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183

第183章 争函谷秦公谋魏 占草花庞涓出山(4)

“说给庞兄想也无妨。”张仪亦笑一声,“在下之志是:统领明主一人,指挥无敌将军,战必胜,攻必克,服列国,王天下。”

听到张仪要指挥无敌将军,庞涓愣怔半晌,方才长笑几声:“哈哈哈哈,张兄之志,果然是气势如虹。只是这君主一人与张兄,究竟是谁统领谁呀?”

“嘿嘿,”张仪冷冷一笑,沉声应道,“庞兄是明白人,何须在下说二遍?你们赏月吧,在下睡觉去了。”站起身子,拍拍屁股上的草叶子,转身径去。

庞涓又是一怔,望着张仪的背影叫道:“喂,姓张的,纵使你能统领君主,无敌将军也不会听你的!”

张仪已到草舍门口,回头,再次嘿嘿冷笑两声,跨进屋中,将门“嘭”一声关上。

庞涓略略一想,冲着张仪的草舍又是哈哈几声长笑:“在下明白了,想那君主必是个女流。那无敌将军,便是张兄了。”

庞涓这话显然带有挑衅性质,好在这日张仪的肚量出奇之大,并未冲出房门与他较真。苏秦、孙宾相视一眼,各自起身。

快要走到门口时,孙宾扭头,关切地对庞涓道:“小半夜了,贤弟还不睡觉?”

庞涓起身回舍,在榻上辗转反侧,折腾约有小半个时辰,仍难入眠,索性起身下榻,推开房门,走到户外。

时已子夜,月过中天多时了。庞涓在草坪上盘腿坐下,闭目养神,本欲将近日的纷乱思绪整理一番,不想却是越理越乱。坐有一时,庞涓忽地爬起,沿门前小道缓缓走去。

不知不觉中,庞涓竟然走到草堂前面。也是机缘所至,庞涓蓦然抬头,看到远处草地上竟也盘腿坐着一人。月光下面,那人一动不动,宛如一尊雕塑。

庞涓紧走几步,见端坐的不是别人,竟然是鬼谷子。庞涓大奇,因为先生打坐,从来都是在洞中,似今日这般在月光下打坐,不仅他未见过,也未听童子提起过。

离鬼谷子约十步远时,庞涓担心影响先生入定,便止步不前,迟疑一时,正欲转身离去,先生开口道:“是庞涓吗?”

庞涓近前,缓缓跪下,叩道:“弟子庞涓叩见先生。”

“坐吧。”

庞涓盘腿坐下,盯住鬼谷子。

鬼谷子两眼微闭,根本没有看他。

坐有良久,鬼谷子一直不说话。

庞涓试探道:“夜静更深,湿露下沉,敢问先生为何在这露天里打坐?”

“老朽是在等你。”

庞涓惊得呆了:“等我?”

“你不是来了吗?”

“我……我……弟子……”庞涓说不下去,哽咽起来。

“庞涓,老朽晓得你有心事,说吧。”

“先生,”庞涓泣道,“弟子是……是想……”

“你想下山,是吗?”

庞涓改坐为跪,叩道:“弟子不孝,不该生出这般念想。”

“是聚是散,皆是缘分。你想下山,下山就是了。”

庞涓再拜于地,泣道:“先生……”

“听你所言,可是想去魏国?”

“先生圣明。前几日弟子前往宿胥口,意外得知魏王徙都大梁,在大梁设立招贤馆,正向天下招贤纳士。”

“是哩,眼下三国谋魏,魏国正值用人之际。”

“三国谋魏?”庞涓惊道,“是哪三国?”

“是秦、韩、赵三国。”

“先生如何知之?”

“知之即知之。”

庞涓吸一口气,心中忖思:“此生得遇先生,真乃天赐机缘。今日看来,先生学问,依然高深莫测。一旦别去,就等于断了求学之路。万一先生还有宝物,我若错过,岂不是抱憾终生吗?”

想至此处,庞涓眼珠儿一转,拱手问道:“先生,弟子虽然有意下山,可又觉得学业未就,下山之后万一狼狈,岂不是有辱师门?弟子是以前思后想,是去是留,难有主见,还望先生点拨。”

“你已得了吴起的用兵精要,若善用之,山外当是无人可敌,怎会有辱师门呢?”

听出鬼谷子话中有话,庞涓暗吃一惊,急忙问道:“先生是说,山外无人可敌,在这谷内却有胜过弟子的?”

“是否有人胜过,你自己应该清楚。”

庞涓再忖:“弟子当然清楚。在此谷里,能够与我交手的唯有孙宾。就眼下而言,他所知的,我无所不知。我所知的,他却一丝儿不知,我们两个,谁高谁下,已是摆明了的。”

忖至此处,庞涓信心十足,再次叩道:“弟子谢先生栽培。先生教诲之恩,弟子万死不足以报。弟子父母双亡,自进鬼谷,即视先生为父。弟子忧心的是,出山之后,山外驱驰不胜繁重,弟子若想再见先生,恐怕艰难。弟子……弟子是真的舍不下先生哪!”说到后面,竟哽咽起来。

“你有此心,老朽已知足了。”

庞涓擦拭一把泪水:“弟子谨听先生之言,近日便下山去。”

“下山之后,第一子该如何落下,你可心中有数?”

