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记者型主持人语言智略研究
6839900000014

第14章 优秀案例分析(5)

众所周知,张泉灵称得上是目前最优秀的电视新闻记者型主持人,她敏锐、果断、专业、忘我,无论是在珠峰大本营还是在汶川地震灾区,演播室内外的张泉灵都获得了无数的掌声,特别是汶川地震报道中,她还被网友称为“震区最美的战地记者”。有了汶川地震相关报道的经验,这次玉树地震救援报道中,张泉灵更加稳健从容。在这段连线报道中,张泉灵围绕着“生命”这一个核心信息元素,成功地设置了一个观众普遍感兴趣的议题,从宏观出发,介绍现场的情况:80个左右的帐篷;可以容纳850个受灾群众居住;一天可供1800人吃饭;已经治愈了2100多人;61个重伤员已全部救活。她用这样的一组数据来说明自己的感受——“‘活着’是最具有力度的两个字”。我们知道,很少有人敢在现场报道中使用大量的数据来说话,因为一是担心数据太抽象观众听不明白,二是担心稍不注意说错后造成事实性的错误就不可挽回了。但是张泉灵这段宏观的数据罗列却让观众了解到这个震区医院规模大、功能多、医疗救治能力强,给关心震后治疗的人们吃了一颗定心丸。在做好宏观介绍后,她从地震当天出生的女婴这个新闻细节出发,以女性独特的视角为大家讲述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人文关怀的故事。直播后,新华网、网易等媒体将关注的目光投向这个女婴,社会好心人士也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因为张泉灵的报道,全社会的爱心都汇聚到“金珠拉毛”这个解放军救出来的小仙女身上(参见http://news.xinhuanet.com/video/2010-04/20/c_1244831.htm。http://news.163.com/10/0427/02/658AT6F300014AED.html。http://www.baidu.com/link?url=Hws A00u4_a Xyzfx3Vsu SRPRAJJ07h4K. TJa99g9LG4Foo Yj G6Qnr6RNTV3fu8Ke L9u7t Ky7pv SWB4ni Sdz8b_y Mf MDy IDw. ez25SEa Ws U4ihi。),可以说,是张泉灵的这段报道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

(二)解说钱塘观潮

钱江潮是自然造物的胜景,观潮弄潮也成人类文化的奇观,从2009年开始,央视就联合浙江当地多家媒体直播钱江潮的壮丽景象。2012年农历八月十七,张泉灵在海宁盐官古镇现场解说了钱塘观潮。

紫凝(演播室主持人):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2012年钱塘观潮,我们来看看最新的情况。按照潮水的推进速度,预计潮水会在今天中午的12:43抵达海宁的盐官,1:13到达海宁的老盐仓,1:51抵达萧山美女坝,2:43抵达钱江新城。此刻呢,据说潮水已经到达了观潮的最佳地点海宁的盐官古镇。本台的记者张泉灵现在就在现场,我们马上来看一下现场的情况。泉灵,你好,目前现场情况怎样?来给我们具体介绍一下吧。

张泉灵:紫凝,你好。刚才的直播点是在海宁的大缺口,距离我这个地方大概是十公里,事实上整个十公里沿着海塘都站满了人,很多人在等着观潮,当然不同点位上看到的潮水形态和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而真正的精华的部分就要到我现在所在的海宁盐官看一线潮。

那么现在潮水还没到但人潮已经相当汹涌了,而且这两天海宁盐官观潮公园里的人数是呈几何式上涨的趋势,前天8000人次,昨天32000人次,今天最新数字已经超过了88000人次。我再给大家一个小贴士,如果想站到我这边第一排茶座的位置,需要早上9点钟就来占座了。那么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问,到底到现场看潮和看直播感受有什么不同?当然现场看潮是人生经历的一部分,是无可替代的,但是通过我们的直播来观潮的话,那么您会获得在现场观潮永远无法获得的视角。

那么今天呢,我们不妨把今天设在盐官的镜头给大家做一个介绍,看看我们拥有怎样的不同视角,我们从最靠近潮来的这个方向,也就是从东往西来捋一遍:

