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总会厚待努力的人: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6886300000013

第13章 生活总会厚待努力的人(13)

2

在很多人眼中我是个勇于归零的“任性”姑娘,本可以在北京好好念个硕士享受美好的象牙塔时光,可偏偏因为一篇东北优秀人口过度外流导致经济瘫痪的新闻报道而选择回乡创业搞教育。李开复曾在书中写过:“创业是一条艰苦卓绝的不归路。”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与此同时我还要跨校跨专业考研,每天都有忙不完的工作。早上8点到单位,经常夜里10点多才准备回家,一天只吃一顿早饭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别人喝下午茶的时候,我在工作;别人秀恩爱的时候,我在读书。

有时候我累瘫在沙发上给老朋友打电话,对方总会碎碎念道:“张大小姐……看你都快成空中小飞人了,可别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女生太优秀不好。”

刚回家乡创业的日子里,出现了很多消极的评论和对我选择的质疑,譬如:“你以为你是哪吒可以有三头六臂啊,女生那么拼干嘛,终究是要结婚生孩子的嘛”或“又想考研又想创业,都成你的了,到头来走着瞧,张超凡什么也剩不下!”甚至还有人说:“准是在北京混不下去了才回来的,要不然就是脑残。”有些人会在我的背后如小时候讨论我失去的左臂一样指指点点,甚至将我的选择当成茶余饭后的笑话,觉得我心比天高,做事不着边际。我拒绝了所有的聚会和活动,因为我不想听到这些刺耳的声音。

日子一天天地过,学校的投资如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大,设计图纸不接地气被装修公司几乎全盘否定,刚刷好没多久的墙面就因漏水而泡得没有模样,祸不单行,外面刮大风还把定制的大灯笼吹掉了差点砸到人,每天教育局、民政局、消防、税务到处跑,累得脊梁骨都疼,我不止一次地希望自己从来都没有开始过,我选择了逃避,因为我真的很害怕,可能我再也没有勇气坚持创业了。

在最无助最苦闷的这段时光里,我承受了很多流言蜚语和现实的压力,也就是在这段挣扎的过程中,我对自己说:“张超凡,干脆你放下那些嘈杂的声音,让一切归零,我们重新开始!”

在创业的浪潮中,我可能不是资质最好,不是能力最强、融资最多,备受瞩目的那个。但是,我知道我自己的方向,每一个选择,每一条路,哪怕风雨兼程,我都愿意披荆斩棘,勇敢向前!

我觉得人生难免会有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只要我们在人生转折点的时候,不去听那些外界的闲言碎语,静下心来想想自己当初为什么出发,鼓足勇气继续前行,我们就能够获得新生。

时间见证着我的一点点蜕变。渐渐地,我可以在办学校的同时不断提升自我,可以在处理工作难题的时候淡定从容,可以在加班的时候不忘化个小妆、发个微博,在工作压抑的时候不忘和同事吃一顿美餐进行调节。

我和我的团队犹如战士一般实现了很多超越。有时候忙碌并不是一件坏事,关键看你能从忙碌的生活和工作中学到什么。如果只是把忙碌当成一种负担,那只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糟,个人的情绪也会变得越来越坏。

我见过一些姑娘,她们总在说:“不要在最美的年纪选择做拼命女汉子,不然最后只会让自己变成憔悴的黄脸婆和刀子嘴。女人一定要对自己好一些,要好好地爱自己。”

我想说的是,女孩子靠自己,不代表一意孤行,而是凭借勇敢、坚持、创新和贵人相助找到自己应该奋斗的方向。与其妄自菲薄地依靠别人改善生活,不如强大自己,用足够的能力和能量去享受生活。

如果空有一颗不想变老的心却懒散得不想去努力充实自我,最后当你的外表支撑不了你浅薄的内心的时候,你会后悔,后悔当初真的没有好好塑造自己,没有创造出完美的人生。

3

在经营艺术学校的过程中,我曾听到前台崔老师义愤填膺地讲述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对话。

崔老师温柔如水地说:“家长您好,我们学校暂时还没有开设数学补习,孩子现在高一,如果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画画素描,对以后考学也有帮助。”

对方家长特别激烈地回应道:“学艺术以后人都死了画还不值钱呢,我得让我孩子上正儿八经的大学!”随后挂断了电话。

我笑着安慰崔老师说:“无论做哪一行,都要用一流的态度,做一流的努力。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误解,我们才要将最好的教育给我们的孩子们,不辜负他们的信赖。”

越是不被看好不被支持不被鼓励,就越要不放弃不后悔坚持做自己。

越是被挑毛病被批评,我越是勤改善再努力更谦卑。

在每一次荣光到来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狈的坚持与努力;在每一阵掌声到来之前,总有太多的唏嘘与嘲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因为我知道,每一次荣光,都有许多流言蜚语的过往,做自己,就很好。