“弟子欲去大梁求见魏王。”

鬼谷子摇头。

庞涓大怔,急道:“弟子恳请先生点拨。”

“先圣曰:‘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你将此言颠倒过来,或可成功。”

庞涓将老聃之言颠倒过来,喃喃有声:“将欲张之,必故歙之;将欲强之,必故弱之。”

鬼谷子缓缓问道:“其中道理,你可明白?”

庞涓念咏一时,豁然开朗,拱手道:“弟子明白了,谢先生指点!”

“你能明白就好。”鬼谷子缓缓起身,作势离开。

庞涓急道:“先生,弟子还有一请。”

鬼谷子复坐下来:“说吧。”

庞涓不无忐忑,小声问道:“弟子下山,前路渺茫,能否得意,还求先生点拨。”

“此系命数,”鬼谷子应道,“你既有求,老朽可以点拨。明日晨起,你到山中摘取山花一枝,老朽为你占一卦。”

庞涓叩道:“谢先生。”

许是过于兴奋,许是睡得太晚,翌日庞涓醒来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庞涓睡眼惺忪地在榻上发会儿怔,猛地想起先生所嘱,不及洗漱,拔腿就朝山上走去。

“先生要我晨起摘花,日头已出东山,快要照进这谷里了,我该抓得紧些才是。”庞涓一边想着,一边加快脚步。

时入季秋,百花早已开过,又因山中高寒,野菊含苞,不能算花。庞涓四处寻觅,急切之间,竟是看不到一枝。

庞涓离开山路,向丛林深处走去。又觅一时,庞涓眼前一亮。

一块石壁的僻阴处,一株草花开得正艳。

庞涓急上前几步,看清是株马兜铃,花开两簇。

“倒是怪了,”庞涓自语道,“此花夏华秋实,眼下已是季秋,当是结果辰光,如何这才开花?也罢,我且折它下来,看先生如何判决。”

庞涓将它连根拔起,拿在手中观赏。

赏有一时,庞涓自语道:“此花开得虽艳,却是寻常花草,位卑身贱,不为大器,待我再寻一株名贵之花,让先生占个好卦。”遂将草花扔在地上,向前寻去。

又寻多时,再也看不到一株。庞涓原本不信命相,这又寻得气恼,遂将一脚踩在石上,自忖道:“先生什么都灵,只此故弄玄虚,却是可叹。大丈夫凭本领吃饭,小女人凭脸蛋得宠,天下之事,都是人为的,哪有什么命相?此花便不去找,又能如何?”

这样想着,庞涓干脆一屁股坐在石上。坐有一时,见太阳越升越高,庞涓直起身子,按原路折回。经过原先弃花之处,庞涓不由得停下步子,盯住地上的马兜铃花又看一阵,弯腰捡起。

经过一番折腾,又经阳光曝照,两簇草花尽皆萎了。

“也罢,”庞涓将草花又是一番端详,纳入袖中,“先生既有交代,空手回去也是不恭。我且将此花带回去,好歹是个搪塞。”

回到山下,庞涓来到溪边,洗漱一番,整好衣冠,走向草堂。

草堂里并无他人,只有鬼谷子盘腿端坐,显然是在候他。

见先生这般认真,庞涓反倒踌躇了,欲再出去寻花,又觉不妥,只好硬起头皮近前叩道:“弟子叩见先生!”

鬼谷子劈头问道:“你的山花呢?”

“回禀先生,时值季秋,百花开过,弟子寻有多时,竟是看不到一株山花。”

“看不到山花,你的袖中却是何物?”

庞涓震惊,心道:“神了,连此袖中之物,先生也能看出。”迟疑一下,从袖中摸出那株已是半萎的山花,双手呈上,顺口解释,“这株草花不为大器,弟子本来不屑摘它,后来实在寻不到其他山花,方才带它回来。鉴于此花非弟子所愿,弟子是以没有示予先生,还请先生见谅。”

鬼谷子接过山花,端详一阵,递还庞涓。

庞涓接过山花,见鬼谷子闭目端坐,显然是在运神聚功,遂将草花放在一侧,叩首于地,静候先生卦辞。

鬼谷子冥思有顷,睁眼说道:“此花共开一十二朵,昭示你荣盛一十二载。此花采于鬼谷,生于阴,见日而萎,鬼旁著委,喻你成功之地当在魏国。”

庞涓心中忖道:“昨晚我已讲明去魏应聘,成功之地自然是在魏国,此事何劳再占?”

鬼谷子话锋一转:“不过,你拔后弃之,弃后复拾,心怀二志,又在老朽面前藏而不露,昭示你日后必将欺人,亦终将受欺。”

庞涓再次忖道:“常言道,兵不厌诈。这个世道,我不欺人,人便欺我,此话又是哄人。”

鬼谷子似已猜出庞涓心中所想,略略一顿,轻声叹道:“再容老朽饶舌一句,此花名叫马兜铃,马喜食之,羊却不喜,是以老朽送你一句偈语:‘遇羊而荣,遇马而绝。’”

庞涓再拜:“先生所占,弟子谨记于心。”

鬼谷子追问一句:“你谨记什么?”

“遇羊而荣,遇马而绝。”

鬼谷子轻叹一声,起身说道:“记住就好,你可以下山了。”

庞涓对鬼谷子的背影连拜三拜,见先生入洞,方才起身,正欲出去,忽又看到地上的山花,弯腰捡起,一边端详,一边走出草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