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励志系列(套装共9册)
6886100000015

第15章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15)

不管是感情还是工作,都陷入了怪圈,让她难以喘息。可越是如此,X越在努力地抱着膝盖蹲坐在黑暗的角落里自我保护,久了就反而不想或者说不知道改变了。吐槽成了她抵抗生活怪圈的唯一方式。有时候她找我吐槽,总让我有些不忍,可也不知道怎么帮她。给她讲了一些大道理,可那些道理她也都懂,说到底只是习惯了那样的生活。

习惯有时候真的很可怕。好的习惯,能让我们以更好的方式和姿态来面对生活,可坏的习惯往往就是我们前行的牢笼。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它和性格一样,往往它们成双成对。X偏内向的性格,和她越来越不知道怎么安排自己的业余时间,周末大把大把的光阴都消耗在了一方床榻上。一个人住在外面,没有异性缘,一觉睡到中午,然后穿着睡衣下楼买午饭回家吃。也不想洗漱打扮,打开电脑看个电影,一个周末又过去了,终于不用想怎么安排这么多无聊的时间。又开始进入新一轮五天的轮回。

有句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的习惯,让我们和相似的人接触,也许我们喜欢漫画、手工,喜欢看文艺爱情片,渴望有朝一日能开家客栈或者咖啡馆,看我们喜欢类型的书,过我们习惯的生活,每天坐同一趟车,走同样的路去公司或者回家,明明知道有其他的路可走,可我们不会选择其他的路。我们的生活像是进入了怪圈,感情、事业、生活诸事不顺,明明有很多的可能,只是我们不愿意去接受,不愿意打破习惯去尝试更多的新东西。

像X那样的问题,我也遇到过,我想很多人都遇到过。下班之后,不知道怎么打发时间,只有回家。想着要换工作,想了半天,却不知道自己除了老本行还可以做什么。曾经那些相熟的朋友,也都渐行渐远,甚至想找朋友帮忙介绍一些不错的工作,都不知道怎么向朋友开口,于是只好选择沉默。

X做互联网工作,接触了一些互联网公司的同行,可这个世界不是只有互联网公司,还有做建筑的,做金融的,做广告设计的……我们和品味相似的人一起做朋友,觉得这样安全,可我们明明知道,他们并不是世界的全部,只是一个臭味相投的圈子,我们建起一个圈子,把我们的生活、感情等都圈禁在里面。

我们觉得生活越过越无聊,路越走越窄,好像翻来覆去就是那些人,我们看的还是那些书、电影,聊的还是美食、妹子、宠物,可到底狭隘的不是生活,而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不愿意主动去接纳一个不同的世界。

可以没有理想,但别质疑理想

生活中,有些人就是那样,看到你过得比我好,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看到你过得不好,我整个人都开心了

我要讲三个人的故事。

他们大概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三类人吧。

姑且叫他A吧。他长得有点小帅,可他并没有那副长相应有的狡黠。高中时,他和同班的女孩相恋了。那是一所重点中学,大家都在努力地学习,考场上硝烟弥漫,恋爱自然是不允许的。曾经在那所高压的校园里,还有一个男孩从教学楼的六楼一跃而下,把生命的最后一刻永远定格在飞翔的刹那。

那时候A和女孩的恋情埋藏在地下,直到高考考上大学,很多人都不知道他们俩在谈恋爱。

他们并不在同一个大学,可仍然在交往。只是大学给了他们更加广阔的空间。他们常常会到彼此的学校去玩,像所有平凡普通的情侣那样,他们的生活简单而温馨。一爱便是四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大多数男孩还辗转于不同的女孩之间,品尝着青春的喜怒哀乐时,他奉子成婚了。

神不知鬼不觉地她就怀孕了,来得春雨无声。大家都调侃,说他还真是敬业啊,时时刻刻地都在考虑着为祖国创造下一代。

他也没有说什么,只是笑笑。后来他和女孩回到县城,举办了千篇一律的婚礼,请了婚庆公司,走了一遍西式婚礼的过场。在亲友的见证下,迎接着小宝宝的到来。他家在县城里给他买了一套房子。他在县城的电视台工作,一个月拿着三千多的工资,收入不高,小夫妻俩过得也算安稳而幸福。

