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130

第130章 陈轸使秦谋商君 四子闯关育道心(1)

秦宫复兴殿的几案上摊着一张大图,图上画着三个红色的圈圈。

孝公盯住地图,将一块湿巾捂在嘴上,连续干咳。咳有一阵,孝公松开湿巾,看上去,是一团带血的浓痰。

孝公皱下眉头,端起案前一只药碗,眼一闭,一气饮下。

孝公将药碗推到一侧,拿起朱笔,俯身图上。

一阵脚步声急,内宰引公孙鞅趋进,小声禀道:“君上,大良造到了!”

孝公放下手中朱笔,看过来。

公孙鞅叩首:“臣叩见君上!”

孝公抬头,满脸堆笑:“呵呵呵,你走得快哩!”

“君上有召,臣不敢不快!”

孝公招手:“来来来,看图!”

公孙鞅趋前,指图,不解地问道:“君上,这是……”

“呵呵呵,寡人这在为你选块地儿。”

公孙鞅怔了。

孝公指图:“这三块里,哪一块能中你的眼?”

公孙鞅再看图,一个圈圈画在河西,上面写个甲;另一个圈圈画在关西岐山一带,上面写着乙;最后一个圈圈画在汉中,写着丙。

审看有顷,公孙鞅再次看向孝公,目光诧异。

孝公感慨道:“公孙爱卿,秦国能够富强,能有今天,得力于你一人,寡人分国予你也不为过。有功当赏,而寡人一直未能赏你尺寸土地,不为别的,只为你没有军功,而依据先君规制及爱卿的新法,唯有军功才能割地封君。河西一战,你把这个缺补上了,寡人一直琢磨着要为你划块地儿!”

公孙鞅复跪,叩首,哽咽起来:“君上……”

孝公起身,扶他起来,按他坐下,指图:“寡人选来选去,觉得这三块地儿都不错,河西是首选,它是你亲手打下来的。岐山是秦兴之地,由你治理,寡人放心;至于汉中地,虽说偏僻,却为沃野,可自成一体!”

公孙鞅拱手:“谢君上错爱!”

孝公摆手:“不是错爱,是你该得的。”又指图,“选一块吧!”

公孙鞅看图良久,回道:“如果臣一块也选不中,君上不会降罪吧?”

孝公吸一口气:“哦?”看图,“你……”略顿,强作镇定,“不会是相中咸阳了吧?”

公孙鞅诚惶诚恐,五体投地:“臣不敢!”

“呵呵呵,”孝公弯腰扶起他,“没有关系,爱卿若是相中咸阳,寡人就搬回栎阳去!”

公孙鞅执意不起,重重摇头:“臣不敢!”

孝公松开,起身,盯着他,一阵诧异:“那……”

公孙鞅缓缓站起:“如果君上定要赐鞅一隅之地,”指图,指尖落在商於,“臣就选此处!”

孝公看过去,愕然:“商城?”一脸疑惑,“这儿尽皆山地,贫瘠不说,武关以西横竖不过五邑,人口不足五千,配不上爱卿的丰硕功绩啊!”

“要是君上觉得不够,可以加上这儿,”公孙鞅拿过笔,从商城东侧的武关一路画过於城,直到淅水、涅阳一线,形成一个狭长的圈圈,“共一十五邑,东西六百里!”

孝公不解地说道:“这儿是人家楚国的呀!”

公孙鞅诡秘一笑:“只要君上赐给臣,它就姓秦了!”

孝公看着地图,沉思良久,抬头:“秦楚隔着千山万水,相安无事有些年头了。寡人若取於城,也就启了战端。楚人不比魏人,与魏人,我们说打就能打,说走就能走。与楚人,别的不说,单是调兵遣将,输粮运草,就不是个简单事儿,这仗怎么打?再说,家门口的雪都还没有扫好呢!”

公孙鞅盯住孝公,目光征询:“君上真的一心只想守在关中吗?”

