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祖都说了些什么?
6852100000069

第69章 外篇之一:坏人捐钱也能得福报?(7)

[61]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卷三十七:“呗有五利益:身体不疲,不忘所忆,心不疲劳,声音不坏,语言易解。”

[62]释星云《佛教的前途在那里?(第三讲)》:“六十年前,佛教两位大师太虚和弘一,合作‘三宝歌’,为佛教带来了一些新气象,……佛光山的‘三宝颂’,自前年问世以来,短短两三年内,录音带在美国、马来西亚、台湾等地就已经流通了五十万卷以上,可见通俗大众化的音乐为人所需要了。”释星云《星云日记》1995年6月23日:“马来西亚佛光协会最近为了明年四月的理事会议,在慧海法师的指导之下,推出全球首创的佛曲卡拉OK。这套‘曲传佛音’的卡拉OK伴唱录音,搜集了十首佛曲,大部分是我所作的词。”

[63]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01页—第102页。

[64]鸠摩罗什译《梵网经菩萨戒本》:“若佛子,以恶心故,观一切男女等斗,军阵、兵将、劫贼等斗。亦不得听吹贝、鼓角、琴、瑟、筝、笛、箜篌、歌叫伎乐之声。不得樗蒲、围碁、波罗塞戏、弹碁、六博、拍球、掷石投壶、牵道八道行城。爪镜、蓍草、杨枝、钵盂、髑髅,而作卜筮。不得作盗贼使命。一一不得作,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65]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103页。

[66]释玄奘译《瑜伽师地论》:“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67]鸠摩罗什译《梵网经》:“长养猫狸猪狗,若故作者,犯轻垢罪。”

[68]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若优婆塞受持戒已,若畜猫狸,是优婆塞得失意罪,不起堕落,不净有作。”

[69]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99页。

[70]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212页—第215页。

[71]释读体《沙弥尼律仪要略》新纂续藏经第60册:“不得污手持经卷。”

[72]释读体《沙弥尼律仪要略》新纂续藏经第60册:不得以帽置经律卷上。”

[73]释道世《法苑珠林》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3册:“不得口吹经上尘,像尘准之。”《梵网菩萨戒经疏注》新纂续藏经第38册:“不得口吹经上尘(像尘亦同)。”《沙弥律仪毗尼日用合参》新纂续藏经第60册:“口吹经上尘,及像上尘,以口气粗恶。当以净巾轻拂去之。”

[74]《四分律行事钞简正记》新纂续藏经第43册:“不得口吹经上尘等者,谓恐口气损色。”《沙弥律仪要略增注》新纂续藏经第60册:“不得口吹经上尘,一口气臭秽,二失尊敬心。应以净物拂之。”

[75]弗若多罗、鸠摩罗什译《十诵律》卷四十八:“白佛言:世尊,如佛身像不应作,愿佛听我作菩萨侍像者善。佛言:听作。”

[76]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若画死尸或作髑髅像者,无犯。”

[77]圣严法师就认为,破坏塑像不算出佛身血。释圣严《戒律学纲要》,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1版,第83页:“不在佛世,所以不可能出佛身血。”

[78]释道宣《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钞》:“制不听蓄,如田产、奴婢、畜牲、金宝、谷米、船乘等。妨道中最,不许自营。”

[79]昙无谶译《大品涅槃经》卷六:“如来观知所有弟子:有诸檀越供给所须,令无所乏,如是之人,佛则不听受畜奴婢、金银财宝、贩卖市易不净等物。若诸弟子无有檀越供给所须,时世饥馑,饮食难得,为欲建立护持正法,我听弟子受畜奴婢、金银、车乘、田宅、谷米,卖易所须。虽听受畜如是等物,要当净施,笃信檀越。”

[80]释义净译《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出纳求利学处》。

[81]李炳南《李炳南老居士全集·佛学答问类编上·通问》,第205页。

[82]般若流支译《毗耶娑问经》:“一者、有人邪心倒见,无净信心而舍财物,如是施者非净布施。”

[83]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广博仙人会》:“以毒施者,不名净施。施刀杖者,不名净施。”般若流支译《毗耶娑问经》:“一者、施毒,非净布施。二者、施刀,非净布施。三者、教人取肉而施,非净布施。”

[84]昙无谶译《优婆塞戒经·杂品之余》:“若先不能供养父母,恼其妻子奴婢困苦,而布施者是名恶人。是假名施不名义施。”

[85]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陀那波罗蜜多品》:“复有十种行清净施。何等为十?……六者、菩萨摩诃萨,不希财色及以自在而行布施。”

[86]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陀那波罗蜜多品》:“复有十种清净行施。何等为十?……十者、菩萨摩诃萨,不希果报而行布施。”“复有十种行清净施。何等为十?……十者、菩萨摩诃萨,不求来生而行布施。”菩提流志译《大宝积经·广博仙人会》:“若有念言:‘我于今施来世受报’,不名净施。”

[87]鸠摩罗什译《大智度论》卷十一:“不净施者,……或解除衰求吉故施。”

[88]释圣严《律制生活》,华夏出版社2010年第1版,第179页—第180页。

[89]每次说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想起侯宝林先生的那段相声:“老太太又到纸店买了一份新佛龛,很尊敬地抱着回去了。走到街上碰到一个小伙子,说话了:‘噢,大娘,出门儿啦,买佛龛去啦?’这不是好话吗?(捧哏:是啊)老太太不愿意听啦。(捧哏:怎么啦?)‘年轻人说话没规矩,这是佛龛,这能说买吗?这得说请!’‘噢,大娘,我不懂,您多少钱请的?’‘咳,就他妈这么个玩意儿,八毛!’”

[90]这段文字在网上流传太广,找不到原始作者。引用时修改了部分错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