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向负面情绪说不(套装共3册)
6885800000006

第6章 不抱怨 不生气 不失控(6)

唐代宰相娄师德的弟弟要去代州都督府上任,临行前,娄师德对弟弟说:“我没多少才能,现位居宰相,如今你又得州官,得的多了,会引起别人的嫉恨。该如何对待?”他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往我脸上啐唾沫,我也不说什么,自己擦了就是。”娄师德说:“这正是我担心你的。那人啐你,是因为愤怒,你把它擦掉了,这就是抵挡那人怒气的发泄。唾沫不擦自己也会干的,倒不如笑而接受呢。”娄师德兄弟的这番谈论,有打比方、开玩笑的成分,其中心意思就是要忍耐、要退让,不要去和对方“针尖对麦芒”。不然,就会更加激怒对方,使矛盾尖锐化,带来更严重的后果。生活中我们常见到当事人因不能克制自己,而引发争吵、咒骂、打架,甚至流血冲突的情况。有时仅仅是因为你踩了我的脚,或一句话说得不当。在地铁里为抢座位,在公交车上挨了一下挤,都可能成为引爆一场口舌大战或拳脚演练的导火索。在社会治安案件中,相当多的案件都是由于当事人不能冷静地处理事情——许多本就是小事一桩——而发生的。

在此,我们听听两位高僧的对话:寒山问拾得:“世间有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拾得笑曰:“只要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此言真乃妙也!忍是一种宽广博大的胸怀,是一种包容一切的气概;忍是一种美德,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必须吃常人不能吃之苦,忍常人不能忍之忍;忍是一种策略,为了成就大事,在小事上忍耐,能屈能伸,才是有远见、有智慧和有耐性。“忍”是心上一把刀,能忍则消灾避祸,能忍则心平气和,能忍则立于不败之地,能忍则转危为安,能忍则逢凶化吉。

可以说,人生中的每一次忍让,都是一种造就。古今中外,小忍而成大事的例子不胜枚举。

康熙是清世祖的第三子,他8岁登基,但大权却落入鳌拜之手。鳌拜专权擅政,根本不把年幼的康熙放在眼里。康熙强忍怒火,暗下决心,等待时机。他平时装着贪于玩耍,不问朝政,掩人耳目学习摔跤,实则亲兵习武。鳌拜称病不上朝,康熙亲自登门慰问,表示诚意,目的是稳住对手,同时察看真情,探听虚实。

经过数年的准备,康熙觉的扳倒鳌拜的时机已经成熟,便把鳌拜诱进宫中,将鳌拜及其爪呀一网打尽。此时康熙才16岁。

康熙的胜利是因为他小小年纪便懂得忍让,而张良的忍让,也磨砺了他的意志,增长了他的智慧,使他最终成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社会上,每天都和各种人打交道,适度的忍让对我们保持愉快心情大有好处。每一次忍让,都是一种造就,是幸福人生不可或缺的心态。

第四章 淡定的人生从不抱怨

1.从抱怨到赞美的华丽转身

很多时候,抱怨别人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有时候还会得罪人,更显示了自己的狭小气量。那么,何不试着去赞美别人呢?

你懂得去称赞别人,说明你是一个谦虚的人,是一个胸襟宽厚的人,是一个见多识广的人。

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喜欢被颂扬,因为那是对自己的肯定,学会称赞别人,会让你拥有很多的朋友。别人会感到你是一个容易接近的人,是一个谦虚的人。学会称赞别人,得到益处的最后还是你自己。你会拥有更多的朋友,别人也心甘情愿地来靠近你帮助你,给你出主意,想对策。这些人在你的成功道路上一定是会助你一臂之力的人。学会称赞别人,会让你逐渐地成为一个宽容的人开朗的人,你会越来越心甘情愿去帮助他人,也会使你变得越来越随和,会使你慢慢地变为一个个性完善的人。学会称赞别人,会使紧张的关系很快融洽起来,或许刚才还是你的对手或者是反对者,但是在这一时间,他就会对你另眼相看。

为打破中美20年外交僵局,1971年7月29日,基辛格率代表团秘密访华。之前,尼克松总统多次为他们设想这次会谈的情况,以为中方会大拍桌子呼喊“打倒美帝国主义”,勒令他们从台湾撤出,滚出东南亚。为此基辛格一行十分的紧张。

