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愿你成为最好的自己:励志系列(套装共6册)
6886200000002

第2章 将来的你,不要让自己死于一事无成(2)

没有热爱,何谈安稳

“阿姣,我今天正式恢复自由身了!”小雅的声音从电话中传来,似乎还带着一股雀跃和兴奋。我怀疑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你最后还是辞职了?”我知道她对现在的工作并不满意。虽然事业单位的编制在大多数人眼里意义非凡,象征着安稳和体面,她自己也曾耗费实实在在的精力和时间才考上,但它本身不过是她为了给父母一个交待所作出的妥协。

“不是辞职,算是变相辞退吧!说起来,我还得感谢陷害我的那个人呢!”她的确很高兴,这次我确定了,因为她在笑,“今晚来陪我庆祝一番吧!”

我想,她终于如愿以偿,可以理所当然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成立自己的摄影工作室。

在这座小城镇,人们默认的好生活,就是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仅限公务员、事业单位),在二十三四岁的年纪结婚生子,日子一眼望得到头,偶尔与一些小惊喜相遇,谈论的话题不过一些家长里短、八卦玩乐,琐碎而充实。

这也是为什么小雅当初放弃另一家心仪的民企,拼了命也要进入事业单位的原因。她要让父母面上有光,她无法忍受一把年纪的父母还要为自己担心焦虑,她不想跟世俗对抗让自己头破血流,她不想一意孤行让自己狼狈不堪。

虽然,我一开始就觉得,这样的她不会快乐。

因为我知道她有多么优秀,又做出多少努力,她不该因一个头衔将人生框定在有限的空间,不该因世俗的想法而草草地对未来下定论。大学期间,她几乎放弃一切的消遣和娱乐,专注于学业和专业。她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摄影作品经常见诸报端,还曾获得一些颇具影响力的奖项,为了一个好的素材上山下海从不退缩,并且利用寒暑假兼职实习积累经验。她骨子里就是一个不断自我挑战和突破的人,我从不认为她能够过安逸的生活。

“不管当初再怎么轰轰烈烈,最后还是得回归家庭,安于平淡的啊。在哪儿活不是活,怎么活不是活。”当她决定放弃大城市的机会回到家乡,进入体制内工作时,她这样对我说,不知是在安慰我还是说服自己。

当其他人还在为找不到工作而发愁,或者为可能因没有达成绩效被淘汰而忧心时,小雅正在办公室里喝茶看报纸;当其他人还在为一个项目奔波忙碌,或者为一个展览殚精竭虑时,小雅正在电脑前盲目地浏览网页。

看起来,她的日子的确如预期般悠闲安稳,但她的心却越来越挣扎纠结,就如那飘在河面上的浮萍,虽万般无奈却只能随波逐流。

她开始陷入无法排解的后悔之中。这种后悔让她无法客观地思考,让她无法冷静地采取行动,坏情绪已经淹没了她的理智,让她陷入某种自怨自艾的怪圈无法自拔,而时间就在她的怨愤中毫不留情地逝去了。

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认命。这相当于一个人亲手割裂了未来的其他可能,斩断了连接理想生活的桥梁。毕竟,当我们停止脚步,生活便定格在了此刻,定格在了我们曾拼尽全力想要逃离的此刻。是不是很讽刺?

“我以为我的生活会真的安稳,可是,为什么我觉得更痛苦了呢?”在把“看起来不错的生活”维持了将近一年后,小雅最终还是崩溃了。

她变得敏感、焦虑。不论跟谁谈论任何话题都会不自觉地流泪,一点点声音都能让她烦躁,之后又愧疚万分,她觉得自己的大脑出了问题,甚至忧虑自己是不是得了什么不治之症。可是,检查之后,医生的结论是:心理出了问题。

她不相信,觉得一定是医生弄错了,又去找了两家医院和一家中医诊所,得出的结论仍然一样:心理问题。

就像她后来总结的:“没有热爱,何谈安稳?因为心无居所,才是漂泊。”

在追逐目标的路上,即使动荡不安,困难重重,因为笃定便甘之如饴;当生活缺少让人热爱的因子,即使舒适安逸,平静无波,因为迷茫也苦不堪言。

对于小雅来说,别人眼中轻松的生活却让她压抑,因为没有方向,找不到共鸣,更得不到认可。当所有人都得过且过,你保持不同会痛苦,你被同化还是会痛苦。“我能清楚地看到我正如何一点点把自己毁掉,我觉得我的人生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了,这让我恐慌。”她这样说。