“当然不想。”孝公迟疑一下,“这样吧,寡人决定封你为商君,那道谷地的事就是商君你的事,你与邻居之间怎么过日子,自然也是你的事。假使邻里之间产生龌龊,爱卿想借些人手前往摆平,寡人倒是乐于帮忙!”

公孙鞅会意,拱手道:“臣请借五万锐卒!”

“准……”奏字未出,孝公喉咙一阵奇痒,面孔扭曲,忙捂嘴剧烈咳嗽。

公孙鞅颤声:“君上?”

孝公咳完,给他个苦笑:“让爱卿见笑了。”

公孙鞅关切道:“御医怎么说?”

“御医说是没啥大事儿,”孝公指下案上的药碗,“喝几剂汤药就好了。”

公孙鞅拱手:“君上,大业未成,龙体最是紧要啊!”

“呵呵呵,寡人晓得,离死还远着呢。”

诏命下达的第二天,公孙鞅的府宰冷向招呼几个仆从把“大良造府”的匾额拿下,换上“商君府”的匾额。

公孙鞅从府内走出,欣赏匾额。

冷向手指匾额:“主公,您看看正不?”

公孙鞅缓缓捋须,竖起拇指:“不错,不偏不倚。”又转对冷向,“呵呵呵,这个匾额一挂,你们就可改改称呼了!”

冷向眼珠子一转,低声叫道:“君上?”

“就限于府内与封地吧,不可张扬!”

冷向心领神会:“臣遵旨!”

公孙鞅割地封君的消息很快传到安邑。

公子卬摊开地图,看向商城,愕然道:“商城?”

“据说秦公为他选定三块封地,”陈轸指图,“一是这儿,西河郡,二是这儿,关西岐山,三是这儿,汉中地,”看向公子卬,“那厮却一个也没选中,自请商城!”

公子卬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为什么呀?河西沃野数百里,更是——”

“呵呵呵,”陈轸笑着打断他,“贤弟想说的是秦魏‘必争之地’,对不?”

公子卬点头。

陈轸诡秘一笑:“必争之地,他敢讨吗?那片土地下面刚刚埋下魏国的八万烈士,他能睡安稳吗?”

“关西呢?”

“风鸣岐山,那儿既是大周的龙兴之地,也是老秦人的本根所在,他公孙鞅敢去吗?”

“汉中也不错呀。”

“汉中是好,可汉中是秦、蜀所争之地,蜀人极是难缠,且公孙鞅是何等样人,岂肯偏安于一隅?”

公子卬越发糊涂了:“商城乃弹丸之地,贫瘠无出,连一隅也算不上,他却……”

“呵呵,贤弟,如果我是卫鞅,也会选在商於!”

“哦?”公子卬瞪大两眼。

陈轸指图:“贤弟请看,从关中到商城,须穿越终南山,卫鞅在此设立一关,就可切断与关中的联系,自成一统!”

公子卬愕然:“你是说,公孙鞅有反心?”

“不是有反心,而是他自知作恶多端,不容于秦,有朝一日山陵崩,他好有个躲处!”

公子卬看着商城的弹丸之地,仍是不解。

“贤弟再看,依卫鞅个性,必不甘居于商城,而是会……”陈轸指向於城,“向东扩展,将整个谷地据为己有!几百年来,这条谷地为秦、楚共有,秦立武关,楚立於关。今卫鞅已得秦地,若是再得楚地,就可坐拥此谷!”

公子卬吸一口气:“陈兄是说,公孙鞅欲据此谷,图二国之利?”

陈轸鼓掌:“不愧是上将军啊!贤弟请看,若是拥有此谷,卫鞅进可借秦势以击楚,东取宛城,南下荆襄,使楚方城不攻自破,退可筑关自立,结楚人以击秦,北出终南,直取咸阳!”

公子卬咂舌道:“啧啧,那厮果是想得远哪!”

陈轸鼻孔里冷冷出声:“哼,想得远?这正说明他恐惧了!他要退缩,他要保身!”

“哦?”

陈轸拳头一紧:“他开始怕死了!”

公子卬又吸一口气。

陈轸扯下公子卬的袖子,站起来:“走,进宫去!”