第四节 没有灵动的翅膀,但可以脚踏实地

跟自己赛跑,比战胜对手更有意义

1

每次“跟自己赛跑”都会让我格外兴奋,因为我的极限在哪里,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楚。

习惯“跟自己赛跑”的人是多半不安于平庸的任性家伙。他们会有一些解释不清、说了别人也不懂的坚持。这种习惯多是从小养成的,原因不明。

可能是个性里的不服输,也可能是天生不肯轻易放过自己。

中国健儿在里约残奥会上打破51项世界纪录完美收官的那一天,我还在因看中国残联微信平台推送的夺金消息而热泪盈眶。我的微博如轰炸一般收到了很多粉丝的截屏和私信,其中一条这样写道:“超凡女战神,你上央视新闻了你知道不!怎么还不更博,《新闻直播间》正播你呢,我和同事们都感动得不行了。”

放下手机,飞奔到客厅,拿起遥控器,我立马打开电视,一张小时候训练速滑、脸晒得如黑土豆一般的旧照映入眼帘,第一反应就是:“哟,这小子真帅!”瞬间特别想感谢时光让我现在变得如此文艺而美丽。这期新闻的标题是我所有媒体报道中个人认为最幽默、接地气的——《从“菜包”到“超凡”》,讲述了一个成绩差又自卑的丑小鸭,在一次次的选择与机会面前不断战胜自我,超越平凡的奋斗历程。

对于竞技体育,我始终坚信:在真正的比赛中,冠军永远跑在掌声之前。只有冠军冲破了线,掌声才会响起,之前伴随自己的只有汗水的滴落和坚持的寂寞。而这种寂寞,最终会打开胜利的辉煌。正如火遍大江南北的傅园慧所言:“我已经使出了洪荒之力了,我很满意!”此时,挑战未知的自己,变得其乐无穷。

2

2015年我凭借一档大型益智类答题节目而走红于网络,我也因为这期名为《独臂女神演绎古典气质挑战全场》的比赛而被贴上了“维纳斯女战神”的标签。很多人都会觉得这个女孩做得还不错,有点倔强、有点张扬、勇气十足、笑起来的样子还挺温暖,信奉“想要就去争取,我们天生就是战士”。

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哎,张超凡,你到底哪来的勇气?能够站在知识的战场,穿着战服任左手的空袖子在风中飘扬,十足女侠气质,高举右手喊出正确答案,坚定执着地以一己之力横扫全场加冕“战神”称号。当初主持人一再问你是否要继续调整,你连想都不想就说“冲”,难道就没想过退缩和放弃吗?对,说实话,我骨子里还真的跟女战士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有那种天不怕、地不怕,即使跌倒,姿势依旧豪迈的劲儿。

可就在两年前,有段时间,我陷入了巨大的自我怀疑当中。大家都可能会觉得我从一个“折翼天使”到如今成为两所艺术教育培训学校的校长也算是超凡脱俗了,但是我心里非常明白,如果在这24年的生活中没有爸妈无悔的倾力支持,就不会有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勇往直前的“90后最美校长”了。

我从小就向往远方,爸爸越是想把我呵护在身边,我心里的这份愿望都会再加深一点。可当他知道我执意要去北京求学时,他却帮着我安慰不舍的妈妈,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咱们姑娘,值得拥有最好的。”爸爸的眼神,我常常不敢直视,如果说强悍的镇压会让人揭竿起义,他这种信任的祝福反而会让我内心有一丝愧疚。

当初,我从重点高中理科实验班选择艺考,一度被老师们认为是自我放弃、不思进取的“坏学生”,因为在老师固有的思维中,只有学习不好、走投无路的学生才会选择艺考。可因为绘画是我由衷热爱的事,每当拿起笔准备画画时,我总能感到兴奋,就好像一段感情陷入热恋的时刻,让人充满美好的期待,但往往没过多久,就又会遇到瓶颈期。

有时候本以为是神来之笔,灵感乍现,没想到最后却成为败笔,我为了画画放弃了那么多,真的值得吗?陷入低谷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放弃,例如画得不好就撕掉重画;工作不顺利,就想着大不了不干了。一个人在顺境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不难,可在困境时依旧愿意抬头向上看,不错失拥抱阳光的机会才难能可贵,因为超越自己,永远是最重要的。

18岁那年,我一个人抱着仗剑走天涯的闯劲来到北京这座包容的城市,不到两年时间,首都大学生诚信楷模、“最美北京人”、北京市三好学生、国家奖学金得主的荣誉接踵而至,这些光环虽谈不上给我带来多少荣耀感,但至少证明我做得不比正常人差。

3

可爸爸从来不会问我考试成绩怎么样,这些仿佛对于他而言都是一个附加值。他总会在电话的另一头告诉我说:“姑娘,你就往前冲,只要你做得比昨天的自己好咱就赢了,你是老爸举过头顶的骄傲!”

