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高效能企业的7个习惯
6810000000002

第2章 习惯一:管好时间——赢得商战的基础(1)

善于投资的成功人士善于运用时间、会做计划安排,绝不会在不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人和事上浪费一分一秒,总是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么。

时间是每个人最珍贵的财富,只有高效迅捷、善于有效利用和管理自己时间的人,才能在有限的人生中获得最大的进步和更多的突破。

一切成功的企业都善于管好时间,而卓越的管理者会带领团队,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不断地去反复演练,最后形成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竞争力。

【我们的时间都到哪里去了?】

8点半到9点半是清理前一天积压的工作,因为昨天的工作还没有完成,或者是把重要的事情忘记了,只完成了一些没有价值的小事。

从9点半到10点半,一些人开始互相聊天,打扰别人的工作。

10点半到12点会陷入各种各样的“会海”之中。

12点到下午2点是午饭和休息时间。

2点到4点又是相互沟通与协调的时间。

4点到5点,如果不开会就聊天,有些人还可能在那儿发呆。

5点到5点半,该准备回家了,或者是准备加班。因为白天没有做完事情,如果留到明天还会和今天一样,所以只好加班。

晚上加班时,很多员工上网聊天,打私人电话,或者发呆甚至睡觉……

在一个企业里面,不管是文职人员、市场营销人员,还是管理人员,生产线上的工人,都在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不知不觉漫无目的地消耗着生命、时光和各种资源。

值得我们研究的是,时间是被怎么浪费掉的?

1.时间人人相同,但浪费的方式各有不同

什么是时间?很多人之所以浪费时间,是因为对时间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时间的定义

专家们是这样定义时间的:从过去,通过现在,直到将来,连续发生的各种各样的事件过程所形成的轨迹。

时间的特征是独一无二的。

(1)具有绝对的公平性。

时间是绝对公平的,它的公平性在于对每一个人都会以同样的速度逝去,无论年老年少,无论职务高低财产多少。每一个人在有生之年,拥有的时间资源是一样的。没听说哪个人钱多,就可以一天有25个小时。所以我们任何一个人,都没有办法获得更多的时间。

(2)时间具有不可再生性。

时间不同于可再生的植物,一旦逝去,就不会再次出现。

(3)时间具有不可逆转性。

想要时间重新来过,是绝对不可能的。任何人、任何事物都不能阻止时间前进的步伐。今天过去了就不会重来。

(4)时间具有不可停滞性。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时间都以同样的速度前进,不会停止。

(5)时间具有不可伸缩性。

时间既不能拉长也不会缩短,是以同样的状态存在着。睡着的时候把时间弄短一点儿,等醒了以后再把它弄长一点儿,只能是梦想。

(6)时间具有不可替代性。

时间绝无仅有,任何东西都不能替代。

由此可见,时间的特性决定了它是世界上最稀缺、最宝贵的一种资源。

大家都熟悉木桶原理。一个用不同长短的木板所拼成的水桶,存水量的多少不是由最长的那块木板决定,而是由最短的那块木板决定的。因为,水桶里的水位越过最短的那块木板的边缘就会溢出,不会再增长。这时,长木板会因为短木板的局限,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变得多余。

若想让水桶装更多的水,就必须把木板中最短的那块加长。

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时间恰恰就是所有的资源里,最短最短的那一块“木板”。

所以,如果我们不能够管理好时间,就什么都管理不好。

员工的时间价值

有专家进行过分析:企业员工一年的制度工作时间,应用365天减去100多天的假期以及事假、生病的时间,剩下240多天,即员工平均每个月在公司工作的时间,只有20天左右。

企业的员工大约只有20%的时间在为公司创造着效益,这属于有效时间;有30%的时间,在等待,在聊天,或者自己都不知道在干什么;还有30%的时间在忙而无效,就是员工的确在干活,但是不知道方向、目的是什么。这样的工作,经过研究发现根本没有任何效益可言。

还有20%的时间,我们的员工在干什么?在干着一些损害公司的事情:如规定早上8点钟上班,有相当一部分人会迟到,或者在做工作前的准备工作,如此被占用了半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可以说,这半小时员工没有为企业创造出任何效益。

