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不吼不叫:妈妈这样教,孩子一定喜欢(小学版)
6768000000029

第29章 鼓励孩子的自立

写给妈妈的话:

每一个孩子都会跌倒,但一次次跌倒后自己爬起来,就会站得更稳,同时,他们幼小的心灵也会更深切地体会到,不能哭,得自己爬起来。

生活案例

春丽是个很温柔的女性,她有一个宝贝女儿乐乐。春丽平时对待孩子总是和蔼、耐心,处处体现出中国妇女特有的母爱。

一个初春的黄昏,爸爸下班回到了那个宁静的小院,春丽正在洗衣服,乐乐淘气地追逐着一只红蜻蜓。乐乐突然看到爸爸,不由喊一声:“爸爸!”并张开两只小手朝爸爸扑来,谁知被一块小石子绊了一下,顿时失去重心,“扑通”一声摔倒在地上。

“呜哇……”乐乐疼得大哭起来。爸爸慌忙想上前搀扶,谁知却被春丽一把拽住了手。

“乐乐,不许哭,自己站起来!”春丽对着女儿大声嚷道。见女儿仍然哭泣着不肯起来,春丽再次怒喝一声:“不许哭,站起来!”

春丽神态严肃,与往常笑咪咪的样子判若两人,爸爸惊异地望着这位“狠心肠”的娘,感到简直不可思议了。

乐乐终于止住了哭声,一双大眼睛委屈地望着妈妈,自己慢慢地爬了起来。

春丽这时才一把抱起女儿:“我的宝贝,真乖,听妈妈的话,摔倒了自己站起来,将来一定是个好孩子。”乐乐懂事地搂住妈妈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道:“妈妈,我听你的话,再也不哭了。”然后瘸着小腿一拐一拐地又去玩耍了。

应对策略

妈妈对儿女常有过度保护的倾向,认为他们没有能力做事情,害怕他们受到伤害,认为他们不够成熟,等等。在很多情况下,儿女比妈妈想象的要成熟、有能力、有忍耐力和承受力。妈妈的看法往往带有成见,而且对于女孩子,妈妈的偏见就更为严重。

在我们的孩子还很小时,从一开始就要像对待顽强的有能力的孩子那样对待他们。如果我们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表现出来的,他们可能就会形成这样的个性。

法国著名哲学家蒙田说:“教育孩子别无良策。谁想使孩子有出息,就不应在青少年时期对他们姑息迁就,而应该常常违背医学规律:不光要锤炼他们的心灵,还要锻炼他们的肌肉。心灵若无肌肉支撑,孤身承担双重任务,会不堪重负。”

1.不要溺爱

溺爱孩子,只会害了孩子。老母鸡总是把小鸡搂在翅膀下,所以小鸡只能飞上矮墙;老鹰总是把小鹰赶出巢穴,所以小鹰才会飞向蓝天。让他吃点苦,他就会学会自立坚强。

有位父母问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我的孩子现在无法无天,谁都管不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马卡连柯反问:“你经常给孩子叠被吗?”

父母:“是的,经常叠。”

马卡连柯又问:“你经常给孩子擦皮鞋吗?”

父母:“不错,经常擦。”

马卡连柯说:“原因就在这里。”

蒙特梭利说得好,要让孩子“懂得自己照料自己,他不用帮助就知道怎样穿鞋子,怎样穿衣服,怎样脱衣服。在他的欢乐中,映照出人类的尊严,因为人类的尊严是从一个人的独立自主的情操中产生的”。

2.让孩子自己动手

当孩子拿着杯子歪歪斜斜地走过来,一下把水泼在沙发上,你是否把孩子赶到一边,心疼地去收拾残局呢?孩子早上起来自己穿衣服,却总是把袖子穿反,把裤子拧成一团,你是否会因为她耽误了时间而大声禁止她,并动手代劳呢?你是否每天让孩子自己洗脸、洗脚、洗袜子、整理床铺呢?

如果你气急败坏地禁止孩子动手,或者你干脆去为她服务,那么,你就错了。

要知道,独立生活能力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本能力,这种能力不是天生的,要从小加以培养,首先就要培养她们逐步养成自己照顾自己的好习惯。

其实,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自己做事,“做”是他们锻炼的机会。孩子一会走就有帮助妈妈的愿望,2岁的孩子就会帮大人拿东西、跑跑腿,3岁的孩子自立愿望非常强烈,什么事情都想去干,但是她们还太小,独立活动能力还很差,常常会把事办糟。这时,父母就应鼓励她们试一试:“你自己去倒水喝!”孩子把水泼在沙发上了,你不要责怪她,因为保护孩子的心灵远比你的沙发重要。这对她们来说,只是犯了个小小的“可爱”的错误。这样的失误,她们长大后自然就会避免了。

3.父母的独立能力

为了让孩子独立成人,父母首先要有独立能力。“只有父母在幼儿期‘离开子女’,才能培养出孩子的独立能力。”要孩子学会独立,父母只有“离开子女”。

我们在以下这些方面学会放手。比如,孩子学着踩缝纫机,你不必担心她会搞坏,在旁边监护着,只要教她方法,让她练习,自然就会学会了。你可以教孩子自己整理书架、书桌,自己布置房间,有条件就让她单独睡觉。你还可以教孩子管理经济费用,把零用钱存起来。总之,凡是孩子自己能办的事都要让她自己去尝试,让孩子出马,自己退在后面。孩子学会了自己照顾自己,具备了自理能力,她就摆脱了成人的照顾,向自主迈出了一大步。

值得强调的是,在帮助孩子自立上的时间投资是很重要的。如果你的孩子在要求自立的敏感期得到鼓励,“让她自己做”,她就会变得比较有能力,比较自信。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做父母的应当明了自己的责任,你们的责任是帮助小孩子生活,是帮助小孩自立,是帮助小孩做人。”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们,放开孩子的臂膀吧,自由的鹰要比禁锢在笼里的小鸟飞得更高、更远。

请记住,自立比帮助更重要,做妈妈的最好只有“一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