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论优秀孩子如何养成(套装共3册)
6885500000001

第1章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1)

【序言 另眼看“西点”】

在纽约州的哈德逊河西岸,距离纽约市中心80公里之处,美国历史上第一所军事院校——西点军事学院,在这里静坐了两百多年。

西点和英国桑赫斯特、法国圣西尔、俄罗斯伏龙芝被世人称为世界“四大军校”。在美国4000多所高校中,西点军校常年以其斐然的教学业绩、独特的教育方式以及出色的结业人才独占各类排行榜首位。

建校以来,一批又一批的出色学员走出校门,走向世界历史舞台。且不说格兰特、罗伯特·李、乔治·巴顿、艾森豪威尔、布莱德雷、潘兴、麦克阿瑟这些叱咤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猛将,西点还为美国金融界培养出了1000多名董事长、5000多名高管。而现任世界五百强企业CEO中,竟然有多达30位西点校友。

如果把美国比作是一架战斗机,那西点就是加油机,为这架战机提供源源不断的“血液”。现如今,西点的影响力已经不局限于美国、西欧,它早已成为世界的聚焦点。在所有成功和渴望成功的人士眼中,西点的每一条校训都是金科玉律,都是成功箴言。而在万千父母眼里,西点的教学模式又是那么神秘莫测,难以拿捏。

从1802年到2012年,在建校210周年之际,让我们再次回味“责任、荣誉、国家”这些校训,以及从其延伸出来的22条世人总结的军规:无条件执行、没有任何借口、细节决定成败、以上司为榜样、保持荣誉原则、受人欢迎、善于合作、团队精神、勇于竞争、敢于冒险、火一般的精神、不断提升自己、勇敢者的游戏、全力以赴、尽职尽责、没有不可能、永不放弃、敬业为魂、为自己奋斗、理念至上、自动自发和立即行动。

孩子是爸妈掌心的肉,没有不心疼的。不过过度爱护就只会宠出温室的花朵,从西点式的铁血教规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结合西点案例、征引世界典型,点拨为人之道、讲说人生哲学。更重要的是,本书将西点军规与培养孩子之道结合起来,为您一一解答从男孩到男子汉,父母要为他做什么、为何做、怎么做这三个问题。

第1条 无条件执行——说一万次比不上做一次

1.话说得再漂亮不如手脚动起来

【来自西点的星火】

皮埃尔·博雷加德,西点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浑身都流淌着军人应有的勇敢坚毅与雷厉风行的血液。

南北战争期间,博雷加德投身南方阵营,后在北弗吉尼亚被任命为约瑟夫·约翰斯顿的副手。当时,战争正进入白热化状态,与约翰斯顿对战的正是博雷加德的同学欧文·麦克道尔。

博雷加德熟知麦克道尔的性格,知其做事犹豫不决,虽富有军事才能,但常常把战事想得过于复杂,谋定战略也常常是思前想后,拖沓不定。博雷加德作战却与之相反,他向来都是谋定好作战方案后就立即行动,先发制人,以取得作战先机。

1861年7月,由博雷加德率领的大军率先发动战争攻势,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等到麦克道尔缓过神来反击之时,博雷加德已经冲进军营,麦克道尔之前制定的作战方案全然被对方这一突袭而作废。而后交战中,麦克道尔更是节节败退,最终博雷加德赢得了第一次马纳沙斯之役,取得了内战第一场大战役的胜利。

若论军事才能,博雷加德是远远不及麦克道尔的,然而,作为一名军事统帅,纵有满腹经纶、滔滔雄辩也不及提枪上马、真刀实干来得实际。

【点亮孩子的天空】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承诺任何目标都需要以行动来证明,这样的承诺才有价值。教育孩子一定要让他们养成以事实说话,以行动证明的习惯。

所谓“成功要立常志,而非常立志”,给予孩子远大志向只是给予他们内心的强大战斗力,而要达到目标,实现理想,其唯一途径却是行动。

试看当下我们的孩子,几乎每个人的书桌前都粘贴着自己远大的理想、宏伟的抱负,论及人生理想的实现也都是侃侃而谈,滔滔不绝。而多数孩子只是在内心构思他们美丽的梦想,却难于在行动上付诸实施。

过分沉溺于孩子在言语上构造的梦想,而鲜于关注其实际行动,孩子成为“语言的巨人,行动的侏儒”,父母难道没有责任吗?

