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励志系列(套装共9册)
6886100000019

第19章 你想去的远方,现在就起航(19)

二十六七岁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特别恐慌。

母亲去世,老爸身体虚弱,姐姐姐夫肩负起照顾老爸的重任。给我留足了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我的人生。虽然他们没有让我承担太多,可心里的自我压力非常大,大得我掉头发,失眠,和工作死磕。总想看到成功的大门。尤其是在这大环境里,大家都在宣扬成功学,都在赞美高富帅白富美,都在炫富,都在用金钱和各种东西交易,人渐渐跟着浮躁起来。

人一浮躁的时候,就容易迷失自己。

三十而立。这话在脑海里出现过很多遍。总觉得再过几年,自己一定要做出点成绩。可至于做出什么成绩,我并不特别明晰。是工作上,从小编辑升任主编么?有时候又怕在家庭压力大的时候,自己根本扛不住那么大的压力。是成为一个作家么?可从小的自卑和玻璃心,让我写了不少,可从来很少真正地去和市场对碰,只是自娱自乐地在文字里找寻自我安慰,在幻想里觉得自己还可以成为一个作家,那是个像肥皂泡的梦想。

焦虑了很久之后,遇到出版圈子的朋友和贵人,说,我的文字其实写得很不错,既然想,何不去做呢。

然后终于才试着去做,去按照别人可能想要的样子去写一些东西。

一写就是一两年过去了。反观过去,觉得过去那么多年写了几十万字自娱自乐的东西,对比之下,坚持写作的自己,仅仅这两年就写了几十万字。它们未必都是好的作品,可它们却慢慢让我沉淀下来。让我开始不再自我怀疑,不再被“三十而立”那样的鬼话催促着生活。

人一旦安静下来,就能看清楚未来。

接到出版公司合同之后,我静下心来写作。那日生日,遇到老朋友在QQ上和我玩笑,提起当年说,如果她没嫁我没娶,让我们凑合着过一辈子吧。她笑笑说,让我赶紧去结婚了。我笑说,是啊,都是大叔了,可我还在坚持着少年的理想。我还在想,如果可以我想做一个作家。

她说,很佩服你这种还有梦想的人,还在坚持的人。

有时候觉得自己傻傻地写那么多东西,不过就是为了等待这一天。

有次和朋友聚会,突然聊起人生聊起理想。

有个朋友,比多年前看起来胖了好多。一副中年发福的样子。他说,唉,想起当年,自己还想着学新闻要做个记者。走出校园之后,觉得什么都变了。没有了理想,不过是为了钱,为了生活。

大家都哈哈地笑他,说难怪他吃得那么胖,看来生活过得不错啊。

其间抱怨的人不在少数,大家都在吐槽着自己的不如意。吐槽着自己曾经怎么努力,可终于还是被现实拉垮。觉得别人比自己有条件,有关系,最终实现理想的人就是他们。

想想,这样的想法也真是无言以对,说得好像都很对。

到底,就算别人掌握了资源,你的命途却掌握在自己手里。坚持一下,再多坚持那么一下,有时候稍微傻那么一点,稍微把校园里的与世无争、淡泊名利、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坚持得久一点。就会发现,开心的生活,理想的样子并非那么艰难。也不用在青年的状态,就已经提前过起了晚年后悔当初的生活。

之前看电影《当幸福来敲门》。

克里斯?加德纳在经历人生低谷时,妻子出走了,自己和儿子相依为命。只有少得可怜的钱,没有薪水的工作,靠着救助站甚至卖血过生活。可他依然是那么开朗地面对所有困难,选择傻一点,再傻一点,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终究他还是熬了过来,等到了幸福来敲门。

其实,在实现自己的人生追求时,面对少年时的梦想,不管你是想成为科学家、作家、演员,还是有钱人,和克里斯?加德纳一样,傻一点,拥抱那些艰难困苦,你也终将拥抱属于你的幸福。

善待世界,世界将以善意待你

给予和收获对等,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人,这世界睁着大大的眼睛正看着你,你的善意终究会为自己换来一条充满善意的大道。

很多人都觉得,学生时代是自由的时代,工作之后就得夹着尾巴做人了。不管是在工作面前,还是在自己的人生目标面前,装孙子成了我们的生活常态。

其实有时候装孙子也是一种智慧。

说得好像有点高深的样子,其实一点也不高深。孙子要装,但也一定要有自己的准则。不管是与人打交道,还是与自己内心相处,善意总是世界稳定的常态。

几年前我还刚进大学的时候,偶然一次坐了一个前辈的车回老家。前辈做的是二手车生意,与社会上的上层下层人都有过不少的接触。算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有自己的事业和成功人生的典型。

记得那次在他车上,还有他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他说,现在好像读书越来越没有值得追求之处了,出来找工作越来越难。