有的员工在上班的时候会闲聊、喝茶看报纸,放着紧急的工作不做却处理一些并不紧急的工作,如果领导在身旁,他们会表现得工作很积极努力,没有领导的时候就消极怠工。

还有不少员工确实是好心办坏事,以为自己是在为公司出力,作贡献,可实际上,是在帮倒忙……

如此看来,在一个企业里面,员工们大约80%的工作时间被白白浪费掉了,也就是说有80%的时间是无效的,不产生效益的。

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员工没有明确的价值观、不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而造成的。

管理者的时间价值

举个例子,在北京,一辆出租车每月要向出租车公司缴纳的管理费及各项税费共4500~6000元,也就是出租车司机们每月的份钱。按4500元来算,假如出租车司机每月工作30天,那么他们每天的份钱是150元,如果每天的油钱、餐费及其他与工作有关的花费是100元,那么一个出租车司机每天至少拉活250元,才能不亏本,拉活300元,才能赚50元。

如果出租车司机有一天在家休息,那么当天150元钱的份钱就一分没挣到,第二天的份钱就成了300元,加上油钱等费用,他如果还想赚钱,就得有500元的收入,怎么实现呢?这要司机在每天工作10小时或12小时的基础上把工作时间翻番,但这是不可能的,于是,司机就亏损了一天的份钱。

我们从这个故事入手,引申到企业,在企业里,老总和中层经理们或多或少的都承担着企业的营收目标,就像出租车司机一样,经理们每月、每天甚至每小时的时间都是非常昂贵的,他们必须要挣出最低的份钱来。

比如,对一个每月目标销售额为100万元的经理来说,他每10分钟的时间价值是950元,这就是该经理每10分钟的份钱。如果他不能赚到这个份钱,对自己和企业而言,就是亏损。

但是,经理们每天的时间都用在赚份钱上吗?经理们10分钟的财富,在企业里被大量地、悄悄地浪费着,可怕的是,大家都习以为常。

我们在企业里经常看到这些问题:

(1)电话又响了,有急事的、请示的、投诉的、朋友聊天的……都是不得不接的电话。可是,接电话的人手头上正在写的一个计划,一个上午了,还没写几个字……

(2)马拉松式的会议已经开了两天了,还没有什么结果。会上你进来他出去,东一句西一句,说着说着就跑题了。有的人在会上长篇大论,表扬与自我表扬;有的人开了半天会,还不知来干什么;还有的人,把开会当休息,闭目养神……

(3)有的人就像救火车,哪里有火情就马上赶到哪里,日理万机。可是这里也救火、那里也救火,天天忙救火,他根本没有时间静下来想想,“火灾”是从哪里来的?

管理者们还经常用以下方式浪费宝贵的时间:

①做事情没有轻重缓急和主次之分,经常本末倒置,埋头于无关重要的事务。

②喜欢下属事事请示和汇报,在真正执行时,大大浪费了时间。

③对下属工作不放心,替下属做工作,结果整天被埋在事务性的工作里。

④上司不定期的召见使中层经理的时间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⑤将自己熟悉和喜欢的事情尽快做完,对于棘手的事情进行拖延,直到通过加班来完成。

企业管理者们每天、每小时、每10分钟的份钱要比普通员工多得多,但是管理者们的时间和其他人一样,都一天24小时,如果时间管理得不够好、效率不够高,中高层经理们就难以挣回自己的份钱。如今很多经理每天的工作都是亏损。

如果一个经理一天里有3个小时是低效率的,那么只有两个解决办法,要么就是在另外3个小时将效率提高100%,挣回两倍的份钱,这个显然不太可能;要么就是再加班3个小时,而实际上,很多经理的时间计划已经是每天10个小时甚至是12小时了,如果再加班3个小时,他们会陷入时间管理差——效率低——份钱挣不出来——拼命加班——更加劳累——效率更低——时间管理更差的恶性循环,导致企业的目标被迫降低。

2.时间管理的工具和原则

很多企业从来没有接触过时间管理,也没有应用过时间管理,不了解时间管理将给企业挖掘出一个财富之源。

什么是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

时间管理并不是要把所有事情做完,而是更有效的运用时间。

时间管理的目的除了有决定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之外,还有决定什么事情不应该做。

