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淡定人生,处变不惊(套装共6册)
6885700000015

第15章 不折腾:淡定的人生最幸福(15)

欢喜踏着成功来

倘若有人问你,你能把天上的星星摘下来吗?你千万别说,这怎么可能?而应该说:请让我试一试。我们的一生,总会和奇迹彼此擦肩,在有限的生命里,珍惜一切存在的东西,包括来之不易的机会。

他是一个私生子,他不知道父亲是谁,长得什么样子。3岁那年,母亲带着他嫁给了一个来自异国的移民。于是,他跟随母亲进入了那个陌生的家庭,并用了继父的姓。幸好,继父是个善良的人,虽然他不是他的亲生父亲,但他们的感情却胜过许多亲生父子。继父很爱母亲,同时,也很爱他。不久,他的弟弟妹妹接连降生,他成为了家中的长子,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

继父对他的成长很是关心,在他二十出头的年纪,便从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电子工程学和计算机双重学士学位,很快就进入纽约一家新成立的高科技公司。两年后,他又跳槽到一家纽约银行家信托公司,管理高额资产的电脑系统。又是一个两年之后,他成为了这家银行家信托公司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总裁,那时他不过25岁。他的那几年就职经验,可谓是顺风顺水。很多人羡慕他的成就,但是,他不为自己的成就满足,还在继续前进。他是个有目标,有理想的青年。不久,他看准了对冲基金的前途,便投身到华尔街的热潮之中,为一家知名券商服务,并成功地替公司建立为数庞大、运作巧妙的对冲基金,并用了最短的时间成为该公司最年轻的资深副总裁。在这里,他工作了4年,时间比以往都久了一点。他用四年的时间,沉淀自己,学到了华尔街的精髓。这一切,都成为他的垫脚石,为他向上一步,做了坚定的基础。

那几年,是对冲基金最火热的时候。那时候,它是风险极大,回报也极高的金融投机行业,而工作人员的收入也是天文数字,但在大家羡慕他有先见之明、有高薪的时候,他再次让人大跌眼镜,他辞职了。有人觉得他不懂得珍惜,有人觉得他野心勃勃,面对这些质疑,他不解释。家人相信他,因为他已经是个羽翼丰满的成年人了。

他又瞄准了一个更新、更有潜力的行业,那就是信息技术,互联网!当时西雅图的微软已经逐渐长大了,早已厌倦了华尔街金融生涯的他希望自己像微软一样,在IT行业取得成功,做网络浪尖上的弄潮儿!他说:“将来当我年届八旬回首往事时,我不会因为今天离开华尔街而后悔;但我会因为没有抓住因特网迅猛发展的大好机遇而后悔。”

离开华尔街之后,他茫然了一阵子,网络以凶猛的姿态来临,他却暂时没有方向。他需要一个市场的定位,在网络面前,必须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做支撑。他经常开车在街上游荡。他在想自己应该做些什么,靠什么来创业呢?有一天,他在开车途中,浏览车窗外琳琅满目的店面,无意间一个书店映入眼帘,一个点子浮上了他的脑海:为什么不办一个网上书店,用崭新的方法销售图书和光盘呢?在互联网兴起的年代,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也许成千上万,但去实践的人就少而又少了。

办一个网上书店,但是最初的启动资金无着落,虽然自己这些年也有些积蓄,但离创业基金还很遥远,他想到了自己的父母。当时他的父母有几十万元的养老金。当他向父母说明了用意后,父母只商量了一会儿,就把钱交给了儿子,并告诉他,他们对互联网不了解,更不知道什么是电子商务,但他们了解、相信他——他们的儿子!

于是,他用这几十万美元作为启动资金,在西雅图郊区他租来的房子的车库中,创建了全美第一家网络零售公司——亚马逊公司,他用全世界最大的一条河流来命名自己的公司,是希望它能成为出版界中名副其实的“亚马逊”,公司创办初期,仅有少量的工作站和少量的免费试用的顾客。此时,在华尔街投资公司工作多年的他,就表现出了在融资和财务管理上的超凡能力。在公司起步阶段,为了让亚马逊在传统书店如林的竞争压力中站稳脚跟,他充分利用了他对于网络的理解和网上技术优势,花了一年的时间来建设网站和设立数据库。这一年,是挑战的一年。他开发了具有“人性化”的网络界面,对电脑的一个软件进行改造。用舒适的视觉效果,方便的选取服务来吸引客户,以及大量的书籍名目,他谨慎地对待每一个环节,光软件测试,就花了3个月时间。时间证明了他的做法极其正确。凭着这些优势,他的亚马逊正式打开了它虚拟商务的大门。

