鹅毛笔用来谱曲真是绝妙的主意!不知安公子是如何想到这个法子的?”

杨彦摇头道:“这法子倒不是我想出来的,而是从西方传过来的。据说,西方人一开始是用芦苇书写的,后来发现鹅毛更好用些。不过,我这支,用的是天鹅左翼的羽毛。”

孙飞羽细细地将这鹅毛笔仔细看了看,又看了看那琉璃制作的墨水瓶,心中震惊,面上欢喜道:“明日我也让人作一支试试!”

杨彦笑道:“既然三公子喜欢,这支笔,就送与三公子吧!只是,小小礼物不成敬意,望三公子莫要嫌弃。”

“啊,真是太感谢了!多谢安公子,我非常喜欢!”孙飞羽高兴极了,恨不得立即就用这鹅毛笔谱一首曲子试试看。只是想到原本是自己要宴请这位安公子的,结果却成了别人请自己,而且还接受了人家这样独特的礼物,让他颇有些不好意思。

可惜,饭菜上来了,杨彦请他入席,他只能恋恋不舍地放下鹅毛笔,在客座上坐下来。

正式的贵族宴会上,吃饭的时候是不会说话的,杨彦也只是敬了孙飞羽三杯酒,便再也没有说其他的。

孙飞羽见凌云、王锦文、岳朝城都在席上陪客,但杨彦却只介绍了一个姓氏,连个名字都没有透露,心里不由好生好奇。这位安公子到底是何来历?竟然用琉璃来装墨水,他究竟要如何才能打探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