第一个位置,我们看到江的中心有一座非常像东方明珠塔的水文塔,那么这样一个水文塔上面就有一个我们的摄像机位,应该说它是最靠近潮来的位置,是最早能向我们发出警报的消息树。为了让您在我们设的这个点能够看到呢,我们的摄像也是非常不容易,因为他早上从旁边的小索道上了这个水文塔之后不仅要被晒一天的时间而且还不敢上厕所,因为没有地方上厕所。

好,我们再来看在江塘的一边我们有一个轨道的机位,之所以要有轨道,是为了让整个的机位能够行动起来,如果我们的摄像师和他的助理能够稳定地跑出每秒五到七米的话,就能够让大家追着潮来看一看了。

在岸边上,我们有一个观潮公园的地标性建筑,叫占鳌塔,也是我们固定机位当中最高点的机位,在最顶上,宝塔的七层有我们的一位摄像。俗话说“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么上了宝塔的七层,当然看到整个潮的形态会更加的完整和宏观。

再往西走,我们设置了一个长达十米的摇臂机位,那摇臂机位和人的视点不同的是,它可以深入到江的中心,而且有起伏,能够和潮水有更加亲密的接触。那么说到亲密接触呢,可能完全比不上我们设到江中心的一个工业摄像头,它可以说能够感受到潮水扑面而来的感觉,而且这个工业摄像头的质量是一年比一年更加好,这两天的试验来看,发现整个工业摄像头甚至在潮水没过它的时候,还始终会有信号,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一会儿您就知道了。

当然说到这所有的机位当中,今年还有一个特别的机位,那么就是我们的直升机视点,这个直升机呢能够一直跟着潮跑,这两天我们在现场的观众已经总结出经验了,那就是如果直升机来了的话就意味着潮水也快要来了,而且我们的驾驶员这两天已经试验过,最低的时候甚至可以贴在潮水之上五米给大家带来极其震撼的镜头。

远远地现在我们已经能够看到潮水冲我们涌过来了。在这里我们也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既然说我们这个盐官的部分是精华的观潮点,精华就在于出现“一线潮”,之前大家可能注意到了,在大缺口的位置潮的方向是多变的,出现的是交叉潮,而这样的交叉潮慢慢地被河道束扰,到盐官这个位置就束到了仅仅三公里,两股潮合并为一。

我们直升机在捋着潮走,这个感觉真的非常像检阅部队啊,如果说在嘉兆大桥那边是一个点兵的地方,那么到大缺口是一场先锋战是一个几股部队汇拢的地方,而在这里,主力集合完成,就要开始进入攻坚战了。

当您从一个高点的视角上其实可以清楚地发现潮涌过的江面和潮未至的江面是截然不同的。潮未至的江面平静如镜,而潮经过的地方就已经变成了一个波涛世界,变成了海的一部分。

现在虽然潮水距离我站的位置差不多还有五百米,但是我们已经可以感受到今天的潮高是非常惊人的,这是在盐官的一个重要看点,那就是在整个钱塘江畔观潮,到盐官的部分,潮高是最高的,历史上最高的高度是三米七,那么昨天已经达到了一米八五,那么今天按照规律还会更高一些。

现在站在占鳌塔上,已经能够清晰地看到潮水远远而来。占鳌塔在整个盐官占有非常奇特的位置,因为之前如果说这个“一线潮”还有不同的形态,还有缺口的话那么到了占鳌塔这个视角上,它一定能把所有的缺口补齐,就像所有的部队列兵整齐等待检阅一般。

我们看到潮水经过不同的塘边由于地形的影响它不断地会在靠近北岸的地方出现小的缺口,但是迅速的缺口又会被潮水的力量挤拢在一起,如排成一列的千军万马同时开进。我们的直升机迎着潮水飞过去,这样的快速的扑面而来的感觉是站在岸边永远无法感觉到的。

在盐官看潮有几个看点,第一个是我刚才和大家隆重推荐的所谓的“一线潮”,那么它是整个钱塘江畔看潮的潮高最高的地方,当然这里面会有一个悬念,其实只有当它经过你脚下的时候你才能确切地领略潮高有多少,用肉眼去观察的时候始终会有一个误差。有时候你远远地看去的时候,这个气势是相当的惊人,但是它经过你脚下的时候它的潮高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高;有时候你远远看去它非常的温柔,但是经过你脚下的时候却会带给你极大的震撼,因为这不仅跟潮高有关系和潮的形态也有直接关系,这也是在盐官看潮精华的部分,就是看这个气势。