经营之初,网购并不被大多数人认同,而且,他面临着诸多的挑战,其中最强大的就是来自传统大型书店的竞争。即使不想与之争夺市场也不得不面对,因为传统的大型书店连锁决不允许一个凭空产生的、“虚幻生存”的对手夺取自己的市场。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的争夺。

他便把亚马逊打造成为最便宜的书店之一,它天天都在打折,几乎是举世最大的折扣者,有高达几十万种以上的书目可以进行购买折扣优惠。便宜的价格促使亚马逊销售的书籍越来越多,快捷方便的服务,使得客人在家就可以远程购物。他的生意逐渐好起来,被人们接纳。

他懂得审时度势,更明白一个网络时代的销售是需要不断更新的。亚马逊更新的频率让人吃惊。有个数据显示,亚马逊每年更换库存达150次之多,而传统的书店连锁则不过3~4次。

他成为互联网上货真价实的革新者。他的成功模式被很多人复制,包括后来的淘宝、拍拍,以及诸多购物网站。他是个实干家,也是个具有创新精神的开拓者,在成就事业的同时,实现了自我价值。他就是网络时代的购书网站之父——杰夫·贝索斯,他的成功绝非偶然。他懂得策划和经营自我,懂得把人生打造得更有价值,更卓越。

人生寄语:

有时阻止我们前进的不是贫穷,而是优越。你必须知道自己是普通的沙粒,而不是价值连城的珍珠。你要卓尔不群,那要有鹤立鸡群的资本才行。所以忍受不了打击和挫折,承受不住忽视和平淡,就很难达到辉煌。若要自己卓然出众,那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在不断磨砺下成就自我。

踏破时光不觉晚

一双铁鞋,一副身躯,在时光的河流中穿梭,弯下腰,试图打捞埋藏在河底的金子,一次次失望,一次次回头。这才发现,身边的人越来越少,脚步越来越重,身体支撑不了灵魂的重量。在那样一瞬间,你才会真正地明白,你想得到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她不想做抹布女,不想整天被人呼来喝去,尤其是这种被动的局面发生在婆媳之间。她有个难缠的婆婆,而且是避之不及的婆婆。老公出身豪门,对母亲极为孝顺。婆婆手里掌握着生杀大权,还有家里的经济命脉。当初她和老公谈恋爱的时候,婆婆虽然曾反对过,但是碍于儿子的坚持,还是勉强答应了他们的婚事。婚后,他们一家人仍然住在一起。婆婆对家庭生活的要求严苛,他们只有一个孩子,无论如何,都要生活在一起。

为了他,她选择了步步退让。婆婆安排她去学习插花、厨艺、护理等等学科,她照单接受。婆婆说,这是为了她将来能照料好丈夫的生活。

婚后,她终于体会到了掌握全部技能的痛苦。婆婆把用人辞退,所有的家务包揽在她身上。近300平方米的别墅,她从早上5点钟起床,要打扫到7点。7点后准备全家人的早餐,8点半,准时开饭。9点后,她要去购买中午和晚上的蔬菜,在此期间,还要洗完前一天家人换下的衣服。她比婚前更忙碌。下午是婆婆的打牌时间,她需要负责给牌友打电话以及接下来的安排,要伺候他们的饮食,让他们舒服地在这个家里玩乐。

老公经常在国内飞来飞去,一个月的时间,会有半个月见不到面。她曾要求过老公带着她一起出门,老公却让她安心待在家里。他觉得女人出门或者工作是对男人的亵渎。何况,他是乖乖仔,对母亲的话唯命是从。