时间管理不是完全的掌控,而是降低变动性,其最重要的功能是透过事先的规划,做一种提醒和引导。

重视时间管理并付诸实施,坚持效率第一,将为你的企业迎来新的突破与发展。

时间管理的工具

(1)记录下自己的时间分配情况。

想要有效地管理好自己的时间,真正做到卓有成效,就应首先了解自己的时间是怎么耗用掉的。分析自己的时间,也是系统地分析工作,鉴别工作重要性的一种方法。

时间分配的重点是待办单、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①待办单。

将你每日要做的工作事先列出一份清单,排出优先次序,确认完成时间,以突出工作重点,以此来避免遗忘事务或将未完事项留待明日。

②待办单主要包括的内容:

非日常工作。

特殊事项。

行动计划中的工作。

昨日未完成的事项。

③待办单的使用注意。

在每天的固定时间制定待办单(一上班就做)。

只制定一张待办单。

完成一项工作就划掉对应项。

待办单要为应付紧急情况留出时间。

每天坚持。

④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

(2)划分工作时区。

你应将一天的时间分成几块用来处理某些固定的事情,以免被其他事情所扰。比如,在特定的时间段阅读和回复e-mail,在特定的时间段处理文件、答复客户的要求、打重要的电话等等。这样的安排,可以帮助你更快地完成工作。

(3)能够很快地找到自己要的东西。

有关机构对美国200家大公司职员做调查时发现,公司职员每年都有六周时间浪费在寻找乱放的东西上面。这意味着,他们每年要损失10%的时间。对此最好的解决方法是:不用的东西扔掉,不扔掉的东西分门别类保管好。

(4)工作最好一次性完成,不可时断时续。

研究发现,令职员浪费时间最多的是时断时续的工作方式。因为你在重新工作时,需要花时间调整大脑活动及注意力,才能从停顿的地方接下去做。

(5)事前有准备。

延误是最浪费时间的情况,避免这种情况出现的唯一办法是预先安排工作。做到事前有准备,你才能把本来会失去的时间化为有用的时间。

(6)不要拖拖拉拉。

有些人会花许多时间思考要做的事,担心这个担心那个,找借口推迟行动,并为没有完成任务而悔恨。如果没有这些拖延,他早已完成任务而且应转入下一个工作了。

(7)有策略地安排开会的时间。

如果是由你主持召开会议,将开会时间安排在上午11:00比较合适。请告诉每一位与会人员,会议将在中午12:00结束,这样就不太可能拖延。人们在肚子饿时,会比较迅速地切入正题。

(8)改进工作方法。

处理简单事情的改进余地不大,但在处理一些复杂事物时,若多动动脑子,往往可以找到减少处理时间的办法。

(9)充分利用零碎时间。

实际工作中,你会发现有很多没有工作任务的小时间段,累计起来会很可观。你要学会利用这些时间片段,做一些有用的事情。这样,在相同的时间内,你所做的事情可能比别人多很多。

(10)注重劳逸结合。

计划不要排得满满的,一是要安排适当的休息时间,二是要留有一些余地,因为一项工作到底要花费多少时间你不一定能准确计算。不会休息就不会工作,适当的休息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差错。

时间管理原则

时间管理原则也称SMART原则。

(1)S(Specific)原则:明确性。

所谓明确就是要具体、清楚地说明想要达成的行为标准,而不是用抽象的语言和内容说明。明确的目标是成功团队所具有的一致特点。很多团队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目标本身模棱两可,或是没有将目标有效地传达给相关成员。

比如“增强客户意识”,对目标的描述就很不明确,因为增强客户意识有许多具体做法:减少客户投诉、提升服务速度、使用规范礼貌的用语、采用规范的服务流程等等。有这么多增强客户意识的做法,你所说的“增强客户意识”到底指哪一个?

不明确就没有办法评判、衡量。所以我们建议这样修改,比方说“我们将在月底前把收银的速度提升至正常标准”,这个正常的标准可能是2分钟,也可能是1分钟,或分时段来确定标准。

如果领导有一天问:“这个目标离实现大概还有多远?”团队成员的回答是“我们早实现了”,那么领导和下属对团队目标就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