有房子,有工作,每天晚上从自己的小家走到父母家,一大家人,带着小孩出来遛弯,父母也带着狗狗出来遛。在护城河边散步,护城河水没有那么清澈,却也十分惬意。

晚了,便各自回家。说来他过得还算幸福,可很多在大城市工作的人,并不特别赞赏那样碌碌无为的生活,觉得待在那样的小城,好像把简简单单的日子重复了千万遍,就过完了一生。可他并不觉得这样不好,对于朋友们的说辞他也不置可否,只是笑笑。偶尔他也会说,我就是那种没理想的人,这样简简单单一家人在一起生活,有的吃,有的穿,有的住,过两年再买辆车,自己的亲朋好友大多数都在这个县城里,平平淡淡过完一生又有什么不好的呢?折腾那么多,又真的能得到那么多么?六七十年之后,我们不也是一样的,会在死亡的面前碰头么?什么也不会带走。

M是A的高中同学。M还有个朋友L。她们俩都是女孩,同是这座县城里出来的少年。

M是从小就特别优秀的女孩。学跳舞,擅演讲,她还曾拿下市里的演讲大奖。站在领奖台上,她异常的开心骄傲。那样一种赞赏,对所有那样年纪的小孩子来说,都是无上荣光。

那种美好的感觉一直陪伴着她:

在她写作文拿奖的时候;

在她被评为班级三好学生的时候;

在她被父母老师夸耀的时候……

她和A是完全相反的生活。她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还可以有很多变数。只要努力,就有无数种可能等待着自己。

当她一个人拖着行李来到北京的时候,那个曾经优秀惯了的女孩,突然淹没在车水马龙里,像是漂浮在水上的浮萍,有种无依无靠毫无着落的无力感。这座大城市有着太多太多比自己优秀的人。

他们很多人比自己优秀,还比自己努力。那种走在国际中心,张口说着流利的英文,就算不出国,也都像是过着国际化的生活。M从小的自信瞬间破灭。虽然曾经那些骄傲在这里根本不值一提,但她仍然相信在这些优秀的人群里,自己也能创造出一种更优秀的生活。

她做营销策划,每个周期都要跟一些项目。刚入行的那段时间,她几乎很少在晚上10点前下班过。每次下班之后,夜深人静,虽然这座城市依旧繁华,霓虹灯宣告着这里世界级城市的地位。她一个人打车回家,一个女孩只有在那样的时候,才会显得特别孤单。可她仍然在努力地奋斗着。

后来她成了项目经理,再做到部门经理,月入万元以上。她工作依旧很辛苦。常常和一些很优秀的人,出入沙龙会所,有空的时候她也会犒劳自己一下,偷闲看一场话剧。在看话剧的时候,她才会稍微放松。

她遇到了一个和她一样从外地来这里寻找梦想的男孩。他们相恋了,过着辛苦也还算幸福的生活。

过年的时候,M回到县城。大家一起聚会,聊聊彼此的生活、工作、爱情……

L问起M,你在北京过得很辛苦吧?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整个人窝在沙发里,无限的慵懒。歪着脑袋靠着自己老公身上。眼睛微微一眨,长长的睫毛都像是在散发着无限幸福的味道。

M笑笑说,也还好,辛苦,有辛苦的收获吧。

L说,在北京那样的地方,处处都要消费,也别太亏待了自己,不要处处节约着过生活。

M似乎从她的话里不仅听到了晒幸福,还听到了满满的“敌意”,就觉得你过得没有我好。确实L的生活过得很不错,她和老公都在市里工作,离家也近,常常开车回家,享受一下父母的疼爱。她和老公的家庭条件都还不错。工资多少对他们来说都是锦上添花。

他们俩的工资加起来也不少,在市里完全可以算是中上层的状态。

L总觉得像M那样在外面拼死拼活根本不是办法。只有像自己那样才是一种真正的在享受生活。

M说,其实在北京没有你想象的那样艰难。虽然处处都要消费,可自己和男朋友两个人的收入加起来也颇为可观。这几年下来,自己也混得不错,任职了个小管理,结识了很多优秀的朋友,也看到了很多县城甚至市里根本没有机会看到的世界。如果自己不出去闯闯的话,永远不知道这个世界是怎么样的。

这世界就是那样,看到你过得比我好,我整个人都不好了,但是看到你过得不好,我整个人都开心了。所以,常常很多人在聊到理想、聊到收入的时候,都是在作比较,比较和炫耀自己的生活。

M并不想过多地参加这样的社交活动。每次过年过节,都会陷入互相攀比炫耀的比较,过得太累。虽然自己也不是什么高端的人,可完全可以选择向往着更好的生活。

某种程度上说,A和M有着很大程度上的相似。而L属于例外。

理想是一种驱动力。我们赞赏那些为了理想而奋斗的人,比如像M,勇敢地在外闯荡,追求自己眼界和人生开阔的可能性。但我们也应该肯定那些看似没有理想的人。其实没有理想就是他们的理想,比如A,他的生活看似没有理想,又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理想。过一种平淡安然的生活。那种美好,好比大同,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

