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励志系列(套装共9册)
6886100000011

第11章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11)

Xerox首席执行官Ursula Burns每天五点一刻起床,尽管她经常会工作到深夜,她仍然会每周保证两次个人健康训练,每次都至少一个小时。Fiat-Chrysler首席执行官Sergio Marchionne具有双重国籍,他每天起床的时候,全世界大部分人都还在梦乡里——3:30。每当意大利放假时,他回美国工作;当美国放假时,他再回意大利工作……那则消息里还说了星巴克、Twitter、百事可乐、迪士尼、苹果公司的老总们,他们每天都很早起床,做运动,冥想,努力为自己坚持的事业奋斗。而当他们在为自己的目标拼搏时,或许我们还沉睡在安乐舒适的床上,一次又一次地按掉呼叫起床的闹铃。

我们渴望改变,渴望成为他们那样的人,渴望自己小小的梦想里也燃起希望之光。蝴蝶蜕变的那刻,从茧里蜕变脱壳从来不是那么轻易,美丽的人生和梦想从来不会来得那么轻易。每个人都有梦,曾几何时,我们忘却了自己的梦,觉得那些不过是少年时的幻想,觉得不可能被弃置,觉得自己永远都不可能做到像苹果、百事、星巴克老总那样。有时我们从心底怀疑自己,从上一辈人那里继承了固有的道路和生活节奏,我们就像活在过去的人一样,失去了对未来的渴望。

九把刀说:But!人生最厉害就是这个But!是的,人生最厉害的就是这个But,可是渴望改变和恐惧改变两者之间,我们掌握着最基本也是最大的权力,这个权力让我们可以决定把渴望和恐惧哪一个放在前面哪一个放在后面:我们渴望改变,But我们恐惧改变;抑或者是我们恐惧改变,But我们渴望改变。

不同的顺序决定了我们面对未来的态度。就如蝴蝶效应,小小的蝴蝶扑腾着翅膀,谁也不会知道,因为哪一次扇动,大洋的彼岸刮起了一阵大风。人生的蝴蝶效应里,可能就是那么小小的一个态度,简单的前后顺序,决定了我们余下的人生。

我采访过两个独立民谣歌手。他们比所有独立音乐人更独立,或许其他独立音乐人可以签约摩登天空、兵马司这样的独立音乐公司,而他们却用自己的肩膀肩负起梦想。两个男孩,唱着温暖的民谣,每一首歌都书写着自己的人生体验。

原本,他们和我们一样,80后的大男孩,一个做建筑评估师,一个做插画师,他们也可以像我们一样,习惯于每天的生活,在点滴的生活里找寻不同,让自己继续前行,重复每天的路。他们也可以习惯那梦想被雪藏的生活。但他们没有。

男孩在某个夜晚,兼职做绘画老师,夜深了回到住处。他抬头看着满天的星空,他想,我们究竟是有多久没有看到那满天的繁星了?我们究竟是有多久没有看到自己束之高阁的梦想了?于是他写下了一首歌,叫《一个人的北京》:

你有多久没有看到,满天的繁星

城市夜晚虚伪的光明,遮住你的眼睛

连周末的电影,也变得不再有趣

疲惫的日子里,有太多的问题

……

是的,他们就是现在红遍中国的好妹妹乐队。

后来他们辞掉工作,重新拾起被搁置的少年时的梦想。没有经纪公司签约,他们从未惆怅,两个男孩一个写歌,一个兼职艺人经纪,他们自己写歌、录歌、做唱片、发行、巡演……所有的事情,再艰难,他们仍然上路,把单调的生活抛诸脑后。今日,他们笑谈自己是十八线歌手,但他们却站在舞台上响应着台下挥舞的荧光棒。

改变,需要很大的力量去和生活对抗。或许我们恐惧改变,但我们仍然渴望着改变。

别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人生的目标或者说梦想,从来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金钱,就像幸福感并不完全和收入成正比一样。

纪伯伦有句诗:We already walked too far, down to we had forgotten why embarked.(我们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这句话被央视已故编导陈虻改编成了: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

他和她从小就相识了,可以算是真正的青梅竹马。小姑娘都爱漂亮,从小爱穿白裙子扎小马尾。但男孩子之间都流行一种游戏,掀裙子和扯辫子,所以每次她都被男生的游戏弄哭。每次他都会去保护他。

