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鬼谷子的局(1-11卷)
6892000000228

第228章 嵖岈山苦婿拜翁 琅琊台夷王试剑(4)

“好!”无疆扫视众臣一眼,“诸位爱卿,陆师、舟师全部到齐,如何伐齐,还请诸位各献良策!”略顿一下,眼睛瞄向上将军贲成,“上将军,你是主将,可先说说!”

“回禀大王,”贲成拱手,“臣以为,我可兵分三路:一路正面佯攻长城,吸引齐军注意;另一路借道鲁境,沿泰山南侧秘密西插,绕过平阴长城,从长城背后由西而东,夹击齐军;第三路为舟师,从海路进攻,也绕过长城,由安陵附近浅滩登陆,由东向西夹击齐军,将齐国三军分割包围于长城一线,迫其投降!”

“很好,”无疆点点头,转向阮应龙,“阮将军,你是副将,也说说!”

阮应龙拱手道:“回禀大王,末将以为,对付齐人,当以舟师为主,陆师为辅!”

“哦?”无疆身体前倾,“请爱卿详言!”

阮应龙侃侃言道:“齐有长城,居高临下,易守难攻,且有重兵设防,是以末将赞成贲将军所言,以佯攻为主。我舟师雄霸天下,齐几无舟师可与我战,而海岸绵长,防不胜防。大王请看,”随手抓起一根木枝,在地上简单画出东莱半岛的海岸线,手指渤海湾,“我舟师只要绕过东莱半岛,直插这儿,就是莱州湾,在济水湾登陆,不消一日工夫,就可直插临淄。齐军大部分在南长城一线与我陆师对峙,临淄必虚,我以实捣虚,战必胜!”

无疆盯牢阮应龙画出的图案,重重点头:“嗯,爱卿所言有理。”望向伦琪、上大夫吕棕,沉思有顷,“贲爱卿主张以陆师为主,舟师为辅,兵分三路,前后夹击齐长城,歼灭齐军主力;阮爱卿主张以舟师为主,陆师为辅,由海路直逼临淄,使齐人防不胜防。两位爱卿意下如何?”

吕棕拱手应道:“近百年来,齐师赖以拒我的正是这道长城。臣赞同贲将军所言,南北夹攻,使长城形同虚设。长城一旦无存,齐欲不降,难矣哉!”

无疆转向伦琪:“国师意下如何?”

“回禀大王,”伦琪应道,“老臣以为,阮将军所言为扬我所长,攻敌所短,当是制齐上策!”

无疆闭目沉思有顷,决断道:“就依阮将军所言!”扫一眼众臣,“诸位听旨!”

众臣出席叩道:“臣候旨!”

无疆朗声说道:“寡人意决,此番伐齐,贲爱卿、阮爱卿兵分两路,以舟师十万为主攻,沿海路直取临淄;陆师十一万为辅攻,南北合击,包剿长城,击垮齐军主力,以报先王徐州之辱!”

众臣齐道:“臣领旨!”

无疆望向伦琪:“老爱卿,依你之见,何日起兵为宜?”

伦琪屈指掐算:“三日后起兵为宜!”

“好,”无疆点头,“就这样定下,自今日算起,第四日辰时起兵!”

“大王,臣以为不可!”阮应龙急道。

无疆望向阮应龙:“请爱卿详言!”

“臣夜观天象,三日之后海上必起大风,不宜出航!”

“这……”无疆眉头一皱,“以爱卿之言,何日可以出航?”

“旬日之后。”

“就这么定吧,”无疆大手又是一挥,“旬日之后,待大风起过,大军祭旗伐齐!”略顿一下,“诸位爱卿,分头备战去吧!”

上大夫吕棕信步走下琅琊台。仆从望见,驾车过来,候于道旁。

吕棕跨下最后一阶,正欲走向轺车,有人叫道:“吕大人留步!”

吕棕扭头见是荆生,不无惊喜:“荆先生!”

荆生揖道:“草民荆生见过吕大人!”

“呵呵呵,”吕棕回揖,“多年没有见到你了,听人说,你们的生意越做越大呀!”

