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191

第191章 陷困局魏王四战 遇黑羊庞涓受命(2)

惠王非但没有怒容,反而听进去了,连连点头:“嗯,上仙所言有理。大魏武卒数十年来所向披靡,可自开挖鸿沟以来,真还是屡战屡败呢。请问上仙,可有破解之法?”

“草民有一方,可破解此厄。”

“上仙请讲。”

“再出战时,王上若得黑山羊之血祭祀将旗,大魏武卒就将重获神力,扭转战局。”

“朱爱卿,”魏惠王转向朱威,“速找黑山羊来!”

“回禀王上,”朱威锁起双眉,“中原之地,山羊皆是白色,臣不曾听说有黑山羊。”

“是吗?”魏惠王略略一顿,转对毗人,“拟旨,张榜天下,无论何人,有进献黑山羊者,赏金一百两!”

一只羊即赏金百两,朱威瞠目结舌。

“王上!”惠施慢慢睁眼。

“相国请讲。”

“王上既赏百金于羊,何不再赏几金于人呢?”

“惠爱卿所言甚是。”魏惠王再下旨意,“再加一榜,无论何人,凡能击退来犯之敌者,寡人不问出身,册封大将军,食邑万户!”

陈轸带术士回到府中,刚刚落席,就见一辆马车在府前停下,戚光风尘仆仆地走进府中。

陈轸劈头责道:“怎么现在才回来?”

“回禀主公,”戚光伏地叩道,“两国交战,齐人盘查甚紧,小人绕道韩国,方才脱身。”

“查出因由了吗?”

“查出了,就是那个姓庞的。是他拦下齐王车驾,不知嘀咕些什么,齐王就此变卦了。”

“庞涓那厮……”陈轸眉头紧皱,“人呢?”

“齐王封他上卿,被他婉言谢绝。又赐他百金,他也坚辞不受。”

“什么?”陈轸大是震惊,“谢绝上卿之位,不受百金之赐!此人有何本领,竟然如此逞能?”

“小人打探过了。过去三年,庞涓在云梦山中拜到异人为师,想是学到一些本领。”

“异人?什么异人?”

“小人不知。”

“云梦山?”陈轸喃喃重复一声,转对术士,“上仙可知此山居何异人?”

术士略想一下,抬头道:“莫非是鬼谷子?”

“鬼谷子?”陈轸怔了,“在下未曾听说。上仙可知此人?”

“略有所闻,”术士点头应道,“多年前曾听家师讲起,说此人已经得道,本领了得。”略顿一顿,有些纳闷,“据家师所讲,鬼谷子不问世事,向不收徒,怎又突然收徒了呢?”

看来情势远比预料的严重。陈轸变了脸色,看向戚光:“那厮不在齐国做官,也不受齐王厚赏,必是寻仇来了。戚光!”

“小人在。”

“速去安排,多派人手盘查那厮,府中昼夜巡防!”

“主公放心,”戚光咬牙恨道,“只要此人敢到大梁,小人定叫他身首异处!”

大梁闹市区,两张榜文一左一右悬于告示墙上,一张是求羊的,一张是求贤的。羊赏百两黄金,贤列将封侯。榜文两侧,各有四名卫士持戟而立,观榜者人头攒动。

人群里,一身富商打扮、头戴油毡帽的庞涓挤到榜前,细读榜文,大吃一惊,忖道:“先生临别赠言‘遇羊而荣’,这羊真就来了!嗯,既有此语,我且不忙揭榜,再候一时,看有黑山羊否。”

正在此时,丁三领着几个凶徒匆匆走来。快要走到时,丁三喊住众人,嘀咕几句,众人分头挤进人群,挨个验看。

庞涓斜眼看到,嘴角浮出一丝冷笑。

告示墙前,众人挤挤搡搡,大呼小叫,七嘴八舌:

“俺不识字,听说这里悬赏百金,大王要的是啥金贵物件?”

“黑山羊,你家有吗?”

“黑山羊?千里马才值五十两金子,一只羊如何能值一百两?”

“喂,这位大哥,你再看看,白山羊要不?我有五十只白山羊!”

