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活总会厚待努力的人:励志系列(套装共8册)
6886300000019

第19章 生活总会厚待努力的人(19)

2

前天去书店,看着货架上满满的《40岁之前一定要做的事情》《30岁人生规划》《20岁之前必须养成的品格》《50岁的时候,XXXXX》……就仿佛在20岁、30岁、40岁、50岁之前没有做过什么,没有养成什么品格,你这辈子就完了,就注定无法成功,注定OUT了,出局了。

但人生这东西,还真是奇妙得很,非得写个剧本按着走,还真是大错特错。

真要照着书里生搬硬套,那么好吧,恭喜你,你已经把自己丢了,你已经渐渐地变成了别人的复制品,并且,和你同一型号、同一规格的“产品”还在“生产线”上源源不断地“生产”着,说不定哪天你就能撞到。

如果是这样,你是该觉得幸运,还是该觉得悲哀?

你是该绞尽脑汁、拼尽全力,撞得头破血流也要在所有的复制品中拔得头筹,让自己的人生一偏到底,还是打破扣在身上的模子,重新做自己?

三月,在长春本地录了一期节目,录完之后,编导对我说:“小张,你给我的感觉,一点儿都不像名人。”

我哑然,名人应该是个什么样呢?

衣着光鲜,前呼后拥,到哪都有粉丝热捧,说话做事,满满的都是矜持,碰到不认识自己的人就觉得你连我都不认识,实在是太孤陋寡闻了?抑或者,架子端得满满,派头摆得十足,气场开到最强,恨不得在脑门上刻上一行字,我是名人,天下无敌?

名人,也不过就是普通人,有缺点,有不足,有庸俗的时候,有高大上的时候,有悲欢,有喜乐,有自己的性格,有自己的好恶,不是圣人,也不比别人多什么或者少什么,真要是按照“名人模式”当名人,那纯粹是自己给自己找罪受。

我不知道别人怎么样,反正我就是我,一直做真实的我,不去讨好谁,也不刻意地营造什么。

不是淡泊,只是不想活得太矫情,不想为了某个目标、某个计划、某种模式、某种样板而改变自己,那样的人生,不是我想要的,真那么做了,我怕将来的我会讨厌现在的自己。

3

三周前,我在淘宝上买了一套陶瓷茶具,淡紫色的,云草花纹,非常漂亮,物流走的是韵达快递。

宝贝到的那天,快递员给我打电话,约好了17:30送货上门。

结果那天下午突然有急事,一直忙到18:30,回到家的时候,已经将近19:00了。

却没想到,快递员依旧在门口等着我。

见我回来,他先向我道了歉:“不好意思,我的手机没电了,来了也没法通知你,你给我打电话了吧?我真是准时来的,怕你误会我没来,只能在这儿等你了。”

他很实诚,我则有些不好意思,后来,一来二去的,我们就成了朋友。

他的学历不高,只初中毕业,却特别喜欢作诗。

熟悉了之后,他经常和我交流,分享他的诗。

我也乐于与他一起探讨。

偶尔有一次,和朋友提起这件事,朋友很不解:“写诗能当饭吃吗?”后来,还直截了当地和我说,“你这是在浪费时间,完全没必要。”“他无法给你什么帮助,没什么交往价值。”

什么是交往价值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喜欢和他一起谈诗,即使他不懂平仄。

人和人之间的交往,原就不该带有太过强烈的功利性。

难道真的要列出一张交往列表,按照所谓的价值将人分成三六九等,做个计划,按照步骤,公式化地去交往,才算正确?

月前,认识了一个花农,是我的网友,他种的花有很多,还有我特别喜欢的风信子。

从他那里,我知道了许多种花的知识,受益良多。

朋友听了,却苦口婆心地劝:“你该收收心了,出名要趁早,出了名要经营好自己的形象,笼络好粉丝,把自己包装得高大上一些,别总是降低自己的‘身份’!你瞧瞧那些明星、名人,大多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身份,也没想成为明星,包装什么的,计划、套路什么的,真心不习惯。

4

其实,有时候我也挺纳闷的,为什么做事一定要有计划呢?为什么非得给自己套上条条框框,套上“必须”,套上“××时候做××”的枷锁?非得××岁结婚,××岁立业,××岁怎么怎么滴,非得这样做这个,那样做那个。未来还没开始,就已经先将路线一条条画好,将精力与时间全都过分地投注于某个目标,反而错过了人生之中绝大多数的风景与精彩。

谁规定我们不能心血来潮?谁规定我们非得循规蹈矩?谁规定我们非得按时启动?谁规定我们就得一成不变?谁规定我们非得为了突如其来的意外而战战兢兢?事实上,人生多一些未知,多一些意外,没什么不好。

别扯什么励志宝典,也别总拿财富秘籍、心灵鸡汤、智慧典范来说事。每一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是独一无二的,没有谁能够为独一无二的你我提供人生的范本,所以,内心强大一点,做事勇敢一点,遵循内心,做独一无二的自己,就挺好。

在不断地试错中找到方向

1

人总要犯点儿错。

记得多年前参加艺考的时候,在北京通州区时代中学里考试,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离开家乡,在外地过春节。

独自一人,有很多的不方便,有一次,我去水房打一盆热水,回住处的时候,想要开门,便一只手端着盆,用另一只手臂去按把手,结果没拿住,盆一下子翻了,滚烫的热水全部洒在右腿上,幸好冬天穿的是棉裤,但腿还是火辣辣地疼。

当时没想和爸爸妈妈说,怕他们难受。忍着疼,去楼下买了一管烫伤膏,在手掌那么大面积的烫伤处上了药,坚持每天在画室里画画。伤口恢复得不好,有的地方溃烂了,每一次穿裤子都疼得要命,但我始终没有停下画画。那时,我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现在吃多少苦,以后就有多少幸福。

不过这件事给了我一个教训,以后我做事情变得更加谨慎了,而且更能一个人去面对困难。

常常听人说,上学的时候学的专业不是自己喜欢的,进入职场,工作也不是自己喜欢的,甚至有的时候,牵手一辈子的人也被打上了厌恶的标签,可是,口口声声说着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我们,又有几个真正了解自己的兴趣,真正知道自己想要追寻的方向?

