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美国常青藤盟校的录取标准:卓越,从这里开始
6809100000010

第10章 哥伦比亚大学:所有人都不相信你时,你仍然要相信自己(4)

库柏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的一个贫民窟里长大。他的父亲是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家里供暖,库柏常常拿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去拾煤块。库柏为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以免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

但是,那些孩子还是时常看见他,甚至有一伙孩子常埋伏在库柏从铁路回家的路上,袭击他,以此取乐。他们常把库柏的煤渣撒在街上,使他回家时一直流着眼泪。这样,库柏总是生活在恐惧和自卑的状态中。

后来,库柏读了一本书,内心受到了鼓舞,从而在生活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本书是荷拉修·阿尔杰的《罗伯特的奋斗》。

在这本书里,库柏读到了一个像他那样的少年奋斗的故事。那个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少年最终战胜了这些不幸,库柏也希望自己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

库柏读了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荷拉修的书。当他读书的时候,他就进入了主人公的角色。整个冬天他都坐在寒冷的厨房里阅读关于勇敢和成功的故事,不知不觉地汲取了力量。

在库柏读了第一本荷拉修的书之后几个月,他又到铁路捡煤块。他看见三个人影在一个房子的后面飞奔。库柏最初的想法是转身就跑,但很快他记起了他所钦佩的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紧,一直向前大步走去,犹如他是荷拉修书中的一个英雄。

这是一场恶战。三个男孩一起冲向库柏。库柏丢开铁桶,坚强地挥动双臂,进行抵抗,使得这三个恃强凌弱的孩子大吃一惊。库柏的右手猛击到一个孩子的鼻子上,左手猛击到这个孩子的胃部。这个孩子便停止打架,转身溜跑了,这也使库柏大吃一惊。同时,另外两个孩子一起对库柏拳打脚踢。库柏设法推开了一个孩子,把另一个打倒。现在只剩下一个孩子了,他是领头的人。他突然袭击库柏的头部。库柏设法站稳脚跟,把那个孩子拖到一边。这两个孩子站着,相互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这个孩子一点一点地向后退,也溜跑了。

直到那时库柏才知道他的鼻子在流血,他的身上由于受到拳打脚踢,已变得青一块紫一块了。在库柏的一生中,那一天是一个重大的日子,那时他克服了恐惧。

从那以后,库柏并不比过去强壮多少,而攻击他的人也并没有有所收敛。前后不同的地方在于库柏自身的心态。他已经学会了克服恐惧,面对困难。他决定不再听凭那些恃强凌弱者的摆布,他要改变他的世界,他后来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库柏给自己定下了一种身份。当他在街上痛打那三个恃强凌弱的孩子时,他并不是作为受惊吓的、营养不良的库柏在战斗,而是作为荷拉修书中的人物罗伯特卡·佛代尔那样大胆而勇敢的英雄在战斗。

一个人如果把自己视为成功者,这种心态便有助于打破自我怀疑的习惯,相信自己,把一切困难视为机遇。

8.充满自信地走过实现梦想的道路

自信如同一个人能力的催化剂,它能将人的所有潜能都激发出来,使其发挥到最佳状态。

——哥伦比亚大学箴言

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我们总会遭遇这样或那样的打击,比如事业上的不顺心、学习上的不如意等,而这些不如意与不顺心会使原本雄心壮志的我们,突然觉得穷途末路。这时,一些人就开始觉得自己能力不足,处处不得志。尤其是那些有自卑心理的人,此时会变得更加颓废与消沉。他们总是过低地评论和挑剔自己,给自己设置一连串的“不可能”。其实,很多时候人们都是自己在给自己设限,去掉限制,你会发现自己拥有的能力远比自己认为的强大得多。

他出生在美国马里兰州,他的祖先来自于澳大利亚,他的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在家里,他排行老三。

因为家境不好,父母很早就打算让他辍学,但遭到了两个姐姐的强烈反对。在他的记忆中,那次两个姐姐和父亲吵得很厉害,大姐甚至一度提出由自己来资助弟弟读书,但最终仍没有得到父亲的同意。

