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论优秀孩子如何养成(套装共3册)
6885500000009

第9章 西点军校:培养优秀男孩的22堂人生课(9)

【点亮孩子的天空】

是的,能说会道的“人来疯”总是能够轻易地拉拢朋友。但是你是否注意到,他们身边的朋友总是三天两天就更换一批?因为他们的受人欢迎不是得到了别人的欣赏和友情,而更多的只是“这个人挺好玩的”,仅仅只是玩伴。

想要真正得到别人的欢迎,最根本是发自内心的欣赏,那你就需要成为他心中的NO.1,成为他不可或缺的人。可是,想要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喜欢,又是何等不易的事情呢?

首先你要事事比人早,别以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是句空话,也别以为你的“笨鸟先飞”无人问津。在别的地方不能做的出类拔萃,起码要成为那个最勤奋的人。

再者,不可太固执。就像和人交流,不能老是以“他的事,我才不关心”为理由来搪塞别人的求助,或许这就是对方在试探你呢?

最后,一定要能苦中作乐。想要博得别人的爱心,你鞠躬尽瘁也好,脸朝黄土背朝天也好,千万不要表现出你不愿意、不想继续做下去的样子。

能做到这些,相信离那个“不可或缺”也就不远了,也就更容易成为别人欣赏和依赖的对象。

*温馨小提示:做自己不代表唯我独尊*

我们倡导要做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但是不喜欢自大自夸的“唯我独尊者”。

如果你有实力成为整个圈子中不可或缺的人,那么你可以树立起这份自信,你也有资格拥有别人的欣赏。可是如果你目中无人,骄傲自大,谁会欣赏你呢?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万万不能让他们太过强调自己的优越感和自尊心,就像比尔·盖茨说的那句话:在你成功之前,自尊心可以先藏起来。

4.分享不是炫耀,回报不是目的

【来自西点的星火】

1945年8月15日,日本作为战败国投降,麦克阿瑟担任了当时美国的受降官,并接管对日军事占领的工作。在签署投降书的仪式上,他做出了一件十分有趣的事。

在签署仪式上,麦克阿瑟一共拿出了五支派克笔。第一支笔签了“道格”,然后转手送给了美军少将温斯特;第二支笔写了“拉斯”,然后送给了英军中校帕西瓦尔。

紧接着,第三支笔写了“麦克阿瑟”,然后送给了美国政府档案馆,作为见证历史的一支笔被收藏起来。第四支签了自己的职务“盟军最高统帅”,然后送给了西点军校,这显然是为了让母校为他的成就高兴,应了那句话“今日你以西点为荣,明天西点以你为荣”。最后一支签了时间然后送给了妻子琼尼。

麦克阿瑟的这一举动一共牵扯到了5个团体,有着多重意义。首先是对曾作为日军战俘的温斯特和帕西瓦尔进行了抚慰;再者送给了英军帕西瓦尔,既表明了美英友谊长存的愿景也是在向英军展现美军的实力;第三,将自己的战功记在国家的名下,这恐怕就是西点军校校训“责任、荣誉、国家”使然;第四,这胜利不只是属于自己也属于教育自己的母校和深爱自己的妻子。

的确,战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将笔送给大家只是表面形式,而将这份荣耀给大家一同分享才是真正的含义。而正因为如此,麦克阿瑟归国后受到了万人空巷的欢迎。

后来在朝鲜战场失败了的麦克阿瑟,被美国政府安上了“不积极推行华盛顿决议”的罪名,被免除一切职务。可此时,麦克阿瑟已经成了全美的中心,许多城市爆发了支持麦克阿瑟、反对杜鲁门的游行示威活动。其中4个州甚至通过议会表决,要求杜鲁门收回这一决定。

而得知这一切的麦克阿瑟只是悄悄地对妻子说:“琼尼,我们终于可以回家了!”