看似A太平凡,淹没在人群里永远也找不到。而M又太过闹腾,想方设法和生活做抗争。他们都是有自己想法的人。反倒是L,她的生活过得富足,算是中产阶级,可她却用自己的生活度量着别人的理想,否定着别人对生活的追逐与渴望。

世界并非二元对立,非此即彼,除了好的生活就是不好的生活。没有理想如A,有理想如M,否定他人理想如L,都是这世界的面相。不管有没有追求,那都是自己的追求,但我们谁也没有资格去用自己的度量衡,去衡量和否定他人的人生。

【辑六 再艰难的日子,也别轻易向生活妥协】

当有一天,你奋不顾身地到达了想去的地方,却惊讶地发现,原来之前所走过的一切,都只是通往这里的必经之路,少一步都无法塑造出今天的你。世人困惑不安,但你知道自己应该努力的方向。

生活哪有不艰难,只有熬过了才是你的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轻易放弃自己要追求的目标。实现了,我们就能过上心想事成的生活,没实现,至少我们也为自己渴望的生活而努力过。

我内心深处其实是个卑微懦弱的人。但我知道,那并不好,所以我努力地做出一副阳光灿烂的样子。但好朋友说,我的脸上仍然流露出忧伤。谁知道呢?但我在努力地对着每个人微笑。

转眼也将近而立之年,家人催婚,说是时候该结婚了。不过这显然也不只取决于我,还得关乎我女朋友。她其实是个孩子气的女孩,常常让人捉摸不定,喜怒哀乐都需要你花很多时间去猜测。

都说成家立业,28岁的男人,那种岁月的紧迫感也真是很明显了。做青少年杂志,常常被读者叫大叔,才恍然我真不再是那个在校园里,无忧无虑晒太阳,谈恋爱,聚餐、唱KTV的少年。于是乎,整个人像是一夜之间觉醒了。

接了几本书的合同,拼命地写。就算不为少年时的梦想,也要为了钱,为了房子、车子、票子、妹子。别说我的理想不高尚,我应该给你说更多我少年时的作家梦,现在想想,作家梦说得够多了。作家是少年时的虚荣,而此刻我希望的却是把自己拙劣的文字磨得更亮,写出一些真正能够落到读者心里的书,多卖出去几本,多赚些钱。

在乡下生活了一辈子的老爸花掉毕生积蓄,给我做首付,在市里买了一套小房子,很小的一室一厅。最近正打算把它卖掉。毕业5年,也没多少存款。但又觉得小小的一室,容不下生活。我不能把老爸丢乡下,或者偶尔有亲朋做客,连个留宿的地方都没有。我还没有夸张到像海子:“我想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那不是梦想是幻想。

生活很艰难,有时候作为一个男人,你得付出更多的努力,你也得面临更大的压力。压力之下,或许你会觉得承受不了,也确实有很多承受不了的人,在这场战斗中过劳死了(有个做传媒的学弟,拍过一个关于过劳死的公益片,知道我常常熬夜写稿,他也曾多次提醒我注意休息,别哪天过劳死了),也有很多如前面提到的为爱情或者为生活压力选择轻生。

那天我在QQ群里吐槽,说想把房子卖掉。想拼命写书挣钱,换套更大的房子。别说书和钱扯上关系低俗,它是梦想也是生活,九把刀不也是为了挣钱而写作,救治生病的母亲么?

有网友说我,有房子了还哭穷。唯独有个结婚有小孩的网友说:有人和你一起打拼,别过劳死了,你老婆(女朋友)还年轻。他问我丈母娘有没有给我压力,我说还好,只是对我不算多满意。他说,慢慢来,两个人在一起感情好,一起扛着,什么都能挺过来的。

仿佛有个人能够理解你,你的情绪缺口就很难把持。在网友的安慰之下,我开启了吐槽模式。噼里啪啦吐槽了自己的很多压力:

从小在农村生活长大,也不是钻到钱眼里的人,可在城市里安身立命,成家立业,结婚生子,养老送终,你就不得不提到钱。所以签下了好几本书,虽然赚不了什么钱,可自己还是得去做。要想靠这点本领赚钱,补贴换房子的缺口,真的是压力太大了。可靠着工资来补缺口,更是不可能的。

每天下班回去,常常写稿子写到午夜12点、凌晨1点,早上7点多就得起床,从城市的南边坐地铁,换公交,再加上步行到城市北边的公司上班。说到底心里也累,可每天还得嬉笑着和所有人聊天,沟通工作,只有自己清楚心里是什么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