当时的我,却像是带着某种自豪感似的说。虽说是这样,读书还是有很多好处的。比如说,你能见识不一样的思维,拓展自己的人生视野,还会认识不少人,这些人可能会是一种“人脉资源”,甚至帮到自己以后的一生。

我说到人脉这个词的时候,他笑了。当时我并没有理解那笑容的深意。过了很久,经历了很多的人和事,才明白一个乳臭未干的少年,在一个混迹社会在生活中摸爬滚打的人面前大谈人脉和关系,太幼稚搞笑了。以太功利的心态来看待世界,你把身边人都当作资源或者台阶,然后拼命往上爬的话,终究有一天你会被那些人拆台的。

善意谦逊是你维护资源的根本。我不算外向型的人,总是在和人打交道的时候,心里有所畏惧。但这社会不像以前,骄傲之处就应该拿来炫,就应该挂在嘴边,现在需要的是以谦逊的姿态做事儿,以高调的姿态生活。处处端着,或者处处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或者觉得要利用好自己身边的朋友和所谓的关系网络,久了自然会被那种高高在上给拖垮。

你应该让你身边的人、你的领导、朋友看到你的优秀之处,却又能把那种“看见”化为一种无形的自我认知,而非单纯的炫耀。

人们更喜欢的是一种谦逊的、善意的自我相处。我在和很多人打交道的时候,总是愿意向他们展示更好的一面,与人为善于己为善。这个世界看人的方式太粗暴简单了,你得拿出你的真诚来。大家都看脸了,你又凭什么让人看你内心呢?所以,内心这玩意儿,就该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那是一种气质,一种随时随地在你身上流淌的东西。

记得大三下学期的时候,考研的考研,要工作的也都开始在计划找工作了。那时候的课,几乎没有人愿意认真去上。坐在教室里的,无非是不想被点名考试挂科。很多人都是坐在教室里,看着手机,课外书,或者考研专业书。老师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那时候上现代诗歌研究。或许得益于自己对诗歌的热爱吧。

我是课堂上极少认真听课的人。你听课与否,老师是知道的。每次的平时作业是写诗,我认真地对待每次作业,希望能以自己的诗情打动老师。果然老师也被我触动了,在班上念了我的诗,期末成绩也给了我满分,大学四年以来成绩最高的一次。

后来知道老师还有份兼职工作,在杂志社做主编。于是利用暑假跟着去实习。

实习是初入职场的准备阶段。新人各种忐忑,总是怕给老师主编添麻烦,处处谨小慎微,宁愿委屈自己也不想麻烦他人。

大概也正是这样的谦逊吧,老师终于看到了我的这种善意。

后来我参加工作后,也碰上了这个老师,进入到杂志社。都说现在是看人简单粗暴的时代,你靠着点点关系进去的话,总会有人嚼舌根,觉得你没能力,是关系户。为了摆脱这样的形象,也为了不给老师压力,我拼命地工作,努力地做出成绩,内心深处不过是想让人看到一个努力的自己,一个不是没有能力的自己,一个谦逊不与人为难的自己。课堂上的谦逊,既然给了自己这份工作,那何不更进一步地谦逊,给自己塑造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或许以后留在这公司,或许不会。但谦逊努力的态度,大概还会打开自己人生的另一扇大门。

在杂志工作,作为媒体人,平时常常需要外出采访,需要和很多被采访者和媒体同行们打交道。

这个圈子就那么大,多跑几次,你总会见到熟悉的面孔。有些人是桀骜不驯的类型,有些人是沉默寡言的类型,我想我愿意做中间者,能够帮助同行就尽力而为,因为自己也常常会需要他们帮忙。

但我也确实遇到过一个很高傲的同行,是某中央媒体的重庆驻站记者,整个人有掩盖不住的桀骜气场。我好想问,这样抬着头过生活,不怕天上下雨把鼻子给淹了么?有时候给她打招呼,她眼神一扫而过,装作不认识。有时候想想,自己热脸贴冷屁股是为哪般?打了几次招呼之后,也就没有再想打招呼了。但遇到有其他的同行,来晚了迟到了,缺漏了什么信息,问到我我也很愿意帮他解决。

当然没有了大学时候的那种不自知,并没说非得要把这些人脉资源都经营好才怎样。人生的成长、工作和生活一样,你没办法去要求每个人都成为你的朋友,能够同路已是不易。

2014年结束的时候,我写了一篇长微博,算是年终总结。总结自己的近况,过去一年做了什么,都看了什么书,看了什么电影。本来是很普通的一个自我交代,没想到下面有人留言:我是曾经的杂志编辑,媒体采访的时候还和你打过招呼。你常戴着特别的小礼帽,你是我感觉少有的不傲慢的编辑。一年前因对自己的文字产生了怀疑,转战地产圈了。无意中看到你的微博,发现你在逐渐实现梦想。加油啊!