他学习不太好,很痞,经常会抄她的作业,就好像是一种交换。他在校园里保护她,她给她课业上的帮助。

有一天,她突然对他说,你做我哥哥吧。他还没来得及应付,就被她塞过来的好吃的给收买了,自然而然也就默认了青梅竹马的兄妹关系。

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去,他们进入同一所高中,那种兄妹关系,在同学们看来,非亲非故哪是什么兄妹,肯定是恋爱关系。别人的玩笑和猜疑,让他们彼此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后来他们想了想,就向别人介绍他们是闺蜜。好像闺蜜这个暧昧的词汇能够解答男女朋友,或者说友达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彼此也都觉得好像不可能以男女朋友的身份在一起。所以他们刻意地攀比,比看谁先找到男女朋友。

后来他们都有了各自的感情。私下里他们会相互交流对方为自己做了什么,攀比来攀比去,发现好像所谓的感情不过是那么单薄的经历。索性都各自分手了,还是整天黏着自己的好闺蜜。

直到进入大学,他们在同座城市不同学校,隔开一定的距离,才恍然发现,并非一切都像当初感觉的那样,牵着对方的手就像左手牵右手的兄妹。后来他们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不会像以前那样觉得不好意思。大学给他们创造了从青梅竹马到相恋的理由和环境。

他是个好强的男孩,有着北方男孩普遍的责任感,觉得要想尽办法多做些什么来保护自己爱的女孩。

她喜欢陈奕迅。就像所有感性的女孩,听到陈奕迅伤感的歌词,都会陷入其中。陈奕迅来他们所在的城市开演唱会。她告诉他,很想去听陈奕迅的演唱会。这次错过了,不知道下次又会是什么时候。

那时候的他们,都没有太多的钱。他们去买票,可是280元价位的票已经卖光了。他们问遍了好多朋友,在很多的论坛上发帖子,最终都没有找到有人退票。最低的价位都是580元。两张票,加起来1160元,足够他一个月的生活费了。他爱她,他终于在寝室室友那里借来了钱,陪着她去听了陈奕迅的演唱会。

演唱会上,陈奕迅说感谢大家前来听他的演唱会。他一首首地唱,唱到《兄妹》:亲爱像两兄妹/爱让我们虚伪/我得到于事无补的安慰/你也得到模仿爱上一个人的机会。歌充满了悲伤的情绪,但多多少少都像是唱出了他们从青梅竹马到今天的感觉,她望着他笑了。她倚在他怀里,他伸手用力地抱着她。

演唱会回来,她好开心。他看她开心,他也很开心。

回到学校之后,她好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到他。而他,拼命地找兼职打工,要还跟同学借的演唱会门票钱。一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他帮人发传单,在会展中心或者街头一站就是一天,最后只换来一两百块钱。

拼命打工还完了同学的钱,可他还是没有停下来。两张演唱会门票,跳过了280元的票,580元对他来说竟是那样艰难。他想挣钱,挣更多的钱,让她更开心,如果她愿意,下次他们要去1280元甚至更贵的价位区。他不想让她坐在很远很远的角落,拿着望远镜也只能看到小小的身影。

他拼命地打工拼命地挣钱。每次她给他打电话,他都在忙,每次她约他出来一起见见,一起玩,一起吃顿饭,他总是没有时间。渐渐地他们发生了争吵。

她说,你怎么总是在忙,忙得连见我的时间都没有么?

他说,你不知道我做这一切都是为你么?

她说,我要的是你能好好地陪我。

他说,没有钱,哪来资本好好陪伴好好在一起?

他们终于还是从“亲爱像两兄妹”变成了“被爱爱人原来一样可悲”。在刚进大四那年他们分手了。多年的青梅竹马,从本以为不可能的相爱,到最后轰轰烈烈地开始草草地结尾。《大话西游》里,紫霞仙子说:我猜中了开头,可是我猜不着这结局。

他们分开之后,带着各自的毕业论文,结束了校园生涯,投入到滚滚的世俗红尘里。工作挣钱,把有限的青春消耗在无限的工作当中。他进了一家外企,从一名普通员工开始,短短的三年时间里,没日没夜地加班,没日没夜地努力,终于坐到了领班的位置。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也终于戴起了眼镜,出入在高档的写字楼里。有时候操着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老板以及外商交流,像极了电视里的那些精英白领。

他的收入也早已突破了万元大关。

突然有一天,他接到了她的电话,说她要结婚了。

他沉默了。

她说,我想了很久,那段时间彼此的争吵,你是为了我那么拼命地挣钱,不知道是不是因为那场演唱会。她说她知道,那场演唱会的门票肯定给他带来了负担。只是当时年少的她,根本没有考虑到那么多,只是沉浸在幸福里。毕业之后她单身了很久,她多少有着期望,她在等他,觉得幸福的生活可以两个人一起来创造。他并没有联系过她。直到后来她遇到了现在的老公。