*温馨小提示:尊重孩子的兴趣*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有过人之处、会一技之长,或能歌善舞、气质出众。为此,几乎每个父母都会在孩子尚处幼小之时就早早地为其制订详细的“成才计划”,而完全忽略其爱好与擅长。

父母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小孩,而要尊重孩子的选择。只要他们的兴趣本身不坏,就要努力为他们提供便利条件,让他们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毕竟“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对孩子控制过严可能压制孩子天真烂漫的童心,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当然,家长也不能对孩子听之任之,纵容娇惯,凡事应有度。不妨让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拥有不同的选择权,那些只有从小能享受选择权的孩子,才能感到真正意义上的快乐和自由。

2.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向导

【来自西点的星火】

西点历史上曾涌现出许多杰出的军事将领,而这些人中,麦克阿瑟绝对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1903年6月11日,麦克阿瑟以98.43的总平均积分从西点军校毕业。据说这是西点军校25年来毕业学员中分数最高的。在四年西点生涯中,麦克阿瑟连续三年成绩名列全班第一,二年级时被任命为学员下士,三年级时被任命为学员中士,四年级时获得学员中的最高军衔——第一上尉。

麦克阿瑟在读书阶段就表现出的杰出才能与他的父母有着紧密联系。1880年1月26日,麦克阿瑟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的一个军人家庭。他的父亲17岁就进入军界,中间曾一度复员,学习法律,后来再次从戎,最后晋升为中将,曾任驻菲律宾的军事总督。他果敢,富有挑战精神。

在家里,父亲对麦克阿瑟也是严格要求。有一次,老麦克阿瑟尝试峡谷漂流,差点因此而丢掉性命,不过他回来却告诉儿子:男人的一生注定要挑战各种可能。

父亲身上的优良品质和作风深刻地影响着麦克阿瑟。二战期间,麦克阿瑟曾经数十次进入日军的火力封锁区,一次又一次地和第一攻击波的部队一起登陆,表现了一个军人敢于拼搏和挑战的精神信念。

麦克阿瑟晚年曾说:“我最早的记忆就是军号声!而这一切,都是我的父亲给我的。我的父亲不仅给予我生命,而且给予我一生的职业道路。”

【点亮孩子的天空】

很多父母认为孩子的成长教育主要来自学校,因此对老师的教育影响力和周围同学的影响力给予过多的关注。事实上,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为人处世都为孩子性格的养成、气质的锻炼烙下深深的痕迹。

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初生小鸭子的“印随行为”,他们往往会追随他们所见到的第一个人的行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正是因为孩子在启蒙阶段,在毫无判断力的情况下,他们往往会模仿父母的做法,学习父母的行为。好的生活习惯所带动的必然是孩子好的生活方式。

2004年,央视一条《将爱心传递下去》的公益广告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一个母亲在为幼小的儿子洗完脚后又不辞辛苦地为婆婆端水洗脚,老太太感动地对儿媳说:忙了一天了,歇一会儿吧。儿媳微笑地回应说:不累,妈,烫脚对您的腿有好处。这一幕正好被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等到这位母亲回到小儿子的房间哄他睡觉时,却看到儿子正端着一盆水朝妈妈走来,儿子用稚嫩的声音对妈妈说:妈妈,洗脚。

正如广告后的解说所说的那样,其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教育孩子,只是告诉他们是非曲直还远远不够,父母只有亲历亲为,以身作则才能令孩子心服口服,最终效法。聪明的父母懂得于春风中沐浴,细雨里感化,教育孩子也是用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孩子悟出人生道理。

*温馨小提示:做“唱红脸”的父母*

比尔·盖茨的父亲写了一本如何将儿子培养成世界首富的书。这本书出版中文版时,郑渊洁为其作序。书中的一句话让郑渊洁记忆深刻,老盖茨告诫天下为人父为人母者:“作为父母,你什么都能做,就是不能贬低孩子。”