最初的时候,她还能忍耐。众姐妹都夸她有福气,父母对她的出嫁也颇为满意,毕竟一个在社会上打拼的女人更加不易。她就用这些表面的溢美来宽慰自己。

可她毕竟年轻,年轻的心总是耐不住寂寞,她想去旅游,想有自己的时间,更想独立地安排生活。不想总是从婆婆手里接过似施舍来的钱,在她面前永远低声下气。

这种心情像潜在水中憋气太久的河马,再不喘息,就会死在水下。

她是学服装设计的,曾经她的梦想是做第二个Anna Sui,可惜遭遇了爱情之后,便把梦想随随便便地掩埋了。当时她以为结婚是归宿,女人的婚姻等于第二次“投胎”,打拼的结果不管好坏,还是要走“投胎”之路。她投机取巧了一回,反正运气也够好,便把自己泼了出去。她的计划是做一年两年好主妇,等生了孩子,就可以有话语权,至少不会再给婆婆做手工香皂,不会再趴在地上洗地板了。她的愿望落空,几年间一直都怀不上孩子。她去医院检查,检查结果她没有问题。她打算拖着老公去,老公却以各种借口拖延着。

婆婆对她越来越严苛,这还不是她最郁闷的事情,她大学的同学,通过了法国服装设计最高学府的大门,成了全国知名的设计师。尤其是同学的天赋并不比自己强。

以上种种,让她有了彻底摆脱“抹布”命运的决心。

她抓住了一次和老公重聚的机会,大胆提出了进修的要求。老公断然拒绝了她,她就知道会这样,于是她提出了孩子的问题。在此之前,她曾偷偷地拿着他的精液去医院检查,医生给出的结论是,他有不育症。

老公见她已经知道,便只能摊牌,他求她不要离开,求她要替他隐瞒这个消息。他甚至对她说,在保密的情况下,如果她想要孩子,可以找别人生一个,或者做试管婴儿。不管哪一种,他都不会有意见。

她看着他苦苦哀求的样子,犹豫不决。

婆婆对他们的情况并不知情,男人没有敢告诉自己的母亲真相,他怕母亲接受不了这样的打击。婆婆开始唠叨关于小孩的话题,婆婆的语气明显在责备她没有尽到儿媳的义务。有好几次,她都想说,那不是她的错。

如果没有那一次的掴掌,她不会有那样的决心。婆婆的牌友在家里打牌,非要喝鲜榨的葡萄汁,寒冬腊月的季节,葡萄很少有卖。她却一边打牌,一边扬言非葡萄汁不喝。婆婆便让她去超市购买,在这一唱一和的双簧中,她成了夹心饼干。

她没有去买葡萄,而是用一瓶橙汁代替。

婆婆大怒,责问她为什么不听话,她顶撞了婆婆,说自己的事情还没做完。婆婆见她如此不驯服,自觉没了威严,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婆婆挥手打了她。

她发现她不过就是婆婆家的免费保姆、无薪用人,生孩子的工具。这一想法冲撞着她,让她寝食不安。生活在煎熬着她,于是她有了破釜沉舟的做法。她跟老公交换条件,她要出去闯荡,否则她就会向婆婆道出秘密。老公妥协了。

她报名参加了国内一家顶级的服装学校,重新学习。不服气的婆婆整天叫嚣着让儿子和她离婚,那一年她已经30岁了。一个30岁的女人,失去了青春韶华,失去了和20岁小女生竞争的优势,更失去了丈夫的千般柔情,她知道30岁之后,女人是会迅速老去的。

婆婆开始督促儿子和她离婚,她对他还是有爱的,她愿意一辈子都和他维系婚姻,哪怕是做一对假装和谐的丁克族。

老公在婆婆的逼迫下,选择了和她分手。很多人都不解,她放弃豪门阔太的生活,为了实现自我,到底值得不值得?外人看到的是光芒,却总是忽略掉光芒下的斑。

她去婆婆家搬东西的时候,婆婆耀武扬威地在对牌友们喊话,说她的儿子过几天迎娶一个怀着孩子的女人进门,她不禁哑然失笑。

35岁,她终于挖到了生命中的“金子”。40岁,她奔赴巴黎,成为法国一间知名服装设计公司的员工。45岁,她有了属于自己的品牌,也有了自己的孩子。那一年,她的孩子6岁。只是,她再也没有了他的消息。

人生寄语:

有些人总会在你的生命中消失,你曾以为他们是那样的举足轻重,你可以为了他甘愿当一块破抹布,你可以作贱自己,可以轻视自己。我们这样的牺牲,依旧换不到携手同行。若干年的辜负,我们回首再望,那些人、那些事不过是镜花水月。别太委屈自己,我们每一个人都配得起做自己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