可事情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周恩来总理在钓鱼台国宾馆亲切会见了他们。周总理不仅全程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抱怨神情,还一直面对微笑。周总理握着基辛格的手说:“这是中美两国高级官员二十几年来的第一次握手。”当基辛格把随行人员一一介绍给周恩来的时候,他的赞美更是让他们意想不到。他握住霍尔德里奇的手说:“我听说过你,你很会讲北京话,还会讲广东话。广东话我还不会讲呢。你是在香港学的吧?”又对斯麦泽说:“我读过你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关于日本的论文,我也希望你也写一篇关于中国的。”最后他握住洛德的手说:“年轻的小伙子,我们也算是半个亲戚,我知道你的妻子是中国人,在编写小说。我希望能够读到她写的书,随时欢迎她回来访问。”

周总理几句短短的欢迎词包含了高超的赞美技巧。他意识到基辛格一行的紧张,在严肃的外交场合,他有意将政治角色淡化了,抓住细微之处,像唠家常似的,对其语言才能、论文、家庭成员进行了一次巧妙的赞美。既亲切又得体,缓解了对方的紧张情绪,使其对中国的领导人也顿生敬意,认识到中国人民的友好态度,真的很让人佩服。

生活中,我们不仅仅是为了面包而活着,更需要精神食粮。你是否记得在得到老师或者是领导当众的一次小小的赞美之后的美妙感觉,对于那种开心,那种美妙的感觉是能够延续好长时间的。

多为别人说一些赞美的话,你就自然会得到人们的喜欢。停止抱怨,开始赞美,一次华丽的转身,人生迥然不同!

2.谦卑是人生的大智慧

谦卑是一种智慧,是为人处世的黄金法则,懂得谦卑的人,往往很容易受到人们的尊重,很容易被别人接纳,得到珍贵的友情。一个谦卑的人,他不会极尽地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只有不谦卑的人才滑稽地以为自己可以对别人飞扬跋扈。殊不知,当你抛弃了谦卑而在别人面前夸夸其谈的时候,你其实是在显示自己的无知和愚蠢。

一天,苏格拉底和弟子们聚在一起聊天。一位父亲相当富有的学生,趾高气扬地面向所有的同学炫耀:他家在雅典附近拥有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

当他口若悬河大肆吹嘘的时候,一直在其身旁不动声色的苏格拉底拿出了一张世界地图,然后说:“麻烦你指给我看看,亚细亚在哪里?”

“这一大片全是。”学生指着地图洋洋得意地回答。

“很好!那么,希腊在哪里?”苏格拉底又问。

学生好不容易在地图上将希腊找出来,但和亚细亚相比,的确是太小了。

“雅典在哪儿?”苏格拉底又问。

“雅典,这就更小了,好像是在这儿。”学生指着地图上的一个小点说。

最后,苏格拉底看着他说:“现在,请你再指给我看看,你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哪里?”

学生急得满头大汗,当然还是找不到。他家那块一望无边的肥沃土地在地图上连个影子也没有。他很尴尬又很觉悟地回答到:“对不起,我找不到!”

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一个人总有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因此,没有必要时时刻刻摆出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姿态,那样只会引起别人的反感。一个自满的人就像一个装满东西的瓶子,是很难再装进别的东西的。一个人只有在谦卑的时候,才能听进别人的话,才能让自己有所进步。

周公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为了尊敬贤能,吃饭时如有客人来访,也要放下手中的筷子,吐出嘴里的饭,恭敬的款待他们。

孔子是圣人,还不厌其烦的向人请教。即使是小孩子,只要他说的对,孔子都认真的听取。孔子的学生告诉他说:“老师,有人笑话你那么大的学问,还什么都要问。”孔子不以为然,说道:“不懂就问,这难道不应该吗?”只要你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肯低头向他人学习,处处都能学到智慧。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自以为无所不通、无所不精,恃才傲物、好为人师,喜欢指出别人的错误,大肆表达和显示自己的意见。也喜欢在言语上指正别人的缺点,例如交友方式、衣服发型、理财的方法等等。

这种人有的是出于纯粹的无意识,对旁人的错误无法袖手旁观;有的则是自以为是,认为别人的观念有问题,只有他的观念才是对的,喜好出风头。但不管基于什么心态,也不管他的意见是对是错、是好是坏,这样都犯了为人处世的一个禁忌——好为人师、不够低调、不够谦卑。

一家杂志社做了一项题为“最受欢迎的人和最不受欢迎的人”的社会调查,结果列“最受欢迎的人”之首的是富有才干而为人谦虚的人;列“最不受欢迎的人”之首的是自命不凡、目空一切、好夸夸其谈的人。这项调查充分显示出谦卑对一个人多么重要。尤其是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如果不懂得谦虚,没有人会把成功的经验传授给你;如果刚学到一点皮毛就以为自己是行家里手,自以为是,那么,你永远也不可能达到成功的顶端,你永远也进入不了成功人士的行列。