老爸的话刻在了我的心里,当有人问我为什么叫超凡时,我不会回答“因为超凡,所以脱俗”,而是会热情灿烂地说:“超越自我。”

漫长人生里,我们常以为是跟别人竞争着,但后来你会慢慢懂得,一直跑在前头、一直不放过你的,其实是自己。

跟自己赛跑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流言蜚语和寒风冷雨,风雨过后不一定会见彩虹,也许还会遇到更猛烈的狂风暴雨。

这是磨难,更是超越自我、挑战极限的最好机会。

平庸的人是不会被当成箭靶的,必定是因为你有了些小小成就,必定是因为你的努力被肯定了,才引来漫天乱飞的暗箭。

面对困境和磨炼,张开手,睁开眼,放开心,微笑热情地拥抱未来,迎接每一个未知与可能。人生的惊喜,就在于超越了未知的自己,因为跟自己赛跑,比战胜对手更有意义。

自信水流东,花开半夏

1

没有谁天生就是坚强的,我也一样。

曾经,于我而言,灿烂的笑容,不过是伤痛之后孤独而倔强的欲盖弥彰。

直到那一天,妈妈告诉我:“生当如夏花,花开仅半夏,却灿烂了四季。”

那时候,我似乎懂了,又似乎什么都没明白,只知道,妈妈的眼里有忧伤;只知道,妈妈的笑容并不真的那般明媚,就仿佛,在老师与同学面前,我总是佯装坚强。

事实上,和许多同龄的女孩一样,我心中也有水晶鞋、南瓜车的向往,我也曾希望如易碎的琉璃一般被永远捧在掌心。

但我知道,那不能,因为,我原就与众不同;因为,我把自己的左臂遗忘在了天堂。

“凡凡,你和其他孩子一样。”妈妈、爸爸、爷爷、奶奶都曾这样告诉我。

起初,我信了,但上幼儿园的时候,耳畔常常响起的嘘声,小朋友鄙弃、异样的眼神,老师额外的关照与怜悯,让我明白,我和别人不一样!

为此,不知道多少次,我偷偷一个人躲在被窝里哭,但除了黑眼圈,哭泣没给我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变。

于是,我不再哭。

时间的轮盘不知不觉间就将春夏秋冬流转,借了“小猴子”的光,战战兢兢地从自我的小世界中迈步而出的我终于懂得了阳光的味道,却也再一次意识到了阴影的存在,意识到了自己的“与众不同”。

那个周末,我和丹丹一起去公园玩,恰好看到了一群在滑旱冰的少年。

其中一个是丹丹的哥哥立夏。

“哥哥,教我,我也要玩儿!”丹丹嘟着嘴撒娇,然后很义气地抱住我的胳膊,“还有凡凡!”

“教你没问题,她……”立夏整张脸都揪了起来,显得很为难,“不好吧,会受伤的。”

“我没问题!”

我坚持,声音朗朗!但穿上旱冰鞋之后,我知道自己错了,我站不住,平衡感也很差,站在原地都会摔跤。

看着很快就进入状态的丹丹,看着自己空空的袖管,我终于知道,自己真的和别人不一样。

我没有左手,无法像其他人那样,用双手来保持平衡。单靠右手,想要保持住平衡,实在是太难了!

那天,回家之后,我大哭一场,甚至,小小的心眼里,有些恨爸爸妈妈,我想问他们,为什么骗我,明明,我就是不同的!

第二天,早餐的时候,我忍不住问了,妈妈还是那么说:“凡凡,你和其他孩子一样。”

我不信!

于是,妈妈拉着我来到旱冰场,一遍遍地给我示范滑冰的动作,教我怎样站立,怎样走步,怎样保持平衡,怎样滑动……夕阳西下的时候,满头大汗的我终于可以穿着旱冰鞋稳稳地站住了。

“看,妈妈没骗你吧,凡凡,你和其他孩子一样,做不到,只是因为还不够努力。记得,生当如夏花,虽花开仅半夏,却灿烂了四季。”妈妈摸着我的脑袋笑,“这是你姥姥当年告诉妈妈的,今天,妈妈也要这样告诉你,记住哦。”

我重重地点头,那一刻,我知道,自己真的和其他孩子一样,唯一不一样的是,我把左手忘在了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