她结婚了。他没有去,不过包了一个红包:1160元。当初演唱会的门票钱。

当他说起那段故事的时候,总在强调像是偶像剧里的爱情故事一样。

可是,他明白得有点太晚了。自己最初拼命打工挣钱,还掉从同学那里借来的钱,就陷入了无休止的挣钱大潮中。他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悄悄地把想让她开心的幸福目标,折算成了金钱。人生的目标或者说梦想,从来都不能简单地等同于金钱。就像幸福感并不完全和收入成正比一样,很多高收入的人却陷入了一种孤寂中,开始吸毒,开始赌博,开始在酒精里麻痹自己,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填补金钱之外的空虚。

有一次在贵州凯里去重庆的火车上,遇到一个大叔。他讲了一段他去尼泊尔的经历。他带着几千元人民币,去到被称为最幸福的国家的尼泊尔。尼泊尔人向他举起大拇指,说大款。可他们的幸福感从来都不是建立在金钱上的,而是信仰。信仰让他们享受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他的出发点是希望建立一个有她的且富足的生活,能够为她买一张1280元或者1580元的贵宾区门票。那是在爱情里他信奉的目标。可到最后,他得到的只是富足的生活,最后却失去了她。为了她而出发,去挣钱,最后拥抱得最紧的成了金钱,而不是幸福爱情。

陈虻生前的状态是忙碌的,但也是积极的。他说: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了我们为什么出发。而在他和她的感情里,在我们很多人的人生选择里,我们可能都忘记了出发的初衷,带上了纪伯伦式的悲观和忧伤。

你的努力一定会被看到

每一个默默无闻的丑小鸭,并不一定都会变成白天鹅,但每一个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努力奋斗的人,你的努力一定会被人看到。

A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而B是个性格张扬的女孩。她们是同事。

A一直很羡慕B那样的女孩,整日大大咧咧,总能在不经意的谈话间,就能给同事、领导点赞。能很轻易地和领导开上几句玩笑,也说得出领导的穿衣搭配,并很自然地拉起家常。谈到昨日晚上各自在哪里吃了什么,并分享各自的心得。然后还会交换各自的穿衣搭配和香水品牌。

B平时的穿衣搭配也很招人喜欢。人群中你能很容易辨识出她的身影。

在A看来,领导心里是喜欢B姑娘这样的员工吧,工作能力又强,又能像朋友一样交流,而且长得也漂亮。能言善辩,衣着得体,好像处处都比自己显得更闪亮,更有吸引人的魅力。

而A,内敛,不爱说话,内心里还有着几许自卑,总觉得特别羡慕那些能够左右逢源的女生。她总是埋头工作,埋头工作,做不完就加班。

偶尔早晨在电梯里碰到领导,想开口打招呼,却不知道说什么。想了想,憋在嘴边的那句话“今天天气好像还不错啊”,想了半天又憋回了肚子里。只是淡淡地一笑,剩下莫名的尴尬。就好像你在电梯里放了一个屁,虽然你用尽全身力气去憋,最后还是冒出一丝丝声响,可能没有臭味,但所有人都心里压抑着嫌弃,都知道是你。那种如坐针毡的感觉,让A特别害怕在电梯这样的狭窄空间里遇到领导。

有次在电梯里又和领导狭路相逢,电梯里还有B,就在A思考怎么开口的时候,B已经和领导聊上了她昨天在哪里看到一件衣服,一条裙子。她一边仿佛被拯救的释然,一边也很羡慕B总能很轻易地就办到对她来说太艰难的事情。

A和B是办公室里的两类人,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划分成这两类人。大多数内向的人,大概都羡慕着外向的人,有些东西不是你想改变就能改变或者学会的。

半年公司全员大会上,有个环节便是领导提名表扬上半年各个部门的优秀员工。A从来没想到表彰会和自己扯上什么关系。自己总像是一个隐形人,在人们的视角之外,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永远不会太出众,但也从来不会有任何差错。

当领导念到A的名字的时候,A反而紧张了。好像听错了一样,觉得是不是自己被批评了。所有人都向她鼓掌,都投来赞扬或羡慕的目光。A才在局促中站起来,紧张地从领导手中接过了1000元的奖励。

她怀疑自己怎么会被领导评为优秀员工。

偶然的机会,她下班又在电梯里碰到了领导。恰好他们都顺路下到车库。领导反而先开口了:你和B都是很不错的员工。你们俩我都很喜欢,你们两个各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