励志日记本中,“追随内心的想法”已经成了陈词滥调,“心之所向,梦之所向”更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但心在哪里?方向在哪里?你也好,他也好,却大多无法给出确定的答案。

兴趣有很多,爱好也不少,好奇的事情千千万,但又似乎并不曾特别喜欢哪一种。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正因为迷茫,才一直渴盼着早一点找到奋斗的方向,寻到生命的导航,然后,拼命地努力,拼命地争取,最后,收获幸福满缸。

但事实上,世事无常,我们每个人,因为独一无二,所以生命的轨迹、人生的际遇也多有差异,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瞭望点,让同一个世界在不同的人眼中展现出了千差万别的风景。谁都不知道自己究竟会在哪一条道路上遇到自己的钟爱,但无论如何,人生总要继续,路也总要走,不去走,不去尝试,害怕失败,害怕犯错,便永远都找不到方向。

不管是谁,要找准自己的方向,总是要不断尝试的。不犯错,不尝试,又怎么知道哪条路适合自己,又怎么知道要朝着哪个方向调整与转舵。

2

如果你仔仔细细地读过那些成功人士的励志传记,便不难发现,在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向、最适合自己的领域之前,这些成功者,全都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方向做过尝试。譬如马云,在创办阿里巴巴之前,他当过英语老师,做过公务员,也做过“倒爷”,真正剑指互联网时,他的足迹已经踏遍了很多领域。

就我自身而言,在决定创办“艺凡”之前,我也做过不少尝试,做过国画培训班,想过去当美术老师,也试过去美术工作室工作,只是诸般尝试之后,我确定了,艺凡才是我的梦想,我的方向。

不记得是在推特上,还是在豆瓣上,或者是在朋友圈里,听一位网友说过,给人生找方向就像是谈恋爱,或许,恋爱前,你觉得小鲜肉就是男票的标配,但相处长了,当什么事都需要你自己解决自己扛的时候,你就会知道颜值这玩意儿,真不能当饭吃。你以为精英型的男人能给人安全感,真的恋了、爱了,却又忍不住羡慕那每天都问你晚上要吃鸡翅还是西红柿打卤面的暖男。

当然了,婚姻观念不同,性格不同,个人的选择也不同,单就选择本身来说,还真没有什么对和错,甲之蜜糖,乙之砒霜,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好不好,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合不合适。但世界这么大,适合你的那个他不可能天天站在你家门口等你,同样的,适合你的人生,适合你的方向也不会自己巴巴地送上门来,要找到它,就需要不断地尝试,不断地试错,不厌其烦地为内心的所有爱好与冲动买单,直到你找到让你恋恋不舍、让你内心充实并满溢幸福的那个他/她,那条路。

然而,很多时候,现实就是,虽然心中满满的都是钟爱,我们却不愿意也不敢轻易去偏离自己已经形成的生命轨道,不敢去不断地尝试,尤其是在得不到任何支持的情况下。

朋友小眉是某软件公司的骨干工程师,工作强度稍稍有些大,但工作环境好,工资待遇高,妥妥的金领一枚,今年二十七,有车有房,小资的生活羡煞旁人。她自己却不怎么满足,她说自己喜欢文学,“我的梦想是当作家”成了她的御用口头禅,但这所谓的爱好,似乎也就停留在口头禅的阶段而已。她从来都没有写过任何属于自己的文字,哪怕是一首小诗;没有看过任何与写作技巧相关的书籍,甚至,连书她都很少读。

“既然喜欢,为什么不做点儿什么?”我忍不住问她。

她的回答是,不确定从哪个方向开始入门才是对的,也不确定先从哪种素材着手练笔才能真正锤炼自己。

这样的回答,让我很无语,从什么方向入门真的很重要吗?重要到找不到“正确”的答案便不去尝试,一千个人有一千种入门方式,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正确”或“错误”更不能一概而论,真的有心,只要尝试了,做了,不论从哪个方向入手,其实都是正确的。

3

爱好与工作不同,人生的方向也与选择无关,找到了就是找到了,找不到也并非天塌地陷。方向是什么,就是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犯错,不断地改正,改正了再犯新的错,千锤百炼之后修成的那一颗“正果”。

没有人强迫你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找到那件你要为之终生奋斗的事情,所以,多尝试几次,让心灵多飞一会儿,也没什么不好。

人生无常,四季轮转,总有不同的风华与景致,只要心依旧强大,只要自己还是最真实的自己,那么,无论何时,只要找到了那个方向,只要圈住了那个梦想,我们依旧可以义无反顾地转舵起航。

错了,有什么关系呢?

没有错误的人生,原本就不完美,没有错,又哪里来的对?更何况,究竟是对还是错,能够定义的,不是他人,而是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