“榜上写的是黑山羊,若要白山羊,还用张榜吗?”

众人哄笑起来。

旁边一个白须老人听得明白,径上前去揭下羊榜。众人雀跃,看守羊榜的四名卫士拿住老人。

一名卫士道:“老丈,你家可有黑山羊?”

“瞧你说的!”老人白他一眼,“要是没有羊,我老汉哪敢揭这王榜?我那头黑山羊是老羊前年生的,村人都说黑羊不吉利,拉到街上也没人要,过年时,老汉本想杀它,却也害怕冲撞灾星,就放了它,一直养到现在。大王若要,你们随老汉拿去就是。”

四个卫士大喜,押解老人去取黑山羊。

望着远去的卫士和老人,庞涓自语:“看来,该我撕榜了。”

庞涓走上前去,正要去扯另一张榜文,其中一个见过庞涓的打手大叫一声:“快,他在这儿!”

几个凶徒闻声赶来,散成扇形围向庞涓。

众人大惊,纷纷躲开。

庞涓早已今非昔比,根本没将这几个瘪三放在眼里,瞧也不瞧他们,径自走向榜文。为首一人举剑冲上,眼看就要刺中庞涓,庞涓闪电般抽出宝剑,身子一闪,一道白光过去,那人不及叫喊,已是身首异处。其他凶徒见状,反身欲走,庞涓赶上,“唰唰”两剑,又有二人倒在地上。丁三见抵不住他,带着剩下的两人撒丫子跑了。

一切发生在眨眼之间,看守榜文的四名卫士看得呆了,正自发愣,庞涓飞身榜前,伸手一扯,将那榜文揭到手中。

众卫士回过神来,持戟围拢过来。庞涓将剑“啪”的一声掷于地上。四卫士一拥而上,将庞涓拿住,簇拥他走向王宫。在场的戚光目瞪口呆,不敢近前。

众卫士将庞涓押到王宫,牵羊的老人也赶到了。早有人报知朝廷,魏惠王听到两榜均有人揭,大喜过望,传召二人觐见。众卫士押着庞涓二人走进殿中,陈轸见是庞涓,心头一凛。

庞涓扫一眼陈轸,又看一眼老汉手中所牵的黑山羊,底气十足,嘴角浮出一丝冷笑。

庞涓二人走到殿前,叩道:“草民叩见陛下。”

魏惠王的眼睛一眨不眨地盯在那只黑山羊上,捋须点头:“呵呵呵,黑得像炭啊!来人,赏老丈百两黄金!”

老丈叩道:“草民谢大王赏。草民孤老一人,常居山野,要金子无用,请大王收回。”

老丈拒领重赏,倒让惠王大吃一惊:“老丈不必客气,寡人悬赏在先,怎能言而无信呢?”

老丈再叩:“大王言出必行,草民心领了。大王定要赏赐,草民愿将赏金转赠前方杀敌勇士。”

“好!”魏惠王震几而起,连声赞道,“好好好,寡人代前方将士谢老丈捐赠!御史大夫!”

御史跨前奏道:“臣在。”

“将老丈的忠君义举载入史册,晓谕全国臣民!”

“臣遵旨!”

老丈又叩:“大王,草民告退。”

魏惠王朝老丈深深一揖:“魏罃恭送老丈。”

御史示意,两名卫士引领老丈及黑山羊徐徐退出。

既有黑山羊,又有好臣民,魏惠王心情甭提多高兴了,面带微笑地转向庞涓:“请问贤士尊姓大名,家居何地?”

“回禀大王,”庞涓叩道,“草民姓庞名涓,安邑人氏。”

“好好好,”魏惠王愈发开心了,“庞子原是寡人子民,真是天助我大魏呀。众寇犯境,齐师猖獗,寡人张榜求聘退敌贤才。庞子自揭榜文,必有退敌良谋,寡人洗耳恭听!”

“回禀大王,莫说是击退齐师,纵使我王荡平天下,庞涓也视若寻常。”

庞涓言辞托大,即使惠王也是一怔:“哦?”

陈轸瞧准时机,出列奏道:“王上,臣有奏!”

