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6808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南怀瑾先生被人称为“教授”“大居士”“宗教家”“哲学家”“国学大师”和“禅宗大师”,等等,他还曾一度名列“台湾十大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此外南怀瑾于儒、释、道三类国学当中拥有广泛著作,其成就造诣凸显于《周易》易理的详解上,因博学广闻而被众多学子尊称为“南师”。

南怀瑾的文章,名满天下,引起各国人士瞩目。美、英、法、德、日、韩、加拿大、比利时、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一些名牌大学的专家、学者和男女学生,都仰慕中国文化,崇敬南怀瑾的人品学问,纷纷登门拜访、学习。而南怀瑾总是以诚相待,倾心传授,不求代价,更不要求回报。

南怀瑾在传统文化方面代表作品有《论语别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学微言》《易经杂说》,他在著作中刊正了许多以往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尤其是《论语别裁》在1976年出版之后立刻引发了全民阅读的狂潮,南怀瑾历经岁月的洗礼,他用敏锐的双眼观察着世界上的一丝一毫,再加以多年的总结,他的人生无疑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的。

南怀瑾曾说:“人生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这细腻的言语又恰到好处,南怀瑾的一言一行无不在彰显着他的人生智慧。

南怀瑾喜欢安静地思考,他主张保持内心的宁静,这样才能够守住智慧的底线,南怀瑾遇事从不大吵大嚷,也从不焦急失措,而是冷静地分析事情,可谓“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最后把事情完美解决掉。他从不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相反还很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世事纷乱嘈杂,南怀瑾在一隅里安静地思考,这让他体会到了很多人生真谛。

佛家有一句著名的话:“心如明镜台,不使惹尘埃。”南怀瑾非常懂得养生,遇事不生气,遇人笑脸迎,从不给自己找麻烦,更不给别人找麻烦,随时调节自己的心情,让忧虑远离自己,所以我们很少见到南怀瑾皱着眉头的时候,他每天都是一副笑脸,这跟他的自我调节有很大关系,他把自己的心当作一面明镜,并时常拂拭,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不被外物所累。

在面对逆境的时候,南怀瑾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哲学,南怀瑾在面对不友好的情况时不嗔怒,面对误解的时候甚至不辩解,他有坚定的信念,面对诸多磨难他始终淡然一笑,泰然自若,最后都将这些“绊脚石”一一抛在身后。南怀瑾还曾感谢过给予他逆境的人和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南怀瑾拥有这种感谢逆境的心态实在令人佩服,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成就了今天的国学大师。

在说话方面,南怀瑾一向谨言慎行,从不口出狂语、妄语,每一句话都经过他的深思熟虑。除了在讲课时,南怀瑾一向是一个话语不多的人,因为他知道“智者寡言,愚者多言”,避免言多必失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说话,在这方面还包括话说三分留七分,南怀瑾知道有些忠言说多了会让别人厌烦,所以他总是寥寥数语浓缩精华,而不是没完没了劝告啰唆。

南怀瑾人生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包括宽恕别人的方式,交朋友的智慧,做学问的要领,谦卑的为人姿态等,本书为您一一梳理南怀瑾的语录,从这些语录拓展开来,深刻剖析南怀瑾的人生智慧以及做人的态度,给人以智慧的启迪,让人从中得到些许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