【点亮孩子的天空】

分享,一个说来简单做来不易的事情。很多人能够轻松地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悲伤给所有人,但是却不能分享自己的利益。甚至于结婚之后的情侣们还要防着离婚之后如何分财产,可见分享之难度。

懂得分享的人并不是为了得到所有人的仰视,在他们眼中,分享是一种获得,分享可以获得友谊,获得欣喜,受人欢迎。就像麦克阿瑟,他要将这些荣誉让给所有参与了的人,告诉他们是所有人的努力换来了胜利与和平。

孩子都有一个毛病——护食,这是人本自私的一种表现。人是一种在竞争中成长的生物,这也练就了“自私自利”的天性。可人的后天环境却不这样,成长中,谁都要和别人交流交往。在群居的过程中,如若还是一贯地自私自利,只会被人所唾弃和排挤。护食是一个坏毛病,那类似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

在孩子的心中,总有一个杠杆,它左右着孩子的思想。如果在杠杆上,食物和玩具的分量重于友情,那他就会不留余力地保住自己的宝贝;相反,如果是友情占更大的分量,那他就会拿出自己的好东西给大家一起分享了。

并且,在第一次成功与人分享后,别人也会拿出他们的东西给自己,这样一来一往,孩子心里就有了这样一种意识:分享只是一件先出去再进来的事。分享成了习惯,自然备受大家欢迎了。

所以,父母要注意的就是第一次,让他愿意拿出来。你可以和他的伙伴们演一出戏,让他明白如果自己一个人吃完整个蛋糕,就不会有人和他做游戏了。而如果大家一起吃这个蛋糕,每个人就可以再获得一份橙汁。这样一来,愿意分享的他就踏出了第一步,在两三次分享与获得的循环后,多数孩子就能够培养出分享的习惯。

*温馨小提示:分享一定要出于自愿*

虽然要培养孩子与人分享的良好品质,但是家长不可一蹴而就,直接抢夺过来分给他人,或者用其他暴力手段逼迫孩子都会对孩子造成阴影。

当孩子长时间不敢保护自己的东西之后,对外来的欺负就会变得逆来顺受,渐渐懦弱起来。这可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5.褪去傲气,拉近距离!

【来自西点的星火】

美国汽车保险公司的总经理麦克·得莫特是西点的71届学员。他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军人并不是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角色,事实上,当人们遇到困难时,肯定会把我们当做上帝的使者,军人永远是受大家欢迎的。

是的,在西点,每个人都必须先学会如何受人欢迎。可是在有些国家,人们习惯于冷漠,见面不打招呼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西点经常会组织社会上的人来进行参观,这次罗莱·辛普森有幸受邀。参观中,辛普森感受颇多,但是当人们问及最触动她的细节是什么时,她这样说道:

“西点学员太有礼貌了,每个和我说话的人都会加上‘女士,你好!’。而我注意到另一个现象,他们和上级说话时,几乎每一句之前都要加上‘长官’二字。这真的让人吃惊不已,难以想象在现在的美国,如果不是想跟我套近乎谁还会这么有礼貌呢?”

确实如此,普通民众早已习惯了受到冷漠的待遇,他们对这些军装下的男女孩子所表现出的礼貌吃惊也是正常。尤其是那“长官,长官”不停地叫,着实让不少人汗颜,对那些来自粗野不太文明的社区,或者本身就不太注重礼节的年轻人来说,这种苛刻的敬意简直就是一种懦夫的表现。可在这里,他们还是要褪去傲气,厚积薄发。

【点亮孩子的天空】

傲气,是将人与人之间距离拉大的最隐形的催化剂。因为一个孤傲的人给人以无形的距离感,对方很容易误会你瞧不起他,也可能会认为自己不够资格和你接近。

所以,褪去傲气是受人欢迎的重要步骤。在西点军校,这些礼貌不是刻意做作的表现,而是一种习惯,他们必须让谦逊和自尊平起平坐,甚至要有发自内心为他人服务的热情。

对于新人,这就更是重中之重,如若刚一开始就给人太傲气的感觉,谁还愿意来辅导你?谁还愿意和你走太近?男孩们就更应该收起你的傲气了。女孩们孤高一点,别人还可以说她是“冰雪美人”,而男生如果孤高了,那就成了“不合群”。

想要洗去孩子们的傲气,家长需要来一瓶特殊的沐浴露。首先,父母应该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待人和气,和邻里关系相敬如宾,背地里不说别人坏话。小孩子们看在眼里,学在心里,潜移默化中能感受到应该和别人如何相处。如果不清楚,可以学学人家宋丹丹。

在儿子巴图小时候,曾一度以为自己的家里很穷,甚至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名人。按宋丹丹的话说:“我就是想让他不要以为自己是个星二代,让他和普通孩子一样。我怕他会自认为自身条件优越而太傲慢。”

宋丹丹的例子给我们父母一个正面的榜样,教我们一项帮孩子褪去傲气的方法——放低自己的身份。而这还不够,还“要能够容忍别人偶尔不友好的态度”(西点校友马克斯韦尔·勒将军)。