“爱卿请讲。”

“此人是奸细,王上不可轻信!”

“哦?”魏惠王倒吸一口气,目不转睛地盯向庞涓,而后转向陈轸。

“臣查明,正是此人为齐王出谋划策,才使齐王改变初衷、羞辱我王!”

魏惠王震惊:“真有此事?”

“千真万确呀,王上!”陈轸得了话语权,侃侃说道,“此人原为安邑无赖,为人凶狠,三年前杀死王上曾经召见过的渔人和樵人,抢走王上犒赏的金子,不想却被臣的护院罗文发现,他又杀死护院并数名家丁,逃之夭夭。数月之后,此人潜回臣府,再次图谋不轨,被臣拿住送官,押入死牢,不料他又从刑狱里逃走,不知去向。臣奉诏出使临淄,返回途中,亲眼见他潜往齐境。王上会徐州与齐相王,齐王态度大变,臣起疑心,使人赶赴临淄,由相国邹府里查出真相,是此人当街拦下齐王车辇,被齐王带至宫廷,密谋多时。齐王封他为上卿,被他谢绝。齐王又赏他百两足金,他也推辞不受。此后数日,此人一直待在齐王宫中,与齐王朝夕相处。齐王态度大变,想是受到此人蛊惑!”

陈轸一口气讲出这些,莫说是魏惠王,即使朱威、惠施等朝臣,也是惊得呆了,无数道目光如看奇人一般射向庞涓。

“大胆狂徒!”魏惠王拍案喝道,“难怪寡人在徐州受辱!来人,拿下逆贼!”

众卫士上前拿住庞涓,将他五花大绑起来。

因有鬼谷子的偈语“遇羊而荣”,又有鬼谷里的三年历练,庞涓非但未显惊惶之状,反倒仰天长笑数声:“哈哈哈哈——”

“逆贼,”倒是魏惠王怔了,“你已死到临头,因何发笑?”

“庞涓在笑魏国。”庞涓朗声应道,“朝无能臣,国无良将,小人当道,贤臣塞言,四面受敌,存亡系于一线。庞涓应诏揭榜,前来相助,却遭杀身之祸。如此国家,岂不可笑?”

“大胆狂徒,”陈轸厉声喝道,“杀人越狱当是死罪;卖魏求荣、里通外敌,当是灭门;咆哮朝廷,嘲笑大王,当诛九族!”又转向魏惠王,拱手,“臣奏请王上,速将此贼推出午门,凌迟处死,以儆效尤!”

“准奏!”魏惠王摆手,“将逆贼庞涓推出午门,凌迟处死!”

庞涓又出一声长笑,高声叫道:“魏国上昏下昧,何能不亡啊!”

魏惠王愈加震怒,大声喝道:“将此贼推出去!”

众卫士推动庞涓,眼看就要走出殿门,后面传来一个声音:“慢!”

卫士停步。

惠施出列,徐徐奏道:“王上,臣有奏!”

魏惠王余怒未消:“说吧!”

“庞涓说得是。王上张榜求贤,庞涓揭榜应征,合情合理。如果王上就此杀之,只怕天下士人闻之心寒哪!”

“这……”魏惠王冷静下来,语塞。

“王上,按照大魏刑律,庞涓是否有罪,应由司徒府三堂会审,方能定夺。莫说是个揭榜士子,纵使苍头百姓,生死大事,凌迟酷刑,也不可据一面之词匆忙定之。”

惠施所言有理有据,不急不慌,众臣莫不点头称是。

“王上,”陈轸急了,“庞涓集数罪于一身,实为十恶不赦之徒,依律当斩。如果放他,就是姑息养奸啊!”

“请问陈上卿,”惠施突然转向陈轸,一反往日温恭之色,义正词严,“如果庞涓卖魏求荣,何以放着齐国的上卿之位不做?上卿贵为王使,得百金欣然受之,招摇过市,沾沾自喜,庞涓身为子民,却视百金如粪土,又作何解?齐军屡战屡胜,魏军屡战屡败,庞涓如果真心卖魏,为何不去顺势助齐,反来逆势揭榜退敌呢?”