荆生淡淡笑道:“托吕大人的福,生意还好。”

吕棕直入主题:“荆先生是百忙之人,无事不登门,这不远千里来此荒蛮,可有大事?”

“吕大人爽直,草民也就不打弯了。与草民同来的还有两个人,想见大人一面,望大人赏脸!”

“哦?”吕棕怔道,“是何人欲见在下?”

荆生近前一步,悄声:“一个是我家姑娘,另一个是我家姑爷。”

“好好好,”吕棕迭声笑道,“小燕子登门,在下请还请不到呢!人在哪儿,快带我去。”

荆生指着旁边一辆车子:“吕大人,请!”

吕棕朝自己的车夫扬手:“你先回吧,告诉夫人,就说本公有事,晚些辰光回去。”

吕棕与荆生驰至附近一家客栈,进入一个雅致的越式庭院。

听到脚步声响,张仪、香女迎出。

荆生指着二人道:“吕大人,这位是姑爷,张子,这位是燕子姑娘。”

张仪、香女同揖:“张仪(公孙燕)见过吕大人!”

吕棕回揖:“吕棕见过姑爷、姑娘!”看向香女,“小燕子,几年没见,长成大人喽!”

香女娇嗔道:“上次见吕大人,是在郢都,后来听说你到越地来了,没想到呢!”

“呵呵呵,”吕棕笑着比了个手势,“那时你才这么高!”

众人皆笑起来。

荆生伸手礼让:“吕大人,请!”

吕棕点头,与张仪、香女一道走入厅中,分宾主坐了。

吕棕望着香女:“燕子姑娘,令尊可好?”

香女笑道:“家父还好,谢吕大人挂念。”言毕从几案下取出一只锦盒,“临行之际,家父特别叮咛晚辈,要晚辈将这个呈送大人。”边说边两手呈上,“请大人笑纳。”

吕棕接过锦盒,小心翼翼地打开,现出一双乳玉环佩,质地纯美,工艺精良。吕棕自是识货,合上锦盒,揖道:“如此贵重之物,在下何能承受?”

香女回揖道:“此为家父心意,吕大人不必客气。”又转望荆生。

荆生走到一侧,搬过一只小礼箱,摆在吕棕面前。

香女手指礼箱,微微笑道:“也请吕大人高抬贵手,打开此箱。”

吕棕打开箱子,见是一小箱黄金。

香女瞄一眼张仪。

张仪拱手道:“吕大人,此为黄金一百两,是在下与夫人的共同心意,礼薄情重,也望大人不弃!”

“这……”吕棕迟疑一下,“既为姑爷、姑娘大礼,吕棕就不客气了!”缓缓合上箱盖,“听闻姑爷是中原名士,此番光临僻壤,可有驱用吕棕之处?”

张仪抱拳:“吕大人真是爽快!不瞒大人,在下在中原时,听闻大王天赋异相,甚想一睹为快,还望大人成全!”

“天赋异相?”吕棕略感诧异,“敢问姑爷,大王有何异相?”

“听中原士子说,大王身高两丈,臂长如猿,大耳垂肩,双目如铃,声若惊雷,面若赤铜,力拔杨柳,剑遏飞云——”

张仪未及说完,吕棕已是笑得说不出话来,香女、荆生似也没有料到张仪说出此语,竟是怔了,相视。

吕棕笑过一阵,指张仪道:“这这这……这样的传闻,姑爷竟也信了?”

“哦?”张仪故作一怔,“难道传闻有不实之处?”

“不实,不实,”吕棕连连摇头,“在下跟从大王多年,未曾见过大王是那般模样。”

张仪急问:“敢问大人,大王是何模样?”

“不瞒姑爷,”吕棕笑道,“大王就跟你我一样,音容笑貌,俱是寻常,何来姑爷所说的那般异相?”

“这……”张仪不可置信地盯住吕棕,“不可能吧?”

“呵呵呵,”吕棕又是一笑,语气郑重,“大王没有异相,在下向姑爷保证!”

“吕大人,”张仪沉思有顷,抬头,“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在下听到这些传闻,本也不信,与那帮士子争执,他们反笑在下孤陋寡闻。在下赌气,不辞劳苦地跋涉千里,为的就是一睹大王风采,还望吕大人成全。”