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拿破仑传
6821300000001

第1章 译者序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的《拿破仑传》(Napoleon)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将史实与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作者在后记中称,本书着重描写的是“拿破仑的内心历程”,但这种描写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以拿破仑的书信、谈话录和人生经历等为基础,“始终忠于史实”。第二,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路德维希是作家而非史学家,加上他把善于刻画传主性格的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作为效仿的楷模,这就决定了其传记作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拿破仑传》于1925年首版后,很快由英国的伊登·保罗夫妇(Eden and Cedar Paul)译成英文,该英译本在1927年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二。

路德维希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他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学,后来选择了作家和记者生涯。1906年他移居瑞士,并于1932年获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在二三十年代,他的传记作品如《歌德传》《拿破仑传》《米开朗琪罗传》《林肯传》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1940年,路德维希流亡美国,直到二战结束后才返回瑞士。1948年,他在瑞士去世。

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早就有了中译本,而且不止一个。但由于此书翻译难度较大,这些译本无论是从英文转译而来,还是译自德文原著的,都存在较多的错误和疏漏。为此,我们于2006年应约从德文原著重译了此书,具体分工如下:第一章及第二章前13节由浙江大学石见穿翻译,第二章第14—20节及第四、第五章和后记、拿破仑年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梁锡江翻译,第三章由同济大学龚艳翻译。最后由石见穿对全书专有名词的译名做了统一,对第三章和后记的译文作了修改并加了译注。

因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我们的新译本在改正旧译本中的差错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疏漏和错误。为此,我们于最近几年断断续续地对原来的译文做了全面的检查,改正了其中的一些错误和不够准确的表达,并增加了一些注释,使译文的整体质量有了一定的提高。

在体例方面,原著每章各小节没有标题,但在每一页顶端的正文上方标有概括该页内容的主题词。为了保持忠实,我们的译本采取了同样的做法。不过,由于译本的页数少于原著,因此无法与原文完全一致。书中的注释均为译者所加,附录《拿破仑年表》为原著的一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花城出版社的《拿破仑传》(梅沱等译)的译注及某些词句的翻译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在此谨表感谢。北京大学王建教授帮我们搞到了这本传记的德文原稿,上海理工大学的胡丹老师帮助查阅了书中若干人名与名词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因水平和时间有限,这个修改后的译本肯定仍存在差错,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译者

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