“越饱满的谷穗,头垂得越低”,这是真正懂得了低调处世的意义后表现出来的谦卑的态度。你越谦卑,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赞赏,你越谦卑,就越容易得到别人的认同。谦卑,实在是一种妙不可言的智慧。

3.审视自己,在反省中完善自己

有道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人生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应该努力地去塑造和追求完美。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不是整天抱怨别人、抱怨环境。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人,不会将过错和失败推诿给别人,不会将怨气都撒到别人身上,他们会常常反省,在反省中完善自己。

鲁国公问颜回:“我听到你的老师孔子说,同类的错误你绝不犯第二回。这是真的吗?”

颜回说:“这是我一生都在努力做到的。”

鲁国公又问:“这是很难的事情啊。你是怎样做到的呢?”

颜回说:“要想做到这一点并不难。我经常反省自己,看看自己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做对的要坚持下去,做错的要引以为戒。这样坚持久了,就能够做到无贰过。”

鲁国公赞叹地说:“经常反思,从无贰过,这可以说是圣人了。”

从来不犯错误的人是没有的,从来不犯过去曾犯过的错误的人也是不多见的。我们暂且不论人是不是犯过曾犯过的错误,颜回这种经常反思的精神是十分可贵的。

一个人应时时反省,检讨自己,惕厉自己。其实,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多少都隐藏了一些不易察觉的弱点,这种内在的弱点常常使我们处于一种危险的境地。譬如,生活漫无目标,整日无所事事.只会嫉妒别人的能力、自怨自艾为什么好运永远不会落在自己的头上:嗜酒如命、饮食不知节制、消费成癖、纵情声色等……如果我们不对这些缺点反省,结果就会把自己一步一步推向灾难的境地。

著名化学家“格氏试剂”的发明者维克多·格林尼亚出生在法国瑟儿堡有名望的资本家家庭。在格林尼亚青少年时代,由于家境的优裕,加上父母溺爱和娇生惯养,使得他在瑟儿堡整天游荡,盛气凌人。他没有理想,根本不把学业放在心上,整天和瑟儿堡的年轻美貌的姑娘们谈情说爱。

一次午宴上,一位刚从巴黎来到瑟儿堡的美丽女伯爵竞然不客气地对他说:“请站远一点儿,我最讨厌被你这样的花花公子挡住视线里”这句话如同针一般刺痛了他的心。他猛然醒悟,开始悔恨自己过去荒唐的行为,产生了羞愧和苦涩之感。他立志发奋学习,要追回过去虚度的光阴。

于是,格林尼亚离开了曾使他堕落的家庭,来到里昂拜路易·波韦尔为师。

经过两年刻苦学习,终于补上了过去所耽误的全部课程,进入了里昂大学。在大学学习期间,格林尼亚的苦学态度赢得了有机化学权威菲利普·巴尔的器重。

在巴尔的指导下,他把老师所有著名的化学实验重新做了一遍,并准确地纠正了巴尔的一些错误和疏忽之处。终于,在这些大量的平凡的实验中“格氏试剂”诞生了。

格林尼亚一旦打开了科学的大门,他的科研成果就像泉水般地涌了出来,仅从1901~1905年,他就发表了很多篇论文。鉴于他的重大贡献,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他19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人生处世,要及时反省,以人为镜,不抱怨、不自满、不武断、不固执,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不足,自觉地加以克服,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接受别人的帮助。这是一个人能够成才、成功的重要条件。

美国总统富兰克林每晚都自我反省。他说自己犯过十三项严重的错误,其中三项是:浪费时间、关心琐事及与人争论。睿智的富兰克林知道,不改正这些缺点,是成不了大业的。所以,他一周定一个要改进的缺点做目标,并每天记录众的是哪一边。下一周,他再努力改正另一个坏习惯,他一直与自己的缺点奋战,整整持续了两年。难怪富兰克林会成为受人爱戴、极具影响力的人物。

一个人如果失去反省的能力,他就看不见自己的问题,更不能自救。反省让我们更清醒地认识自己。在安静的心灵状态下,我们可以看清事情,包括我们自己对问题应负的责任、做事情的新方法,以及我们挡住自己的方式。

反省让我们察觉到自己所设下的限制,以及我们思考中的某些盲点。身处嘈杂浮躁的世界里,往往会被许多表面现象所迷惑。你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停止毫无用处的抱怨,静下心来不断反省和总结,让内心达到一种平和、愉悦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