我回她:感谢曾经一路同行。当年的媒体人圈子确实换了不少。只有极少数还在坚持。文字是个不挣钱的工作,只有靠着梦想活着了。人活着肯定还得和人打交道,谦逊还是比傲慢要好很多。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选择的路上走得更远吧。

有时候你以善意对待他人对待生活,他人或者生活是会看到的,能够在不经意间给你同样的回报。哪怕是别人一句简单的夸赞,“你是我感觉当时少有的不傲慢的编辑”,你也会觉得那是一种温暖。这就是一种善意的回报。

媒体工作不仅要和身边媒体人打交道,还要和很多国内其他地方的同行打交道。我都是尽我所能地给他人提供方便。有时候善意谦逊地对待他人成为一种常态和习惯,你这种投资已经不是一种商人化的刻意,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情感交换,得到的不是现实利益,而是交朋友的快乐。工作中当然也能交朋友了。

记得有段时间特别缺钱。有个同行转介绍他人的活儿给我,帮忙梳理书稿。当时很认真地在整理。交稿子之后才知道,朋友介绍的朋友依旧是个中间人,他的上面才是出版公司。做了几道贩子的下游工作者,自然收益没办法保障。

因为给我介绍工作的人特好,最后修改书稿的报酬没能拿到,我也丝毫不想为难这个朋友。想想不过千元,也就算了。虽然不是有钱人,却犯不着为这点辛苦而失去一个好朋友。

人和人,人和周遭世界,永远处于一种关系此消彼长的状态。如果你用力太猛,自然能得到一时之利,可从长远来说,未必是正确的生活、工作方式。总是索取,总是把别人当作自己的人生资源时,却忘记了付出,忘记了我们在别人的人际关系网络里处于怎样的位置。

给予和收获对等,善意地对待身边的人事,这世界睁着大大的眼睛正看着你,你的善意终究会为自己换来一条充满善意的大道。

别被懒惰虚度了时光

要想让自己从懒惰的自责中走出来,在坚定理想、准备吃苦之后,你要做的就是动起来。

有个学弟问我,说总觉得自己很焦虑。大家都在忙碌地生活,自己仿佛被时光抛弃了。明明知道自己有很多事情要做,可还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该怎么做。于是乎就在焦虑中,刷微博、玩游戏,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睡一觉,醒来又面临同样的问题。

每天都不想做作业,也不想干任何事儿。不像其他同学那样,有的做兼职,有的参加社团,自己却是瞎忙活,甚至产生了畸形的心态,自己不知所措就打游戏,还拉着别人陪自己一起打游戏。好像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荒废时光,心里会安心许多。

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玩游戏太久,无聊的感觉更严重了。那种时候才最可怕。会羡慕那些积极的人,有生活目标的人,回头再看自己总是充满了无奈……

我想说,这几乎是所有人的通病。网络时代让我们变得焦虑,变得愈发地享受沉迷于直接的、强烈的、感官的刺激。我说,你少在寝室里看些不健康的小电影来发泄内心的压抑。多出去走走,会好很多。

有时候我们会说,你看别人每天都过得多精彩,而体制内的某某似乎把一天重复了一万遍。其实这学弟遇到的情况就有些类似一天一万遍的生活。心浮气躁不过是不坚定的后果。我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却并不坚定不愿意去追逐想要的东西。

总是想,等等吧,晚点再弄,或者明天再弄。

女朋友甜有些小孩子气,说健身说了挺久了。每次春天来临,都说夏天要瘦成一道闪电,最后要瘦得让我不认识她,然后说要抛弃我去找帅哥。可每次都是没锻炼几天,就又开始窝着看running man或者玩游戏《部落冲突》。为此,我一说她,她总是找理由找借口。

有些苦,我们现在面对,是为了让以后不再面对。有些生活,现在过了,不过是为了以后能过更好的生活。自己都看不起堕落的自己,那就只有一个办法,走出去,行动起来。

记得之前出的一本书。那段时间刚好是过年之后,节日病像厄运一样笼罩着自己。过年耽搁了时间,工作上的事儿也积压了很多。这时候我亲爱的出版编辑姑娘突然QQ上敲我,然后丢个文件让我看。

我一看是我的书稿,被她改了很多处。让我核红,看她有没有改错的地方。我自己再读读,有没有其他想要修正的地方。

当时我的情况非常糟糕混乱,工作上的杂事儿已经没办法面对了,书稿的核红工作又要怎么完成。我想了会儿说,你给我规定个时间吧。你想啥时候我能给你,你给个deadline,我一定在那之前交给你。

她说,核红很快的。写稿子累,看稿子再累也没那么累。就下周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