虽然吃的是咸菜白饭,但是6岁时,他的身高已经达到四英尺三英寸,这让他感到很烦恼。细心的姐姐发现了这一变化,认为他将是罕见的游泳天才。于是她想方设法弄了一些游泳方面的杂志给他看,并利用闲暇时间给他讲解相关知识。在姐姐的影响下,他对游泳变得近乎痴迷起来。

当他把要立志做一名游泳运动员的想法告诉父亲时,却遭到父亲的强烈反对。原因是他的两个姐姐已经是游泳运动员了,巨大的开销早就让这个贫困的家庭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在经济低迷的时候,父亲不得不靠卖血来维持家用。父亲当场就给了他一巴掌,否定了他的这个想法。

然而他并不甘心做一个碌碌无为的人。在姐姐的指导下,他总能轻松学会别的少年所不能掌握的技巧,他11岁那年,姐姐把他推荐给鲍曼教练。

鲍曼看了他杰出的表现后,迫不及待地赶到他的家里,对他的父母说:“你的儿子天赋极佳,他的潜力是无限的,让他跟我学游戏吧。”同样的话语,父亲听过很多次了。这一年,父亲成了一名警察,母亲也当了老师。因为经济条件的改善,父亲没再拒绝教练的请求。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他终于将自己的理想变成了现实。2001年,他打破了200米蝶泳世界纪录,成为最年轻的世界纪录保持者,并赢得了“神童”的美誉。2003年,他接连5次打破世界纪录,被评为年度世界最佳男子游泳运动员。2007年,在墨尔本世锦赛上,他更是独揽7金,被人称为世界泳坛上的“一哥”。

2008年8月10日,在北京奥运会的比赛中,他轻松获得男子400米混合泳的冠军,并再次打破这个比赛的世界纪录。

他就是菲尔普斯。2008年,他带着一家人开始了环球旅行,最后一站就是长城。想起童年的往事,他感慨万千。他站在城墙上对父亲说:“亲爱的爸爸,还记得小时候你经常嘲笑我不要痴人做梦,但你的儿子很争气,不但成了世界冠军,也实现了当时立下的环球旅行的誓言。”父亲紧紧地拥抱着他,热泪盈眶。

菲尔普斯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梦想就应当充满自信地为之奋斗,进而去实现它。

拿破仑·希尔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心存疑虑,就会失败;相信胜利,必定成功。相信自己能移山的人,会成就一番事业,认为自己无能的人,将一辈子一事无成。”自信可以克服万难,只要相信自己就不怕事情做不成。自信可以让人从内心真正地喜欢自己、欣赏自己,让自己活得自在。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只有保持自信心,才能走得更远。

9.坚守自己必胜的信念才会成功

在任何时代,坚守自己必胜的信念是成为强者的必要条件,强者与普通人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拥有常人所没有的顽强毅力和不轻言放弃的自信心。他们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目标,而是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哥伦比亚大学箴言

坚定的自信心可以使平凡的人也能取得卓尔不凡的成就。假如在还没有做一件事情之前,就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我不行”,那么在面对恶劣的客观环境时,很可能就容易败下阵来。假如你是一个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人,并把这份自信作为一种精神支柱,那么你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最后取得胜利。当然,并不是说只要拥有自信就会获得成功,但自信是获得成功的前提。

有一位名叫希瓦勒的乡村邮递员,他每天徒步奔走在各个村庄之间。有一天,他在崎岖的山路上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发现,绊倒他的那块石头样子十分奇特。他便拾起那块石头,左看右看,有些爱不释手。

于是,他把那块石头放进自己的邮包里。村子里的人们看到他的邮包里除了信件之外,还有一块沉重的石头,都感到很奇怪,便好意地对他说:“把石头扔了吧,你还要走那么多路,这可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希瓦勒取出那块石头,炫耀地说:“你们看,有谁见过这么美丽的石头?”