后来,郑渊洁在孩子教育这一问题上曾说:“我在小学二年级时,班主任要求写作文《我长大了干什么》。我估计其他同学都写远大理想,我就写《我长大了当掏粪工》。没想到被赵老师推荐到校刊上发表。从那一刻起,我就产生了一个错觉:这世界上我写得最好。试想如果当初老师狠批我一顿,可能今天就没有《童话大王》了。”

没有哪个孩子是十全十美的,也没有哪个孩子一无是处,父母要做的就是不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鼓励他们。

3.拖延的另一张脸就是平庸

【来自西点的星火】

毕业于西点的将军奥马尔·纳尔逊·布莱德雷说:“习惯性拖延的人常常也是制造诸多借口与托词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

1944年1月,布莱德雷被艾森豪威尔正式任命为第1集团军群司令。当年6月6日凌晨,由美军制定的“霸王”作战开始。在空降部队降落和海空军火力突击之后,布莱德雷在英国第21集团军群编内指挥美国第l集团军在奥马哈和犹他海滩登陆成功。

此前,美军已制定好针对敌军的“眼镜蛇”战役,但因为气候原因而一再推迟,而后,美军最高司令官将该战指挥权交由布莱德雷。

7月25日,布莱德雷在巩固和扩大登陆场之后开始实施“眼镜蛇”战役。面对恶劣的气候环境,布莱德雷下令立即行动,他要求士兵急速前进,速战速决,争取作战时间。

7月30日,美军突破阿弗朗什的德军防线,共俘虏德军2万,胜利结束战役。

【点亮孩子的天空】

美孚石油公司的创意人约翰·丹尼斯说过:“绝不拖延,我们就可以轻松愉快地生活和娱乐。避免拖延的唯一办法就是随时开始行动,而随时开始行动,首先必须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另外必须记住的是:没有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有我们自己承担。”

培养孩子凡事不拖延的习惯,就是要使他们充分明白自己所完成的工作是多么重要,这在无形中赋予孩子神圣的责任感与荣誉感,这将激发孩子的斗志,引领他们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凡事拖延的孩子,在他的眼中,时间不过是日月星辰的变换,他们看不到或者还无法理解到,拖延所带来的生命的流逝和平庸的开始。

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一直都梦想着去大学任教,为此,她十分珍惜生活中的一分一秒,刻苦学习,提升能力。年幼的儿子总是看到母亲忙碌的身影,却不解母亲的行为。母亲告诉儿子:“上天给你的生命不过是许多分钟,而且是有限的。从你出生的那一天开始,你就只有这么多分钟的生活,并且无时无刻不在减少。因此,你必须好好利用每一分钟。”母亲的一席话触动了儿子敏感的神经,也影响了儿子的人生观。从此,母子二人一起努力,把握生命的一分一秒拼命学习。母亲后来成为鲍灵格林大学婚姻家庭系的副教授,而儿子则成为世界著名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并在1981年至1984年连续4次获得世界冠军。

立即行动,绝不拖延,就是要利用好生命中的一分一秒,尽快完成好手头的工作。孩子生来都是有玩性的,接到自己不喜欢的任务自然会为自己找各种借口加以拖延,拖延所造成的必然是完成任务时间不足,完成的质量自然不容乐观。孩子有拖延的习惯,做父母的一定要尝试让他们承担拖延所带来的后果。

伴随着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很多父母都将家中唯一的孩子视作掌上明珠,孩子做错事也仅仅以“下不为例”作警告惩罚。孩子无视做错事所带来的后果,自然轻视所承担的任务。

*温馨小提示:凡事拖延的深层原因*

(1)完美主义心理作怪。这样的孩子对自己将要完成的任务有极高的要求,渴望一次做好,所以不愿匆匆忙忙地着手进行,总想等到万事俱备后才开始。

(2)心存抵触。比如孩子往往在完成自己讨厌的老师布置的任务时会拖拖拉拉,因为他们“恨屋及乌”,对任务存在抵触心理。

(3)不自信,自我贬低。感觉任务太难了,今天肯定没办法完成,所以就推到明天做,但明天还是同样的心理,慢慢这种心理会形成一种习惯,在孩子每次执行任务时都跑出来作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