见到魏惠王,陈轸将商鞅获封的事大体讲述一遍,末了说出三个字:“弄死他!”

“弄死他?”魏惠王身子略略前倾,两眼眯成一道线,直直盯住陈轸,“怎么弄?”

陈轸目露凶光:“臣就一个字,杀!”

许是认为他在发牢骚,魏惠王打个哈欠:“怎么杀?”

“臣去杀!”

魏惠王、公子卬不约而同:“啊?”

陈轸拱手:“臣有三请!”

魏惠王凝视他,目光期待:“哪三请?”

“一、臣请使秦;二、臣请调配两个助手;三、臣请割上郡予秦!”

“什么助手?”

“一个善射者,可百步穿杨!一个善走者,可飞檐走壁!”

魏惠王自语:“善射者,百步穿杨?善走者,飞檐走壁?这个……”眯眼,沉思有顷,看向公子卬,“卬儿,三军可有?”

公子卬平时专于治军,倒是不曾注意这个,迟疑一下:“应该有。”

魏惠王脸一沉:“什么应该不应该?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公子卬声音响亮:“有!”

“找到他们,交给陈爱卿!”

公子卬拱手:“儿臣领旨!”

魏惠王转对陈轸,面色略带不悦:“还有一条,割让上郡……”

陈轸嘴角露出一丝黠笑:“王上,臣只是以割让上郡为由使秦,与秦睦邻,并非真正割让!”

魏惠王猜出什么,眼睛瞪大:“与秦睦邻?”

“有来无往非礼也。公孙鞅以睦邻为名使我,迷惑我王南面称尊,树敌于天下,以阴计骗我河西,臣请以其人之术回敬之。秦得河西,必觊觎上郡,以取整个河西而后快。我以上郡为饵,秦公必信,公孙鞅亦必不疑。”

“寡人准你所请!陈轸,”魏惠王拳砸几案,声音从牙缝里挤出,“寡人要的是公孙鞅死!”

陈轸拱手,一字一顿:“臣受命!”

魏惠王朗声道:“从今日起,寡人恢复爱卿的上卿之爵,待爱卿功成归来,寡人郊迎,为上卿洗尘!”

陈轸起身,叩首:“臣谢我王错爱!”

步出宫门,公子卬责怪道:“陈兄,那么大个事儿,你该事先打个招呼才是!”

陈轸重重摇头:“这个招呼不能打。”

公子卬表情奇怪地看着他。

陈轸苦笑:“如果打了,王上就会以为我俩是串通过了。”

公子卬恍然若悟,叹服地点头。

“军中不乏奇才,你选出二人就是!”

“刺杀公孙鞅,人必须选好,否则,功亏一篑不说,不定还要牵连……”公子卬顿住,看向陈轸。

陈轸阴笑:“贤弟放心,什么也牵连不上,因为在下并非真的刺杀他!”

公子卬大吃一惊:“啊?”

陈轸恨道:“贤弟,轸谋事一向堂堂正正,怎么能搞暗杀这等让人不齿之事呢?卫鞅既已封君,杀之就是弑君,又教史家如何写轸?更何况,鞅贼若是死于暗杀,岂不便宜他了?鞅贼若再死于国事,岂不也太成全他了?”

公子卬蒙了。

陈轸拍拍他的肩,给出一笑:“卬弟放心,轸杀公孙鞅,是让他死得其所!”

公子卬仍不放心,眉头紧皱:“可……方才……”

“是说给王上听的!只有那样,我王才会解气!”

公子卬四处物色陈轸所需人才,不消十日,张猛送来两名军尉,一个是河西飞腿朱佗,另一个是新军培训营的箭师陈忠。

公子卬叫来陈轸,一行数人来到后花园中。

第一个展示才艺的是陈忠。公子卬让人在百步开外由细丝线吊起一片树叶,那树叶在微风中飘来荡去。陈忠引弓搭矢,略略一瞄,一箭射出,叶片剧烈动荡,箭矢深深嵌入丈许开外的夯土墙中。

一仆解下丝线,飞跑过来。陈轸、公子卬验看,树叶正中断裂,一半飞掉,另一半仍旧连在丝线上。

公子卬问道:“陈兄,箭艺如何?”