人们都笑了:“这样的石头山上到处都是,够你捡一辈子的。”

回到家里,希瓦勒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他想用这些美丽的石头建造一座城堡。

于是,他每天在送信的途中都会捡几块好看的石头,不久,他便收集了一大堆。但离建造城堡的数量还远远不够,他便开始推着独轮车送信,只要发现中意的石头,就会装上独轮车。

此后,他再也没有过上一天安闲的日子。白天他是一个邮差和运输石头的“苦力”,晚上他又是一个建筑师。他按照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来构造自己的城堡。

所有的人都感到不可思议,认为他的大脑出了问题。

二十多年以后,在他偏僻的住处,出现了许多错落有致的城堡,有清真寺式的、有印度神教式的、有基督教式的……当地人都知道有这样一个性格偏执、沉默不语的邮差,在干一些如同小孩子建筑沙堡的游戏。

1905年,法国一家报社的记者偶然发现了这群城堡,这里的风景和城堡的建造格局令记者慨叹不已。为此,这位记者专门写了一篇介绍希瓦勒的文章。文章刊出后,希瓦勒迅速成为新闻人物。许多人都慕名前来参观,连当时最有声望的大师级人物毕加索也专程参观了他的建筑。

现在,这个城堡已成为法国最著名的风景旅游点,它的名字就叫做“邮递员希瓦勒之理想宫”。

在城堡的石块上,希瓦勒当年刻下的一些话还清晰可见,有一句就刻在入口处的一块石头上:“我想知道一块有了愿望的石头能走多远。”

据说,这就是当年绊倒过希瓦勒的那块石头。

希瓦勒之所以最后会成功,就是因为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并为之不断努力。信心与决心不断激励着他朝着自己的目标一步步前进。

曾经有人打过这样的比喻,人生就像是打一副牌,发到手里的牌,自己决定不了,而怎么打手里的牌则由自己决定。要打好人生这副牌,我们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脚踏实地,沉着冷静,不管自己的人生遇到怎样的困难,始终不怨天尤人,也不轻言放弃。

有一个美国女孩,小时候因一次意外,眼睛受了重伤,最终导致双目失明。但庆幸的是,通过手术,她还是能通过左眼角的小缝隙来看这个世界。面对自己残缺的身体,她不仅没有悲观厌世,而且接受了现在的自己,更加坚定了活下去的信念。

这个女孩很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跳房子的游戏。因为眼睛看不到记号,她只有努力把每个角落都记在脑子里,然后像个正常人一样参加游戏。凭借着一股韧劲,她曾到一个乡村里教过书,在教书之余,她还在妇女俱乐部做演讲,到电视台做谈话节目。双目失明并没有影响她的人生,相反,她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努力奋斗,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的文学学士学位及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硕士学位。

她所著的自传体小说《我想看》在美国轰动一时,成为畅销名著,激起了无数人的斗志。她就是波基尔多·连尔,她曾这样说:“其实在内心深处,我对变成全盲始终有着一种不能言语的恐惧感,但我也深知,这种恐惧不会给我带来一点儿益处,我只有以一种乐观的心态去面对这一切,激励自己,才能最大程度地改变现状。”

也正是她这种乐观的心态,不仅成就了她辉煌的人生,也使她在52岁时,经过两次手术,获得了高于以前40倍的视力,再次看到了美丽绚烂的世界。

同样的困境,同样的际遇与磨难,有些人可能会很快垮掉,有些人却能坚持与磨难做斗争。身陷困境时,有的人早早地就屈服于困难和苦痛,而有的人则奋起抗争,展开了与困难的斗争。成功者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总是以积极的信念督促自己不断进取,战胜自己的缺陷,而失败者却恰恰相反。

成大事者和创造奇迹的人并不是有三头六臂和高强法力的神仙,他们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力。有了决心与信心,就有了成功的机会。勇敢地走出去,去努力,去奋斗,一步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