陈轸面红耳赤:“你……”

“陈上卿,”惠施一字一顿,不依不饶,“国家有难,我等身为朝廷重臣,应替王上分忧,不可嫉贤妒能,混淆视听,误国害民哪!”

惠施犀利的言辞如重锤一般一字一字敲打下来,陈轸只觉得骨头缝里一阵冰凉,当下跪叩于地,泣道:“王上,臣……臣……一片忠心,日月可鉴啊!”

魏惠王这也看出个中蹊跷,摆手说道:“陈轸,你退下吧!”

“王上……”陈轸磕头如捣蒜。

“退下!”惠王转头,不再看他。

陈轸泣道:“臣告退。”缓缓起身,一步一步地退出朝堂。

陈轸退到殿门处,庞涓声音阴冷、低沉:“姓陈的,你给我等着!”

陈轸打个寒噤,转个身,匆匆去了。

看到陈轸走远,魏惠王转对卫士:“为庞子松绑!”

卫士松绑。

庞涓上殿,叩拜于地:“庞涓谢大王不杀之恩!”

“庞子受惊了。”魏惠王放缓语气,“大敌当前,庞子有何退敌良策,可否言于寡人呢?”

庞涓环视朝堂:“大王可否屏退左右。”

“诸位爱卿,退朝!”

众臣退朝。

魏惠王转对惠施、朱威:“惠爱卿、朱爱卿留步。”说完引着三人径至御书房。

惠王坐定,庞涓扑地跪下,叩道:“草民庞涓叩见王上!”

“庞子请起。”魏惠王微微摆手,“此处再无外人了,惠相国、朱爱卿是寡人的左膀右臂,庞子有话,但讲无妨。”

“谢王上。”

庞涓起身,朝惠施深深一揖:“庞涓谢相国大人出言相救之恩。”

惠施还过一礼,问道:“请问庞子,你与上卿可有过节?”

“回相国的话,”庞涓应道,“先父原是周室缝人,三年前,陈轸请先父为王上缝制王服,先父以为不合礼制,坚拒不做,陈轸遂将先父囚于私牢,庞涓去救先父,不想中他埋伏,死战得脱。在外浪迹数月之后,庞涓再次潜回,欲救先父,陈轸以先父性命要挟,将涓擒住,然后又不守诺言,杀死先父,将涓投入大狱。庞涓无奈,只好越狱潜逃,进山拜师学艺……”

庞涓一席话,听得魏惠王目瞪口呆,许久,方才缓过神来:“难怪陈轸欲置庞子于死地,原有这个因由!”

“启奏王上,”朱威见时机已到,拱手奏道,“臣已查实,眠香楼灭门一案,实系陈轸勾结秦使所为,后又栽赃嫁祸于公孙衍,逼迫公孙衍逃至秦国。”

魏惠王怒从心头起,将拳头重重砸在几上,咬牙喝道:“陈轸逆贼,寡人待他不薄,他却屡害寡人,罪不容赦!朱爱卿,捉拿陈轸一门,押入死牢,抄没全部资财!”

朱威领了旨意,安排抓捕陈轸去了。

魏惠王转向庞涓,深揖一礼:“寡人受奸人蒙蔽,差点误杀忠良,请庞子宽恕。”

庞涓泣拜:“大王查办奸贼,为涓报杀父之仇,便是涓再生父母。自今日始,涓之躯属于王上。只要王上一声旨意,涓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魏惠王起身,亲手扶起他:“庞子有此忠心,寡人幸甚!魏国今已危在旦夕,庞子可有良谋?”

“危在旦夕?”庞涓重复一句,略顿一顿,做惊讶状,“王上何说此话?”

“唉,”魏惠王长叹一声,轻轻摇头,“庞子也都看到了,齐从东方来,秦从西方来,赵从北方来,韩从南方来,魏国四面皆战,寡人既无可战之卒,更无御军之将,岂不是危在旦夕呀?”

“王上过虑了。”庞涓拱手道,“就眼前局势来说,魏国非但没有危在旦夕,反而是适逢良机,可喜可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