陈轸看向戚光。

戚光拿出一张秦弓,数支秦矢。

陈轸转对陈忠:“陈箭师,请试此弓!”

陈忠换弓复射,再中。

陈轸冲陈忠竖起拇指:“果是神矢!”转向另一武卒。

公子卬吩咐道:“朱佗,也给陈大人露一手!”

朱佗身形瘦长,目光也不犀利,乍看之下与寻常人无异。陈轸正自诧异,朱佗陡然动身,一个侧转,如同一只陀螺,陈轸还没弄明白,人已在屋顶,紧接着又是一晃,复在眼前,形同鬼魅。

陈轸鼓掌,指弓、箭,对陈忠说道:“这张弓,还有这些箭,统归你了,具体如何做,”对二人,指向戚光,“敬请二位壮士听戚光安排!”

商君的几案上摊着一幅秦、楚地图,商鞅目光依次扫过车希贤、景监、司马错、公子疾四人,沉声道:“诸位,今天请大家来,只为一件事,就是请大家观看此图!”

几个人头凑过来,所有目光盯在图上。

商鞅指向汉中盆地:“这儿是我们的汉中,”又指安康盆地,“这儿是楚人的汉中,楚人在此建有一城,叫西城,就是最西边的城,”又指上庸盆地,“这儿是上庸,”接着指向上庸西南,“这儿是荆山,荆山脚下就是楚国的郢都!”

几人盯图看一会儿,又看向商鞅,不知他想讲什么。

“再看这儿!”商鞅指向商於谷地的一条水流,“此水名唤丹水,出商洛山东流,到达於城,再东南,到丹阳,”指丹阳,“就是这儿,汇入汉水,而丹阳,即为楚兴之地!”

几人无不吸口长气。

“这儿是大巴山,巴山深处有条溪,叫巫水,巫水出自一座山,叫巫山,巫山里面有道溪,叫宁水,宁水出自一座山,叫宝泉山,宝泉山下有个天下闻名的地方,叫大宁盐场,这个盐场出产大量的盐,叫巴盐,巴人背着这些巴盐,向南入江水,供应楚国,向西翻越崇山峻岭,供应巴蜀,向北越过巴山主岭,进入堵水,沿堵水河谷北下,在这儿(上庸)会聚,向东运往楚国北地,向西运往汉中,向北经由商於道,直入关中!”

提到“盐”字,几人相视,脸上皆起亮光。

商鞅手指猛地戳向於城:“由这儿东下,向南,可经由淅水直入丹阳、邓、襄,向东直入宛城!”

众人目光跟着移向宛、襄。

“若得邓、襄,郢都指日可破,而宛城里出产一种宝贝,堪称天下利器!”

司马错眼睛一亮:“乌金?”

商鞅瞥他一眼,重重点头:“正是!”从案下拿出一块生铁,“就是此物,宛地产的,经过锻造,坚硬锋利,楚人将之铸作犁铧,破土耕作,无往不克!”

司马错盯住商鞅手上的那块生铁:“末将听闻西戎有锻术,可将乌金锻作精钢,若是制成兵器,定是铜戈所不可比的!”

商鞅笑了:“鞅还想说的,司马将军已经说了!”

景监迟疑一下,道:“我们不是有韩地宜阳的乌金吗?”

商鞅应道:“宜阳是有乌金,但宛地所产质量更好,且宜阳乌金必须经过函谷道入秦,而函谷道卡在魏人手里,单是关税就是一笔巨大开支!”

车希贤恍然有悟:“商君不会是想与楚国开战吧?”

商鞅诡秘一笑:“楚国是头大熊,怎么能轻易开战呢?”

车希贤一头雾水:“这……”

商鞅的手指由商城东下,圈起包括於城在内的十个邑:“由这儿到这儿共有十邑,君上将之一并赐给在下了,可它们眼下却在楚人手里,在下有意收回,特请诸位谋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