没错,能够褪去自身的傲气并且包容他人的不足的人,才能让人感觉亲近。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些自来熟的人会交友广泛,受人欢迎的原因了。

*温馨小提示:如何练成“自来熟”*

练就一个“自来熟”,需要很复杂的家庭环境。首先,父母不能在孩子面前自怨自艾;另外,父母能够和孩子们无话不说,走亲访友也能让孩子随便发言;再者,在孩子说错话做错事的时候,父母不当着别人面批评指责,而是背地里悄悄提醒;最后还要让他多和同伴们玩耍,特别是和家境不如自己的孩子玩耍。

第7条 善于合作——无助之时却不知向谁求助,这是最可悲的人

1.其实,“合作”无处不在

【来自西点的星火】

罗伯特·伍德,希尔斯公司的第三代管理人,当然,他也是西点军校的校友。此人将西点军校的精髓运用在商业中,得到了很耀眼的成绩。当别人问及其中的奥秘时,他总是说是合作造就了成功,不论如何强大的士兵都无法战胜敌人的围剿,我们联合起来就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就像行军蚁(美洲的一种食人蚂蚁)一样把阻挡在眼前的一切障碍消灭掉。

西点军校尤其强调合作的精神。刚刚入学的学员们要面临基础训练,学员们必须在训练中锻炼养成团结的习惯。新学员们在这一时刻,需要完成从一个唯我独尊的社会青年向一个优秀的服从者的转变。而人总会露出什么马脚,有时候衣服稍微不整洁就被上头的人盯上了,“特殊照顾”随之而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学员们每天第一件事就是互相查看军容是否整洁,毕竟训练过程中是没有镜子的。

生活中,合作无处不在,比如由于训练时间紧张,很多人吃饭都顾不得选,餐厅里给什么就吃什么,抓紧时间去休息。因此,第一个拿到今天菜单的人会把菜单放到网上,这样,其他的1400人就不用统统跑去抄菜单了。而在每个学期,学员都需要经历一次营区训练,在这些营区训练中,配合作战又总是要占上不小的比例。

到了毕业,同学们又要迎来另一件让人头痛的事——结业考试。每每到了这个时期,你会发现学校网络上的流量激增,各种有经验者开始分享自己的成果,大家在一起互相“通风报信”,还有人总结起“每日一问”的内容供大家分析。

【点亮孩子的天空】

在很多人看来,合作就是互相帮助然后各取所需。是的,在现阶段,合作有时候看起来更像是“互相利用”的另一种说法。在大人的世界里,这种现象就更加普遍,一个公司中一加一有时候甚至小于二。但是好的合作可以带来的效益就让人不可思议了。

日本人的合作精神在世界上很是出名,有人甚至说:“任何团体的团结性都无法和日本人的团队精神相比。”而管理学大师,弗兰克·吉卜力也曾描述日本的团队为“一个由晶体管操纵的蚂蚁王国”。用蚂蚁来表达他们的勤劳和团结。

在孩子们的思想中,合作应该比日本员工的合作精神更纯粹,因为他们还没有被太多关于利益的思想感染。合作不是为了利用,而就是单纯地为了互相帮忙,解决问题,或者是加深感情。作为家长,其实你不必刻意塑造他们的合作精神,而是要让他们保持这种纯粹的合作精神。

要让他们学会与人合作,在困难时间能找到人帮忙,最主要的步骤就是打开他们的心扉,学会容纳他人。此时你就要教会他们包容,经常带他们去参加手工课、夏令营这样的集体项目,让他们从中收获友情,获得人际。没事的时候还要带上他们去动物园,了解动物之间的合作事例。比如看到猴子给他们讲猴子捞月的故事,看到狗熊给他们讲两只狗熊如何偷得蜂蜜,等等。时间长了,合作就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遇到事情也就不会一个人去扛,这不正是我们想看到的吗?

*温馨小提示:适合培养合作精神的游戏*

你画我猜:需要高度的配合,同时,当两个人在组队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出彼此的默契。

两人三腿:两个人合作,把一只脚跟另一个人的一只脚绑在一起,赛跑时二者也要十分配合,尽量配合对方的节拍才能取得胜利。

互吃汤圆:一个一米长的汤匙里面放着汤圆,谁能自己吃到嘴呢?答案是两个人互相喂对方,这个游戏可以锻炼合作中的信任和互利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