其实,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没有不好,不好的是这种生活不是出自你的本心。为了逃避现实,你跳入另一个困境,逃来逃去,始终逃不开心的囚禁。因为你会不甘心,但你已经没有了选择的权利。终有一天,你会变得麻木,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比背负压力的赶路更累的是什么?是没有期待的躺着。

生活往往蛮不讲理,它不可能泾渭分明,也无法一目了然,我们总是在若干年以后才能清楚当时的一个决定意味着什么,却无法重新改写,只能空有遗憾,或者庆幸。但你要相信,所有事情的发生都是有原因的。

这次心理危机之后,小雅开始动换工作的念头,但是一直没有下定决心。每个人都有软肋,有人因此坚强,也有人因此懦弱。

还好,出了这样一次“事故”,让她能够顺理成章地放弃,能够有充分的理由变换轨道,将褶皱的心抚平,不再陷入焦虑和自我冲突中,真正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对于像小雅这样的人来说,她的骄傲不允许自己无所事事,她的自尊无法容忍自己缴械投降。我们越早明白这一点,就越能避免自我囚禁,活得踏实自在。

当下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为了心之所向,全力以赴,不要心存侥幸,不要敷衍了事,不要懒惰放弃,不要随便把自己的遭遇冠以命运之名,因为我们都知道,选择权总在自己手上。况且,我们都还有时间。哪怕走了弯路,付出更多,生活会用亲身体验教会每个人对待它的正确方式。

请记得,真正的安稳,是心落地,而非脚不动。凡抗拒的,哪怕看起来坚固安全,也不过是一座瑰丽的牢笼;凡热爱的,哪怕看起来简陋危险,也是最舒适的城堡。

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打败你

在跟进一个项目时,我认识了女孩小涵。刚刚毕业,家在外地,年轻充满朝气,工作勤勉,逢人就笑,颇得人喜爱。项目结束后,我们相互留了电话。

后来,在跟广州的朋友聊天时,他谈到想招一个性格好肯吃苦的人往人事方面培养,我便想到了小涵,毕竟她之前表达过想出去看一看、闯一闯的意愿。“家里人总觉得一个女孩子在外打拼太辛苦,什么都想为我准备好,可是,我还是不甘心啊!不甘心过这样平淡的生活,更不甘心还没见识过更多的可能就被草率地决定了一生。”她这样说。

之后的事情顺理成章,双方都很满意,很快,小涵便出发去了广州。

年轻人的勇气总是这样决绝而热烈,让人无法指责什么,更无从反驳,只能心怀羡慕和欣赏,看他绽放。

然而,绽放总是磨难重重,无法一蹴而就,在破土而出之前是层层叠叠的黑暗,在开花之前是漫长的等待。最近再联系时,得知她又辗转到了深圳。工作业绩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复杂,一个人生活的孤单,来自家庭逐渐清晰的责任……所有这些,都超出了她的想象,疲于应对的表面之下是一颗想要妥协的心。

她的状态并不好,她说深圳是她给自己的最后一次机会了。“姐姐,生活为什么总是这样艰难?我换过几份工作,到过几座城市,却没有离自己想要的生活更近一点,反而越来越不安和迷茫。”

“为什么?你不是正在前往未来的路上吗?”

“因为我怕自己最后还是逃不过生活的摧残,我怕自己一点点妥协直至投降,开始接受父母的安排,度过平庸的一生。”

其实,大家都一样。怕自己变得平庸,怕在某一天突然就再也坚持不下去成为曾经最鄙视的样子,怕开始得过且过成为一个普通人,怕融入到这个大千世界再也找不到痕迹,怕最终还是一事无成仿佛从来没有存在过。其实,真正的失败,从停止努力的那一刻开始。

“亲爱的,除了你自己,没有人能打败你。如果你认输了,不是敌人强大,而是你的心太软弱。”

我当然知道她很难,广告公司的工作让她疲于奔命,每天都有不同的问题要应对;在异地和现实的压力面前,和男朋友间的分歧也越来越多;甚至因饭菜不和胃口、生活环境不习惯,整个人都消瘦不少。所有这些经历,对于一个初入社会的人来说,如果没有让她迅速地成长起来,那么就只会成为压垮她的稻草。

可是,有谁说过生活是容易的?我们觉得难,是因为正走在上坡的路上啊。要想抵达终点,原路返回是永远不可能的,唯一能做的就是朝着正确的方向继续攀爬。

再说,谁不难呢?我身边的很多人面临的困难更多,他们可能出身低微,可能天生缺陷,可能从未得到过别人的帮助和垂青,甚至还得早早担负起家庭的重担。可是,对于永不妥协的人来说,困难越大,他的潜力发挥得也越大。他比别人更努力,更懂得学习和思考,也就走得越稳和越远。