从直升机的视角里我们已经提前领略了这个万马奔腾的气势。潮水直扑水文塔而来。我们来等待一下潮水一下子扑在水文塔的立柱上那令人震撼的声音。潮声已经变得越来越大,我们甚至能够感觉到地面和人的心在一起颤动。果然在经过占鳌塔的这个位置,我们看到潮水排成了相当漂亮的直线,像是久经训练的部队一般。潮头冲刷着有两百多年历史的鱼鳞塘继续往前推进。

人在看潮的时候会有诸多的感慨,而潮水以它一天两次永远不变的姿态在告诉你说,你可以束缚我但是你永远没有办法阻挡我。

我们的工业摄像头被潮水淹没,因为水面瞬间会提高好几米,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潮的先锋涌过之后,后面的潮水依然不断地在冲刷镜头。潮水以每秒钟五到七米的速度,在向下一个观潮点也就是老盐仓推进,懂潮的观潮者在这一刻并不会离去,因为刚才我们只领略了在盐官观潮的第一个看点那就是“一线潮”。事实上,在几分钟之后有可能会出现一波南潮,当然这需要有些缘分,因为每天潮水的行进方向不一样,它对南岸的打击力度也是不同的,当它打击力度足够强的时候,会形成一股反射潮,在几分钟之后直扑北岸而来,而针对北岸的惊涛拍岸是在这个时候才开始显现的。当我们的耳畔开始响起这种海边海浪的声音,冲击岸边的声音的时候,我们基本可以判断说南潮开始出现了。

好。下一个精彩视点马上呈现。我们知道海潮的力量非常大,大概它冲刷到这样的丁字坝上,每平方米的力量会高达四至七吨,古人为了保护我们的堤岸,就采用丁字坝这样的铸造方法,远远看上去非常像深入到江当中的栈道。它的目的就是让海潮一次一次地冲击它翻越它而减少对海塘的冲击,但是现在却成了我们非常漂亮的景观。每一次翻越都会溅起两三丈高的海浪,而当这个海潮冲击到丁字坝,形成很高的浪和拍击的声音,而这个声音甚至可以清晰地传到一公里之外我的耳边,这声音非常像一轮又一轮擂起的战鼓。

其实每次看到这样的古代工事的时候,你除了会感叹自然的力量,你也会感叹人的智慧和力量,潮水无可阻挡,但是我们可以用人造的工事来减少潮水对良田和人的生命的影响。

看一遍潮总会觉得不过瘾,接下来让我们回到几分钟以前的镜头来回顾一下潮水的魅力。

在盐官最漂亮的就是这样的“一线潮”,而我们的直升机可以追随着它给您近距离的感受。潮水如同一条腾飞的蛟龙,冲击着鱼鳞塘的部分,由于翻起了江底的泥沙形成了高昂的龙头,白色的身体就是它腾飞的模样。这样的由大石块中间浇筑铁水的鱼鳞塘距今有两百多年的历史,迄今为止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也是由它守护着钱塘江的北岸,守护着千万亩的良田。江水滚滚东去,而潮水却是逆流而上,在盐官的西侧冲刷着一个又一个丁字坝给我们完美的谢幕。八月十八潮,十七也很好看,刚才我们也经历过了,当然明天我们也期待着给您带来更加精彩的画面,明天见。

现场解说是考验一个记者型主持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它不同于有稿的“朗诵式”解说,一般采用的是“提纲加资料”的形式,由记者现场组织语言、与导播配合完成镜头调度,必要时加上采访等辅助手段来完成整段解说。这种报道形式由于不可预见性很强,因此对现场记者的要求较高,它不仅需要现场记者解说前深入了解所报道的事件,要懂直播技术,同时还要有极强的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应变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张泉灵的这段解说逻辑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质朴、生动,和直播画面配合得天衣无缝,堪称是现场解说中的范本。

整段解说分两个大层次。第一层介绍电视直播如何多角度、多视点观潮。第二层解说盐官看潮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