所有的生活都一样,考验、陷阱和冲突无处不在。可是,就如惠特曼所写的:“我不能,别的任何人也不能代替你走过那条路;你必须自己去走。”造成人与人命运巨大差异的,不是智力,不是外貌,不是背景,而是你的心。你撑过去了,你就是胜利者;你放弃了,你就是真正的loser,所有的可能性就此丧失。

难不难不应该成为我们是否做成一件事的标准,一个人的心性意志才应该是。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一时懒惰和软弱而选择容易那条路,还埋怨生活的苛刻。大家都是西西弗斯,背负着责任和使命的石头,可是达成目标的路是艰辛的,更不乏几乎必然的挫败。认命吗?然后生活在因没有拼尽全力的悔恨中?生活在因设想“如果坚持一下结果又会如何”的幻想中?生活在因想再试一下却又不断退缩的纠结中?还是生活在因对命运不满和对他人嫉妒而产生的怨恨中?几乎任何一种情形,都是一场噩梦。

“眼睛试着不要只看困难,把它当做一次经历,看一看自己的成长,听一听内心的声音,再做选择。”这是我对她的一点建议。我们可以接受因为喜爱平淡而选择离开,却无法容忍因为怕苦怕累怕麻烦而选择放弃。对于生活的每个阶段,需要的是句点,而非逗号之后再无下文。

后来,小涵还是决定在这里扎根,哪怕一时陷入绝境,只要调动起全部的力量总能打开一个出口,未来的路就很长,就像她在朋友圈里写的:“我不是非得留在这里不可,但我在这儿一年的收获,比在家二十年都多。这份丰盈的充实感和实质的选择权让我无法真的放手。”

小涵坚定地走在选定的路上,似乎什么也不能让她认输。对她来说,生命的主题是梦想,意义是奋斗,在这些重要的东西面前,其他的都变得无足轻重起来。小涵看事情的角度也发生了变化,工作的压力是用来磨炼她的能力的,感情的波折是让她学会如何相爱的,生活的艰辛是让她有力量摘取更甜的果实的。

心不死,梦不灭,脚步就不停,没有什么能够打败我们,虽然危机无处不在。

我们还有改变的欲望不是吗?我们还有创造的能力不是吗?那些伤心、眼泪和不甘,那些岔路、迷失和妥协,终究不能打垮一颗追求向上的心!我们只管好好努力,只用专注、自省永不停歇地成长,而时间,会把一切付出化为切切实实的成果。

人类的潜力超过自身的想象,你怎么想,什么就是真理,你就有怎样的一生。我们正走在自己决定的命运之路上。

相信我,你最不需要一蹶不振,我们都希望不会遇到问题,可是只要我们还要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就永远无法避免。与其过一种毫无期待的生活,还不如打怪除兽灭问题的生活来得有趣呢!

毕竟,迷茫不会在迷茫中消失,只会在行动中化解。哪怕是空谷里的一声呐喊,也是需要时间才能听到回响的啊。所以,努力一时看不到回馈没有关系,说明还没到时候,但不代表我们没有离目标更近一些,再坚持一下,它最终还是会回应你。“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只要我们能够打败性格中懦弱的一面,也就相当于战胜了生活中所有令人懦弱的因素;只要我们还未缴械投降,成功的机会就永远在我们的手中。

不管现在的我怎么样,未来的我要更好

过去的我是一个“差不多”小姐,凡事觉得“够用就好”,没有太大的野心,生活嘛,凑合凑合也就过了:平淡的饭菜,淘宝的衣包,不加修饰的房间,和从不化妆的自己。当然,看到那些引人垂涎的大餐、得体美丽的名品、装潢富丽的房子和别人说走就走的旅行,也会心生羡慕,但也只是羡慕,过后依旧过着自己的凑合人生。

不是不想要,而是没有能力要。记得第一次进大型商场,那时的我,就像来到了传说中的宫殿,自己只是最卑微的仆人,走在里面只剩紧张,连四处张望打量的勇气都没有,更别提什么购物的愉悦了。我穷过,所以懂得穷人的无奈和挣扎,习惯了精打细算,优先考虑的永远是事物的使用价值和性价比。

但是,大王是跟我很不同的人。她永远以最好的妆容和状态示人,衣着光鲜,昂首挺胸,自有一股天下我有的气势。对于她来说,价钱不是问题,重要的是生活质量。说起来,我很喜欢到她家拜访,虽然很小,但很温馨,所有能够让生活更便利的小物件、高科技产品都能在这里找到。看她的生活方式,没有人会想到她也曾有一名不文、狼狈不堪的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